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冠

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雲驟起九州動(5)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雨落未敢愁 本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雲驟起九州動(5)

    <sript><sript>

    河東郡屯田之事安排下去了,之後,王生倒也是沒有耽擱,馬不停蹄的便去主持滎陽方面的屯田事宜了。

    對于王生來說,這春耕的日子,光是屯田的事情,便就可以讓他焦頭爛額了。

    而對于關心天下大勢的人,或者說已經參與天下大勢的人來說,他們關心的,並非是屯田,並非是糧食,而是權力,而是自己的得失,而是這天下的大勢!

    並州。

    丹河綿延,途徑高平城。

    此地是匈奴五部中的左部,旁邊便是魏郡,河東郡,過了河北,就是河南,洛陽了。

    可以說是離洛陽最近的匈奴五部了。

    劉淵此時便將大軍駐扎此地。

    當然

    他留在左部的原因,也並非是離洛陽最近,也是因為離魏郡夠近,從魏郡劫掠過來的人口,也方便安置。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匈奴左部所在的高平城離晉陽夠遠。

    並州刺史劉琨此時便在晉陽。

    對于劉琨,便是劉淵也不得不避其鋒芒,畢竟劉琨名聲夠大,在並州的勢力也是根深蒂固。

    當然

    最讓劉淵忌憚的,便是劉琨在歸漢匈奴人中的聲望實在是太高了。

    高到有些匈奴人不敢與劉琨作對。

    劉淵現在手底下雖然有幾萬人馬,但是比之劉琨在並州的勢力,還是要差上不少的。

    而且

    劉琨並非是他的敵人,劉淵要做的,也只是休養生息,給匈奴人活下去的土地而已。

    在劉淵一開始的時候,想法或許是如此的。

    但人總是會變的,尤其是是權力這種東西,最是折磨人了。

    也最是能夠改變一個人。

    野心,伴隨著實力的增長,在不斷的蔓延著,尤其是在他收到齊王司馬�桲n環廡偶 蟆br />
    “居然要拿並州與我交換,這個齊王,真是好大的口氣,一州之地,居然可以隨便予人。”

    “此事恐怕有詐,漢人最是狡詐了,大帥可不能听信了齊王的假話!”呼延翼之前便被漢人坑蒙過幾次,對于漢人的承諾,他心中是一千個不信,一萬個不信。

    劉淵對漢人的態度親和,這也是呼延翼擔心的原因之一。

    “是啊,父帥,這個齊王是反賊,他的話是信不得的。”

    劉淵的長子劉和也在一邊應和著。

    “齊王的話,若是言語真切,我是願意相信的,畢竟漢人的話,也並非是不能信的。”

    劉淵看到呼延翼馬上要說話了,知曉他是要來勸告自己。

    他擺了擺手,話也是繼續說下去了。

    “但是齊王司馬�{庵殖信擔 詞且壞愣夾挪壞玫模  鶯紋涔   尤灰 透頤切倥 私 烤退閌輕搪粢 鋝恍奶郟 膊豢贍 獍憒篤 鑾遙    毓   幢閌潛鶉艘 透頤牽 駁每次頤怯忻揮惺盜Γ 圓懷緣孟掄飪槿猓 遙  荽淌妨蹣 衷誑苫乖誚簟!br />
    見到劉淵並沒有被齊王的信件蒙蔽,呼延翼在心中舒了一口氣。

    “這個齊王,定然是不安好心,我等去歲才從魏郡劫掠了不少人口過來,正是需要修養生息的時候,齊王反叛,看起來並沒有多少成勢的可能性,我等便不要摻和其中了,若是惹得漢人皇帝不快,我等在並州,恐怕也是沒有立錐之地的。”

    “漢人可怕,但也沒有可怕到這種地步,另外齊王不僅邀請了我們,還邀請了在益州起勢的羌氐李特李雄父子,北面的拓跋鮮卑與慕容鮮卑,秦雍之地的河間王,若是他們都能應和的話,說不定能夠成勢。”

    劉淵眼神閃爍,他還真是有些意動了。

    若是如此多番進攻,即便是皇帝司馬,恐怕也是招架不住的。

    “他與我們匈奴人,便給了並州,與拓跋鮮卑又許了什麼好處?秦州?雍州?還是梁州?還是幽州,還是並州?慕容鮮卑也是如此。這十三州之地,不知道還剩下多少。”

    劉淵自然是听懂了呼延翼的話。

    “齊王的承諾,或許是無稽之談,是假的,但是,統一的漢人王朝,對我們來說,沒有半點好處,我們匈奴人被漢人奴役許久,需要有亂世才有生存的機會。”

    這也是劉淵意動的原因。

    若是各方面都摻和下來了。

    中原必亂。

    若是能夠將洛陽的皇帝推翻了,那齊王與河間王,或者與成都王這些漢人宗王,肯定會為了那個皇位打起來。

    待漢人的實力消磨得差不多了。

    不僅僅是並州

    司州,幽州,豫州,徐州

    十三州之地,我劉淵都可以爭一爭。

    畢竟我劉淵姓劉,也算是大漢之後,從晉朝拿回我老劉家的地盤,那是名正言順的。

    雖然他與漢室宗親沒有半點關系,但並不妨礙他扯起漢朝的旗幟出來。

    一想到未來的事情,便是劉淵,都有些熱血沸騰啊!

