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鑄匠們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臉是紅的,手是粗的,但心是細的。-------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工作之余他們除了抓緊時間睡覺,恢復體力外,也很注重自己的文化生活。以往是下棋、談天、听音樂,有時也哼上幾句自己改編的歌︰“咱們工人有力量,白天黑夜工作忙”……
現在,他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了。歸納起來就是“三看、三听、三打”。三看是指看書、看報、看電視;三听即听歌、听戲、听故事;三打便是打球、打鼓、打撲克。
先說三看。看書、看報,有時是一人讀,眾人听,非常有趣有益。“三言兩拍”也看也讀。悟出如何對待“酒、色、財、氣”的道理?他們最牢記的是︰
“飲酒不醉最為高,好色莫亂是英豪,
不義之財切莫取,平心靜氣禍自消”!
他們讀書看報最關心的是家鄉的名人家鄉的故事。比如,讀報讀到“巍巍法卡山”,自然聯系到英雄營營長李土湘是嘉禾人,現在是廣西百色軍區副司令員,曾被中央軍委授過全軍優秀帶兵團長,受到江澤民主席接見。讀書看到《革命烈士唐解義傳》,他們常動情地說︰“解義是我們袁家人,是我們同善中學的校友,嘉禾二中畢業的校友,我們為他而驕傲,我們要向他學習。”在廣東、廣西的鑄造老板,大都訂了《湖南日報》、《郴州日報》,還購買嘉禾縣政協出的三本書︰《天降嘉禾》、《嘉禾詩文楹聯選》、《天下禾倉》。
2005年5月27日的《湖南日報》c1版頭刊登的《湘昆醉歐洲》一文,鑄造老板們看了就很驕傲很高興,不厭其煩地介紹給廣東廣西人看,給廣東廣西人讀︰“5月3日至8日,湖南省昆劇團一行32人,代表中國來到愛沙尼亞參加東方國際音樂節。首都塔林這座美麗的歐式建築城市,幾天來昆劇笛聲裊裊,鑼鼓聲聲。湖南省昆劇團的到來,為這座現代化城市增添了幾分古韻。中國昆曲藝術于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為一睹世界文化遺產的風采,湘昆4場演出門票全部搶購一空。來自愛沙尼亞、芬蘭、瑞典等歐洲國家的4千名觀眾,被昆劇的魅力深深折服……”
讀完了,他們便說︰湖南省昆劇團現駐在我們郴州,最初是我們嘉禾的昆曲訓練班。後來,湘昆劇團也出了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嘉禾人。
國家一級演員雷子文是我們嘉禾的。他腿功了得,演醉打山門的魯智深時,金雞獨立二十分鐘擺出十八羅漢眾生相,演一場轟動一場,演一處轟動一處。這才是我們鑄造人最佩服的真功夫!
