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的路線圖已經設計好,出征的記者應先到災情最為嚴重的b縣,接著便往西到達w縣y鎮,再從d市西北折返回城。-------瀏覽器上打上-看最新更新他們將會和c城電視台的記者同行,人多力量大,多少會讓人放點心。
一連三天,每天都會有徐遲和柳星從現場發來的報道,他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聲波的優勢,及時地把信息傳送到听眾的耳鼓,鄭剛、韓月等六大主播、全體編創人員听得有時點頭,有時搖頭,有時歡笑,有時還會流下熱淚。
通訊已在逐漸恢復,據他們所說,還有一天就會回來。韓月、謝亭他們夜里睡不著,一直在籌劃如何迎接英雄的歸來。
“車子已經沒法開了!真倒霉!”
山石從路邊的山坡上紛紛滾下,轟然作響,在本就出現巨大裂縫的公路上星羅棋布。在他們身後五十米的新華社的車不敢怠慢,趕緊掛上倒檔。
等待救援吧。
與此同時,群山的搖撼並未停止,遠遠可見泥石流正默不作聲而又迅速無比地填平干涸的河床,漲了上來。曾有泥石流從山上奔流而下,像包餃子一樣吞沒了人畜和房屋,嚇得躲在樹上觀望的六旬老漢數天說不出話來,最後終于崩出一句︰“地……地吃人!”
徐遲皺起了眉頭︰“這個地方怎麼能開車?”一直是跟c城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的記者的同步而行,擠他們的車,因此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c城公共新聞》的譚老大——譚盛習慣性地扛著機器走下采訪車,用鏡頭記錄下現場的情況,順便還叫同事做了一段口播,大意是他們又遇到了什麼樣的困境,但是畢將能克服之類的。
徐遲這時才有點急了︰“譚盛,你倒是不忘揀活兒干,目前是真遇到困難了,該怎麼辦?”
“我能怎麼辦?沒這幾個石頭,本來是很順暢的。”譚盛撂下機器,擠壓著眼楮不咸不淡地回應。他是個近視眼,新聞部主任曾經質疑過他是否能把東西拍清楚,他很肯定地回復︰“我看近的東西有優勢。”對人對事冷漠就是他的一慣態度,也許他心里有火一樣的熱情,但面上還是如封凍的湖水。
車上的人全下來了,有幾個還是柳星的前同事,這次可是他們表現的大好機會,但畢竟還年輕,不是身經百戰的主兒,踫到這種情況,一時都沒主意,柳星也是心憂如焚。
路面的裂縫還在不斷增多,像被風吹皺的池水,車後不遠處的路面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塌陷,畢畢剝剝的聲響傳入耳鼓,如此地刺耳。
眾人似乎都嗅到了死亡的氣息。
?
只要輸入--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