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達人秀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掌擎天 本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

    無獨有偶,听著听著,一旁的洛養性開始浮想聯翩了起來,腦海里也在回味著相似的這些事情,不過,聯想之下,相比于崇禎現在的想法,他卻有了一定的延伸,想到了許多,明悟了許多。

    如今之時,朝堂之上,相比于魏黨一系,東林黨略佔上風,還是穩壓後者一頭,而東林黨又是代表著江南士紳的利益,不難想象,如果朝廷要對江南的士紳下手的話,將會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之前,皇上就有著這方面的心思,想要將江南的那些稅賦全都征收上來,還有以往的偷稅漏稅。

    奈何,隨著東林黨的得勢,江南士紳在朝堂上也隨之水漲船高,影響極大,迫于種種阻力,無形的壓力,剛流露出這方面的想法,皇上就不得不掐滅這個念頭。

    然而,時間在變,形勢也在變。

    現在,不難想象,在可以預期的未來某一天,一旦《烈士法》出台,即便是一個草案,洛養性相信,皇上很有可能挾著無以倫比的個人威望,以及前所未有地對軍權的掌控力度,將會對江南的士紳動手。

    畢竟,機會轉瞬即逝,由于《烈士法》的風波,文官集團正處于十分尷尬的處境,正處于風口浪尖上,如果再阻止皇上動那些江南士紳,皇上反手再來一記反制,借助大明日報,傳播與夸大江南士紳偷稅漏稅的事情,以及他們的從中阻撓,那些文官可就形同坐蠟了。

    這個時候,洛養性的心里剛剛冒出這種想法,曹化淳剛一說完,退到一旁,隨著崇禎的聲音驟然響起,正好驗證了他的這種猜測,皇上這是想對江南士紳動手了。

    “盧象升,從你麾下的天雄軍之中,抽調出一千人來,編入錦衣衛之中,交給洛養性指揮,這一千人,分成若干小隊,全都偽裝成尋常人,秘密潛入江南各地,配合江南原有的錦衣衛,嚴密監控那些士紳,隨時听候朕的命令行動。”

    “是,皇上,末將領旨!”

    在盧象升上前一步,回應之時,洛養性緊隨其後,並肩而站,隨著也附和了一聲,心中卻已經翻起了滔天波浪,思緒翻滾,就是一陣感慨般的腹誹。

    監控,這是監控,而非是監視,也就是說,皇上這是真的準備對那些江南士紳動手了,並非是完全的強勢,而是運用了一些手段和謀略,擒賊先擒王。

    在如此浪潮之下,借助《烈士法》引起的輿論風波,皇上根本不給那些東林黨或者有著東林黨背景的官員以反應的機會,雷霆萬鈞之間,剎那捉拿那些偷稅漏稅的江南士紳,而非是針對商賈。

    緊接著,崇禎的目光緩緩轉移,從盧象升的身上離開,最終落到了洛養性那里,神色已經是鄭重無比,沉聲地交代道︰“一定要記住,行動之時,一旦朕讓你抓捕那些江南士紳,在他們的家門前,以及相應的城里面,都要張貼相應的告示,向老百姓解釋,為何抓那些人,詳細寫出他們的累累罪行,以及偷稅漏稅的斑斑劣跡。”

    “是,皇上,末將謹遵聖意!”

    回應之時,洛養性的心里長舒了一口氣,緊張的心緒緩和了許多,實在是,一下子抓捕那麼多人,全都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江南士紳,其中有不少人的門生故舊,在朝中為官,著實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不同于抓捕山西八大奸商,一股腦的全部抓走,事後才有的公告,現在逮捕那些士紳,卻是行動與告示並行,如此一來,可以極大地降低負面影響,減少一定的輿論壓力。

    無怪乎洛養性顧忌太多,不能不顧慮重重,委實是錦衣衛的名聲太不好,尤其是在天啟年間的時候,更是被人稱之為“閹狗的爪牙”。

    時局變了,大明漸漸向好,他們錦衣衛不得不顧忌自己的名聲,提高百姓對他們的認同感。

    這個時候,相比于洛養性的心緒翻飛,其他人各懷心思,崇禎也在腦海里提醒著自己,對付江南士紳之時,不僅要有相應的軍事行動,還要輔以相應的輿論聲勢,來一個先聲奪人,徹底堵住那些文官勸諫與說情的可能。

    錦衣衛負責突襲,暗中抓捕;大明日報負責宣傳工作,從而制造輿論聲勢。

    如此一來的話,收拾那些江南士紳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阻力,還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如有偷稅漏稅,這些人就是你們的下場。

    心里這樣想的時候,崇禎的嘴角微微上揚,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愈發的自信,愈發的從容不迫,對于收拾那些江南士紳,毫無壓力。

    這一次,崇禎又開始盤算了起來,收拾那些江南士紳,行動順利的話,帶來的不僅僅是朝廷的財政收入,還有一個戰略性布局。

    古往今來,關內之地,有著兩大糧倉,支撐著天下的民生,一個是以河南為代表的中原等地,盛產小麥;另一個就是江南,多米糧,氣候適宜,罕有天災。

    可以說,這兩大糧倉,是支撐每一個王朝的大半用度,糧草的調配,賑災的糧草,多是出自于這兩個地方。

    回溯歷史,身為歷史學家的“崇禎”,對于明史有著極深的研究,可以毫不客氣的講,大明之所以缺錢,軍隊時常被拖欠響糧,天災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但主要還是在于,江南的賦稅征收不上來。

    從歷史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江南鮮有叛亂,不是那里治理的有多麼的好,也不是沒有什麼苛捐雜稅,而是在于他本身的富裕程度,就算生活再如何的艱難,還不至于餓肚子,以至于餓死的結果。

    中原就不一樣了,西北更是不一樣了,同等稅賦的情況下,加上天災頻發,這些地方早就是民不聊生,留給他們的只有兩條路,要麼造反,要麼就是活活餓死。

    崇禎的腦海里快速閃過這些念頭之時,心里愈發地自信,只要江南的稅賦能夠收上來,恢復正常的情況,並維持下去,就算不再遷移災民,也有十足的把握,朝廷能夠從容的應對小冰河時期的大面積爆發。

    盧象升、洛養性等人,不是崇禎肚子里的蛔蟲,當然不知道他心里想得什麼,看到他那不斷變換的神情,就像翻書一般,尤其是還有那抹轉瞬即逝的邪魅微笑,心里泛起了嘀咕,都在暗自的猜測,恐怕又有人要倒大霉了。(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達人秀》,方便以後閱讀明末達人秀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達人秀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並對明末達人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