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金梅瓶最新章節!
第一百七十七章風水局
看著眼前的那些尸骨,還有那些機關,我猜想,這麼深的一個墓穴,肯定不是平白無故的就自己跑出來了,肯定是出了什麼事情才會被人發現的。
而最大的可能就是這里被盜墓的時候,有人發現了,然後被舉報了,最後就有了國家的參與,然後就來了考古隊員。
雖然我感覺我的這個推理很有道理,但是真正的情況還是要等吳勤來解答。
說起這盜墓啊,也不得不佩服那些盜墓者的聰明才智。
光是盜墓的方法簡直就能做一個出色的建築家了。
比如最簡單的橫穿盜洞。
這種方法費時費力較大,為避開眾人耳目,有時甚至距離墓室幾公里開鑿,盜墓者吃住均在洞里,工期達幾個月、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樣漫長的工期,就需要盜墓者有吃大苦、耐大勞、甘于寂寞的特殊精神,否則很可能會因種種原因前功盡棄。而一旦成功,所得墓中財寶也就夠吃喝玩樂一輩子的了。
河南三門峽地區有一個虢國墓即以這樣的方法被盜劫一空。盜墓者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先打豎井,然後斜著打了一條兩公里長的地道。從一個雜貨鋪一直打到虢國墓的中心位置。盜墓者鑿開了一個四十米深的大洞,直接進到古墓的核心位置,將地下珍寶洗劫一空。不過這是近兩年的事,經考古人員清理後發現,盜墓賊已經使用了最先進的軍事裝備--擠壓式炸彈進行定向爆破,比之古老的老鼠打洞式挖掘要容易得多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招數,就是在古墓邊修一假墳,以便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內盜取財物。這種方法偶有為之,不太普及,因為新修的墳丘很容易引起外人的注意,從而導致事敗。幾年前北京西郊老山漢墓就是一個典型個案。
1999年冬,幾個賊娃子結伙盜掘北京西郊老山漢墓,起初是在白天干,後來為了掩人耳目,又改在夜里盜掘。盜墓的三個人準備了鐵鍬、鎬頭、鏟子、編織袋等工具。為了挖掘方便,這些工具比平常的工具要短一些。
一人挖土,一人提土,一人望風。挖出來的土沒法做隱蔽處理,只好在墳丘外堆了幾個小墳頭,偽裝成剛有人死去埋葬的樣子。新堆成的墳包一天天變大,這個異常舉動引起了晨練的老太太的懷疑和警覺,一個電話打到派出所,警察前往刨開墳堆,發現是人為的假墳。
以上的方式、方法多適應于北方盜墓賊。與北方洛陽、關中等地不同的是,南方許多地方土薄石多水位高,無論是早年的鐵錐還是後來發明的洛陽鏟等探測工具,發揮的效果並不明顯。當地盜墓賊經過長期的摸索和總結,“因地制宜”地形成了一套覓冢、識寶的方法和發掘技巧。如湖南長沙一帶在舊社會就有一大批專以盜墓為業的“土夫子”。
新中國成立後,有一批經驗豐富者進入省博物館,搖身一變成為考古工作者,著名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時,就有幾名“土夫子”參加並發揮了特長。據這批“土夫子”向身邊的考古人員透露,過去長沙周圍地區盜墓賊的方法和技術,像古老的中醫學把脈看病、治病一樣,歸納起來可分為“望、問、聞、切、听”五字要訣。
這“望”是望氣,看風水。老一點的盜墓賊經驗豐富,又多擅長風水之術,每到一處,必先察看地勢,看封土已平毀的古墓坐落何處。按照土夫子的解釋,只要是真正的風水寶地,一般都會有大墓存在,且墓的規格高,陪葬寶物既多且精,許多是國之重器。以風水之術預測地面有無標志墓址,幾乎百發百中。
民國年間長沙一蔡姓盜墓高手極擅風水之術,他若出門選點,從者必雲集左右。一次他到寧鄉縣走親戚,行至一風景甚佳處,指著一塊水田對同行人說,此田下必有大墓,若發之,墓中寶物可使你我驟富。同行者半信半疑,蔡夫子可能是想在眾小子面前故意露一手,于是打賭:若發之,無古墓和珍寶,自己輸一千美元;反之,墓中出了寶物自己獨佔七成。
眾人賭興大發,遂暗約鄉民數十人于夜間發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磚室大墓,墓壁彩繪死者生前生活圖景,墓內有寶劍、寶鼎、玉璧、漆器、金餅、硯、竹筒等物幾百件。後來這批寶物被賣給美國一傳教士,得大量美元而暴富(後蔡氏在長沙子彈庫盜掘出著名的戰國繒書,同樣被美國傳教士弄到了國外。
