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山河

第二十九章 徐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繁朵 本章︰第二十九章 徐家

    ,最快更新錦衣山河最新章節!

    宋禮這段時間東奔西走,一直都在為重開運河的工程進行實地勘察,沿岸大族其實沒有刻意的接觸跟了解。

    畢竟遷都這麼大的事情,也不是他一個人在忙。

    如沈竊藍等錦衣衛,被永樂帝撒來山東,可不是吃干飯的。

    那才是負責監察跟勾心斗角的正主,而他則是將疏浚運河這件事情做好才是本分。

    不過對于濟寧鄒府還是很有印象的,主要是作為運河在山東這段唯二的大族,鄒府跟聞家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聞家是巴不得朝宋禮跟前湊,鄒府卻是掐著宋禮進入山東的時候,說是家主要親自下鄉去視察秋收,只在宋禮到濟寧後,著人意意思思的送了點東西,連請帖都沒給一張。

    這種反應任誰都覺得反常,且不說遷都是永樂帝的意思,鄒府一個富戶壓根就沒有反對的資格;就說利弊,鄒府追溯祖上,正是靠著運河發展起來的。

    自從前朝末年,連年的戰亂讓官府無暇疏浚運河,會通河這一段壅塞之後,鄒府不說倒退,至少也是停滯。

    這是跟他們家族前途息息相關的切身利益,按說鄒府對于重開運河應該比誰都積極才是,怎麼還要躲著負責疏浚運河的宋禮?

    宋禮思來想去,覺得最可能的情況大概是兩個︰第一是鄒府其實跟皇帝身邊的勢力有聯系,所以不想跟自己再產生了瓜葛;第二則是鄒府怕做冤大頭。

    畢竟朝中反對遷都、反對重開運河的那些人,最理直氣壯的理由之一就是︰國朝初定,哪怕加上不被永樂帝承認的建文帝,也才位傳三代,如今的北面尚不太平,永樂帝自己兀自在親征呢,天下既未到鼎盛,國庫也是疲憊不堪,而遷都跟重開運河所需要的費用都不是小數目,這會兒北方戰爭未平,國家就要上這樣的大項目,這不是勞民傷財是什麼?

    一個不好,國庫崩潰,說不得才平定了沒幾天的中原,又要生亂。

    固然永樂帝強硬的壓下了這樣的勸諫,卻也在私下里叮囑宋禮等人,主持正事之余,也別放過能給國庫減輕壓力的機會。

    比如說,讓運河沿岸會因為運河重開而獲利的人家出點血?

    要是第一種情況,宋禮覺得還是情有可原;要是第二種的話,宋禮就冷笑了︰既想佔朝廷重開運河的便宜,又想一毛不拔,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尤其當今在位的永樂帝,繼承了太祖皇帝一言不合剝皮填草的狠辣,靖難之役之後,多少忠誠于建文帝的臣子,自己身首異處不說,女眷一律被打發去了腌之地。可憐高門貴婦,望族閨秀,淪入煙花不說,有不甘忍受或者不堪折磨身死的,甚至連尸首都被拖去喂了狗。

    這樣的主兒,忤逆他真的是嫌命長了。

    宋禮這麼想著,遂將這一家子的情報扔到角落里,不復關注。

    畢竟他既沒有跟錦衣衛或者內廷搶人的想法,也不打算跟個昏了頭的家族語重心長。

    如今听徐景鴛說了鄒府下個月要給老夫人做壽,還給定國公家小姐發了帖子的事情,臉色頓沉,卻是懷疑鄒府當初之所以避著自己,乃是看不上自己這個尚書,卻打定主意要去攀附徐家呢!

