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達人秀

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掌擎天 本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

    腦海里閃過這些念頭之後,崇禎的神色變得鄭重了許多,心中又有了一個新的決定,不僅要增加官員進入內閣的名額,還要優化處理天下事物的程序,以及來自于各州府的奏折的處理效率。

    這個時候,崇禎的心中一動,在這大明王朝,在這個時候,也想效仿後世的一個舉措,也弄出一個類似于紅頭文件的存在,並且附上相應的規定,每下發一個行文,亦或是由朝廷出示的公告,只要是來自于中央的,都要在標題上加上聖上或者皇上二字,以加強皇帝在百姓中的威望和地位。

    簡而言之,就算是明知,一些政策並非出自皇帝所想,但也是沐浴在龍恩浩蕩之下產生的,以此強調皇帝的隆恩。

    漸漸地,崇禎越想越興奮,越想越激動,腦海里更是浮現出那麼一幅畫面,未來的大明王朝,自己,甚至是後世的繼任帝王,完全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櫃,只要緊握軍權,有著決定誰是內閣首輔,作為自己的副手,即可。

    畢竟,手握軍權,可以鎮壓任何敢反對自己之人,而有著決定內閣首輔的權力,在行政方面,就佔據著絕對的主動權,可以隨時進行干涉。

    如此一來,皇帝就可以從沉重而繁雜的政務中解脫出來,游歷于天下,巡視官員的政績如何,工作有無疏漏之處,變得更加輕松起來。

    這樣當皇帝,才是快哉~美哉,令人羨慕!

    “崇禎”,不僅是大明的當今皇帝,他還有著另外一層身份,最起碼在靈魂印記上面,還是一名歷史學家,自然也就有著歷史學家的一些習性和通病,那就是喜歡鑽研和總結歷史,深思一些歷史事件,從而演變為個人的某種經驗和思考。

    文官集團的勢大,甚至于威脅到皇權,危害到百姓的利益,並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而是一種必然,而是經過千百年的醞釀和積累造成的。

    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學而優則仕

    一個又一個的詞語,鮮活地從崇禎的記憶力蹦出,浮現在腦海里,從而引起了相應的深思。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之中,由一開始的百家爭鳴,各個階層沒有優劣之分,處于一種相對平等的地位,再到如今的一家獨秀,所謂的一家獨秀,不僅僅是指儒家的霸主地位,還是泛指文人在社會的無上地位,極為受天下人的追捧。

    學而優則仕,就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明!

    所謂物極必反,讀書人的地位過高,確切來講,儒家的地位過高,反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遏制了科學、農業、商業等各行各業,被文人墨客稱之為旁門左道的發展。

    而明末時期的黨爭風氣日益嚴重,非常的激烈,幾乎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置國家存亡和民族大義而不顧的地步,文人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強,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

    簡而言之,已經沒有其他行業威脅到了儒家的霸主地位,這就造成了他的驕縱狂傲,目空一切,最後演變成內斗,由一開始的輔佐君王,最後演變成君王听自己的。

    因此,在崇禎的心里,他認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朝堂上的黨爭,要想從根本上遏制文官集團的勢力過于強大,將其適當性的削弱,就必須提高其他各行各業的社會地位,與文人等齊,不再有三教九流之分,都是平等的。

    唯有如此,才能從源頭上解決文人集團的問題,而這,就要先從朝堂上做起,從而帶動天下的風氣。。

    百花爭鳴的景象雖然美麗,但是,一旦百花醞釀出了一枝獨秀,也就意味著,敗落的開始,繁華的不再,漸漸走向一種極端,直至跌落深淵。

    不管是皇室,還是文官集團,雖然一直都在強調農業治國,強調農業的重要性,但自古至今,老百姓的地位並未改變多少,更是鮮有以農業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就不可能和文官集團叫板,相互制衡。

    縱觀後世的發展,經濟騰飛之時,無論是哪個國家,只要是公認的強國,勢必是百業繁盛,欣欣向榮的景象,而非是哪一個行業一枝獨秀,佔據主導地位?

    一枝獨秀雖美,但也需要土壤、空氣、陽光和雨水等等。

    因此,士農工商,三教九流,除了士紳階層和儒家,崇禎想到了農工商和三教中的道教和佛教,以及中九流、下九流和五行八作。

    唯有提升這些階層的社會地位,才能有效地制衡文官集團,避免以後再形成“一枝獨秀”的場面,形成一種良性地競爭機制,從而互相促進,一同發展。

    百家爭鳴,而非是一枝獨秀,才是一個正常而健康的國家應有表現,才是走向強國的必然條件。

    當然,崇禎的心里此刻也很明白,現在還不能操之過急,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只能一個一個的提升某個行業的地位,而目前為止,首當其沖的行業,也是無可爭議的一個,那就是醫學。

    大夫和郎中雖然受世人尊重,神醫雖然為世人所敬仰,但他們的地位並不高,在野,屬于三教九流中的中九流;在朝,即便是太醫院的院使,也是御醫中的最高職位,也不過是正五品,僅就品階而言,也就相當于一府的同知,也就是知府的副手。

    僅此一點,足可見一斑,醫學有多麼的不受重視。

    這也是一種悲哀,人生病,找大夫,看似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此懸壺濟世的舉動,卻未換來相應的社會地位,有時候,還會受世人的鄙夷,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不過,就在這時,崇禎的心中一動,計上心來,現在正好有一個契機,提高醫者的社會地位,最起碼是在朝廷上的社會地位,吳有性研制出了治療瘟疫的一個藥方,達原飲,更是總結出避免瘟疫的許多經驗,以及相應的防範手段。

    僅就這一項成就,崇禎就有理由,可以名正言順地提拔吳有性,並趁機提高醫學的地位,上升到和儒家同等高度,即便在社會之中,還不能獲得同等高度的認可。

    但是,在朝廷上的同等地位,最起碼是官階上,就是一種大膽地嘗試,就是一種大的進步,也是崇禎的一種成功。(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達人秀》,方便以後閱讀明末達人秀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達人秀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並對明末達人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