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崇源親自出來迎接,算是很給宋寧的面子,儼然之間已經把宋寧當成了朋友。
宋寧還是覺得受之有愧,這次他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不讓何崇源太丟面子,如果因為宋承孝的事情而令何家的面子受損,那以後宋家在城北的日子將會很不好過,他來的目的性也就很明確,保持謙卑的姿態,何崇源說什麼便是什麼。
“何公子,有禮。”宋寧在禮數上還是很足的,他這個初來乍到的人,比宋承孝這樣土生土長的土著還要更懂得禮數。
何崇源請宋寧入內,此番何崇源所舉行的文會是在淮南樓的二樓,等二人一起走上木質的樓梯上到二樓之後,馬上有一群人迎過來。
“何公子,我等做了一首詩詞,正好想請你評鑒。”
“何兄,你這把賓客丟下自己離開,實在是有失敬意啊,應該罰酒三杯。”
何崇源上樓之後,馬上一群人過來起哄,這些人身上所穿著的要麼是綾羅綢緞,要麼是細料的文衫,一看就是非富則貴,相比較而言宋寧身上則是一身破舊的衣衫,二者根本不是同一路數的人。
宋寧的目光在全場環視了一周,居然沒找到宋承孝的人影,他心想︰“難不成還沒來?或者是知難而退?”
何崇源則先要給在場的人介紹宋寧,他一擺手道︰“諸位,給你們引介一下,這位便是前些日子在為徐舉人寫信時,填了《長相思》詞的宋公子。”
“啊?”盡管在場的人都知道今天填詞的宋公子會被邀請,但還是對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宋寧感覺到驚訝。
如果從氣場上來說,宋寧可說根本沒有任何的威懾力,甚至連個讀書人都不像,儼然是誰家的小廝,這些人看人也都是看衣著,宋寧跟著一起上來時,在場的人都把宋寧當成是何崇源所帶來的隨從,甚至還在想,何家為何要如此虧待府中人。
當何崇源解釋之後,有的人便在想︰“到底何家下人也比這窮酸小子穿得更體面。”
宋寧被引薦,他微微拱手便當是行禮,口中道︰“諸位,有禮。”
何崇源笑道︰“宋公子,你可不知道,前日未能將你請來,可被在下身邊這些友人數落不輕,今日說什麼都要拜你的真容,你可算是貴人事忙……”
這會近乎整個二樓來與宴的人,都已經到了樓梯口這邊,加起來有二十多人,這陣仗已經不小,宋寧眼前的這些人,也沒一個能把他當作是“貴人”,一個個看著宋寧的目光中,都帶著輕視和不解,很多人還在試想,這小子到底是從何處抄來的詩詞。
“哈哈,來,給你介紹一下。”何崇源笑著為宋寧引介,“這位是城西茂安坊的陸公子,這位是林家的林中然林公子……”
因為在場之人跟何崇源的認識程度也不一,很多人跟何崇源之間也不是很熟,甚至有些人的名字,何崇源也不知,再加上很多公子哥都沒到虛歲二十,尚且沒有表字,都直接以姓氏或者是名字代替。
一圈介紹下來,宋寧雖然能記住這些人的姓氏,剩下的他也就記不得,畢竟也只是听了個名字,名字是怎麼寫的還另說。
吳儂軟語听起來也不是很習慣。
在這些人之中,算是有本事的就是那個林中然林公子,最後何崇源還特地又重新介紹了一下,宋寧這才知道,原來林中然是如今寧海縣縣丞林鶴的三兒子,也已經考中了童生,準備進秀才考試,已經屬于是“官宦之後”,跟在場大多數屬于士紳之後還有明顯的不同。
林中然上一次的文會也沒來,這次也是受那位陸公子的邀請而來,這位陸公子跟何崇源的關系也不是很親近,否則何崇源也不會連此人的名字都不記得。
除此之外,還有一名叫甦業的人跟何崇源的關系不錯,看上去笑眯眯的,也沒什麼城府,便過來跟宋寧有說有笑,在宋寧看來,這甦業也更像個笑面虎,其心機也不低。
來人不少,各都有各自的心思,宋寧也不敢隨便造次,他就好像個謙卑的學生一樣,見了誰都在行禮,把自己擺在很低的身段上。
“諸位,既然已經引薦過,我等也該入席。”何崇源說著,突然好像想起什麼事來,問道,“剛才宋老官呢?”
宋寧這才知道,原來宋承孝那邊已經提前一步來了。
甦業笑道︰“這不,在一邊寫詩詞呢?”
經過甦業的提醒,宋寧這才發現人在角落那桌,正在拿著毛筆在宣紙上寫字,好像是渾然忘我,以至門口發生的熱鬧事都渾然不顧的宋承孝。
這會的宋承孝倒是有幾分大家氣度,除了身上的衣服寒酸一點,氣勢倒是很足,好像來之前就早有準備,宋寧看到之後也不由眉頭直皺,如果是讓他自己來單獨應付這場面,倒也沒什麼,誰叫他前輩子就是跟人打交道的?
但現在加上個不靠譜的老爹,事情可就有變化了。
誰知道宋承孝能在這種場合表現出什麼非常的事情來?當兒子的,總不能事事去為父親擦屁股。
眾賓客本來就對宋寧這樣的年輕人不屑一顧,被甦業這一引開話題,所有人都往宋承孝身邊走過去,其中姓洪名叫洪斐的二十多歲公子走過去道︰“宋老官,你這架勢不錯,但你這詩詞寫得卻還是跟上次一樣狗屁不通啊。”
“哈哈!”旁邊跟著哄笑聲一片。
宋承孝作為一個讀書人,而且考多次院試不中,在城中已經成為笑談,很多人雖然沒見過此人,但多少也听說過宋承孝的事情。
如果是跟這些人同樣的身份地位,這些人也不敢公然在文會的場合去調笑旁人,但就是因為宋承孝的社會地位低,以他們想來宋承孝不自量力到這種場合來,就是當笑料,被人調笑,甚至是拿來當消遣的。
宋承孝好像故意要裝出自己專心致志的樣子,就算听到洪斐的奚落之言,也裝作充耳不聞,他繼續寫詩詞,但筆下已經沒之前那麼龍飛鳳舞。
宋寧之前便知道,自己的父親在書法上是有一套的,三十多年的積累,讓宋承孝的書法有柳體的形,還有草書的貌,寫出來也可說是自成一派,但可惜宋承孝沒什麼功名在身,以至于就算字寫得好也是徒勞。
何崇源往宋寧這邊看一眼,上前說和道︰“諸位也先不要打擾了宋老官作詩,我等不妨先入席,邊喝酒邊聊。”(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