湘昆劇團原團長唐湘音是嘉禾人,是江南的“活武松”,他們到北京演“武松殺嫂”、“武松打虎”,連京昆、甦昆的武生都佩服。那年電影《芙蓉鎮》劇組到嘉禾體驗生活,湘昆便是由唐湘音帶隊配合。
有一天,唐湘音踫到他叔叔,開口便叫‘媽媽’。導演謝晉和演員劉曉慶很奇怪,說︰“你怎麼叫男的做‘媽媽’。”唐團長說︰“我們嘉禾城里叫叔叔為‘媽媽’,他是我叔叔,當然是叫‘媽媽’呀!”于是在北京,在上海,在演藝界,很多人知道嘉禾城人是叫叔叔為‘媽媽’。
《湖南戲劇》第一期封面人物文菊林也是嘉禾人。那年湘昆在郴州面向全省招演員,文菊林從韶山文家趕來。面試時,她那俊俏的扮相,甜脆的嗓音首先便得到評委的好感。評委問︰“你是哪里人?”文菊林說︰“我是毛主席——”,頓時全場驚呆了;文菊林接著往下說,“——他外婆”,評委頭腦里以為這丫頭瘋了,更加驚奇;直到文菊林把話全部說完“——那個村子里的!”評委們這才明白過來,長吁了一口氣。以後,“這個毛主席他外婆那個村子里的小姑娘”便成了湘昆的主要演員,成了唐湘音的夫人,成了嘉禾人。成了《湖南戲劇》第一期封面人物。
看電視,這是現代鑄造人最重要的文化生活。從縣鐵廠第一台要搖晃天線的電視到現在各家各戶都有的彩電。他們看新聞,了解國際國內大事。看電視劇,培養自己向真向善向美的品格。
中央4台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于2004年來郴州市拍攝了《郴州行》,七集中有兩集是在嘉禾拍攝的︰一是神農教耕;二是悠悠嘉禾伴嫁歌。神農教耕不消說了;悠悠嘉禾伴嫁歌畢竟是嘉禾的驕傲,是嘉禾獨具風格的優秀文化,這下傳遍了中國,傳到了全世界。他們對嘉禾伴嫁歌給予高度評價說,在中國民歌歌壇上,北有蘭花花即陝北民歌,南有嘉禾伴嫁歌。郴州歌舞團的國家一級演員郭衛民就是唱嘉禾伴嫁歌出名的︰“半升綠豆選豆種,我家那個養女換豬頭的……”鑄造人常常合著郭衛民的歌聲,合著張也的歌聲,在唱,在哭,在笑……
三听︰听歌、听戲、听故事不說了;
三打︰打球、打鼓、打撲克。現在是把打撲克改成了“打電腦”。進入信息時代,這些江南鑄匠很多人買了電腦,用于工作,用于做生意。更重要的是上網。中國加入wto了,他們在網上看各方面的信息,特別是有關鑄造的消息。當他們得知湖南金龍鑄造公司和長沙雨花湖鑄造公司的鐵鑄井蓋在歐盟被征反傾銷稅%時,氣憤得跳起來︰“這些法國鬼子,真壞!”後來又得知歐盟的壁壘被打破後,中國人勝了,被授予零關稅,他們高興地豎起大拇指︰“金龍鑄造人好樣的,雨花鑄造人真行。”就好象自己鑄的井蓋在深圳得到重用一樣。同行再也不相欺,同行為自己同行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而興奮不已。
嘉禾鑄匠們享受著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享受著現代先進文化的快捷多彩,也在鑄造靈魂、鑄造豐富多彩的湖湘文化。
現在,鑄造老板,鑄造工人都富了。他們說︰
三轉一響是小樣,
彩電冰箱很平常;
高級住宅己普遍,
小車電腦不稀罕。
但他們不揮霍,不浪費。他們最佩服曾憲梓,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到香港至今40余年,沒上過一次歌舞廳,沒去過一次夜總會。現在每餐半碗飯,一點肉,一點青菜,一餐消費10元錢。鑄造老板們以曾憲梓為楷模,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除助學捐款,家鄉修路,扶貧濟困非常大方外,對自己的消費很摳門。他們的原則是︰
飯要吃飽,菜只適當,
滿足體人,嚴禁浪費;
茶水備足,適應高溫,
消署解渴,有益健康;
逢年過節,花個喜氣洋洋;
春聯要貼,圖個吉祥如意。
對聯有買現成的,也有自撰自寫的。如︰深圳、廣州的鑄造老板最愛用的對聯是︰
“爐火通紅,鑄成深圳井蓋;
鐵水奔流,造就廣州機床。
橫批是嘉禾鑄造”
2005年11月,袁家鎮和縣總工會舉辦了“嘉禾縣‘鑄造杯’職工文化藝術晚會”。上班族的精彩表演為近年來各類晚會的最高水平,其知識搶答題全部是切合鑄造業設計,在今日嘉禾報刊登後,反響很好。其中一題是猜字謎。如︰
二十力士開雙口(嘉)
十八滿姑戴單帽(禾)
金壽熔爐出精品(鑄)
奔走相告傳喜報(造)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