    徐家是永樂帝發妻徐皇後的娘家,不過他們顯赫卻不是靠著出了皇後,反倒是徐皇後,乃是靠著生在這麼個開國功臣家里,才得到嫁給還是燕王的永樂帝的機會。

    雖然永樂五年的時候,徐皇後以及皇後的大弟徐輝祖相繼去世,然而徐家如今依舊有著一門兩國公的殊榮,二房的徐膺緒沒有爵位,卻也有著世襲指揮使的恩典。

    徐景鴛就是徐家兩國公中定國公府的嫡出小姐,雖然是女流,但在永樂帝跟前卻很有幾分體面。

    這是因為她父親徐增壽的緣故。

    徐增壽是中山王徐達的幼子、徐皇後最小的弟弟,還是庶出,原本是不會得到封爵,更遑論是國公這樣的封賞的。卻是當初靖難之役才出現苗頭的時候,建文帝懷疑還是燕王的永樂帝造反,曾因此向徐增壽詢問,徐增壽斬釘截鐵的說這都是沒影子的事情,之後又悄悄跟永樂帝密告應天府的部署,可以說是不遺余力的給姐夫幫忙。

    只是這些舉動到底被建文帝發現了,永樂帝兵臨城下的時候,專門將徐增壽拉到跟前質問,徐增壽不能回答,于是被殺。

    永樂帝本來跟徐皇後感情深厚,對幾個舅子都很寬容。就是大舅子徐輝祖,一心一意幫著建文帝對付他,哪怕他打進應天府了也還態度桀驁,他也就是奪爵,在徐輝祖去後,更是讓徐輝祖之子徐欽承了魏國公之位,到底還是當內佷看的。

    這麼個可著勁兒給他拉偏架的小舅子,就更心疼更愧疚了。

    聞訊之後非但撫尸大哭,跟腳封了武陽侯,給了“忠㜜@鋇內趾牛 瘓糜志醯沒共蛔鬩悅植梗 碩  br />
    徐增壽死的時候才二十八歲,膝下兒女既不多,年歲也都幼小,知道噩耗後,嫡長子徐景昌跟嫡女徐景鴛除了哭也不知道其他了。

    那時候徐皇後還在,對兄妹倆就是百般憐愛,甚至還接到宮里小住過幾日。兄妹倆進了宮也難以紓解失怙的痛楚,整日里淒淒慘慘戚戚,永樂帝看著自覺虧欠,在諸子佷里,對他們格外的優容寵愛。

    哪怕徐皇後沒了,永樂帝迄今也還是這個態度。

    可以說,徐景鴛雖然沒有公主之封,然而出入宮闈無忌,驕行眾人之處,跟公主也差別不大了。

    不然這時候尋常女子拋頭露面都要為人議論,她一個大家閨秀,就因為一點口角,就帶著人從應天府一路跑到山東,可謂千里迢迢……這哪里是普通貴族女子,尤其是沒出閣的少女能有的能耐跟膽子?

    鄒府要是能夠攀附上她,有了定國公府做靠山,倒也確實不必理會宋禮。

    這些道理宋禮都明白,但心里多少有點不舒服,此刻就冷冰冰的表示,徐景鴛想去鄒府赴宴,那就自己去好了,他可以幫忙派些人保護什麼的。

    至于自己的女兒宋稼娘麼,就不勞她操心了。

    宋稼娘是絕對不會去鄒府的!

    徐景鴛鐵了心要管這閑事,哪里肯听?

    當下就說︰“本小姐孤零零的一個人去鄒府像話嗎?我偏要稼娘陪著!”

    宋禮耐著性.子,說道︰“徐小姐,您隨從如雲,怎麼會是孤零零的去鄒府?何況您要是覺得這麼去鄒府不好,您也可以不去!”

    他自忖是兩朝老臣,在永樂帝跟前也是有幾分體面的,再看徐家的面子,到底有些厭煩徐景鴛摻合自己女兒的姻緣,忍不住又不軟不硬的加了一句,“何況稼娘雖然身份不如小姐尊貴,到底也是本官愛女,又不是小姐的下僕,小姐似乎沒有資格讓稼娘處處跟在您後面吧?”

