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第165章 劉琦之難 制度改革•二女爭風 巧救十八騎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天豪 本章︰第165章 劉琦之難 制度改革•二女爭風 巧救十八騎

    去-六.九.中.文-看最新更新

    劉備一听劉琦求見,立刻向眾人告辭道︰“備有些事情需要處理,諸位將士自便,孔明,這里你招待一下,靈風,我們去看看。”

    “哦”羅靈風應了一聲,就跟著劉備向大廳走去。

    一入大廳,就見一個面色蒼白,酒色過度的白衣俊公子,在廳中焦急的走來走去。

    那人見了劉備急忙上前泣聲呼道︰“叔父救我,叔父救我!”

    劉備听的是一頭霧水,連忙問道︰“賢佷此話怎講?”

    劉琦泣聲答道︰“家父生命垂危,已經命懸一線,可繼母卻趁此時,多方加害于我,處處將吾置于死地,前日,更是派了刺客前來刺殺在下,還好當時文聘將軍正好路過,救了我一命,現今繼母、蔡瑁等人與琦,已經勢同水火,吾性命只在旦夕之間,望叔父看在昔日琦勸說父親大人與叔父結盟的份上,憐而救之。”

    劉備淡然道︰“昔日備落魄之時,的確有賴于賢佷一力相助,本來賢佷落難,備不該袖手旁觀,可是此事乃賢佷家事,備要是管上太多,那就會惹人非議,說備意圖荊州,到那時備豈不背上不義之名?”

    劉琦苦澀的笑道︰“叔父說的也是,琦豈能壞了叔父的一身清譽。”說到這里劉琦仰天長嘆︰“莫非當真是天要亡我劉琦乎?”

    劉備笑道︰“賢佷勿憂,備無計,並不是代表備帳下軍師無計,你可將現在的狀況告之備的首席軍師,羅麟。”

    劉琦大喜,恭敬的拜道︰“久聞先生大名,請賜琦一計,得以保身。”

    羅靈風面色一整,嚴肅的說︰“此家事,麟本不願過問,可是大公子于我軍有大恩,知恩豈能忘報?如果公子覺得可以信得過麟和主公的話,便可將荊州的情況告之我等。”

    劉琦再次行禮道︰“先生放心,今日上不至天,下不到地,計出君口,入琦之耳,絕對不會給外人知曉,先生可以安心。”

    當下,劉琦就將荊州的具體情況說了一遍。

    羅靈風听後無語了,這劉琦可不是一般的白痴,羅靈風給他的定義就是比阿斗還傻,阿斗最起碼在司馬昭手上還懂得一些自保,而劉琦卻是一點自保能力也沒有,到現在為止他手中是一點實力也沒有,唯一可以信任的就只有文聘一人。

    不過,羅靈風知道文聘根本就不願意加入劉琦的陣營,只是由于無意中救了劉琦,破壞了蔡瑁的計劃,才不得不加入到劉琦的陣營中。

    現在襄樊的士兵全部在蔡瑁的手上,文聘的兩千不太可靠的士兵,根本就不可能是蔡瑁的對手。

    羅靈風冷靜的將消息在腦中過濾了一遍,說道︰“襄樊一地,已經在蔡瑁的掌控之中,大公子只要身在襄樊,就逃不開蔡瑁的毒手,為今之計,只有趁著劉荊州還有判斷能力的時候,學習公子重耳離開襄樊危險之地,自行發展勢力,以策萬全。”

    劉琦點了點頭。又問︰“那依先生之見,何地最為適合?”

