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穿越到晚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滴水世界 本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

    “沒想到啊,我這小廟,竟然有朝一日能迎來無上的君王,臣妾實在是榮幸之至哇!”

    皇帝貴妃二人落座之後,鄭貴妃還是忍不住地口中含酸念叨。

    “朕來此是所為何事,朕想,你比朕應該清楚,不是嗎?”

    楊廣不為所動,盡管這個女人舉手投足之間都很有味道,可是架不住自己最不愛的就是這一款啊,所以對于她的抱怨並沒有什麼感覺。

    這若是原主,還不定怎麼心疼呢。

    “是呀,是為了有人刺殺你的'寶貝'太子麼?”

    鄭貴妃刻意地咬重了“寶貝”二字,問道。

    要知道曾經的皇帝厭棄長子朱常洛的要死,主要是因為他的母親出身低賤,皇帝自己出身也不高,自然是更加地忌諱厭惡朱常洛了。

    貴妃鄭氏所出的福王朱常洵便是他的心頭肉了,這是自己所愛的女人生了,身份又高貴,才配得上一國儲君啊。

    可惜的是,朝臣們反對他越過長子,立老三為太子。(萬歷皇帝沒有嫡子,都是庶子的情況下,自然是朱常洛佔便宜了)

    盡管皇帝用不上朝這種大招和朝臣們對抗,可惜的是,臣子們實在是太過彪悍,一國之君的朱翊鈞竟然對抗失敗。

    萬里二十七年,立了朱常洛為太子。

    身為大權在握的皇帝,這種失敗顯然就是一種恥辱,他要是想上朝,那才不正常呢。

    盡管楊廣瞧不上朱翊鈞的這種軟弱的手法,不過他更厭惡的是咄咄逼人的朝臣,一點兒規矩都不懂了,是不是?

    現在好了,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各種手段下去,如今的朝臣們乖巧的跟小貓子似的,誰敢在自己跟前亮爪子,那就要做好了小命不保的覺悟。

    更何況,朝臣們忙的半死,倒也沒時間去找別人的茬兒,去彈劾君王“邀名”,善莫大焉。

    皇帝就跟萬能的數據庫一般,但凡你提起一點,他就能說出與之相關的所有事情,甚至是詳實的數據,作為臣子,負責人,你好意思比皇帝知道的還少嗎?

    經過了幾次整肅之後,朝堂上都留的是比較注重實干之人,擅長嘴炮的,都讓楊廣給扔出了朝堂,要不然,放在禮部。

    禮部這種清閑衙門可不就是讓你們做學問,打嘴仗的嗎?

    讓這些人去爭執一下“存天理,滅**”到底對不對?讓他們研究一下“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到底有道理在哪兒,總歸,沒過那麼一段時間,楊廣都要招了禮部官員過來問問他們的研究成果呢。

    這下子,誰要是還能看不明白皇帝的性子,那就是個傻子,不配在這個圈子里玩了。

    隨著皇帝執政方式的轉變,朝臣們改的比皇帝還快呢。

    這就對啦!楊廣很喜歡。

    可是如今呢,自己面對著鄭貴妃,一股子莫名其妙地心虛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張差,就是那個獵戶,到底是如何摸到慈慶宮的,你給告訴我麼?”

    “臣妾一直都記得和皇上的誓言,一直都以為這世界上會有海枯石爛。只是沒想到,這一朝變心,竟是如此地不講道理了……”

    哎喲,美人流淚,閃現著一股子讓人憐惜的脆弱,楊廣你好冷酷,好無情!(俺是隨行的系統……)

    “是呀,是呀,這一切都是我做的,要殺要剮的,任憑陛下處置吧!”

    鄭貴妃剛剛還一副柔弱模樣,可是最後這句麼,說的平靜無波!

    端的好演技!收放自如啊!

    這就是女人啊!

    楊廣突然地有些感慨。

    “好好兒地在宮里養著吧,總歸你是貴妃,也不會有人敢怠慢,想想遠在洛陽的老三吧,惱不得等我將來走了,你還能出宮去老三的藩地,母子團聚呢。”

    楊廣說完這幾句之後,轉身出去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顯然,他對于這個答案並不滿意。

    不過貴妃所居住的宮殿,自此關閉,這里成為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冷宮。

    不過這後宮的權力並沒有回到慈和孝順的皇後手上,反而落在了性謹厚的劉昭妃手上,實在是讓人想不通。

    皇後性子“平和”,對此也不以為意,只是回宮之後,杖斃了幾個調皮不守規矩的宮人罷了。

    楊廣听聞之後,露出了嘲諷的表情,然後置之不理。

    經過了張差的“鋌機案”之後,太子殿下似乎又恢復到了很久之前的那種戰戰兢兢之中了。

    楊廣對他實在是失望透頂了。

    摸著朱由校的腦袋,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樣的太子,如何能將大明的皇位交到他手上呢?

