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

第九章 在大明當神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語不語 本章︰第九章 在大明當神棍

    宋承孝把私塾荒廢了,現在連私塾的場地都要不保。

    一次要六百文,等于說是一年場地的租賃費用,以現在的情況看,私塾連學生都快沒了,宋家人連飯都快吃不上,顯然不會再為宋承孝掏這六百文來續租場地。

    宋寧摸了摸兜里老娘給的三文錢,這是未來幾天的午飯錢,因為宋承孝的私塾距離家里有段距離,讓他中午時候拿銅錢去買點飯團或者是干餅吃,宋寧發現,自己必須要為賺錢的事情留心了。

    如果沒有錢,莫說是讀書,就連吃飯都成問題,至于宋承孝的小私塾是否開下去,反而不是他最關心的事情。宋寧心說︰“就算將院子續租了又怎樣,招不到學生還是沒銀子收,就算能招到學生,這個老爹也不會安心教書,還是虧本的買賣……”

    宋寧從小院中走出來,他也沒去上鎖,本來就只有一點筆墨紙硯,他也怕這些東西被人偷走,所以先把這些東西揣進懷里,宋承孝可以不在乎,但他知道這可能是未來寫文章所必須的東西。

    再要帶走的,就是一本《孟子》一本《大學》,還有一本手寫的《千字文》,書籍對宋寧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

    出了院子,再穿過小巷,一邊記著路,一邊走出了巷口,到了寬一些的集市上,他在想還能做什麼生意來為自己贏得讀書的本錢。

    “時代不同,市場的營生也不同,雖然是個學理的,但明顯所學的知識用不上,就算要搞什麼工業化,短時間內也沒法為自己贏得任何的利潤,再者還需要本錢,難道我這麼一個頭腦有幾百年先進思想的人,卻要在這麼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舉步維艱嗎?”

    宋寧一直在想怎麼賺錢的事情,他可不安于現狀,但顯然手頭上的資源讓他根本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

    “如果最好,其實是離開這個家,到別處去闖蕩,等有一點成績後再回來。但這時代地域禁錮很強,沒有盤纏,也沒有功名,走到哪里都成問題,再者要考科舉的話還非要有完善的戶籍才可以,這年頭沒有路引是寸步難行,我到底能做什麼行當?”

    宋寧到了寧海縣城內的主街道上,放眼看過去,中午時分根本就沒多少路人,就算有人經過也是形色匆忙,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計發愁,宋寧看看自己單薄的身軀,知道力氣活跟他沒關系,但做不花力氣的活計也根本賺不到錢。

    “做買賣是不行的,我再有生意頭腦,也沒法跟這時代有基礎的買賣人相比,這些人在地區內的人脈和物流能力,也不是我所能相比的,做技術活,現在給人做刺繡都根本是在壓榨勞動力,我都不會什麼技術活,倒是工程設計上的事情我還在行一些,但這會也不可能有高樓大廈讓我去建……”

    到最後,宋寧發現,自己到這時代之後完全是兩眼一摸黑,簡直是山窮水盡。

    ……

    ……

    到路邊一個炊餅攤子,他花一文錢買了三個炊餅,有一個是當時便可以吃的,剩下的兩個他還要在下午帶回家當家里人的口糧。

    宋寧到路邊坐下來,一邊雙手抱著炊餅在啃,一邊還在想怎麼賺錢的問題。

    肚子里有了食,好像思路也開拓了一些,他想事情也更有脈絡。

    我比這古人更先進的,是自己的頭腦和思想,那些開明的思想要變成銀子是不太現實的,但若是以我對未來歷史知識的了解,很可能會成為一個預言者,也就是說,我可以搞求神問卜的事情,而且這時代還沒有心理學的行當,只要我的見識夠豐富的話,應該是可以當個不錯的“神棍”。

    想到這里,宋寧好像是看到了方向。

    他也思索不到別的賺錢手段,只能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將老爹所留下的筆墨紙硯拿出來,發黃的草紙並不大,寫個招牌還有些困難,干脆用四張紙寫出個“求神問卜”,路邊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來。