    羅靈風伸出兩個指頭比劃道︰“有兩處,一處為江夏,江夏太守黃祖早亡,江夏正缺能人守御,公子可以上言要求鎮守江夏;二處是上庸,上庸雖然人少城低,但是與我軍漢中相連,只要一出事端,我軍便可出漢中之兵救之。”

    劉琦豁然開朗,大悟道︰“謝先生指點,琦立刻就回襄陽求父親大人,將我調至上庸。”

    送走了劉琦,羅靈風等人又至堂中與眾人一起結束了這次宴會。

    回府的路上,羅靈風將劉琦一事,告訴了諸葛亮。

    諸葛亮笑道︰“真乃天助我軍也!有劉琦守在上庸,我就日後便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荊州,不過我軍自從徐州開始,連年征戰,百姓雖不至于苦不堪言,但也有諸多怨言,三年之內,絕對不可再起戰斗。”

    羅靈風同意的點了點頭,道︰“三年,在這三年中,曹操和孫策也應該不會妄動刀戈。孫家和我軍一樣,定六郡,平交州,戰南越,也使他們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大大的減弱,三年之內,也無能力再戰,曹操現在正在深入烏恆腹地,就算會勝利,也定是慘勝,三年以內恐怕也沒有這個實力分兵南下。”

    “是啊”諸葛亮感慨道︰“三年時間也許夠用了,可是亮這幾日心中正為改革一事而煩憂。大漢的軍制政策利弊相差太大了,非常不利于修養生息,亮苦思良久,也不得一法。”

    羅靈風一听,也明白了諸葛亮心中的擔憂。

    東漢王朝在統治上沿用了許多西漢的方針與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調整與改革,使之更加適于當時的社會狀況。在東漢前期,政權進一步加強了與地方勢力的融和,使國家趨于穩定,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都超過了西漢的水平。公元105年,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制造技術,使我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王朝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走制陶業的發展,它使中國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

    不過,綜合起來看,西漢的科技進步無論是其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明顯佔優勢;從哲學上看,東漢王充的《論衡》是一大杰出成就,西漢時期主要從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確立了儒學在國家政權中的統治地位,從正統的儒述來講,在當時是具有其先進性的,但東漢時期的儒學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畿緯之學風行,也就是宣揚天命皇權的思想,把陰陽五行同儒家倫理附會在一起,讓儒學帶上了濃厚的神秘色彩,這為以後東漢時期豪強地方起兵割據稱雄作了思想工具的準備。從哲學史角度來講,就並非好事,至少它這種畿緯之學搞亂了人們的思想、禁錮了人民的思維,從發展的意義上講應該視為一種倒退;另外,就在西漢末東漢初,佛教傳入中國,東漢時候道教開始形成。對後世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種彩響顯而易見是屬于負面的,因此,從文化上講,東漢有進步,但總體上卻屬于倒退。

    一個人思想、思維被禁錮以後。就很難再發展壯大起來。

    清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清朝盡管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它的發展並未逾越中國傳統封建專制主義體制的軌道。經濟上,仍然以農立國;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綱常禮教,屢興文字獄;對外關系上長期閉關自守,盲目自大,因此,與同一時期西方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形勢相比,中國封建社會末期所取得的這些成就則相形見拙,中國已落後于世界發展的先進潮流。並且正在拉開越來越大的距離。

    清朝就是因為禁錮了人的思想,閉關自守,國中科技跟不上,才有了後來八國聯軍侵華一事。

    東漢時期豪強大地方勢力的膨脹是這一時期政治上的顯著特點,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又恰恰是東漢統治者在政策上調整的結果,比如度田制度假民公田、再比如選官上的“閥閱”制度和累世公卿就恰恰是社會倒退的反映,它直接造成了政治上的腐朽和黑暗,並最終釀成了“黨錮”之禍,直接導致了東漢的滅亡。因此,從政策上講,雖然東漢統治階級主觀上想加強皇權,而實際上卻削弱了皇權。

    皇權一弱,自然就有野心家從中作粳,從而也會導致混亂,也正是這種原因使得歷代的皇帝都非常的忌諱功臣。

    羅靈風臉色一變,他終于想到了要點,他向來不喜歡從政,自己所提的建議都是一些利民而實用的,沒有注意到上方的權力,也就根本沒有想到那麼多。

    諸葛亮一個成長在儒家為尊的世界中,居然能想的這麼透徹,看得那麼長遠,的確是厲害。

    羅靈風由衷的佩服道︰“孔明兄大才,吾遠不及亦。”

