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希臘人在希臘、意大利南部以及小亞細亞的各個城邦里進行自由的理智探索的時候,當巴比倫和耶路撒冷的最後一批希伯來先知們在為人類創造自由意識的時候,兩個最富冒險精神的雅利安民族——米堤亞人和波斯人,也具有了古代世界的文明,並且建立了一個比以往世界上任何帝國的版圖都要大的帝國——波斯帝國。-------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居魯士統治時代,巴比倫和富庶的文明古國呂底亞都處于波斯人的統治之下,黎凡特(地中海東部諸國和島嶼,包括敘利亞、黎巴嫩等國)的腓尼基諸城邦以及小亞細亞的所有希臘城邦也都臣服于波斯。岡比西斯又征服了埃及。這樣,波斯的第三位統治者,米堤亞人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年),儼然把自己看成全世界的主宰。他的信使懷揣著他的旨意往來馳騁于各地,從達達尼爾海峽到印度河,從上埃及到中亞。
但是,事實上,在意大利、迦太基、西西里和西班牙腓尼基居住地的歐洲希臘人盡管沒有處于所謂波斯和平的統治下,但仍然對其充滿敬畏之情。惟一對波斯構成嚴重威脅的是塞西亞人,這是一個屬于雅利安系的游牧部落,他們生活在俄羅斯南部及中亞地區,經常侵擾波斯的北部及東北部邊境。
當然,大波斯帝國的居民並不全是波斯人,在這個遼闊的疆土上,波斯人只不過是佔人口少數的征服者而已。其余的居民在波斯民族到來之前就世代生活在這里了,只不過現在采用波斯語為官方語言罷了。波斯帝國大部分的貿易和財政仍然掌握在閃米特人手中,提爾和西頓依舊是地中海的大港口,閃米特人的船只仍然在海上往返飄浮。但是,在東奔西走的過程中,許多閃米特商賈和實業家逐漸從希伯來的傳統和希伯來《聖經》中找到了一些和諧的、有利的,並與之共同一致的歷史。因此,在波斯帝國境內,迅速發展起一種新的元素,即希臘元素。在海上,希臘人逐漸成為閃米特民族的強勁對手。希臘人憑借著獨立自強的精神和富有生氣的知識體系,成長為富有才干、公正無私的官員。
大流士一世入侵歐洲,主要是由于塞西亞人的緣故。他到達南俄羅斯——驍勇善騎的塞西亞人的故鄉。他率大軍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穿越保加利亞,進軍到多瑙河,然後搭起浮橋橫渡多瑙河,深入北部地區。他的軍隊嘗盡了苦頭。由于他的部隊大多是步兵,所以,擅長騎馬的塞西亞人從不和他正面接觸,總是驅馬繞到波斯軍隊的後方,切斷他們的補給線,把那些散兵游勇全部消滅。最後,大流士被擊退,無功而返。
大流士只身回到了甦薩,不過又在色雷斯和馬其頓駐扎了軍隊,馬其頓向其臣服。打了這次敗仗之後,亞洲的希臘各城邦發動叛亂,歐洲的希臘人隨之響應。大流士遂下決心平服歐洲的希臘人。他認為自己掌握著腓尼基的海軍艦隊,所以可以使希臘各島一一就範。于是,公元前490年,他向雅典發出了總攻令。一支無與倫比的龐大艦隊,從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部各港口出發了。當遠征隊在雅典北部的馬拉松平原登陸時,遇到了雅典人的頑強抵抗,遭受重創。
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異乎尋常的事情。在希臘,斯巴達一直是雅典最強勁的對手。但在波斯軍隊大兵壓境的緊要關頭,雅典派了一個善于長跑的使者去向斯巴達求援,懇求斯巴達不要坐視希臘各民族成為野蠻人的奴隸。這個飛毛腿不到兩天工夫,就在荒野中跑完了一百多英里。(馬拉松比賽由此而起)斯巴達人迅速回應,欣然允諾。然而三天之後,當斯巴達的軍隊抵達雅典時,除了看到戰場上遍布著被擊潰的波斯士兵的尸體,一切顯得那麼平靜。波斯艦隊戰敗退回亞洲去了,波斯人對希臘的第一次征討以失敗而告終。(馬拉松之戰)
第二次征討勢頭更加凶猛。接到馬拉松一役敗北的消息後不久,大流士就一命嗚呼,他的兒子薛西斯繼位。為了擊潰希臘,他做了長達四年的精心準備。這段時期,恐怖感使希臘各民族緊密地團結起來。薛塞斯的軍隊確實是當時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龐大的一支軍隊,但同時也是拼湊起來的烏合之眾。公元前480年,這支大軍搭浮橋渡過達達尼爾海峽,用一只同樣是用運給養的船隊拼湊起來的艦隊沿海岸前進。在狹窄的塞爾比雷通道,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一支1400人的小部隊擋住波斯大軍的去路。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斗,最終雖然列奧尼達全軍覆沒,但是他們也給波斯軍隊以重創(溫泉關之戰)。接著薛西斯的軍隊帶著強烈的報復心理進攻底比斯和雅典。底比斯達成協議投降,雅典人棄城而逃,雅典城隨即被焚毀。
這時希臘人似乎已經落入征服者手中,然而,就在這種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勝利居然兩次降臨到希臘人的頭上。希臘艦隊盡管在數量上不及波斯海軍的三分之一,但在薩拉米斯海灣竟一舉擊敗對手。薛西斯得知他的軍隊被切斷給養後心灰意冷,遂率剩下的一半人馬倉皇撤退,回到亞洲。(薩拉米斯海灣之戰,希波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役)公元前479年,他的殘部在普拉太亞一役被擊潰,與此同時,波斯的殘余艦隊也在小亞細亞的麥卡利遭到痛擊,一敗涂地。
從此,來自波斯的威脅終告解除,亞洲大部分希臘城邦獲得了自由。希羅多德寫的第一部史書《希羅多德的歷史》詳細而生動地記載了戰爭的整個過程,而且還配有大量的繪畫。大約公元前484年,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出生于小亞細亞的愛奧尼亞城邦的哈利卡納斯。為了收集準確的歷史資料,他曾經游歷過巴比倫和埃及。麥卡利一役戰敗後,波斯內部陷入了爭權奪利的混亂局面。公元前465年,薛西斯遇刺身亡,埃及、敘利亞和米堤亞相繼叛變,最終,強大的波斯帝國的遂告瓦解。希羅多德撰寫《歷史》一書的目的,在于揭露波斯帝國的衰弱本質。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部歷史實際上是一部宣傳作品,是為鼓勵希臘人團結起來抵抗波斯而作的宣傳冊。希羅多德所創作的一個叫阿里斯達哥拉斯的人物,拿著一張當時的地圖向斯巴達人說︰“這些野蠻人都不善于作戰,而你們卻精通戰術……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擁有他們那麼多的東西︰金、銀、青銅、刺繡的錦衣、牲畜和奴隸。只要你們想要,你們就有能力把它們據為己有。”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