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夫子,剛才甦青成他們陪著我把剩下的圈數全部跑完了。”白生一邊狼吞虎咽的啃著雞腿一邊含糊著回答道。
王靖楞了一下,“我不是說不用你們跑了麼?”
“夫子,我當時也是這麼說的,我說夫子都說不用跑了,你們還逼著我干什麼?”
“……”
“但是甦青成他們說,這是您對我們下的第一個命令,如果連校場上的命令都不能執行下去,那麼到了戰場上遇到更麻煩的命令那又怎麼辦。”
白生說完這句話,看著王靖盤子里的雞腿,咽了咽口水,他的飯量大,他的盤子里的食物都已經被他吃光了,但卻還是感覺到有些沒飽。
“恩,很不錯。”王靖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果按照白生嘴里描述的那樣的話,十一堂這些書生還算是有些優點。
“白生,他們還說些什麼了?”
“他們還說,踫到級別這麼低的夫子已經夠倒霉的了,可千萬不能再讓他瞧不起……”
白生說到一半,突然發現自己說漏了,立刻用手捂住了嘴巴,心里一陣忐忑不安。
早晨只因為幾句牢騷話整個十一堂就被面前的這位夫子罰跑了整整一上午,現在這種輕視他的話傳到他的耳朵,白生已經不敢再想下去,他的頭頂上再次又冒出了一絲冷汗。
上午那高強度的訓練,讓他的小腿肚累得現在還時不時的抽搐一下呢。
不過他沒有料到的是,自己的這位都頭級別的夫子听到他的話並沒有生氣,相反還笑了出來。
“白生,是不是還沒吃飽。”王靖用手將自己的餐盤推到了他的面前。
“額,這個,怎麼夫子,難道你不生我們的氣?”白生試探著問道,在沒有弄清楚對方意圖之前,他還是覺得謹慎一些才好,他是很餓,但是他並不是一個頭腦簡單的吃貨。
王靖笑了笑,“我生你們什麼氣,事實上,站在你們的角度上,我也認為我的級別實在是太低了一些,不過我覺得,只要你們對自己有信心,那才是最重要的。”
“你說的對,說句難听點的話,就算是那些統領大人來到我們十一堂,我們這些天賦不行的人還是要打包回家啊。”
白生嘆了口氣,一想起他被書院勸退的這件事,他就有些憂郁,他的父親是沒落家族的最後一代,倘若白生不能順利通過院試,進入宋軍獲取戰功的話,從此以後他的家族將淪為普通的平民百姓。
“不過有些可惜,我買了那麼多圖冊,就是想獲得咱們朝廷這些當世名將的簽名,留作今後紀念,唉,……”
“你把圖冊給我,我負責幫你把簽名要來。”
“夫子,你是在安慰我是麼?要知道,你只是一個小小的都頭,啊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說,以您的級別他們會理睬您麼?”
白生看著一臉認真的王靖,發現對方好像並沒有開玩笑的意思,猶豫了片刻,便從懷中掏了幾冊圖冊。
王靖接過圖冊,封面和一些書頁已經被汗水潮濕,上面還隱約散發著一種酸餿的汗泥味,他用揉了揉鼻子,然後輕輕的甩了甩圖冊,試圖把這股味道驅散一些,這一幕讓白生看到,臉更加的紅了。
“你想要誰的簽名?”
“狄青,我想要狄青的,他是我們整個十一堂所有人的楷模……”白生一提到狄青的名字,臉上就露出了興奮之色,“不過夫子,您真的能要來麼?”
“我試試看吧。”
王靖平淡的說道,如果說問別的將領,他可能還要去和他們客套一下,但是狄青,那可是他之前的下屬啊,這種難度和要王靖自己的簽名有什麼區別?