    大業。

    這是大業啊!

    “大帥,此事還需要仔細斟酌,漢人的事情,我們最好還是不要摻和得為好。”

    呼延翼

    他這個岳丈還是這般謹慎。

    老一輩的人謹慎,倒是不無不可。

    他的兒子,是怎麼想的?

    “玄泰,你如何看?”

    劉和被劉淵突然一問,愣了一下。

    什麼我如何看?

    他眼珠轉動,腦袋里面已經是在進行頭腦風暴了。

    良久之後,劉和才有些謹慎的說道“孩兒以為,外公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

    有道理?

    有個屁道理。

    劉淵輕輕搖頭,但嘴上倒是也沒有說什麼。

    “你回府去,先想個十日,十日之後再來見我。”

    禁足十日?

    可

    為什麼?

    劉和心中疑惑,但他卻是不敢忤逆劉淵的意思。

    “諾。”

    他嘴上雖然是答應了,但是心中卻多是不服氣,以及迷茫。

    想?

    我想什麼啊!

    這個與漢人作對,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現在匈奴在並州也算是混得風生水起,應該是步步為營,外公所言,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這種想法,劉和也只敢在心中想一想而已,真正讓他來說,他是萬萬不敢的。

    劉和退下之後,劉淵輕輕搖頭。

    他的這個兒子,能力還是不行啊!

    他還有一個兒子劉聰,能力應該是要比他的這個大兒子要強上不少,但是現在,已經是在成都王那邊了。

    比起沖勁來說,劉聰比之劉和,要強上太多了。

    劉淵眼神閃爍,他現在想的,已經是之後的局勢了。

    出兵

    他自然是可以出的。

    他在魏郡劫掠了不少人口,听說現在魏郡又重新來了人,那便又可以劫掠人口了。

    在魏郡這邊搞出動亂出來,他也算是兌現了齊王的承諾了。

    另外一邊,拓跋鮮卑西部也是得到了齊王的信件。

    拓跋鮮卑,如今已經取代了西漢時期的匈奴,成為北方勢力最大的游牧民族了。

    說起鮮卑的歷史,已經是可以追溯到東漢的了。

    拓跋鮮卑的發祥地“大鮮卑山”就是在今阿里河附近的大興安嶺北段。

    據《魏書•序紀》載,鮮卑之先“積六十七世”,至拓跋氏遠祖成帝毛時(西漢武帝在位期間),為“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

    所謂“國”,當指氏族集團或部落;“大姓”,即指沃族或比氏族較小的家支。

    毛似是部落聯盟的酋長,所稱“皇帝”,為拓跋時追尊。

    毛下傳五世而至宣帝拓跋推寅,正值東漢初年,北匈奴西遷,南匈奴保塞,拓跋鮮卑乘隙第一次南遷,至“大澤”,即今呼倫池(達賚湖)。

    由于地“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指沼澤地帶),謀更南徙,未行而崩”。

    當時拓跋鮮卑還過著“畜牧遷徙,射獵為業”的游牧生活,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階段。

    推寅後又經六世,至獻皇帝鄰時,一方面“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攝領之,乃分其氏”,即紇骨氏、普氏、拔拔氏、達奚氏、伊婁氏、丘敦氏、俟亥氏,連同拓跋氏形成“鮮卑八國”,後鄰又命叔父之胤為乙旃氏,疏屬為車啳氏,形成帝室十姓。

