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帥對你們極其失望!”
李思鈺又指向台下百姓。
“本帥把軍政分開,本帥管理軍務,遠離營州,不願居住在營州而居住在草原上。”
“為何?”
“本帥把政務分為三院,讓鄉老參與審理案件,甚至還在帥府門前設立投訴舉報箱子。”
“本帥為何如此?”
“本帥就是要你們兩只眼盯著他們!”
李思鈺一邊怒吼質問一邊向身後指著。
“本帥就是讓你們盯著他們,可你們怎麼做的?”
“啊?劉氏翻供!司馬台翻供!薩魯翻供!”
“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你們就是這麼看著他們的嗎?”
李思鈺一一點著下面百姓,眼神如刀,無人敢于李思鈺對視,全都低下了腦袋。
“劉氏翻供!呵!若她能夠相信本帥,相信台上大多數三院閣老,她的父母兄妹何至于慘死!”
“就是因為你們的妥協,你們的懦弱,才會讓楊有忠之流橫行霸道,肆無忌憚!”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李思鈺頓了頓,看著滿場低垂的頭顱,或許覺得不宜再打擊百姓,這才默然走下了木台,回到座位坐好。
台下百姓這才緩緩吐出一口氣來,還不敢大口吐氣,唯恐再把大帥怒火激了起來。
台上三部閣老同樣壓力不小,抓捕之人,三部都未能逃脫,全都涉及到了他們身上。看著坐在前面的李思鈺,紛紛舒了口氣。
阿蠻從未見過“阿爹”真正生過氣,現在也有些害怕了,挪動身子,向後躲了躲。
馬漢明輕聲說道:“行乾,是不是有些過了?”
李思鈺搖了搖頭,輕聲說道:“有時候,就要用重藥方可治重病。”
“遼東現今如同新生的嬰兒,有些規矩就要在這個時候確立下來,確立了,還要切實執行,否則還不如用以往的規矩呢。”
馬漢明輕輕點了點頭,笑了笑,說道:“遼東剛立,有些事情難免會發生,不用太急的。”
李思鈺點了點頭,他有這個耐心慢慢等,自己在旁邊護著就好,種子發芽,要澆水,要陽光,要施肥、除草……
這些他都能去做,也願意去做,可有時還是忍不住想要去“拔苗助長”,看來自己還是不夠沉穩。
李思鈺點頭道:“老馬說的不錯,行乾還是不夠沉穩,以後會注意的。”
馬漢明卻搖頭道:“大帥做的已經夠好了,可惜老夫身體……算了不說了。”
馬漢明搖了搖頭,興許是說了這些話,耗費了不少精力,閉眼不再說什麼。
台上三部重臣看著李思鈺與馬漢明低語,心中終于放松了下來,他們知道,這馬漢明跟李思鈺關系,若說這些人當中,還有誰敢不在意李思鈺怒火,也只有這馬漢明了,哪怕小櫻也不行!
李思鈺沒有真正發火時,很好說話,無論你怎麼跟他扯淡都可以,哪怕踢他幾下都沒問題,可一旦真正發火了,小櫻也只能老老實實低頭。
活著的劉亦一可以壓住李思鈺,現在整個遼東,能夠在他發怒時,毫不在意的只有這馬漢明和催秀秀兩人。
馬漢明既算是李思鈺長輩,又算是師長,是他極為尊重的一位老人。
催秀秀是他的妻子,在李思鈺那個時代,妻子才是老大的年代,他早就習慣了,或者說已經習慣了妻子的“淫威”之下日子。
台上三部閣老相互努嘴,示意對方去請示,請示現在是否可以進行第二個程序,選出信任政務院院正。
可努嘴了半天,也無人敢出口。
李思鈺等了半天,台上台下無人敢出口說話,寂靜若死,不由皺了皺眉頭。
回頭看向三院眾臣。
在高台上三部閣老都注意著李思鈺,看到他回頭,趕緊低頭,避開李思鈺目光。
看到三部眾臣這般“不爭氣”模樣,李思鈺這臉色就不悅起來。
“哼!”
李思鈺冷哼一聲。
“劉一贄你身為政務院副院正,你來主持,選出政務院院正,沒看到還下著大雪嗎?”
“怎麼著,你準備讓全城百姓等著你們挨餓受凍嗎?”
劉一贄听到這話,心中一驚,差點沒摔倒在地,隨即又大喜。
劉一贄急忙站起來,疾步來到李思怡身前拱手道:“遵大帥令!”
李思鈺沉著臉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劉一贄眼角余光一直注意著李思鈺,見他點頭,趕緊來到木台處,自己用力扭轉木台,讓自己可以面對台上閣老。
“咳咳!”
劉一贄捂住嘴重重咳嗽兩聲,壓住激烈跳動的心髒,沉聲說道:“前政務院院正犯下大罪,才會有這次彈劾表決會。”
“為了讓政務院能夠正常運轉行使治理遼東政務事宜,今日要選出政務院院正。”
“正如大帥所言,滿城百姓都在看著我們,還請諸位同僚以公平、公正對待此事,選出合適人選!”
劉一贄看著眾多閣老,正色道:“政務院院正一職,按照大帥定下的規矩,每五年更替一次,原院正可以連任兩屆,但一般不允許連任三屆,連任三屆者,需要三部九成以上人員認可方可通過。”
“在未滿五年之期,三院院正觸犯律法,被彈劾表決罷免後,一般由各院自行投票選出院正,其余兩院必須參與,但不得干涉!”
“因此……”
說到這里,劉一贄再一次看向台上閣老們。
“此次有資格參與政務院院正爭奪之人有劉一贄、孫順臣、賀喜、董方正、羅漢山、杜濤、嚴俊立、沈虎等八人!”
“現在,由本人向諸位簡單介紹一下政務院閣臣。”
“劉一贄,遼西人,原遼西軍書佐,歷經三次與禿頭蠻爭斗,後被大帥委任行軍參贊,後調任政務院副院正。”
“孫順臣,營州人,原平盧軍行軍參贊,後任遼東軍第五大隊長,後調任政務院閣老。”
“賀喜,遼城人,原安東軍行軍司馬,後任遼東軍第三大隊隊長,後調任政務院閣老。”
“董方正,新城人,原新城軍行軍司馬……”
“羅漢山……”
“……”
“沈虎,平州人,原平州軍行軍司馬,後任平州留守,再調任政務院閣老。”(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