    次日,清晨,羅靈風一早便快速的趕往府衙議事廳,在諸葛亮的提醒下,羅靈風幾乎是徹夜未眠。

    他將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政策前後都做了一番總結,最後選出來的最好的政策就是唐太宗的三省六部制,這個政策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羅靈風一入議事廳,就見劉備一人正在處理公務,對于劉備這以身作則的行為羅靈風也是很佩服的。

    劉備見了羅靈風立刻指著一旁的凳子道︰“靈風一來,定然有事情發生,坐下來慢慢談。”

    羅靈風行禮道︰“麟昨晚得孔明指點,發現了大漢的制度政策有許多弊端,麟徹夜苦思,根據賢相蕭何的治世政策,再加以改良,形成了一套利國利民的的政策,特來向主公請示。”

    劉備雙眼一亮,急道︰“靈風又有什麼驚世駭俗的想法,說來听听。”

    羅靈風看向劉備道︰“眾所周知,我軍一地狹長,由上至下,地域極廣,卻不稠密,不好管束。”

    劉備點了點頭,示意羅靈風繼續說下去。

    羅靈風道︰“麟的想法是將我軍的所有土地設定一個完整的體制,簡稱‘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劉備不解。

    羅靈風繼續說道︰“三省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是指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麟這三省六部制是根據大漢的管制改良的……,這樣既便于集思廣議,又使之互相牽制,從而避免出現權臣專權的局面,最主要的就是大大的增加了中央集權,絕對不會出現大權旁落的現象。”

    劉備雙眼暴出精光,立刻下令道︰“來人,請田軍師、徐軍師,諸葛軍師、龐軍師、陳事中(陳群)、法功曹、陳功曹(陳登)、張長史放下手中一切事物,速速前來議事。”

    不一會兒,眾人皆至,人人額上都溢出了一絲細汗。

    劉備將三省六部制一說,眾人不約而同的以看怪物的眼神望著羅靈風,仿佛他就是一個滅絕了數千年的恐龍一般。

    劉備問道︰“靈風的這個提議你們認為可行否?”

    諸葛亮有些激動地說︰“怎麼不可行,這樣完整的制度就算是治理天下也不是問題,更何況是我軍的三州之地?”

    田豐擔憂的說︰“我怕這樣大勢改革會引來非議,畢竟獻帝還在。”

    龐統搖頭道︰“這有什麼關系,以曹操的智慧不會做出如此不智之事,現在天下大局以定,三分之勢已經在所難免,曹操在短時間內絕對不會與我軍為敵,而這個制度可以使主公坐在大堂中,就可治理領地中的所有事物,知道領地中的一切動向,大大加強了處理事情的效率。”

    “龐軍師說的沒錯”馬良接口道︰“這三省六部制幾乎可以杜絕領地中的不法官員的為非作歹,有工部在,可以讓百姓更加了解官員,從而‘官民一體’,民心所向。”

    陳群也點頭同意︰“有了這個政策,以後辦事情就可以有條不紊,不用今天干這個,明日干那個,象只無頭蒼蠅一樣沒有頭緒。”

    陳登沉思了一下,也點頭同意了這個政策。

    羅靈風對著田豐道︰“元浩是擔心‘槍打出頭鳥’吧?現天下已經到了三雄爭風的時刻,根本不用在意這些,要是還在前幾年的群雄逐鹿的話,只要曹操的詔書一下,說我們私自改動大漢軍制,有謀反之嫌,那我軍就會成為眾矢之地,後果就會象袁術一樣,遭眾諸侯圍攻,而現在不同,能從眾諸侯中脫穎而出的,必定不是簡單之輩,不會再去響應曹操的號召,增強曹操的威勢,麟認為非常之時,就應當行非常之事,只要我軍強大,漢室就可復興,只要我軍民心所向,就有力量去與曹孫爭雄,而三者六部制確實可以讓我軍上下煥然一新,從而達到這個目地。”