“問”就是踩點。善于此道者,往往扮成風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尤注意風景優美之地和出過將相高官之處。
這些人一般能說會道,善于察言觀色和與長者老人交談講古,從交談中獲取古墓信息與方位。因多年練就的功夫,加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對方信任。
一旦探听到古墓的確切地點,便立即召集群賊在夜間盜掘。長沙的土夫子的盜墓方法,主要是根據古墓的封土和墓坑的回填土的成色、夯層、含水濕度來判斷其位置和年代,隨後在古墓適當的部位開挖豎井式盜洞,為了節省工時,盜洞長寬大小以容納兩個畚箕為限。盜洞筆直向下,當挖到一人高的深度,就在盜洞的兩壁挖成兩個馬蹄形的足穴來踏足,雙手將洞內裝土的畚箕舉上來。再向下挖時,就采用搭人梯的方式。
當接近棺槨部位時,就由有經驗的“師傅”親自探索,如果棺槨保存尚完好,就用斧頭砍,鑿子鑿,爬進棺室去摸文物。如果棺槨已經腐壞,師傅就用竹簽子在泥土中去仔細探查,就是很小的印章也能找到。
“聞”即嗅氣味。有此奇術的盜墓者專練鼻子的嗅覺功能。在踩點時,若發現墓葬所在位置,便翻開墓表土層,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從泥土氣味中辨別墓葬是否被盜過,並根據土色判斷大體時代。據說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漢代墓土與唐代墓土的微妙氣味差別,準確程度令人驚嘆。
“切”即中醫學上的把脈之意。分三個步聚:
第一就是發現古墓之後,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離進入棺槨,這種功夫不僅需要豐富的盜墓經驗,而且要有體察事物的敏銳感覺。擅長此道者往往根據地勢地脈的走向,如給人把脈一樣很快找到病源,也就是古槨室的位置,然後從斜坡處打洞,直達墓室棺頭槨尾,盜取葬品。位于長沙的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之墓曾先後五次被盜,陪葬的頂帶花翎等珍物被盜得片甲無存。據考古人員清理發現,幾次被盜幾乎每次都是從墓頂直接打洞進入墓室的。
第二就是鑿棺啟蓋後,摸取死者身上寶物。從頭上摸起,經口至肛門,最後到腳。摸寶物如同給病人切脈,要細致冷靜,講究沉靜準確,沒有遺漏。古人死後,據說在尸體的各竅放入玉器等物填塞,可避免腐爛。于是,許多貪得無厭的盜墓者便連這一個細節都不肯放過。1994年荊門市郭家崗1號戰國墓被盜掘出的楚國貴夫人尸體,之所以遭到劈棺拋尸,衣服被扒光,頭發被撕掉,嘴被敲開,牙齒被敲碎之禍,主要是盜墓者想從這些地方找到藏匿的珍寶所致。
第三就是以手摸觸出土文物。凡行內高手所過手的文物不計其數,往往不需用眼審視,只要把物品慢慢撫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價值幾何。這個妙法主要是靠經驗取得,若無長年與出土文物打交道的經驗,再偉大的天才也望之不及。業內高手常以此技與人賭輸贏,勝算很高。
“听”即盜墓中的綜合功能,由听而觀察世界萬千事物的異同,從中對心中所期望的目標做出正確的判斷。《清稗類鈔•盜賊類》有“焦四以盜墓致富”條,其中說到“廣州劇盜”焦四盜墓的方式,可作為這個“听”的精彩操練,其技術之精,詭計之神奇,令人拍案叫絕。
大家听上去可能接的很是玄幻不可相信,但是就是真的有那麼一回事。
想必都知道周易大褂吧?為啥能五千年還是屹立不倒,也是有它獨特的原因的。
而所謂的風水也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做一個最簡單的比喻,你住在一個烏煙瘴氣的房子里面不透氣,你是不是就容易新奇不好,容易發脾氣。
但是要是被你把房子規劃下,看上去一目了然,干淨利落,還在房間里面擺上幾朵順眼的鮮花,是不是就神清氣爽的感覺。
不管做什麼,還是想事情都會容易點,運氣也會好點。
說去運氣這東西,越是感覺自己運氣好的時候,運氣就好,越是感覺自己點子背的時候,運氣就越是不好。
這就是最簡單解釋風水和運氣的原因了,雖然這麼說還籠統了點,但是大致就是這麼一個意思。(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