江南鑄都

第六章 在全國的大天平上︰35、廣西一鑄說精品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廖天錫 本章︰第六章 在全國的大天平上︰35、廣西一鑄說精品

    江南嘉禾鑄造,就從業人員而言,多是多矣。-------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但就產品的精密度,產品的科技含量而言,能在全國的大天平上稱量稱量的當數在廣西柳州發展的黃氏兄弟——民英、民雄、民豪、民杰、民朝。

    他們五兄弟各具特色——民英精于機械設計,致力發明創造,國家己給他頒發三項專利證書;民雄專注工藝質量和模具制造及企業管理;民豪穩扎穩打,忙而不亂,把自己的“柳州市豪邁機械鑄造有限責任公司”打點得有聲有色;民杰凡事愛琢磨,精品意識很強,在柳州,他一貫做別人不能做的機械配件,其量不大,利潤很高;老五民朝觀念新,膽子大,開拓進取精神強,且具備良好的社交和協調能力。他們雖各有各的企業,但也彼此呼應,形成一個整體,實實在在是個集團。因此,我們稱英雄豪杰朝為廣西一鑄黃氏集團。

    要知精品黃氏份量,且听我們細說。

    一

    廣西柳州成為全國有名的重工業城市由來己久。

    嘉禾袁家鎮汪村的鐵匠黃生民還在解放前就來了這里。那時,嘉禾人稱柳州叫柳府。黃生民在柳府這塊土地上長年揮動鐵錘“叮叮當當”敲打不停。打鐵的同時把自己也鍛造得身強體壯,精神飽滿。解放前夕結婚,相繼生了五個男娃,依次起名叫民英、民雄、民豪、民杰和民朝。

    家有五子是個興旺的家庭,生民兩口子總希望讓其中的兩三個兒子當兵出息。那時的農村娃也只有當兵是唯一的出路,但五兄弟外婆家是地主,民雄、民豪雖先後體檢合格政審卻通不過。民朝媽常嘆息也自責︰五個兒子都是當兵的料,只怪我娘家不該是地主。

    直到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政策開始好轉,老四民杰才入伍參軍。他本是安排第二批上前線的,軍訓完畢,自衛反擊戰己凱旋班師。復員回家,五兄弟中總算有了一個軍人。

    之後,國家政策對老百姓越來越有利,黃生民覺得應該利用自己的優勢讓孩子們發展。從1985年起,五兄弟陸續來到柳州,先後辦起了自己的企業。

    1985年,黃民英成立“柳北化工機械配件廠”,他生產的“移動式汽車焊鉗同軸電纜”成為他的第一個專利產品。1988年他逐步涉及到鑄造工藝,機械制造,機械設計領域。他有自己的設計室、檔案櫃,不斷積累資料,自已設計圖紙;生產己形成流水作業線。他研制的產品己取得多項國家專利權。

    為研制“凱迪永磁同步行星傳動電梯曳引機”,他用了長達十年的時間。

    隨城市建設發展,高層建築林立,電梯需求量巨增。他針對常用的蝸輪蝸桿曳引機耗電量大, 使用壽命短, 盤車不方便等問題進行研制改進。

    目標鎖定了,但研制卻是翻越高山淌過大河的工程。他全身心地撲在新型電梯曳引機的研制上,財力物力人力都圍繞這一工程轉。一方面,研制過程是一種暫時不見效益的消耗,非但如此,還影響了工廠的生產效益。開始幾年還撐得住,研制到第八個年頭,精神,財力都進入了艱難的階段。一是流言四起︰

    “八年時間,日本鬼子都打跑了,民英的發明還沒冒泡”;

    “這是博士攻克的難關,他,民英,初中生!”

    “能賺錢就行了,搞什麼研究喲!”

    “研究出來又怎樣,沒市場有什麼用?”

    “看他還能撐多久!估計他沒幾個錢了。”

    甚至有不少人用眼楮的余光等待看民英的笑話。

    這發明還搞不搞?是揚帆高張還是躲進港灣?民英的研制工程被推到風口浪尖。也牽動整個黃氏兄弟的心思。

    兄弟們說,發明不能以錢論得失,主要看產生的社會效益;錢再多活著是一日三餐,死了身眠六尺,一個人有了發明創造就不一樣了,名字和他的發明一代一代往下傳。我們幾兄弟也就大哥有這個能耐。大哥,你堅持下去吧!我們支持你。

    兩年後,民英的曳引機研制成功。2004年獲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為︰;同時獲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稍後又獲國際發明專利,專利號為︰pcd/cn20051000714。一種產品獲三項發明專利震動了柳州、震動了廣西、也傳到國外。