    田豐被說服了,笑道︰“靈風所言甚是,是豐過于迂腐了。”

    劉備也被羅靈風的一番話說的熱血沸騰,光復漢室是他一生的夢想,眼看夢想漸進,其豪氣煥發的下令道︰“既然眾先生都認為三省六部制可行,那此事就由靈風全權處理。”

    就這樣三省六部制被定了下來。

    中書省由田豐掌管,是中樞決策和最高出令機關,負責指示起草詔令及下行文書,並送交門下省審核、副署,付諸施行。

    門下省由劉備軍中政務第一的諸葛亮、冷靜穩重的徐庶共同管理,其主要負責糾正軍政得失和審閱各種上政令,提出供劉備裁決的意見,因而起著劉備的參謀作用。

    尚書省為最高行政管理機關,權利極為旁大,省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更是為劉備軍軍中的總體實力,在羅靈風的強硬堅持下,由劉備親自掌管。

    吏部,管理軍中文官的任免,升降、考核、賞罰,由耿直不慕利祿,人又非常精明的簡雍來管理。

    戶部,管理軍中戶口、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這個職位自然只有羅靈風的小舅子糜竺最為適合。

    禮部,管理軍中禮儀、教育、外交,由頭腦靈活,口才極佳,禮節到位的馬良負責。

    兵部,管理軍中武官任免、升降、賞罰、考核與軍事行政,由樣樣精通的羅靈風掌管。

    刑部,管理軍中司法行政、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羅靈風想到了龐統的未陽理事一事,就將這最麻煩的位子讓他來當,本來他還不願意,但是在羅靈風的美酒攻擊下,不到片刻就繳槍投降,乖乖的坐在刑部大堂上。

    工部管理全國農林水利、工程營建及工匠管理,這個部門比較繁雜就由陳群和馬均共同管理。

    六部分理各種征政事務,互相監督。

    這日,羅靈風走入議事廳,打算將自己審核處理過的軍務上繳,不料一入議事廳就听見張飛那粗曠的咆叫聲傳來︰“羌族算個什麼東西,居然這麼放肆,大哥,你讓老張領一軍,給那些無知的羌族一個教訓。”

    羅靈風看了一旁皺著眉頭的馬良,就猜到發生了什麼事情。

    馬良在三個月前,出使羌族,現在馬良這副苦著臉的模樣,一定就是在羌族吃了鱉,同盟一事搞雜了。

    羅靈風問道︰“是不是羌族不願意與我們同盟?”

    馬良點了點頭,一臉的無奈,“現在羌族根本就不願意相信我們,如果不是看在馬老將軍的面子上,可能連面都不和我們見,據馬老將軍所言,羌族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不然絕對不可能對我們這麼無理。”

    羅靈風暗自沉吟了一會兒,道︰“主公,讓麟親自去羌族試試?”

    劉備看了羅靈風一眼,也知道與羌族結盟的重要,道︰“那就辛苦靈風走一趟了。”

    羅靈風笑呵呵的說︰“就當作去欣賞異族風情。”

    劉備也跟著莞而一笑,道︰“外出的人選,就由你自己挑,萬事以安全為上。”

    羅靈風點頭稱是。

    羅府偏院中一片歡聲笑語從院中傳來,眾女和羅靈風正逗著剛剛牙牙學語不久的小羅成,極為溫馨的感覺在羅靈風的心中流過。

    “爹……爹,抱抱!”羅靈風暫時放下了心中的憂愁,從蔡琰的手中抱過了小羅成,歡喜的在他的嫩臉上親了一口。

    一直至日落。

    甄宓不舍的看著羅靈風幽幽的說︰“又要出去了?”

    羅靈風一楞,神色黯然的點了點頭。

    喬瑛噘著嘴,一臉不舍的說︰“麟哥哥,這次又去打哪兒啊!你不是說三年之內,不會再打戰了嗎?”