    另一方面因呼倫池附近荒遐,不足以建都邑,再加上隨著拓跋氏社會的發展,部落首領為掠奪財富,擴張勢力,就必然向南擴展,遂準備第二次南移。

    由于年老體衰,乃以位授子聖武帝詰汾。

    諸汾遵命率眾南遷,幾經險阻,才到達匈奴故地,即河套北部固陽陰山一帶。

    這里水草豐美,樹木繁茂,是牧獵的好場所,並接近了中原文化。

    由于兩次遷徙策略“多出宣、獻二帝,故人並號曰‘推寅’,蓋俗雲‘鑽研’之義”。

    第二推寅鄰命其子詰汾統領部眾南遷時,約在公元至年之後,即東漢桓、靈二帝之際,當時正是檀石槐部落聯盟強盛時期。

    拓跋鮮卑進入匈奴故地後,與留居故地的匈奴融合。

    拓跋力微時,在個異姓部落中,屬于匈奴的就有賀賴氏、須卜氏、丘林氏、破六韓氏、宿六斤氏等。

    匈奴部落加入拓跋鮮卑聯盟後,與之雜居共處,相互通婚,逐漸被鮮卑化。

    “拓跋”的含義,乃是北人謂鮮卑父、胡(匈奴)母所生後代之意。

    《魏書•序紀》談到力微是其父詰汾與匈奴故地之天女結合所生。實際上是給鮮卑與匈奴通婚抹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此後,有不少晉人和烏桓等部眾也成為其“新民”。

    始祖神元皇帝力微時(—年),拓跋鮮卑開始了第三次遷徙。

    拓跋詰汾長子禿發匹孤率眾從塞北遷居河西。

    由于拓跋部眾還梳著辮子,故當時人又稱之為“索頭”鮮卑或“索虜”,以區別于剃去部分頭發的其它鮮卑部。

    拓跋本支,從力微時起就游牧于上谷以西,雲中一帶。

    由于受西部鮮卑大人蒲頭的襲擊,部眾離散,力微投依于五原郡沒鹿回部大人竇賓之下。

    與賓共攻西部,賓兵敗失馬,力微以已所乘駿馬與之。

    賓感相助之恩,準其北居長川。

    經余年經營,諸舊部民漸往歸附。

    年,殺竇賓子,並其眾,諸部大人悉款服,勢力增強,控弦之士達余萬。

    年,力微在位第三十九年,從河套北部遷于漢定襄郡之盛樂。

    是年四月,舉行祭天大典,諸部君主皆往助祭,唯白部大人觀望不至,召而戮之,使遠近震懾,相繼歸附。

    在由部落貴族和扈從武士操縱的部落大會上,拓跋部正式取得了部落聯盟的領導權,力微也鞏固了世襲的大酋長的地位。

    同時,拓跋鮮卑在向西南發展過程中,對中原曹魏、西晉政權采取和好政策,亦是使拓跋鮮卑得以強盛的因素之一。

    力微與曹魏“聘問交市,往來不絕”。曹魏贈給拓跋氏金幣繒絮,歲以萬計。

    年(魏景元二年),力微還遣其子沙漠汗(文帝)至魏都洛陽“且觀風土”,實為質子。

    接受漢人文化,穿著漢服,掌握彈丸等武藝。

    魏晉禪代,沙漠汗仍留質于晉,每次北歸,晉均具禮護送。

    從力微開始,拓跋部落這個民族共同體有了很大發展,蒙古草原各部落紛紛成為拓跋聯盟的新成員。

    當時除了帝室十姓外,其它異姓諸部加入拓跋聯盟的有個姓或部落成分。

    內入諸姓到北魏時,按照原來是否為部落大人和內入後的功績,分化出穆、陸、賀、劉、樓、于、嵇、尉八姓,稱為“勛臣八姓”。除本部外,四方諸部還有姓與拓跋部落經常發生朝貢關系,“凡此諸部,其渠長皆自統眾”,只是與拓跋保持歲時朝貢,即政治上交聘或從屬,經濟上交換的關系。

    至年,力微少子祿官統部時,仿匈奴舊制,分國人為中、東、西三部。

    祿官自為大酋,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東接字文部,為東部;

    以力微長子沙漠汗之子猗迤統領一部。居代郡參合陂北,為中部;

    以猗迤弟猗盧統一部,居定襄之盛樂故城,為西部。

    祿官繼承父業、與晉通好,社會較為安定,“財畜富貴,控弦騎士四十余萬”,牧地有所擴展。

    拓跋鮮卑與西晉一直都是交好的,就在去歲,也就是元康八年的時候,司馬登基,乘宇文莫蕋子遜昵延朝貢之機,將長女嫁之,以示結好。

    此時的鮮卑西部首領,正是拓跋猗盧。

    他是拓跋力微之孫,拓跋沙漠汗之子,拓跋猗迤胞弟。

    也是如今拓跋鮮卑的實權首領之一。

    但他拿到手中齊王信件的時候,第一個念頭,便是想要將這個信件交給並州刺史劉琨,然後讓劉琨轉交給洛陽皇帝。

    不過他想了一下,卻忍住了這第一個念頭。

    <sript><sript>

    <sript><sript>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冠》,方便以後閱讀漢冠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雲驟起九州動(5)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冠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雲驟起九州動(5)並對漢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