    這年頭也沒有帶著紅袖章的老大爺過來收地攤費,滿城都是攤位也沒人搶,宋寧的小攤子很快便支了起來,反正他也只是抱著僥幸的心理,想看看這麼做是否有市場,至于他的主要目的,還是要看書,他把攤子支好之後,便靠在後面的門檐下面,繼續看他的《大學》,至于私塾那邊他暫時也沒打算回去,他知道下午除了自己,沒人會過去。

    宋寧發現自己很久沒靜下心讀書,在這特殊的時代背景內,看書也好像能認真許多,好像身周事跟他毫不相關。

    不知覺之間,他便投入到事關到他未來命運的書籍之中,一直到精神有些倦怠,他才把書放下,往四周看看,日已西斜,自己所支的攤子就好像個笑話,路過的人都不會往這邊瞧上一眼。

    “這年頭識字的人太少,我寫的是啥他們都未必認識,這麼等下去就好像大海撈針一樣……”

    宋寧心里在感慨著,他拿起幾張紙,又寫了幾個字︰“不靈分文不收!”

    這也算是這時代的一種廣告,雖然這種廣告很簡單,但噱頭還是很足的,這年頭的人連說話都說不利索,讀書那是富裕階層才有的特權,至于什麼廣告創意等等,都不是普通百姓層面所能接觸的。

    這年頭就算是個酒肆客棧,也是極少有招牌的,就算寫了招牌也沒人認識,那何必花銀子自討沒趣呢?

    果然,在宋寧寫了這幾個字之後,路過有人的時候,就喜歡往這邊看看,這些人未必是對宋寧算卦的事情感興趣,這些人只是想知道,一個小少年在路邊上用黃紙寫了些什麼字,在他們看來,黃紙和毛筆字都是很奢侈的東西,這少年居然一次寫了這麼多……

    宋寧繼續看了一會書,再抬頭時,一個衣著樸素的老大爺正負著手,用很濃重的吳音問道︰“這娃兒,儂寫的是甚?”

    宋寧再一看,這老大爺身後還帶著一群老頭老太太,看不懂字還來圍觀,大概也是老人所喜歡做的事情。

    宋寧很認真解釋道︰“我是要算卦,不靈不要錢。”

    “切!你個娃兒會算甚子?去去,別在這丟人啦!”

    這些老人似乎都不信宋寧的本事,在老大爺的號召之下,那些老頭老太太不由散去。

    宋寧不由慨嘆一聲,這第一天的“買賣”,看來是要無果而終,他也準備再看會書,便回家去。便在此時,一個身上穿著很粗布的漢子走過來,漢子往宋寧身上看一眼,當發現宋寧也在打量著他時,他才走過來道︰“你是算卦的?”

    口音是很純正的北方口音,這年頭,因為交通不便利,地域的界限近乎是涇渭分明,語言的界限也很大。

    本來大明朝的官話應該是鳳陽話,畢竟那是太祖的老家,但因太宗皇帝,也就是後來的成祖朱棣將首都遷到了北方,使得北方口音逐漸取代了鳳陽話作為名義上的官話,不過對于儒者來說,或許陝西話才是標準發音……

    這年頭,沒人會去定一個官腔,就看你能否听得懂。

    這人一看就是走南闖北的人,而且這漢子非常精明,臉上的滄桑也體現出這是個睿智的人。

    算卦的遇到這種人,可不好應付,宋寧沒回話,那漢子似乎是明白了什麼︰“听不懂?”

    宋寧笑了笑,用很字正腔圓的口音道︰“有事說,沒事別打擾我讀書!”

    那漢子一怔,他顯然是沒料到一個南方路邊的少年,能把北方口音說得如此純正,而宋寧身上所表現出的不屑態度,更讓他覺得眼前這個少年不簡單。(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寒門》,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寒門第九章 在大明當神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寒門第九章 在大明當神棍並對大明寒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