    羅靈風習慣性的捏了捏喬瑛的小翹鼻,愛憐的說︰“這次不是去打仗,而是去西涼那個地方與羌人結盟,沒有任何危險。”

    在同一時間,馬超來到了馬文鴛的房間外。

    “篤篤篤”清脆的敲門聲響起。

    馬超叫道︰“小妹、小妹……”

    久久不見人應,低聲自語道︰“奇怪,下人明明說小妹沒有走出這屋子,怎麼沒有人應。“說著又叫了兩遍。

    “不會出了什麼意外吧?”馬超眉頭一皺,用力推門而入,見屋中馬文鴛正一手托著下頷,目不轉楮的看著她面前的銅鏡,好象在沉思,又好象在笑,也好象在哭,一副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表情。

    馬超有些心痛的看著馬文鴛,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明日,大哥就要動身去羌族了,你要不要回去。”

    馬文鴛木納的回過神來,搖了搖頭。

    馬超在馬文鴛耳旁說了幾句耳語。馬文鴛突然活了過來,雙目噴射出欣喜的光彩,高聲道︰“真的?”

    馬超搖著頭,大步向外走去,口中悠然道︰“是不是真的,你自己判斷,要不要去你自己決定,如果要去,那就打扮得漂亮一些。”

    馬文鴛歡喜道︰“謝謝大哥!”

    長安城西的一座府邸的偏院中。

    一身紅似火的祝融,正練起了飛刀,不過與其說是練飛刀還不如說是在出氣實在一些,就在她幾丈開外,有一個人高的稻草人,那稻草人身上插滿了一把把的飛刀,那飛刀要是真的數起來絕對不下百把。

    只見祝融口中輕聲罵道︰“臭色狼,死色狼,傷融兒心的壞色狼,我要射死你……”

    一句句的罵聲,一把把的飛刀射在稻草人的身上。

    這一目被孟獲看個正著,他苦澀的一笑,搖了搖頭,粗聲道︰“小妹,軍師他明日就要去西涼羌族辦事情去了,要是小妹真地看上了他,就追上去,小妹可是我們南蠻數百年來的第一美女,豈能輸給漢人女子。”

    祝融一震︰“真的?”

    孟獲點了點頭,道︰“沒有錯啦,我現在是張三將軍的副將,這個消息是從他的口中得知的,絕對錯不了。”

    祝融感激的望了孟獲一眼,道︰“謝謝你,孟大哥。”

    孟獲笑道︰“我們是從小一起玩到大了兄妹,有什麼們好謝的,只要你開心就好了,我軍營還有事情,先走了。”

    就在孟獲轉身離去的時候,祝融仿佛望見了孟獲的眼中正蘊涵著一顆晶瑩的淚珠,祝融嘆了口氣,心中說道︰“如果不是有那個色狼出現的話,融兒或許會嫁給孟大哥。”一想起大色狼,祝融的臉上就是一片哀怨之色,低聲自語道︰“要是大色狼有孟大哥一半對融兒的好融兒就死而無撼了。”

    次日清晨,羅靈風一一告別了前來送別的眾女,帶上了典韋、樊成、馬超、馬文鴛四人快速的向西邊馳去。

    長安城外,蔡琰等人望著羅靈風已經消失的身影心中一片惆悵。

    ***********

    卻說,羅靈風一行人,一路快馬而行,經過幾日的急馳,眾人來到了隴西郡。

    一身白色羌衣的馬文鴛,嬌笑的對著羅靈風道︰“喂,今天我們就在這里過夜好不,這幾天風大,身上髒死了!”

