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新城被攻擊,聯軍唯一能做的只能回師,救援新城,刻不容緩。
失去新城,等于失去了城中儲備糧草、軍械和後撤之路。
可他們並不知道,就在他們回師的時候,李沐率神機衛已經攻下新城。
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李沐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
固守新城、木底城就成了當前最緊要的任務。
在李沐看來,招降聯軍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們的整體實力還在,僅憑高延壽說降,恐怕事倍功半。
所以,必須以戰促降,只有打痛了它,讓它明白勝利無望,才能讓它們死心。
于是李沐做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
他令席君買率六千騎兵出西城,迎擊來援的聯軍。
而城中只留下三千多士兵和數千傷兵守城。
李沐在賭,這是一場豪賭。
同時,李沐也不得不賭。
因為新城中,只有不足萬人的守軍,要防御住聯軍反噬,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劉仁願部接防木底城也需要足夠的布防時間。
所以,這種固守無援的情況下,遲早都是死路。
李沐只能賭。
賭聯軍士氣已經渙散,因為新城、木底城的陷落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
任何軍隊得知後路被斷,糧草損失殆盡,都會士氣大落。
再賭席君買的指揮才能,他能以一百十二騎,平定吐谷渾內亂,那麼現在讓他率六千騎兵,或許真能給自己一個驚喜。
最後賭甦定方。
但凡沙場宿將,對戰場上一絲細微的變化,都非常敏感。
長期的作戰,累積的經驗,能使他們本能地作出最正確的反應。
李沐不相信,聯軍的大規模撤退,甦定方會沒有一絲反應。
所以,李沐並不擔心席君買孤軍出擊。
只要甦定方能派出有力之一部,對撤退聯軍進行追擊。
那麼東、西合擊之勢就能形成。
這對士氣低落的聯軍將是滅頂之災。
正是有了這樣的考慮,李沐才做出這個近乎荒謬的決定。
以六千騎兵迎擊一支十幾萬人的軍隊。
……。
上天眷顧李沐,上天眷顧大唐。
一切比李沐設想的還要順利。
正如李沐所猜測的,甦定方確實出兵了。
他不但出兵,而且是傾囊而出。
六萬唐軍,其中二萬是騎兵。
如果說遼東城中還有駐守軍隊,那就是三千士卒和數萬傷兵了。
這時,遼東城周邊只要有一支萬人的敵軍存在,就可以佔領遼東城。
但這個假設已經不可能存在。
席君買也沒有辜負李沐的期望。
新城西,五、六十里處的一個平原上。
光天化日、瑯瑯乾坤。
這是一場堂堂正正的遭遇戰。
六千騎兵,被席君買統領著,以一個三角錐形陣,對二十倍于己的聯軍,發起了一種看似悲壯的沖鋒。
結果卻生生將延綿數十里的聯軍陣形擊穿,正好與甦定方的追擊部隊會師。
這還不算,席君買有著一顆無比狂熱的心、渴望戰功的心。
隨即,六千騎兵以無堅不摧之勢,東西來回,犁了三個對穿。
直到戰馬口噴白沫,無法再持續作戰為止。
而此時,甦定方的軍隊開始對還在堅持抵抗的塊狀敵軍,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
騎兵兩翼包圓,步兵壓上,弓弩兵箭矢覆蓋。
這場戰役,是唐軍在此戰中戰果最為豐盛的一仗。
殲滅敵人一萬五千余人,俘虜近五萬人,四下潰散者更是無法估算。
戰馬、軍械不計其數。
關鍵是此戰之後,高句麗、 在遼東城一線,再無成建制軍隊,他們無力再戰,徹底喪失了對戰局的掌控能力。
巨大的戰果,讓被聯軍壓著打了這麼長時間的遼東城將士,有一種放聲歌唱的沖動。
漫山遍野的遼東大地上,每一個唐軍將士都在歡呼。
壓抑地太久了,在這一刻將士們徹底地釋放出吼聲,似乎要將心中所有的陰霾和委屈全部嘶吼出來。
無數的士兵,將身上的甲具卸下,與武器一起拋向天空。
所有人在跳躍、奔跑,他們沒有目標,他們在渲瀉,他們在狂歡。
他們在慶賀自己活下來了,他們在告訴每一個活著的戰友,可以……回家了。
李�虧i砩舷呂矗 Φ乜醋耪庖荒唬 成嫌辛叫腥壤崍饗隆 br />
他慢慢地跪到在地上,重重地向西面,那座已經看不見的遼東城方向磕頭。
陣亡的將士們,大唐的好兒郎們,你們听見嗎?看見了嗎?
我們……贏了。
這是一場狂歡,持續了整整三天。
……。
李沐並沒有被這場大勝沖昏了頭腦。
遼東一線的敵軍雖然已經掃清,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