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王藝”、“智者無為”、“@刁先生”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可攝政就不一樣了,李沐本身已是親王,如果攝政,那就是名至實歸的攝政王。
無論軍、政,那就是一把抓。
做為皇帝,等于成了一個傀儡。
皇權旁落,受制于人。
做為天可汗的李世民如何能忍受這樣的屈辱?
可房玄齡帶來李沐的話,甦定方八萬大軍已至潼關。
這表示東西兩路,三十萬人形成了對長安的夾擊。
這與胡族南侵不同,李沐身為皇族,是前太子承嗣。
李世民得位不正,事情雖然過去十六年,可一代人的影響卻沒有消失。
也就是說,李沐就算被李世民定為叛逆,在民間,甚至在朝堂之上,許多人還是同情或者擁戴他的,因為李沐有著大義。
而這大義,恰恰是李世民欠缺的——太上皇遺詔。
如果李世民不承認太上皇遺詔,那就是背父逆子。
這個時代以孝行天下,天子一旦背上這惡名,那後果是很嚴重的。
輕則下罪己詔,重則可能帝位換人。
可如果承認太上皇遺詔,那麼等于將帝位拱手讓人。
這更是李世民不能接受的。
當然,李世民可以兩條都不選,走出第三條路——靠手中的實力說話。
“兩位愛卿是希望朕答應李沐的要求嗎?”李世民眼神陰狠地看著面前的房玄齡、李道宗。
房玄齡抬起頭肅容道︰“啟奏陛下,若依了李沐的條件,等于助長了李沐的氣焰和勢力,如此一來,君不君,臣不臣,國將不國。故臣懇請陛下,斷然拒絕李沐的要求。只是鑒于現狀,臣以為真暴發戰爭,確實與我不利,還請陛下三思。”
李世民轉過頭去,看著李道宗道︰“江夏郡王又以為如何?”
李道宗看著李世民猙獰的臉色,心中暗嘆,這種情況下,若贊同和談,就等于作死了。
“臣以為司徒所言有理,臣附議。”
李世民听了,微微點頭,然後擊案道,“朕決定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與城外叛軍誓死一戰。令鄂國公、突國公統領南衙禁軍,布防東、西城門。再令揚州張士貴、李襲譽、常何三部人馬,立即南攻甦州,行圍魏救趙之計,迫使甦定方大軍南返救援甦州。二位愛卿以為如何?”
房玄齡、李道宗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一齊拜伏在地,稱頌道,“陛下英明。”
李世民稍作猶豫,繼續道︰“如今國事繁重,需要郡策郡力,共克時堅。朕以為僅靠太尉一人,恐怕難免會顧此失彼。故將兵部諸般事務托于司徒,玄齡可願意于朕分憂?”
房玄齡哽咽道︰“臣必不負陛下重托。”
兵部,自唐始,其實已經不是真正謀劃戰事的部門。
它的主要職能,還是對中下級軍官的任免,和對糧草、軍器、兵餉的調度、發放和賞賜。
大致上說,基本就是大唐所有軍隊的行政、後勤總部。
李世民將兵部托付給房玄齡,用意無非有二,一是遏制長孫無忌獨攬大權,二是分擔長孫無忌的工作強度。
畢竟,將所有事都集中到長孫無忌身上,就算是神仙,也沒有那麼多精力。
李世民轉向李道宗,“承範,你我雖是君臣,也是兄弟,朕想由你權知北衙禁軍提督事,暫領衛戍宮禁之職,你可願意?”
內憂外患之際,讓宗室中人領禁苑防務,此乃題中之意。
“臣遵旨。”
做完這些決定,李世民輕吁一口氣。
正如長孫無忌所說,城內可戰之兵高達六十萬,守住長安應該不難。
只要等各州勤王之師到達長安。
李沐就只能退回江南。
到時,朕養精蓄銳,再與你決一生死。
想到這,李世民心中有些廖落,他甚至無法確定,到時自己真有與李沐一搏的實力嗎?
夜已深,房玄齡、李道宗出了承慶殿。
在太監地引領下出宮。
房玄齡低聲對李道宗說,“承範,既然陛下已經有了決定,此戰不可避免。老夫還望你念及社稷、宗廟,恪守本份,維護陛下安危。”
這話听在李道宗耳朵里,別有一番滋味。
房玄齡如此鄭重其事地叮囑,莫非他已經了然自己心中所思所想?
李道宗冷冷地問道︰“司徒話中有話,何意?”
房玄齡嘆道,“連長孫無忌都得不到李沐行蹤,江夏郡王卻能找到。老夫若連這點都想不明白,何以自詡善謀?”
李道宗心中一驚,“本王見李沐,乃是陛下旨意。”
房玄齡擺擺手道︰“老夫想說得不是這個,雖然老夫也不贊成與李沐決戰,可李沐的要求太出格了,毫無誠意,陛下畢竟是天子,天子有逆鱗,觸踫必死。故老夫想提醒承範的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不可再與李沐有絲毫牽連。否則,誤人誤己啊。”
李道宗有種被剝去衣服的羞辱感,他有些惱怒道︰“不勞司徒費心,本王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房玄齡幽幽一嘆,“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二人不再說話,雖然並肩在走,可二人之間就象隔了十萬八千里一般。
都道是咫尺天涯,說得就是這種情形。
來到宮門處,太監向守門將出示了李世民賜示的令牌。
守門將驗證之後,打開了側門,放房玄齡、李道宗出宮。
二人依舊沒有說話,只是向對方拱了拱手,準備分道揚鑣。
此時,卻見一群人提著燈籠向宮門而來。
這個時候,還有何人要進宮面聖?
房玄齡、李道宗停下腳步,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
此時守門將也看見了,大喝道︰“來者何人,為何犯禁?”
只听一個聲音傳來,“本太尉陪同太子有急奏,必須面聖。”
守門將帶著幾個人,提著燈籠上迎上去。
用燈籠一照,果然是李治和長孫無忌。
于是,連忙施禮道︰“末將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尉。”
長孫無忌長袖一甩,“休要廢話,快快引路。”
房玄齡上前道︰“太尉為何此時入宮?”
長孫無忌聞听笑道︰“原來是司徒啊……喲,江夏王也在?你們這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