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天下

第393章 李思鈺的嗜好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蛤蟆吞地 本章︰第393章 李思鈺的嗜好

    李思鈺是真的累了、餓了,睡了這麼久,又在客廳上被劉氏揪耳朵,耳朵都紅的跟蘿卜一般,接著又變成了吵架,本就精神不大好的他,這下子又萎靡了起來。

    精神不大好,吃飯起來頗為凶狠,大肉塊都不帶咀嚼的,直接吞進肚子里,整個羊腿被他啃得比狗舔過的還干淨。

    楊復恭看著李思鈺用錘子敲開羊腿大骨,吸食里面骨髓,看著他最後把手指吸允了個遍,最後又見到他嘎巴嘎巴啃起了蘿卜,這才笑了起來。

    李思鈺自然知道楊復恭在看他敲骨吸髓,也不擔心他笑話自己吸允手指,看到他笑了起來,這才說道:“阿父不去跟那些老頭嘮嗑,怎麼跑來看孩兒吃飯食了?”

    楊復恭把茶水推到李思鈺面前,笑道:“與那兩個討厭的老頭嘮個甚嗑,與他們嘮嗑,還不如看我兒吃飯食有意思呢。”

    李思鈺嘴角撇了撇,說道:“孩兒吃飯食又不雅觀,有何有意思的,孩兒可是听說了,大戶人家要吃一道鴨舌頭,都殺好幾十鴨子才夠呢,還有更厲害的,茶葉需要用少女用舌頭去采摘,用**去烘干,這得多講究啊!”

    楊復恭听了這話,有些奇怪說道:“殺幾十只鴨子,阿父見過,也知道妃子笑之事,可並未听說誰用舌頭摘茶葉,用**烘干的?”

    “啊?沒有啊?等孩兒回到關外,好好教訓一下小馬,竟然騙俺!”李思鈺急忙胡謅了一句。

    認真想了想,大唐還真不大可能會有這種事情,像這種“雅致”事情,估計也只有宋明有可能發生,畢竟這個時候的文人大多都能干趴下幾個小毛賊,上馬開弓射箭那都是小事一樁,應給沒功夫去琢磨那些“文雅”之事。

    楊復恭無奈搖了搖頭,與這個“兒子”相處的時間越久,越覺得他有時挺胡鬧的,有些話語、說辭也與他人不大一樣,不過與他要相處,要遠比那幾百個養子養孫都要輕松,沒有絲毫壓力的輕松,也不用有何擔心的,越在他身邊,也越不願去長安了,甚至連神策軍都懶得去過問了。

    “行乾,今日杜相說的那些話語,你以為如何?”楊復恭隨口問道。

    李思鈺愣了一下,疑惑道:“三院和軍政分離之事?”

    “嗯。”

    李思鈺想了一下,輕輕搖了搖頭,說道:“這應該是杜老頭自己的主意,十有朝廷現在還不知道此事呢。”

    楊復恭點頭說道:“應該是如此。此事在關外,那里一空二白,我兒可以任由胡來,可關內不同,朝廷更非異事。”

    李思鈺很是認同楊復恭話語,說道:“阿父所說不假。這分權之事自古有之,但都是皇帝分大臣之權,以防大臣權利過大,威脅到了皇權,而孩兒的三院和軍政分離都是在瓜分皇家之權利,分天下之權,這些事情,皇帝是不會同意的。”

    “不過現今還真不好說,之前大唐皇家之權就不在皇帝手中,宦……宦……阿父,孩兒不是有意的。”

    李思鈺摸了摸腦袋,“宦官”一詞,一時間說不出口了。

    楊復恭毫不在意擺了擺手,說道:“我兒不必如此,為父本就是宦官,這沒什麼可說的。”

    李思鈺輕輕點了點頭,突然說道:“孩兒突然覺得,咱們父子與曹公爺孫有些相像。”

    楊復恭愣了一下,仔細想想,還真有些相似,漢末同樣天下大亂,曹操祖父同樣是宦官。

    楊復恭不由點頭笑道:“還真是如此呢。”

    李思鈺微笑點頭,繼續之前的話題,說道:“武宗之後,大唐皇權就已經不在皇帝手里,而三院和軍政分離都是極大的加強了臣子的權利,朝堂上,出了一些老學究們可能會激烈反對,其余臣子們應該不會太過反對,而皇帝手里又無兵馬可用,話語權幾近于無,還真有可能被杜老頭弄成了也不好說。”

    楊復恭想了想,點頭認可道:“確如我兒所說,不過以阿父看來,杜家終究會身死族滅,可能還會遺臭千古也不好說。”

    李思鈺無奈說道:“應該如阿父所說,這種悖逆之事,皇帝自然深恨之。”

    兩人沉默了一下,而此時美婦楊氏走了進來,後面跟著兩個婦人,她們前來收拾一下桌案上的食物殘渣,看到楊氏看向那堆骨頭殘渣,李思鈺難得的臉紅了一下,楊復恭看到他這模樣,心下不由好笑了起來。

    楊氏不怎麼說話,感覺與大丫小丫差不多,有時李思鈺會懷疑這楊氏不會也與大丫小丫一般,是個死士吧?

