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天下

第376章 三軍主帥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蛤蟆吞地 本章︰第376章 三軍主帥

    李思鈺這頓飯吃的時間有些長,三人商議著軍隊打亂重組,最後突突陌刀軍獨立成為一軍,為步軍一軍,長矛組成的西班牙步兵陣為第二步軍,蒙哥翰五千騎為騎軍近衛軍。

    既然是自己胡來,干脆就混來個徹底,不但軍隊重組,軍陣改變,同時連軍職也改變了。

    第一軍最高指揮官為楊復恭,軍職直接就是軍長!

    用李思鈺說法,一軍之長,就是軍長,之下就是一旅之長,為旅長;一團之長為團長,一排之長為排長。

    大唐旅帥不過百十人,在旅帥之上則是營或路,意思是一軍之營的意思,大唐軍“府兵”很強,尤其是早期,“府兵”是各地青壯組建的民兵,獲得軍功後有各種獎勵,包括土地!“旅”有“旗下”之意,而作為地方軍,往往會有一面行軍旗幟,也就是一旅,只有數百人而已,“營”就不一定了,有大營小營之別,人數或許千余,或許數千上萬。

    大唐,乃至這片土地上所有存在的王朝,軍陣都很復雜,都是各種軍中組成的大軍陣,李思鈺現在進行改革使用的軍陣比較單一,所以就不再與當下的一般無二,而是變成了類似于後世的模樣。

    真正的“班排連營團旅師”的出現,是在火器後才逐漸成熟,在火藥槍這種比較單一的兵陣後,相互對射時產生的,這與李思鈺現在比較類似。

    這種操作更簡單的兵陣,更容易讓沒經過太多訓練的兵卒適應。

    步軍陣是以排為單位,最低就是排長,之下舍三個副職,一個是幫助管理生活雜物,是大副,地位高于其他兩個二副,另外兩個副職是直接管理軍卒的副職。排長戰亡後,大副在兩個二副未戰死前,不得擔任排長,排長的繼任由二副優先。

    三排為一個作戰單位,步調等同,為一個團體,所以三排為一團,五個團使用一面旗幟,為一個作戰單位,為一旅。

    一排正兵為300人,一團正兵1000人,一旅正兵5000人,一軍正軍10000人。

    按照正常計算,一團正兵不應該是這麼多,但是作為團長,他應該有直屬親兵保護,同理旅長、軍長也要有。

    冷兵器廝殺與熱兵器不同,就算熱兵器時也會有近衛軍或守衛營之類的存在,冷兵器更是如此,冷兵器廝殺更容易造成混戰。

    突突和蒙哥翰也都麻木了,自己大帥是很任性的人,想起來立馬就要整頓,他們也都習慣了,從李思鈺的安排來看,他們各自都有了提升,這種提升不單單是領軍更多,而是李思鈺想把他們當做領帥來培養的。

    第一步軍軍長自然是楊復恭,副軍長是突突。

    第二步軍軍長暫未定,先由李思鈺來擔任,他的想法是不是從俘虜的宣武軍將領挑選一個出來擔任,副軍長倒是定了下來,很意外的是投誠過來的劉志遠。

    近衛騎軍軍長則是蒙哥翰,副軍長原本應該讓蒙哥翰助手馬邊明擔任,李思鈺思索後,最終卻讓剛剛從遼東前來的牛俊國,至于馬邊明則調到李思鈺身邊擔任參謀。

    三人商議良久,對于人事安排,和軍隊重組,突突和蒙哥翰基本上都沒意見,就算李思鈺把蒙哥翰手下大將馬邊明調離,蒙哥翰也沒意見,他知道馬邊明到了李思鈺身邊,將來馬邊明可能會獨領一軍,是李思鈺在培養他,這是好事,蒙哥翰自然不會有任何反對意見。

    別的都好說,唯獨第二步軍有些麻煩,他們听李思鈺意思,第二步軍很可能會以俘虜中的將軍為統帥,正軍職就不說,暫時還未定下來,副職卻是投誠的劉志遠,這讓他們很意外,也覺得不是很放心。

    兩人勸解了一番,李思鈺最後想了一圈,還是覺得用劉志遠。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手里可用之人不多,第一軍自不必說,是以他遼東軍陌刀軍為骨頭組成的,是李思鈺嫡系,近衛騎軍同樣如此。

    這樣以來,他在第二步軍選擇主將時就要慎重了,任人唯親本沒錯,在生死攸關的時候,必須要交給可以信任的人手里,可是完完全全任人唯親就會有了麻煩,隨著實力增長,人馬和地盤也跟著增多、擴大,人多了,就要考慮人心問題,就要考慮他人上升渠道,所有上升之路都給了自己人,這會讓有本事又願意效忠自己的人產生不滿。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思鈺才想要把第二步軍,當作給他人上升之路的渠道,也顯示自己的公平和信任,當然了,下面低級軍官都是自己人,又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想來是無礙的。

    最後突突和蒙哥翰還是無奈讓步了,就在三人終于把幾個時辰還未吃完的飯局結束時,劉大猛跑來報告。

    “大帥,晉軍距離我城還有二十里。”

    李思鈺愣了一下,這才發現他們已經吃了幾個時辰了。

    “晉王既然來了,咱們也不能不去迎接,大猛,前去傳令,咱們去迎接晉王!”

    “大帥,是全軍嗎?”

    “你說呢?若不在此時壓壓晉軍,他們還真當咱們是泥捏得呢!”

    李思鈺起身,踢了一腳劉大猛,劉大猛這才急匆匆跑出去傳令,突突和蒙哥翰對視一眼,也跟著起身。

    “大帥,俺們也去整軍了。”

    李思鈺點了點頭,說道:“都給老子威武些,別給咱遼東軍丟臉!”