    “本小姐就是不講理又怎麼樣?”宋禮是想跟徐景鴛講道理,讓徐景鴛認識到自己的蠻橫失禮之處的,無奈人家徐小姐不吃這套,聞言無所謂的一攤手,特別坦蕩的說道,“本小姐就是要讓稼娘陪著一塊兒去鄒府吃壽酒,你要是不願意,本小姐就先不回應天府了,就處處跟著你!你做什麼我都給你搗亂,看你這差使什麼時候能完成!”

    宋禮臉色微沉,語帶要挾︰“本官這會兒做的事情乃是陛下所托……”

    “你一個兩朝臣子,連本小姐都擺不平,還有臉跟姑父告狀不成?!”徐景鴛絲毫不懼,還冷笑,“我倒要看看你稟告上去之後,姑父是怪你還是怪我?!”

    “……”宋禮嘴角微微抽搐,他倒是有把握稟告上去之後,永樂帝肯定會訓斥定國公府,問題是,也就是訓斥了。

    到底徐增壽為了永樂帝付出一條性命,年紀輕輕的沒了,撇下來孤兒寡母,永樂帝怎麼可能因為徐景鴛的一點孩子氣的胡鬧,就對定國公府當真做出什麼事情來?

    要命的是,永樂帝不會拿定國公府怎麼樣,然而定國公府的這對兄妹……因為父親去的早,寡母膝下就這麼倆寶貝,連永樂帝跟已故的徐皇後都是寵愛為主,做遺孀的就越發的慣了,所以兄妹倆脾氣都不怎麼好,平日里就沒少沒事找事。

    這次要是結下來梁子,天知道這刁蠻大小姐會怎麼折騰宋家?

    帝後都和顏悅色對待的晚輩,宋禮一個臣子自然是打不得罵不得,到時候總不能成天去找永樂帝告狀吧?

    宋禮到底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不會輕易被情緒左右。

    此刻雖然心中惱怒被個黃毛丫頭給要挾了,沉默片刻,到底選擇了退讓,“徐小姐一定要稼娘去鄒府的話也成,不過,你口口聲聲說是稼娘的好姐妹,甚至此番出遠門也是為了過來找稼娘……想必不會坑了稼娘吧?我坦白說一句,雖然宋家有跟沈家聯姻的打算,但事情一日沒敲定,有什麼只字片語泄露出去,日後有變故的話,吃虧的總歸還是稼娘!”

    徐景鴛斜睨了他一眼,哼道︰“我當然不會害了稼娘!倒是你,也不知道是不是親爹!哪有不幫著女兒,反倒勸著女兒使勁兒放任奸夫淫婦的?!”

    宋禮臉色有點發黑︰“小姐身份尊貴,這種污言穢語實在不該出自小姐之口!”

    徐景鴛在宋稼娘跟前說了不好听的話會自覺失口,因為不喜歡宋禮,聞言就只是冷笑了一聲,不予理睬。

    宋禮見狀,瞳孔縮了縮,也懶得跟她繼續�@攏 苯悠鶘碭媧橇恕br />
    回去後堂,就叮囑了護衛︰“出去找大夫抓點能讓人困倦卻無害的藥,等到了濟寧附近,便讓丫鬟悄悄摻到稼娘的吃食里,總之叫她不能去參加鄒府那什麼壽宴就是。那徐小姐願意湊這熱鬧,就叫她一個人去吧!”

    徐景鴛要胡鬧就胡鬧好了,反正別想扯他女兒下水。

    雖然這位主兒獨自去了宴席上,也不是不能提到宋稼娘,但對于宋禮這樣的老狐狸來說,只要自己女兒沒出現在現場,有的是法子撇清干系!

    ……宋禮這兒為鄒府的壽宴算計的時候,鄒府卻才傳開府里要開宴的消息。

    郗浮薇知道後是有點驚訝的,因為目前山東由于疏浚運河的事情,其他州府也還罷了,會通河經過的兗州府跟東昌府,說是暗流洶涌一點不為過。

    這時候鄒府要開宴,這宴只怕是不簡單。(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錦衣山河》,方便以後閱讀錦衣山河第二十九章 徐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錦衣山河第二十九章 徐家並對錦衣山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