    專利認定機關稱“凱迪永磁同步行星傳動電梯曳引機”是綠色、節能、高效、安全、智能化電梯;便于控制、容易調試、高效節能、安全平穩,免維護型,可長壽命運行。具有更高的傳動效率,最小的齒輪間隙,最平穩的運行效果、最安全最優良的技術特征。它比蝸輪蝸桿曳引機節省電力運行費用50%,其使用壽命與電梯建築“同在”,是常規蝸桿蝸輪曳引機的2-3倍。而且價格便宜,在同類產品中是最低的——人家的6萬多一台,他的只3萬多一台。

    因此給予高度評價說︰高效“新型” “凱迪永磁同步行星傳動電梯曳引機”將全面提升中國電梯企業,打造中國電梯市場,參與世界性的電梯品牌競爭。

    2005年9月15日,我們采訪黃民英時,他正在指揮工人包裝他的曳引機,準備發往歐州。這是打入國際市場的第四批貨,前三批貨己分別發往泰國、馬來西亞和比利時。

    早在60年代,老二民雄和老三民豪做鑄造原材料生意時,老四民杰還小,老五民朝還剛出世。

    1968年,民雄和民豪在當時的郴縣華塘辦鑄造廠。他們與廣西魚峰水泥廠訂了個鋼鍛供應合同,原材料從廣西購買,鑄成鋼鍛後再送往柳州魚峰水泥廠。這是穩扎穩打穩賺的事,兄弟兩高興得不得了,計劃著怎麼搞怎麼搞。兩人先在廣西買了一批生鐵,從廣西柳州火車站發往湖南郴州火車站。誰料生產出來的產品讓郴州工商局全部沒收了,理由一個︰民雄民豪辦的是地下黑工廠。事隔多年之後,幾兄弟談起這事好氣又好笑,說那時我們真的不知天高地厚,農民養雞養鴨都有限制,我們還辦什麼卵廠?老四民杰想了想說︰“這叫燈芯草捆死人。”

    1979年,民杰23歲了才去參軍,原是準備上越南前線打仗。明知打仗有犧牲,但一想起五兄弟都困死在家里,英雄豪杰氣全上來了。管他去,戰死沙場成為烈士全家光榮;有幸生還,撈得了資本,自己沾光。誰料這樣的算盤都打錯了,民杰槍炮倒是摸了,卻沒上成前線。——吃了三年部隊飯又回到了汪村。或在家作田或外出打工,在社會上顛沛流離一段時間,身邊還沒幾個錢。1992年,民杰也來到柳州謀生。

    1993年夏天,民杰雖窮成白紙一張,吃飯還得去老家汪村背米,但他準備建廠。他騎一輛單車繞一個很大的彎從柳州河西去柳州河北木材廠買木材。柳州的日頭很惡,民杰又從不戴草帽,人曬得黑炭一般不說,喉嚨里直冒煙,幾次差點暈倒。廠建成了,借5萬元起本做成一批貨,只賺了一噸廢鐵的錢,才一千多塊。民杰沒氣餒,他仔細琢磨利潤太小的原因之一是設備不好,需要改正。首先,就是要搞好冷風沖天爐。這種冷風沖天爐沒得賣,只有靠自己焊。從家里來時,民杰對沖天爐一竅不通,但不通也得焊。民杰反復看別人的冷風沖天爐,一個人邊琢磨邊焊,兩天兩晚,終于焊成了。

    1994年4月15日,民杰的鑄造廠開煉第一爐。他親自做出第一個產品,給工人做樣板。白天生產,晚上提一個三節手電筒守廠防盜防偷,每天24小時神經崩緊,不邁出廠門一步。

    第一批產品簽合同時,沒說明產品上面要鑄字。現在產品全部鑄成準備交貨了,對方提出鑄造品上必須有1234567890的凹面字,每字規格為5毫米x 3毫米。沒有不行,人家拒收。貨主是爺爺,爺爺提的條件你得依從。重鑄肯定不行,那損失太大了。民杰和民朝兩兄弟商議請人用金鋼刀刻,價格一提再提提到每個字元也就是每件鑄品15元,人家還是不肯刻。一件鑄品還賺不到15元,再往下虧心理不平衡。民杰咬咬牙,不讓別人刻了,自己來。

    又是兩天兩晚沒睡覺,終于完成所有鑄品的最後一道工序。

    貨一批又一批交出去了,錢也賺了一些。老四做事最看重效益,這效益就是錢。終于賺了錢,終于松了一口氣。那天,他走出廠門,突然看見當地的農民挑著玉米棒子往家里走,驚訝道︰“唉呀!收玉米了。記得開爐那天,農民在下種玉米。好幾個月,我都沒出廠門了。”

