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光芒

第三百五十三章 立嗣要趁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以愛封城 本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立嗣要趁早?

    平叛結束沒多久,張湯就上報了從一開始的計劃到最後的刑訊。

    來得已經很快了,得到的信息量也很大,可劉徹卻不怎麼高興。

    當然了,這個不高興與張湯本人無關,而是與那些同劉安有交情的部分大臣們有關。

    劉徹就不明白,當年身為朝廷命官,眾臣焦點的田,為什麼要詛咒自己無後,從而去討好一個心懷異心的諸侯王呢?

    是他飄了,

    還是覺得自己好欺負……

    劉徹的思緒從細密雨絲中展開,那些環繞立嗣的問題,也如雲絮一般地涌動起來了。

    從地方到中.央,雖說淮南和衡山兩案的嫌犯未到京城,卻是大局已定。

    而田當年的行徑,毫無疑問,使他意識到冊立太子的緊迫。

    一想到立嗣,劉徹的心迅速地回到了衛子夫的身邊,而非身為皇後的阿嬌,他很欣慰于衛子夫在進宮後,便為自己生下了劉據。

    回長安城的時候,劉徹特意要包桑安排衛子夫母子與自己同坐,好言安慰皇後先行一步。

    阿嬌與李妍另乘一駕後,

    劉徹抽了抽鼻子,好大一股醋味,這酸爽,果然傲嬌……

    衛子夫的心中充滿慰藉,很久了,大概有大半年,自劉徹御駕親征,她都沒有這樣近的機會傾听他的絮叨。

    現在的劉徹呢,雖然少了當年的瀟灑和浪漫,卻順其自然的,就多了成熟男人的穩健和剛毅。

    而此時此刻,劉徹正和藹地與劉據說著話,那溫和聲音,恰似細柔的雨點,絲絲飄進她的心里。

    “據兒!你近來在干些什麼呢?有沒有和妹妹胡鬧,惹得你母後發脾氣?”

    “父皇,才沒有呢,妹妹和孩兒很乖,母後近來還讓孩兒讀《論語》。”

    “咦!說來給父皇听听。”

    劉據看了看衛子夫,輕抿著嘴巴道︰“孩兒……怕說不好。”

    “喲喲喲,你這小子,還會避重就輕?你就說吧,父皇不怪罪就是。”

    劉據于是學著老學究的樣子,搖頭晃腦地背道︰“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這話是什麼意思?”

    “嘻嘻,父皇,這是孔夫子回答他學生問題時說的話呀!”

    “那你給父皇解釋解釋,依照孔夫子的理解,何謂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是為五美。”

    “何謂四惡?”

    “子曰︰‘不教而殺謂之瘧;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是為四惡。”

    從這一番話語,劉徹為兒子的聰慧與非凡記性而暗喜,可他還是不滿足,他要听到兒子是怎麼理解的。

    于是便問道︰“也別老孔夫子說的了,朕要看看你的想法,依你看,那何謂欲而不貪呢?”

    劉據不假思索道︰“欲仁而得仁,大行教化,使人明禮,又焉貪?”

    劉徹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說的有那麼一些道理,不過只是一些皮毛,你現在還只是了解些大義,將來還是要深究的,朕今後,若是為你擇一嚴師,定可日新日進了。”

    說著劉徹又看了看衛子夫道,“看來,這小子該進思賢苑了。”

    這個地方?

    衛子夫心中“咯 ”一下,思賢苑乃是太子讀書受教之所,莫非……

    她本能地止住了念頭,沒有讓思路再往下延伸,只是轉臉對兒子道︰“听到了沒有?據兒,還不快謝父皇。”

    劉據趕忙道︰“父皇為孩兒操心了,孩兒叩謝父皇!”

    “哈哈,行了,回去喊上你妹妹弟弟,父皇帶你們嘗嘗好吃的!”

    衛子夫苦笑不已……

    龐大的皇室車隊一直走去,到了咸陽原頭,再往前走就是下坡路了。

    從上往下,是一番居高遠矚,而南山在雨後陽光的蒸騰下,山嵐繞峰,一片清新。

    順目過去,在這些景物的旁邊,是秦王宮闕的敗落,不復光彩。

    所有這些目光所及,無形中,都使得劉徹更加堅定了立嗣的決心。

    無論是承前還是啟後,他決不能讓亡秦的悲劇在自己身後重演……

    弟弟與衛子夫母子親近的情景,被坐在另一輛車駕上的長公主看在眼里,這些個變化觸動了她敏感的神經。

    皇帝父子談笑風生意味著什麼呢?啊!她禁不住將手貼在怦然心跳的胸口,莫非……弟弟他要立太子了?

    這個想法一旦主宰了情感,長公主馬上就感到一陣燥熱與喜意夾雜,頭上滲出津津的汗珠。

    她開始多想了,

    在心里問自己,這兩年來對陳皇後的言語是不是一種失誤,會不會在衛子夫和她之間造成一道鴻溝?

    當她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回頭看時,就看見了衛青的車駕。

    她的眉宇便展開了,她要借助衛青,盡快修復與衛子夫的關系。

    所以不管怎麼說,劉據都是自己的佷子,衛青的外甥,就是他做了太子,最終還必須依靠衛青,這個大將軍,才能順順利利登上皇位。

    她始終相信,依弟弟的個性,任憑宮廷斗爭如何雲譎波詭,但衛青在朝廷的地位是無人取代的。

    “好!回到京城就到丹景台去走一趟,再敘敘往日的情分。”

    平陽公主就這樣想著,車駕緩緩地下了咸陽原,橫橋在望了……

    事實便是,不僅劉徹,就是公孫弘、李蔡等臣子,也都感到了立嗣的緊迫性,他們常常驚異于時間會在不同年代夤演出驚人的相似。

    當年平定七國之亂時,景帝剛剛三十六歲,而當今皇上也是相隔不久,正值平息了一場內亂。

    也許吧,上蒼早已注定,這就是王朝最敏感的時期。

    其中最能牽動各方心思的莫過于立嗣了,回城的途中,公孫弘就已決定,要督促劉徹早立太子,即便是皇帝春秋鼎盛。

    他也明白,他在丞相位置上不會太久了,他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盡一個臣子的忠心,來確保安度晚年……

    長長的車駕下了咸陽原,就听見那渭水的濤聲,而李蔡覺得,今日的車速似乎比往常快多了。

    這一路上,他的心思根本不在道邊的風景,而一門心思在盤算,在什麼時候,該以怎樣的方式向皇上提出立嗣的諫言呢?

    論起善于揣摩劉徹的心思,李蔡此人,絲毫不遜色于主父偃的。

    劉徹帶著劉據祭祀陽陵,這就是一個鮮明的象征,這讓他強烈地感覺到,冊立太子,或許很快就會被提上議事日程。

    皇帝現在需要的就是朝臣的推動,那麼也可以說,這是以表明立嗣,乃君君臣臣奉天之舉。

    或者說,誰來擔當這個責任呢?

    行于路上,當他的車駕跟在公孫弘後面的時候,就瞧見了他在冠冕下微微白染的華發。(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漢的光芒》,方便以後閱讀大漢的光芒第三百五十三章 立嗣要趁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漢的光芒第三百五十三章 立嗣要趁早?並對大漢的光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