    萬歷四十四年初,山東大饑。青州舉人張其猷上《東人大饑指掌圖》,各系以詩,有“母食死兒,夫割死妻”之語,見者酸鼻,听著落淚!

    皇帝立即地下令開倉賑災,緊接著,監察御史過庭訓及山東巡撫錢士完上救荒事宜十二條︰一定賑規;二廣賑地;三勸倡義助賑;四留漕米十五萬石平糶;五開事例量減銀兩,自春至夏止;六酌贖罪;七搜帑藏;八清驛遞;九寬禁約錢法鹽法,權宜便民;十通水利;十一普賑米;十二酌蠲(juan1免除:~免|~除.2積存.)停。

    楊廣看完奏疏之後,很是欣慰,讓朝臣們照此辦理。

    緊接著,河北,京畿等地又發生了饑荒,這次,有了山東的條陳和經驗,朝臣們也不用皇帝催促,手腳麻利地就將事情給解決了。

    不過這還不算完,大家都有些納悶,這皇帝是不是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大事了,所以老天爺頻降災荒!

    萬歷四十五年,柳州大旱,融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融安縣)尤甚,人民死者相繼,蠰賣男女不下數千人。

    萬歷四十五年,全國各地水、旱、蝗災頻繁,饑荒瘟疫嚴重。先是,去冬無雪,入春以後久旱不雨。至三月,江西發生大水。

    六月,北直隸南部各府饑荒,湖廣承天府(相當于今湖北荊州地區)大水成災,河南開封等處蝗災。

    七月,江西大旱,江北、山東蝗災,福建泉州洪水過後饑疫並生。是年,除江西、北直隸、湖廣、河南、山東、福建之外,陝西、山東、廣東等省亦先後向朝廷報告災情。

    楊廣苦逼了,雖然有方從哲為首輔,就是個現成的背鍋俠,可是楊廣還真不能讓他去背這種莫名其妙的罪名啊。

    還能怎麼辦?

    只能皇帝自己赤膊上陣了!

    一邊下罪己詔,一邊祭天,至于朝臣們,自然是忙著賑災了,誰要是敢在這樣的關頭上打馬虎眼,楊廣絕對能不手軟地就將他給辦了。

    好在這幾年,大明各地皆有存庫,也不怕沒糧食賑災,朝廷動作很快,可是死亡的災民還是不在少數。

    楊廣還能如何?

    只能讓欽天監加強對于各種災難異常的預測,將欽天監的人手散到全國各地,去了解一下各地的異常情況,能盡早地報告朝廷,讓大家能有個心理準備才行啊。

    楊廣記得,接下來的幾年,大明似乎是發生了好多的地震之類的。

    地動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為皇帝不賢,或者是朝中出了奸佞,所以老天爺在示警,這才降下了這種災禍。

    楊廣想著,若果真到時候又這種流言,自己上哪兒去找個替死鬼呢

    現在的朝臣真是乖巧的小貓子一樣,讓楊廣將他們單獨提溜出來當替罪羊,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呢。

    難道說,自己又要下罪己詔?

    麻蛋,朕到底做了什麼十惡不赦之事,所以才會這般倒霉地攤上這種頻繁的地殼運動啊!

    暴躁的皇帝終于在小孫子朱由校的撫摸下,平靜下來了,還是小孩子比較好啊,星湖啊!

    盡管如今的朱由校已然不是之前那個單純孩子了,不過楊廣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若果真一點長進都沒有,還是那般地單純,說不定他就能弄死了朱由校,立朱由檢為太孫了。

    唉,真是累啊!

    朱常洛你個沒用的,生兒子都比不過你老子,你還有什麼用啊!真是不知道該吐槽什麼了……

    無理取鬧的楊廣啊,真是讓人不知道該吐槽什麼了……

    朱常洛似乎是發現了父親一如既往地不喜歡自己,或者說,是更加地不喜歡自己之後,離老子和兒子遠遠兒的,沒有正事兒從來不出現給楊廣添堵。

    也讓楊廣想要發火,發邪氣時,連個理由和借口都沒有!

    也是醉了。

    馬上要萬歷四十六年了,楊廣已經在謀劃著一件大事了。

    武器輜重什麼的,不要錢的往東北集中,想要畢其功于一役,擴大大明的疆域什麼的,這是難得的好機會。

    國內的天災顯然是自己沒法子避免的,可是*呢?總不能束手就策,等著挨揍,又丟失國土,成為罪人吧?

    狼子野心的外族什麼的,弄不死你?朕才管你有“七大恨”還是“八大仇”呢。找個借口都是這麼沒水準,果然是不開化的蠻夷罷了。

    皇帝想想,又派人去了禮部,反正如今滯留在這里的都是擅長口遁之人,也該是派點正事兒給他們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組團穿越到晚明》,方便以後閱讀組團穿越到晚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組團穿越到晚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並對組團穿越到晚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