    老大民英搞發明,其實老四民杰也想搞發明。一次,他曾設想制造一個能連續用10萬次的模具,後問過有關專家,成本太高只好放棄;後又設計一套能連續澆鑄的模具,也因成本太高沒搞。不過,老四民杰的產品,不得不令人佩服。

    民杰有份“螺桿壓縮機配件合同”。各種配件量不大品種多,各類配件的精密度也就是說科技含量很高。比如其中有個方圓不足3寸的配件,六個面面面有孔,大大小小共14個,其中還有斜孔。鑄制這種配件的模型是采用電腦制作而成的數字模型,一個模型的制作費高達6000余元。因此,這種配件的單價驚人,驚到什麼程度?一個幾公斤的鑄件,能賺人家生產幾噸產品的錢。對方的條件也很苛刻,“配件出問題,賠償整機;廢品率為萬分之一。”也就是說不允許有廢品,但雙方都能接受,因為這種配件別人做不出,也就成了民杰的專利;而民杰也雖要價較高,對方也十分情願出。因為他對民杰的產品質量很信任,從來沒有廢品也就沒出現賠償的現象。

    老四民杰對產品質量之所以精益求精是法國人一次驗收促使的。

    那次,法國專家驗收民杰的產品,一下飛機直接進倉庫,請吃請喝請玩一概拒絕,堅持按圖紙驗收。其中有一項︰螺壓孔15毫米深,超過和不足皆為廢品,哪怕里面有一點鐵屑也不行,絲毫不肯通融。結果,那批產品大都不合格。

    從此,民杰做鑄品不敢有半點馬虎。

    現在,在柳州市的機械制造行業中,凡是高難度的配件,基本上是找民杰的“英利機械鑄造有限責任公司”。

    老五民朝現在不僅擁有兩個企業——“中立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和“柳州市五岳新型建材制造有限公司”,而且是柳州市魚峰區政協委員。應該說黃民朝在廣西柳州的知名度比較高。

    黃民朝在短短十余年中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實在是靠自己大膽的開拓進取和良好的人際關系。

    黃民朝初中畢業後先是隨父親打了三年鐵。父親覺得開車比打鐵有出息,便送民朝進了嘉禾駕校。民朝學開車很乖,理論一學就懂,操作起來更是得心應手。一年畢業,全家湊錢買了輛嘎嘶車給他開,專跑道縣、寧遠。從袁家拉煤過去,從道縣寧遠拉坑木回來,一天能賺好幾百。

    這種浪漫的日子只過了一年,賺錢不少卻沒余下幾個。

    過了段時間,民朝覺得錢越來越難賺,車況也越來越不行,車壞了,有時沒錢修。

    1991年,大哥民英把民朝叫回柳州,在他的工廠學車工。黃民朝學開車很在行,學車工也很精,點一知十,又快又好。入道不幾天,師傅車多少,他能車多少;師傅車出什麼水平,他也能車出什麼水平。兩年時間里,民朝不僅學到了不少技術,還學習到企業管理經驗。為跑采購和銷售門路,到外地城市轉了轉,見了不少世面,得到很多啟發。

    1994年,黃民朝籌措資金決定自己辦廠,成立柳州中立達機械有限公司。一年下來,他還清所有的借款還賺了15萬;第二年賺了100多萬。民朝想,那時,我總覺得有一萬塊錢就滿足了,但現在有了100多萬還不滿足。

    民朝辦事果斷,大氣。他迅速擴建廠房、改進設備,他的廠每小時的熔化力

    達到5噸,每天可鑄造70來噸產品。這種生產效率和速度的信息很快傳到柳州市歐維姆建築機械有限公司。年,公司派人與黃民朝聯系,雙方達成合資協議,決定合資成立柳州萬泉建築機械有限公司

    柳州是全國有名的重工業城市,柳州歐維姆建築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建築機械和建築產品在全國名氣很大。公司發明一種名為“預應力錨具構件”的新型產品,用于大型橋梁、大型水電站、高層建築、高速公路……等科技指數高的重點工程。

    “預應力錨具構件”由圓錨夾片、扁錨夾片、扁錨、方錨四大系列構成。“預應力錨具構件”的發明應用打破了傳統的高難建築物的建築程序,省略了一些繁瑣的環節,尤其對跨度大的城市立交橋和大江大河橋梁的飛架,不但效率高、速度快而且成本低。

    “預應力錨具構件”一經投入市場便供不應求。柳州市歐維姆建築機械有限公司就是要求黃民朝專門生產這一新型產品。由此可見“柳州中立達機械有限公司”的實力和在柳州機械制造行業中的份量。