    羅靈風知道女人愛美,點了點頭,對眾人道︰“今晚,我們就在這里好好的休息一晚。”

    于是,眾人就走入了隴西郡中最大的一家客棧。

    羅靈風拿出一塊碧玉的麒麟佩,在掌櫃的眼前一晃,低聲道︰“等會兒,要是有一個身穿紅衣的女子,問起我們四人的話,你就立刻通知我,還有除了那紅衣女子,今日三層客房禁止住入任何人。”

    掌櫃點了點頭,知趣的輕聲道︰“知道了,少爺。”

    半個時辰後,掌櫃就敲響了羅靈風的房門,對著羅靈風道︰“剛剛有一個紅衣女子問起了少爺的行蹤,現在已經被小的安排到了對面的六號房。”

    羅靈風叫上了典韋和樊成跟著掌拒向六號房走去,路上馬文鴛也拿起了長槍,不甘寂寞的前來湊湊熱鬧。

    原來,馬文鴛一直都將心放在了羅靈風的身上,對于羅靈風和掌櫃的小動作,自然被她看在了眼中,听在耳里,心喜之下,便打算在羅靈風面前逞逞威風。

    輕步行至六號房門口,羅靈風在掌櫃耳中輕聲說了幾句。

    掌拒點點了頭,上前敲了敲房門。

    “誰啊?”一聲嬌聲從屋中傳來。

    羅靈風一震,覺得聲音非常的熟悉,一時間又想不起來是誰的。

    掌櫃恭聲道︰“小的是給姑娘送水來了!”

    掌櫃話音一落,房門就應聲而開,一身紅衣的祝融神采飛揚的出現在羅靈風的視線。

    “怎麼是你?”“怎麼走你?”“怎麼是你?”三聲懷著不同語氣的聲音同時響起。

    羅靈風的語氣是吃驚,祝融的語氣則是心虛,至于馬文鴛的語氣自然就是惱怒。

    祝融雙眼一瞪,橫了馬文鴛一眼,道︰“為什麼不是我,難道西涼是你一個人的不成?”

    馬文鴛懊惱的瞪了祝融一眼,握著長槍的手緊緊的抓著槍柄,仿佛要將這桿長槍折斷一般。

    祝融不理會馬文鴛,沖著羅靈風一笑,嬌聲道︰“人家一個人在長安呆悶了,想出來走走,一個人又人生地不熟的,只能跟著你走,又怕你不帶我去玩,只好偷偷地跟著你了,羅大哥,融兒求你了,帶融兒去西涼玩玩好嗎?”

    說著,還抓起了羅靈風的袖子撒起嬌了。

    羅靈風尷尬的說︰“我們這是去辦事情,不是去……”

    馬文鴛見羅靈風準備拒絕,不由面上一喜。

    誰知羅靈風話還沒出口,祝融似乎就已經知道了他的想法,臉上帶著楚楚可憐的表情,“羅大哥,你是不是要趕我走?是不是不喜歡融兒和你一起呢?平時都沒有人陪我,我好不容易溜了出來,結果你不願意帶著人家,算了,既然這樣。融兒還是自己走好了。”

    羅靈風見祝融這副可愛的模樣,心中憐意大起,笑道︰“祝姑娘,我不是這個意思,既然祝姑娘想去,就一起去吧,反正我們只是去當說客,不會有危險地。”

    見羅靈風開口同意,祝融露出了萬分開心的笑容,她挑釁的望了馬文鴛一眼,把臉一緊,吐了吐舌頭,做了一個鬼臉。

    一旁的馬文鴛看的是火不打一處來,雙眼殺氣騰騰的瞪著祝融,恨不得立刻就舉起手中的長槍,使出一招‘妒火中燒槍’將祝融刺成了馬蜂窩,當下便把頭一撇,心中盤算著如何滅滅祝融的銳氣。

    眾人休息了一夜,立刻就朝著涼州馳去。

    涼州境內。

    祝融歡快的騎著大宛馬在羅靈風身旁晃悠著,看著一萬無際的大草原,祝融快樂地象一只百靈鳥,在賣力的放聲高歌。

    “羅大哥,你看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去武威郡,去問問爹爹羌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馬文鴛對羅靈風提議道。

    “何必去什麼武威郡,以羅大哥的智慧,小小羌族還不是手到擒來,何必多此一舉。”祝融立刻就插嘴道。

    馬文鴛冷哼了一聲,不滿的說︰“我們在商議正事,你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小毛孩,插什麼嘴。”