……
……
離開膳廳,王靖便向自己的住所走去,走了一會,他就看到了自己的目的地——一幢二層木樓。
御林書院里夫子和書生住的地方是分開的,根據書生學費交納的費用,大宋御林書院會提供單人間、雙人間、四人間、八人間不同的住宿條件,但每名夫子的住所,都是一個單間。
順便說一下,御林書院開設的初衷是為了培養將領,為各地軍隊輸送新鮮的血液,分兩級,少部分以文為主,大部分都是以武為主,這些書生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書生。
通常的情況下,夫子的住所都是集中在一起的,在二樓的旁邊,還有一個三層的建築,面積要比這個小木樓大得多,那才是御林書院夫子們居住的地方,顯然,作為御林書院院長的李丞相特意為王靖開了一個小灶。
王靖剛來到這幢木樓前,已經有人從樓里迎了出去,那是一個中年人,見到王靖過來後,很有禮貌的詢問著,“請問您是……”
“王靖。”
“王大人,你好,請隨我進來,里面都已經收拾好了。”
很明顯,這個中年人是專門留在這里等待王靖的。
王靖點了點頭,跟著著那個中年人走了進去,進入木樓後,中年人向王靖大概的介紹了一下里面的結構,然後告訴他會有人定期來這里打掃就離開了這里。
待中年人走後,王靖才仔細的打量了一下周圍的環境,不得不說,這里的環境要比他之前想過的還要好一些,除了一些必要的擺設外,房間里還擺了幾盆綠色的盆景,在大廳正中央對面的牆壁上,一張偌大的宋朝軍事地圖幾乎佔滿了整個牆壁。
地圖西至吐蕃諸部南部,東至沿海諸島,南至雲南大理,北至西夏和遼國。
書架上,也滿滿都是關于軍事的兵法或歷史之類的典籍,其中甚至還夾有一些書頁泛黃版面極其古樸的書,王靖隨便抽出了一本,大致掃了一眼又放了回去,然後向樓上走去。
這幢二層小樓的結構,一層為會客大廳和客房,二層則是由書房、臥室組成。
床上都是嶄新潔白的床鋪,王靖用力按了按,一股舒軟的感覺從手掌處傳來。
還真是舒服啊,王靖愜意的躺在床上翹著二郎腿,腳丫有節奏的擺動著,他自從入仕到現在,十年時間過去了,還從來沒有如此的放松過。
如今宋朝看上去內亂平定,加強中央集權,各府路分設屯兵大營,北有雁門關,西面有強悍的成都府府軍,南面是世代臣服中原的雲南大理,如果宋真宗趙恆和吐蕃諸部交涉得當,至少在近期之內,應該不會有戰事。
但事實上,事情卻並非如此簡單。
當今宋真宗趙恆身體健朗,除了經常熬夜處理國務這一點外,沒有任何的不良習慣,王靖從和他見面的那次來看,趙恆再活個幾十年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苦了皇宮內的那些妃子,踫到大宋有史以來最勤政的帝王,也許,在她們的心中,也許到希望趙恆能夠平庸一些。
現在擺在大宋宋面前的有三個問題,一是各地飽受戰亂,經濟萎靡,二是戰亂後人口銳減,與百年前大宋鼎盛時期的相比,人口還不到三分之一,僅僅有一千多萬,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接下來的太子之位之爭。
這最後一個問題,才是趙恆目前最頭疼的問題,如今大宋已成年的三個皇子個個年輕氣盛、一個比一個優秀,包括小皇子趙理在內,他現在在御林書院里的成績也非常的優異,他的三個哥哥,大皇子隆王趙佑性格剛烈,喜歡習武,若隆王趙佑登基,他應該是這四個皇子中最有可能改變大宋疆域現有格局的君王,四皇子信王趙祉城府較深,心思縝密,若成就帝位,汴京城中央集權政策會更加的牢固,壽春郡王趙禎,前往大宋西部擔任郡王不到幾年的時間內,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到現在將原本落偏僻的成都府路打造成如今大宋另一個經濟中心,成都府在宋朝商賈中的影響力,甚至比大宋京師汴京城還要出名。
