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的崛起

第16章 原始游牧民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英)威爾士 本章︰第16章 原始游牧民族

    在公元前6千年到公元前3千年間,除了美索不達米亞和尼羅河流域,很多地方的人類開始定居,發展農業,建立城邦國家。-------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只要可以灌溉,終年都有穩定的食物供應的地區,人們就會放棄四處漂泊狩獵的艱難生活,選擇定居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上游,亞述人建立了城市;在小亞細亞流域和地中海沿岸和島嶼上,也有許多小公社逐步走向了文明。或許與此同時,在印度和中國的富饒地帶,人類生活也得到了發展。在歐洲盛產魚類的湖泊周圍,早已有許多小公社在水上建起住宅,以捕魚打獵來彌補農業收成的不足。但是在舊世界,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形成這樣的生活方式。那里土壤不那麼肥沃,或者樹木太茂密,或者土地太干旱,或者氣候變化無常。因此,對于只掌握極少數工具和科學知識的人類來說,陸地還不是很好的安身立命之地。

    在原始文明的環境中,定居的人需要持續不斷的供水,持久的溫暖和陽光。如果不能滿足這些基本的要求,人們就只能像一個過客一樣,做一個靠追捕野獸生活的獵人,做一個隨著季節變遷追隨牧草的牧人,而不能定居。從狩獵生活向游牧生活的轉移是肯定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可能是在追尋野牛或(在亞洲)野馬群時,學會了把牛馬趕進山谷中關起來,並為它們驅逐狼群、野犬等其他食肉的野獸,這樣,人們就產生了財產私有的思想。

    當農耕者的原始文明開始以大河流域為重點發展起來時,另外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游牧生活方式也發展起來,這是一種在冬季牧場和夏季牧場之間輪流遷徙的生活方式。總的來說,游牧民的生活要比農耕生活更為艱苦。他們產出有限,人口也不多;他們沒有永久性的寺院,更缺乏高度組織的祭司階級;他們的工具也十分有限。但是讀者們不要就此認為,他們的生活方式一定是落後不發達的。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許多方面實際上比那些依賴土壤生活的農耕民的生活更加充實。在游牧民族中,每個個體都是非常獨立,並不只是作為群體中的一分子而存在的。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首領的地位更為重要,而巫師則顯得無足輕重。

    游牧民足跡遍布遼闊的大地,因此他們有著更為寬廣的人生觀。在與各地的民族接觸的過程中,他們看慣了各族的風土人情,學會了和競爭的部落就牧草之類的事進行交涉協商。他們走遍了高山深谷,因此,比農耕者來說,他們有更豐富的礦物知識。可能他本身就是一個冶金專家。青銅,特別是煉鐵術,很可能是游牧民族首先發現的。在中歐,曾經出土過一批比人類早期文明要早很多的鐵器,使用的鐵顯然是從礦石冶煉而成的。

    另一方面,一些定居的民族已經會做紡織品、陶器和其他許多有用的東西了。農耕和游牧兩種生活既然已經分化,那麼沖突自然就不可避免,兩者之間經常會互相搶劫,同時,兩者間貿易也得到了發展。在甦美爾,尤其是在一面是沙漠一面是牧草的地方,耕地旁常常有游牧民搭起的帳篷,正像今天的吉卜賽人一樣,他們可能相互間做生意、或者偷盜,或許還有詐騙,這些都司空見慣。但他們肯定不會偷雞,因為直到公元前1千年,這種源于原始印度森林的動物才成為家禽。游牧民族往往會帶些珍貴的寶石、金屬制品以及皮制品,如果是獵人,他們就會帶上獸皮,去換陶器、珍珠、玻璃、衣服及其他手工制品。

    在甦美爾和古埃及的早期文明時代,有三個主要的地區和三個主要的種族以半漂泊半定居的方式為生。遠在歐洲的森林里,生活著低級狩獵的游牧民族——皮膚白皙的北歐人。在公元前1500年前,他們還未出現在原始文明的舞台上。在更遙遠的東亞草原上,生活著各蒙古族部落,即匈奴人,他們已經開始馴養野馬,並且形成了在冬季和夏季隨季節遷徙的習慣。受俄羅斯的沼澤和里海的阻隔,那時的北歐人和匈奴人還沒有聯系,各自獨立生活。當時,里海的面積比今天要大得多,而俄羅斯大部分均為沼澤和湖泊。在今天已經變得干燥的敘利亞和阿拉伯沙漠里,則生活著膚色暗白或棕色的閃米特族,他們驅趕著山羊、綿羊和驢等畜群往逐草地而飄移。這些閃米特民族和從南波斯來的膚色更黑的最早的游牧民族伊拉姆人,與早期文明建立了密切的聯系。他們時而作為商人為貿易而來,時而作為強盜為劫掠而來。後來,在他們中間出現了有膽識的首領,他們便搖身一變成為了征服者。

    大約在公元前2750年,閃米特民族中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領袖薩爾貢,他征服了甦美爾全境,成為從波斯灣到地中海廣闊地區的統治者。他目不識丁,但他的臣民阿卡德人都學會了甦美爾文字,甦美爾語言被定為官方和學術語言。兩個世紀後,薩爾貢所建立的帝國衰落了。其後,伊拉姆一度乘虛而入,但最終,一支新閃米特族——亞摩利人取得了甦美爾的支配權。他們把河上游一個名叫巴比倫的小城立為首都,因此他們的帝國被稱為第一巴比倫帝國。偉大的漢謨拉比王(大約公元前2100年)制定了歷史上非常有名、也是最早的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帝國的基礎也因此更加穩固了。

    尼羅河流域地勢狹長,不像美索不達米亞那樣開放,因此也不易被游牧民族所侵略,但在漢謨拉比時代,閃米特人卻成功地入侵了埃及,並建立了法老統治的“牧人王朝”,也就是喜克索斯王朝,這個王朝統治埃及達幾個世紀之久。由于這些閃米特族統治者往往被當地人視為外來者和野蠻人而遭到排斥,因此,他們始終沒有被埃及人同化。大約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埃及人發生了獨立運動,閃米特侵略者終于被驅逐出了這塊土地。

    但是,在甦美爾,永遠居住下去的閃米特人與當地人相互融合,並不斷被其同化,就其語言和特征而言,巴比倫帝國可以算作閃米特族的一支了。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國的崛起》,方便以後閱讀大國的崛起第16章 原始游牧民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國的崛起第16章 原始游牧民族並對大國的崛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