    祝融立刻反駁道︰“誰是小毛孩了,你不見得比我大吧?”說著還挺了挺傲人的胸口。

    羅靈風見又有開戰的苗頭,馬上出言制止,道︰“你們兩個別爭了,先去武威郡探探情況,再南下去羌族。”

    馬文鴛對著祝融一笑,面露得色。

    羅靈風見了,搖頭苦笑不已,在這一路上,馬文鴛和祝融兩女一有時間就是‘切磋武藝’,一有機會就相互斗嘴,簡直就是一對冤家。

    這時,一陣兵器踫撞的打斗聲在前方響起,羅靈風等人撤馬前去一看,只見近兩百身穿奇異服飾的異族戰士,正圍著十九個亦穿異族服飾的人。

    雙方正在進行激烈的交戰。

    雖然有近兩百戰士的一方,人多勢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是那只有十九人的一方,人人都是武藝高強之輩,對上這兩百多名戰士也不含糊。

    馬超皺著眉頭,不解的說︰“這些人穿的是匈奴的服飾,他們怎麼敢隨意在涼州的地界行凶,要知道涼州的草原上有五千多斥候在草原上巡邏,只要一有情況發生,不需要很長時間,涼州的輕騎就會將他們趕盡殺絕。”

    羅靈風聞言,低頭想了一會兒,道︰“有兩種可能,第一、是他們想引西涼士兵出現,一舉將他們消滅,二、這十九個人當中一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人,值得他們冒險。”

    馬超點頭分折道︰“第一種是打仗的時候用了,依現在的情況不太可能,超覺得是第二種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羅靈風笑道︰“不管了,反正我看匈奴人就是不順眼,不管誰有理先救了人再說,孟起你用虛張聲勢之計,嚇唬他們,大哥你去將那個頭帶金盔的首領殺了。”

    “那我呢?”馬文鴛和祝融齊聲道。

    “哼!”兩人見自己的話和對方一樣不滿的同時哼了一聲。

    “你干嗎學我?”“誰學你了!”

    一連四句話,句句相同,句句都是異口同聲。

    羅靈風笑道︰“我覺得你們兩人的脾氣幾乎一樣,應該可以成為最要好的朋友的,怎麼一見面就斗嘴,好了,別吵了,你們要是不怕死的,就上去耍耍。”

    “哦嘩”祝融高興的大叫。

    馬文鴛挑釁地說︰“怎麼樣,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厲害!”

    祝融秀目一挑,“比就比!誰帕誰啊!”

    羅靈風無奈的搖了搖頭。下令道︰

    “行動!”

    馬超暴喝一聲︰“西涼馬孟起在此,誰敢放肆!被圍的兄弟再支持一下,吾五百鐵騎馬上就到。”

    正在馬超暴喝間。

    典韋已經飛馳起愛馬烏騅向匈奴戰士沖去,兩百匈奴如波開浪裂一般被典韋撕裂開來,典韋直奔那匈奴頭頭而去,匈奴頭頭見典韋勢不可擋,大驚之下,急忙抽出腰問彎刀擱擋,典韋不屑一笑,右手龍戟一招劈下。

    只是‘當’的一聲,龍戟斷了匈奴頭頭的彎刀,將其破為兩半,左手虎戟也不甘落後,一招‘霸王玄天’四周六人的頭顱飛天而起。

    匈奴人大駭,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英勇善戰的首領會一招敗北,英勇的戰士一招之內就死了六個。

    匈奴戰士大為恐慌。

    馬超、祝融、馬文鴛也沖入了人群之中。

    馬超槍若流星,璀璨奪目,一閃而逝,只帶起片片血花,在人群中飛舞,祝融、馬文鴛兩女更是不甘落後,為了勝過對方,都是痛下殺手毫不留情,當真是槍槍奪命,矛矛追魂。

    百名匈奴戰士落荒而逃。

    “神威天將軍?”那十九位人中,有一人身長八尺,相貌拓落,目似銅鈴,手大如斗,眉間廣數寸,隱隱有英氣,手中的彎刀沾滿了血跡,身上的多處傷痕,正流著鮮血,神色卻沒有將身上的傷口當一回事,這話正是出自他的口中。

    “真豪杰也!”馬超見了此景也不得不暗自稱贊。

    “在下正是西涼馬超,不知兄台有何見教?”

