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火銃打瓦罐,估計大家想像也能想像出來,哪是什麼秘密武器?只是一根普通的火銃而已,只是火銃槍膛里放了火藥,沒放散彈,這邊一開火,薛義就下令,躲在牆後的洪林就用彈弓把瓦罐打碎,為防止瓦罐往里跌,黃浩就用一根繩系住瓦罐上的一個細木塞,洪林一打,他就往外一拽。至于瓦罐上的細木塞,這幾個貨早就鑽好了眼塞上的,潘樹拿著瓦罐就走,皇台吉還能檢查瓦罐是否完好啊?
至于沒用點火繩,這倒是個新技術,是洪家二寶研究出來的新的點火系統,為了增加震撼效果,王興只好拿出來,讓它提前面世了。
好在,這幾個家伙配合默契,沒有露出破綻。
……
皇台吉自打那日回去以後,更加堅定了與王興進行和談的決心,他是天天來牛毛寨報道,天天來磨王興,王興死活不答應,皇台吉也真是有耐心,王興不理他,他就纏著王興喝個茶啊,下個棋啊,反正就是一個字︰磨。
王興是樂得出現這種局面的,他也怕努爾哈赤發了瘋地強攻,要是真不要命地進攻,說實在的,王興真守不住,弄不好就得把小命丟在這里。
這樣多好,耗唄,反正你們的勞力都被我牽制在此,農時耽誤不得,我這里有吃有喝,還跟你耗不起嗎?
可是,好景不長,五天後,皇帝的聖旨到了。來宣旨的,還是太監曹化淳,跟王興也算是熟人了,但聖旨的內容卻是王興最不願意听到的結果。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自去歲興兵伐逆以來,朕夙夜難眠,天下臣民亦翹首北望,遼東將士本當上報天恩,下不負百姓之望,早克奇功。逆料遼東經略使楊鎬不近君子,不納忠言,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以致輕敵冒進,杜松以下五萬余將士遇難殉國,李如柏膽小如鼠,自傷千余,南路軍劉 亦深陷重圍,幸有遼東經略副使王興率騰驤左衛等五千親隨兵馬三百里馳援,重創建奴,殲敵萬余,並以殘部阻敵于牛毛寨。楊鎬不但不派兵救援,反派遼東巡撫周永春前去爭功,被王卿拒絕後,竟撤走寬甸軍和朝鮮軍,只留王卿等五千軍士獨擋建奴五萬大軍。朕為王卿之忠肝義膽欣慰之余,亦深為楊、周、李三人恥!”
“楊鎬溺辜君恩,靡費錢糧,尚可以無能論之,謀奪下屬之功,陷害忠良,竟致國家大事于私利之下,德不配位,人神共憤,若不嚴懲,何以安忠臣之心?著即將楊鎬梟首,傳首九力,以為後來者戒;周永春助紂為虐,為虎作悵,著即奪官削籍,永不錄用;李如柏奪官歸家,閉門思過;原薦楊鎬為帥者,如給事中亓詩教、姚宗文,御史韓浚,刑部尚書李志之流,著即致休。王卿等有功將士,俟還京後論功行賞。”
聖旨到這里,基本符合王興的判斷,只是將楊鎬直接殺了,還要傳首九邊,這個結果卻是王興沒有料到的。
按說,像楊鎬這樣的大員,一般是要押赴京師,然後大理寺、都察院審明案情,再行定罪,哪里想到皇上竟然直接下令就殺了,根本不給楊鎬說話的機會。
看來,皇上一來是堅信自己和李忠,二來楊鎬的行為也確實令人氣憤,皇上真是惡了他,竟連一刻也等不了了。
可是,接下來的旨意,卻讓王興又驚又怒又悲又憤!說不出來的一種滋味,感覺自己所有的努力和苦心都白白浪費了。
“著右僉都御史袁應泰為遼東經略使,即赴遼東主持大局,著遼東副經略使王興即與建奴議和停戰,以休養生息,恢復民生,和議達成之日,著即返程回京,所部軍隊一同回京。欽此!”
听完旨意,王興愣了,以至于跪伏在地,忘記了領旨謝恩。
這是什麼意思嘛!朝廷各位大人昏頭了麼?皇上老糊涂了麼?我王興在遼東拼死拼活,好不容易爭得了這麼好的一個局面,你們看不到其中的利害之處?
我立了這麼大的一功,不提拔我當正使也就罷了,派袁應泰來也行,我還當我的副使,好歹給我一些軍隊啊,眼看著就要建立不世之功,竟然毀于一旦,而且還是毀于自己人之手!合著就我一人為大明的將來考慮,你們都不管是吧?!
真是不怕狼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啊。
“王大人,接旨啊。”曹化淳小聲地提醒道。
“臣接旨謝恩!”王興心里再憋屈,也得先接旨再說。
王興雙手接過聖旨,站起身來,曹化淳道︰“王大人,皇上還有一道口諭,請屏退左右。”
王興揮揮手,讓眾人離開,王興重新跪下。
“聖上口諭︰王興啊,知道你心里委屈,必然也埋怨朕,覺得朕沒有理解你的苦心。那你可冤枉朕了,之所以讓你回來,是因為朕的身體自過完年以後,越來越糟,怕是不久于人世,朕讓你回來,是想見你一面,還有些事需要當面囑托于你,所以,只好讓袁應泰前去接替于你。你跟建奴議和吧,最低三年期,其它的,你看著辦。辦完以後,火速回京。欽此!”
“臣領旨謝恩。”王興說道。
站起身來,王興也顧不得生氣了,抓著曹化淳的手,悄聲問道︰“曹公公,皇上?……”
按說臣子打听皇上的病情是大忌,但此時王興哪還顧得這個了?皇上待他如同子佷,他打听皇上病情,如同子佷關心長輩,即使皇上知道了,也沒有問題,只能說他是個重感情的人。
曹化淳當然知道王興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自是實言相告︰“咱家臨出京時,李公公派人把咱家叫去,讓咱家告訴你,皇上眼楮快看不見了,全身水腫,讓你盡快把手上的事處理一下,火速進京。”
王興听了,覺得皇上的病跟後世的糖尿病差不多,听著癥狀,應該是腎功能衰竭,如果真是那樣,時日是不多了。
“好吧,曹公公,我馬上跟建奴談判,爭取盡快達成和議。你是去往沈陽還是直接回京?”
“咱家是專門來給你宣旨的,沈陽另有人去了,咱家這就回京。”曹化淳道。
……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搜狗手機版閱讀網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