可以這麼說,除了小皇子趙理閱歷尚淺,暫時沒有實力競爭外,另外三個皇子中的任何一個如果有一天成為宋朝的太子,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
王靖雖然現在只是一個普通的夫子,暫時離開了權利旋渦,沒有介入目前朝廷各派系暗流涌動的紛爭,但是多年養成的習慣,還是讓他即使處在這樣舒適的環境,腦海中仍不停的浮現這些勢力之間的糾葛,不端的分析著。
他心里很清楚,宋真宗趙恆讓他來到御林書院,並不是像他口頭上輕描淡寫說的那樣,只是讓自己和清虛公主之間加深一下感情那麼簡單。
想讓一個男人和女人加深感情有很多辦法,像這種師生戀之類的借口未免有些太牽強了。
王靖在大殿封功之前曾經被任命有雙重身份,一個身份是應州的知府事,另一個身份是寰州宋軍的臨時統帥,如果以大殿封功上的封賞標準來看,他至少應該成為宋朝的副丞相,或者成為一名二品大院,不會比楊延昭的級別低多少。
但趙恆卻以“宋朝優秀的武官應去書院呆二至五年”為借口,在這節骨眼上將他調到御林書院。
王靖認為,這樣的安排宋真宗趙恆一定另有其深意。
王靖以前的背景和靠山一個是王欽若,另一個就是壽春郡王趙禎,他在來到應州前的身份是壽春郡王趙禎的幕僚,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哪怕五年後,王靖已經和趙禎之間沒有任何的關系,但在人們的思維中卻一直把王靖當做壽春郡王陣營中的人,甚至連他身邊的裴定方都這樣認為。
倘若王靖重新站到壽春郡王趙禎陣營,無疑會將目前太子之爭攪得更混,不單單是趙恆,恐怕汴京城內的所有人都會這樣去想。
王靖當初以一人之力便將那些家族勢力攪得天翻地覆,現在在汴京城與曹彬、楊繼業、二品參政知事徐曦私交甚好,舊部還有裴定方、狄青等一眾人等,如果再次與壽春郡王趙禎走到一起,肯定會將現在的太子之爭矛盾激化。
目前大宋最需要的,最當務之急的,並不是從三位皇子中去選擇一位優秀的皇子來繼承太子之位,而是如何能夠盡快將大宋這些年來消耗的元氣一點點的恢復過來,增強國力。
從這次大殿封功之後的人事任命中,不少人都發現了其中的玄妙,這次大殿封功最大的特點,一個是冊封了一批新興貴族,淡化了傳統貴族在朝廷中的影響,另一個是強化了中央集權,各府路的屯兵大營的軍隊全部歸汴京城統一調遣。
而最為重要的,便是宋真宗趙恆將以前隸屬于各個勢力,抱成一團的利益集團全部拆散,這種做法在汴京城尤其明顯,汴京城一些將領被調往武州、琢州、莫州和瀛州任正副統領,作為替代者,而原成都府副統領王庫被調任京師擔任副統領,汴京城皇城司那邊除了李繼隆、李泰外,又增加了從雁門關調過來的李爾,原應州府衙的軍官,現任廂指揮使的羅信和秦文,也被調到了京師。
現在宋朝軍隊內部勢力大體分布是,皇城司李繼隆任統制,李泰任統領、王庫和李爾任副統領、還有在平亂戰役中經歷慘敗的田仁朗暫時代替副統領一職。
禁軍由國公呂蒙正掌管虎符。
其他個屯兵大營,雁門關為楊延昭(節度使)、燕雲九州中應州為裴定方副統領暫代統領職責、新州為狄青統領、雲州為烏問天副統領暫代統領職責,其余地區為各個府路中另行委任的官員,也大多實行了崗位的輪換。
宋真宗趙恆的這一輪調整下來,原來在汴京城極具優勢的隆王趙佑和信王趙祉二個派系遭到了極大的削弱,壽春郡王趙禎趁機安排了自己的人手,不過二個皇子的勢力在汴京削弱的同時,在其他府路則得到了發展,如今大宋百廢待興,加上三位皇子的勢力重新分布,王靖認為,在這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這三位皇子一定會把重點用在各自培植自己的勢力上,為以後競爭太子之位增加籌碼。(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