    有一本雜志是這樣介紹的︰

    柳州中立達機械有限公司位于桂中商埠重工業城市——柳州,佔地面和10000平方米,企業固定資產1200萬元,系集科研開發、產品生產和區內外、國內外建築機械配件貿易于一體的企業集團。

    幾年來,中立達機械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建築機械產品傲立于市場強手之林,產品遠銷東南亞各國,並先後獲得“用戶信得過產品”等榮譽稱號,是中外合資企業柳州市歐維姆有限責任公司指定生產、加工配套產品企業。生產的預應力錨墊板是世界著名的上海磁懸浮列車工程項目指定配套產品。

    為進一步增強產品品質,該公司組建專家隊伍,壯大技術實力,全公司198人,科技人員已佔職工總數的30%。最近,投資600余萬元,引進先進的鑄造生產線和產品加工設備,實現了產品開發及電腦化,質量監控檢驗現代化。

    目前,該公司的鑄造生產已形成流水作業線;機械零件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數控車床加工;運用光譜儀檢驗產品。

    黃民朝與柳州市歐維姆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已十年,他們的“預應力錨具構件”產品曾佔全國市場份額的80%,至今在全國仍然排名第一。前面己經說過,上海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廣東虎門大橋、黃河小浪底、三峽電站、上海磁懸浮列車工程項目都用了“中立達機械有限公司”所生產的這種“預應力錨具產品”。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黃民朝的頭腦非常清醒。他覺得鑄造業不僅要做大做強,更要做精。目前,他己在柳州市洋河開發區洛容工業園購置了35畝地,準備建一家比較先進的現代化工廠,所有工藝采用自動化生產線。采用沖天爐電爐雙熔爐;爐前鐵水成份采用直讀光譜儀檢測並建立成套樹脂沙造型生產線。

    民朝說,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給自已以及五兄弟的產品有個較好的延續和發展的空間。首期工程己投入兩千萬,僅質量檢測儀器一項投入120來萬。預計在2007年投產。

    英、雄、豪、杰、朝五兄弟的鑄造產業做得較大也較精。但黃氏兄弟都說“精品不自夸,要看山外山樓中樓。”

    民朝說,我經常去廣東那邊參觀嘉禾人的鑄造廠,誰做得大做得好就看誰的。看了之後總覺得規模大小不說,主要是產品的科技含量低,以粗產品居多;民杰則說廣東的廠都是如此,老家嘉禾的更加,根本不能和人家的比。當然,他們也承認嘉禾袁家鑄造的確很有特色,一個小小的鄉鎮,走出那麼多鑄造老板,分布那麼廣;產品也在向精品方向發展,但嘉禾鑄造業的前景堪憂。大哥民英說,鑄造行業精品不能自夸,山外有山,樓中有樓,我們的確不算什麼,整個嘉禾鑄造的確不容樂觀。鑄造是工業之母,是基礎,嘉禾的鑄造產品是原始的、初放的產品;真正是基礎中的基礎,到目前為止沒什麼終極產品,全部是為人作嫁,受制于人。嘉禾鑄造企業算起來幾百家,但上高檔次的沒有,我們兄弟的產品雖精點、規模大點,相比來說充其量是三流四流的檔次。

    我們听了深感驚訝,說你們的廠子設備那麼好,管理那麼規範,產品銷往全國走向世界,還是三流四流的檔次,那一流二流的檔次怎麼個高法?民英說,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技術,那才是權威。三流企業賣產品,四流企業造產品,我們僅此而己。而所造產品的檔次就更多,廠子大,工人多不算檔次;設備先進,出精品才算檔次。據我所知,整個嘉禾鑄造企業,只有老五民朝有一台光譜儀,一般的老板舍不得投入。很多企業比家庭作坊式還好不了好多。當然,十個指頭有長短,不能要求一般齊,我認為嘉禾應該以鑄造為基礎,調整產業結構,從最初放的鑄品到精品,各個環節都有企業鑄制,形成產業鏈,逐步向終端產品邁步,形成嘉禾鑄造品牌,這樣才能佔有市場。

    老大說的與千里之遙的嘉禾縣的領導們和企業老板的思路是一致的。我們想,老大的話絕不是信口開河,他為家鄉鑄造業的生存與發展,肯定一直在思索。五兄弟肯定一直在思索。

    民英、民雄、民豪、民杰、民朝,不愧真正的英雄豪杰。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江南鑄都》,方便以後閱讀江南鑄都第六章 在全國的大天平上︰35、廣西一鑄說精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江南鑄都第六章 在全國的大天平上︰35、廣西一鑄說精品並對江南鑄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