    楊氏和兩個婦人收拾桌案,李思鈺和楊復恭也起身坐到一旁,避免影響到楊氏。

    楊氏一邊收拾,一邊在他們小桌上放了一壺剛剛燒好的茶水,甚至還放了兩根蘿卜,楊復恭不喜歡蘿卜,李思鈺卻喜歡,嚴格說不是他喜歡,而是冬日里就沒有什麼青葉之類的,為了彌補維生素,李思鈺就強迫自己多吃蘿卜、白菜,哪怕都是生的,他也會強迫自己啃食。

    李思鈺啃著蘿卜,楊復恭提壺給李思鈺倒了杯水,開口道:“假若三院和軍政分離都讓杜相整成了,我兒可有什麼想法?”

    李思鈺愣了一下,他還未認真考慮過此時,只見他閉眼沉思,楊復恭看到他如此,也不急,閉眼等待。

    李思鈺自信斟酌了一會,睜眼說道:“杜老頭說這些,意思很明顯,是想嘗試與咱們合作,若是咱們霸著軍方,再插手政務,這會造成朝廷的不滿與抵觸……”

    “我兒意思是不過問政務?”楊復恭疑惑道。

    李思鈺搖了搖頭,說道:“這顯然也不行,政務上可以少摻和,但必須得有咱們的話語權,至少得有咱們的人,或者傾向于咱們的人,這些人地位無需多高,只需要是我三院副院正或閣老一般即可,而且還得是有才能之人,酒囊飯袋和只有德而無才之人都不可擔此重任。”

    楊復恭點了點頭,問道:“行乾以為何人可擔當此任?”

    李思鈺皺眉道:“三院之中,政務院最重要,杜老頭是大相,又是此意提出者,自當他來去擔任。”

    “資政院……院正可由朝廷自行決定,但是副院正可選獨孤家主獨孤求敗,獨孤家是後族一脈,雖落了勢,這也只是人走茶涼罷了,若獨孤求敗就任副院正,以往與他們家族有些牽連的家族自當前去投靠,更何況還有我軍的支持,立足應當無礙。”

    楊復恭點了點頭,說道:“獨孤家主……也可。”

    李思鈺繼續說道:“至于監察院麼,裴老頭是刑部尚書,本就管刑罰,又有裴仲德的關系,就任監察院院正是可以的。”

    “至于向三院填補一些官吏,這就需要阿父去考慮了,孩兒的意思是,奸詐油滑之人不可入三院,以實務能吏為佳,咱們不是去爭權奪利的,那沒用,若是想要權利,直接兵壓長安即可,主要還是穩固地盤和休養生息,把關中和其余地方弄富裕了,只有錢糧多了,百姓富了,咱們才能站住腳跟,根基才穩。”

    楊復恭皺眉道:“若是如此,朝廷威望必然大漲,倒時咱們……”

    李思鈺听了這話,知道他在擔憂什麼,李思鈺倒是毫不在乎,笑道:“倒時咱們就該離開了,朝廷威望大漲反而是個好事情,咱們不可能把天下都打下來,否則這天下是朝廷的,還是孩兒的?”

    “再說孩兒志不在此!”

    楊復恭唯有對他這點不滿意,野心太小了!

    李思鈺也沒在意楊復恭這些變化,開口道:“政務上以朝廷為主,軍方以咱們為主,阿父到時可擔任三軍總帥,孩兒可為副,把河中,包括陝虢在內,設一個總督,總督人選暫時還未想好,孩兒想降服牛存節,主要覺得這牛存節應該可以臣服于我。”

    楊復恭呆了一下,不由說道:“牛存節?少了一條胳膊,可行?”

    李思鈺笑了笑,說道:“牛存節此人被孩兒斬了一條胳膊,看似成了廢物,但他的領軍作戰本領還在,身為將軍統帥,不一定一定要戰陣廝殺,指揮他人作戰才是一個統帥應該做的,這些本領牛存節身上還在,並未丟失,孩兒故意把他的價格抬得高高的,朱溫又連連受挫,估計很難花費這些錢糧來贖買牛存節,其余幾個不好說,牛存節不被贖回去的可能性最大,如此就可能會臣服于我,孩兒再讓其擔任南面總督,如此恩情,牛存節沒理由不忠心于我。”

    李思鈺一想到此處,忍不住擺頭得意了起來。看著他這般得意模樣,楊復恭也笑了。

    李思鈺說起將領來,心下不住嘆息,說道:“晉軍和宣武軍大將太多了,孩兒實在是眼饞,可這些人又無法令其臣服,就算他們勉強臣服了,也無法讓孩兒真正放心,有時孩兒甚至在想,是不是把他們全整廢了,然後在重用……可惜啊,戰陣上砍廢了還好說,若是折磨廢了,不恨孩兒就不錯了。”

    楊復恭搖頭苦笑,對此他也無奈,看著李思鈺掰著手指一一點評晉軍和宣武軍哪些厲害,哪些又不錯,可最後又嘆氣連連,這讓楊復恭很是無語。(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唐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北唐天下第393章 李思鈺的嗜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唐天下第393章 李思鈺的嗜好並對北唐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