    那十八人上前齊聲道︰“遼東十八騎謝神威天將軍救命之恩。”

    馬超心中一震,笑道︰“原來是威鎮遼東的十八好漢,難怪如此厲害,不過你們真正要謝的人是他。”

    遼東十八騎順著馬超所指的方向看去,見只是一個白面書生,心中一陣不屑。

    馬超見了,心知遼東一地善武對書生很是看不起,生怕他們對羅靈風不敬,便提醒道︰“兄弟,世上武勇遠不如謀略,這位先生是超平生最敬重的一位,前些年,就是他的計策讓善戰的鮮卑的十五萬大軍全部被殲滅。”

    遼東十八騎一听,急忙收起了輕視的神色,互相對望了一眼,眼中竟然流出了淚水。

    羅靈風對著身旁的馬文鴛問道︰“馬姑娘,遼東十八騎是什麼人物。”

    馬文鴛一臉肅穆的答道︰“遼東十八騎共有十八人,他們情同手足,武藝超絕,原是鮮卑人,後全族被滅,只剩下他們十八人,無家可歸的他們淪落成為馬賊,五年下來,威震整個遼東,他們來去如風,各族勢力是又愛又恨,招之,他們不理會,滅之,又追不到,他們仁慈,從來不搶百姓之物,他們凶殘,有一個匈奴小部落得罪了他們,那個部落中五千男人,被他們十八人通通屠殺,就連男幼兒也不放過。”

    “幼兒都不放過,這麼殘忍!”祝融吐了吐舌頭。

    羅靈風一笑,道︰“殺漢人就是殘忍,殺匈奴人就是英雄!”

    說著,不理會兩人,快馬上前,取出紗布和止血藥打算給眾人包扎。

    這時,遼東十八騎快步來到羅靈風面前,跪地恭聲道︰“拓跋無雙、拓跋武、拓跋勇、拓跋英、拓跋烈、拓跋戰、拓跋雄、拓跋人、拓跋杰、拓跋智、……謝過公子替我等報了滅族之仇及今日救命之恩,請受我等三拜。”

    遼東十八騎說著,就對羅靈風磕了三個頭。

    羅靈風不明所以,急忙扶起眾人,疑惑道︰“壯士們此話怎講,麟從未去過鮮卑,爾等是否認錯人了?”

    拓跋無雙搖頭道︰“公子有所不知,數年前紇骨氏、普氏、拔拔氏、達奚氏、伊婁氏、丘敦氏、佚亥氏,連同拓跋氏形成了‘鮮卑八國’,八國中拓跋氏實力最小,可潛力最大,族中之人都是善戰之輩,可是由于拓跋氏的土地水草豐美,樹木繁茂,惹的附近紇骨氏、伊婁氏、丘敦氏三大部落的嫉恨,在一日夜里,三大部落將我族包圍向我族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族長知道凶多極少,就命令族中所有男子突圍,可三大部落人多勢眾,真正突圍就只有我們十八人,數年前,公子的計策將這三個部落的戰士幾乎全部殲滅,恰好替我等報了血海深仇。”

    遼東十八騎再次想起往事,各個都泣不成聲。

    這時,馬超快步來到羅靈風的身旁輕聲道︰“另外一個人是西羌族族長之子姜慶。”

    來章來自︰-六.九.中.文-(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方便以後閱讀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第165章 劉琦之難 制度改革•二女爭風 巧救十八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第165章 劉琦之難 制度改革•二女爭風 巧救十八騎並對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