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來,柳星第一次來到美食之粹雜志社,第一次看到編輯部的的環境,實在想象不出,就在這麼幾間陋室里,做出了全國發行量第一的專業烹飪刊物。-------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老舊的賓館房間,淡黃的略有破損的牆紙,土黃的有如涼席鋪錯地兒的天花板,棕黃的有點合不上的書櫃上還貼著一張泛黃的20世紀90年代的考勤制度——制度已存于員工心里,多年不曾更換。
“姨父啊,您這兒是江山一片黃,很像抗日時期的統戰部。”
“又在胡說了,就從你爸這兒學到了這個?”雖然是在責怪,但王德曉臉上還是露出了微笑。柳星很清楚姨父的脾氣——一條胡同走到黑的一根筋,嚴肅有余活潑不足,但他對晚輩還是相當關愛的,編輯部的年輕人都得到了他母雞抱窩似的庇護。
“你肯定想不到,當年這編輯部就是這般模樣,一二十年未曾改變,公司領導不會對我們這兒加大投入,只希望讓我們多賺些錢,畢竟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公司以前擁有的學校都分出去了,賺錢的部門所剩不多,我們雜志社它是不會放的,法人代表還是公司的副總呢,要不然的話,或許我們早發了……”
柳星知道王德曉不輕易打開話匣子,一旦打開那就會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趕緊給他打住︰“姨父,那著作權的官司進展到什麼地步了?”
王德曉的臉色迅速地由晴轉陰︰“別提了,目前已打到中院,我不知道法官為什麼會這樣判案,你們那兒能幫著報道一下嗎?如果能,我就把判決通知書給你看看。”
“這我拿不準,但我想,既然都宣判了,就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好,王晨,幫我把通知書拿來!”
通知書中的內容比較龐雜,一時不容易消化,還得听王德曉的敘述和解釋。
其實原告並不是美食之粹雜志社,而是十位餐飲行業的作者,他們曾經在雜志上投稿,但均遭到抄襲,抄襲來的稿件居然還能集結成書,那本書發行量可達五萬,是由金時代出版社出版的,叫《中式烹飪秘訣》。
听到這里,柳星心里怦然一動,好熟的書名!好像听誰說過,一時半會兒又想不起來。
王晨接下王德曉的話頭,告訴柳星,這十位作者中有九位都是雜志的忠實讀者,與王德曉、社長都有著非同尋常的交情,還有一位作者就是王晨自己。被告抄襲的篇目很多,篇幅也夠大,借此來牟取暴利,作者們氣憤難平,打算用法律武器討回公道,目前決定進一步上訴到高院,于公于私,雜志社都應該支持此舉。
柳星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如果證據確鑿,被告必輸無疑。
王德曉嘆了口氣︰“如果事情真這麼簡單就好了,著作權官司從來都很難打,中國文字含義太寬泛,包括法律條文,有時候你覺得毫無疑問的事,摳起字眼兒來出入卻很大。另外,這個被告不知道有什麼神通,能使法院倒向他那一邊,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主觀猜測。”
那就邪了門兒了,柳星又仔細看了一遍通知書,問道︰“這個叫樂清風的是什麼來頭?”
“他也是政府工作人員,省財辦的一個處長。”王德曉說。
省財辦?處長?樂清風?中式烹飪秘訣?這幾個詞在柳星心里閃電般地連接了一遍,撞擊出一連串的火花,使他的心底頓時亮堂起來。
?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