    “諾!大帥您就瞧好吧!”

    兩人急匆匆離開,李思鈺也要整理一番,他總不能穿著牛鼻犢褲,披著羊皮襖出去見人吧,這要是在萬軍面前,光溜溜露出長滿腿毛的大腿,這還不讓天下人笑掉大牙。

    就在李思鈺去掉皮襖,開始穿勁裝,之後就該披掛重甲,就在他剛穿上上衣,正要穿褲子呢,楊復恭推門進來,後面跟著楊氏,楊氏多次見到李思鈺只是穿著牛鼻犢褲在院中習武,一開始還有些臉紅不適應,時間長了,她也就不在意了,現在看到李思鈺一手提著褲子,樣子有些好笑,也只不過笑笑而已。

    “阿父不準備見見晉王?”李思鈺一邊提褲子,一邊問著。

    楊復恭則背著雙手,看著李思鈺穿好褲子,開始綁褲腿,笑道:“為父正要前去的,可看到你門外沒人,這才來看一下。”

    李思鈺愣了一下,疑惑道:“門外沒人?”

    看到楊復恭點了點頭,李思鈺登時惱怒起來。

    “混賬東西,越來越不像話了!一會孩兒要狠狠踢他們!”

    楊復恭微笑點頭,無論是哪個大帥,哪怕是睡下了,門外也要有兵衛在外面守衛,這是規矩,是寸步不離的那種。

    李思鈺嘴里嘟囔著要好好整治一下這些混蛋,想耍酷,竟然連門都不把了。嘴里一邊嘟囔,一邊開始披掛重甲,先是綁好護腿,接著就是護膝,再之後就是戰靴,一直把下半身整好,這才披掛上半身,上半身像個馬夾一般的盔甲。這個是連在一起的,直接從頭套下去,看起來要寬大些,顯得人上半身特別魁梧,其實里面要寬松些,主要是為了防止重兵器砸擊,避免傷及內藏。

    主要配件披上,接著就是護肩、護壁、護腕、護肘和裙擺,上半身甲冑要比下半身麻煩了許多,連接處要細細綁裹,一人做起來很麻煩,看著李思鈺手忙腳亂,楊氏上前幫忙,這件重甲是特制的,後背沿著脊椎骨有一排利刺,膝、肘和手套上都有利刺。

    楊氏上前幫忙,李思鈺有些猶豫,崔秀秀幫他披過甲,大丫小丫幫他披過甲,除此之外就只有身邊親衛,再無其他女人為他披過甲,看到李思鈺有些猶豫,楊復恭笑道:“琴娘是你長輩,為你披甲也不算什麼,你小子有何放不下的。”

    李思鈺摸了摸鼻子,干笑道:“不是孩兒不樂意,只是這件重甲利刺不少,容易傷到義母……”

    “無礙無礙,讓媚娘小心些就是了。”

    楊復恭這樣說,李思鈺也只能任由楊氏為他披甲。

    這件戰甲披在他人身上肯定不適應,僅重量就有六七十斤,穿在身上會影響行動,更別說靈活性了,但在李思鈺身上卻不受任何影響。

    看著披掛完整的重甲,楊復恭很滿意點頭。

    “我兒穿上重甲後,果然威武異常!”

    李思鈺身量高大,楊復恭站在他身前要矮上一頭還多,看著他都要抬頭一些,楊氏也是如此,若是站著,楊氏是沒法為他披甲的,李思鈺只有坐在木墩上,楊氏才能為他披甲。

    听到楊復恭這麼說,李思鈺起身笑道:“孩兒再威猛又如何?還能超過阿父不成?”

    “哈哈……”

    兩人同時大笑向外走去,李思鈺手里還提著頭盔。

    來到府門外,還好院門外親衛沒跑,要不然李思鈺可就真的惱怒了。看著親衛把李思鈺愛馬牽來,楊復恭卻搖頭說道:“我兒什麼都好,就是這馬匹差了點。”

    李思鈺嘆氣道:“沒法子,孩兒和李飛虎身量差不多,那家伙也是身披重甲,與孩兒一般,都是兩匹馬輪換,身子太重!”

    楊復恭想起一事,說道:“差點忘了告訴你,前些日子,為父听說西面來了一群馬幫,听說那些人手里有一種大馬,說是從萬里外遙遠的西方弄來的,不過听一些胡人說,這些大馬體量很高大,比汗血寶馬還要高大一頭,可就是跑不快,跳不起來,吃的還多,性子也不像是戰馬那種暴烈性子,很溫順,唯一的好處,就是力氣很大,胡商都認為這大馬最多只能耕田,就是耕田也可能因為吃的多,把人能吃窮了,是廢物馬。”

    李思鈺听了楊復恭話語,停下了腳步,皺眉想著,好像听說過這種馬匹,李思鈺听步沉思,正在楊復恭想要問他時,李思鈺猛地拍了一下腦袋,臉上露出狂喜。

    他終于想到了這是什麼馬。

    狂喜道:“阿父,這些人能找到嗎?這批大馬一定要全部弄到!”

    楊復恭奇怪問道:“我兒知道這是什麼馬?”

    李思鈺點了點頭,說道:“這些大馬想來應該是極為遙遠的西方所產。”

    李思鈺蹲在地上比較困難,只能彎腰在地上畫了個大礙地圖模樣,指著歐洲說道:“這些大馬應該產自這里。”(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唐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北唐天下第376章 三軍主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唐天下第376章 三軍主帥並對北唐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