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天是第一天開始干活,加上要調試機器。
兩輛收割機,八點多了才開始正式作業。
大溪坪的田地比較平整,大部分都連成一片,因此收割的速度很快。
到中午時候,兩台機器收了差不多有50多畝玉米,平均一台一小時收割六畝地。
雖然沒有理論上說的快,但是也不錯了。
楊莊村二百來戶人,每戶差不多有十畝的玉米地。
算下來,楊莊村就有二千多畝玉米地。
當然不可能所有人都用他的收割機收。楊元估計,有六成就不錯了。
村里的這點地,十天之內,絕對能干完。然後就馬上開始跑別的村。
這幾天楊元和楊向東天天開著玉米收割機,繞著各個村去轉悠,特意說明了價錢。
如果有人想用收割機收玉米的,也不差這幾天,會等著他們去村里的。
目前根據大家的反響來看,還不錯,使用收割機的人應該會很多。
畢竟楊元給的價錢真心不算高,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中午休息半個小時,各自回家吃飯。
楊元不管飯。
這麼多人,不可能都讓上他家吃去。這樣的話,楊媽飯都做不過來。
再說楊元給的工資,在農村著實不低。這些人都在村里,也缺這口吃的。
不過去別的村里干活的時候,得想個辦法,總不能讓大家再回家吃飯。
來回折騰不說,也耽誤功夫。
吃過飯,休息會兒後,繼續開始收割。
上午村民們都看了新鮮,下午地里就沒幾個人了,除了楊元他們幾個,就是到誰家的地了,誰在旁邊守著。
另外楊爸幫楊大全去豬場喂豬去了,會遲點再來。
大溪坪的玉米地,是楊莊村最大的一片地,差不多有三百畝。
兩台收割機卯著勁轟轟的收著,拉玉米和秸稈的三輪車一趟一趟的來回跑。
大溪坪不遠,到村里來回跑一趟,也就十多分鐘。
有時候踫到某一戶的好幾畝地連成一塊。幾個開三輪車的司機,還能在旁邊等著,聊一會天。
楊元和楊向東倆人可就苦了,為了趕速度,下車撒泡尿,都邊走邊系褲子。
楊向東嘴里叼著煙,光著上身,熟練的打著方向盤。
眼看這塊地就收完了,換下一家了,準備喊三牙子過來拉玉米。
這時,車突然抖了一下,騰的一聲,停住熄火了。
“咦,咋回事?車壞了?”
楊向東從窗戶上扔了煙頭,擰鑰匙重新點火發動,通通兩聲,沒打著,再試,還是不行。
“咋回事?咋停了?”
旁邊開著三輪車跟著他接秸稈的張濤,往前開了兩步,停下車,從駕駛室伸出頭來問道。
“不知道啊!開著開著,車突然熄火了,再打打不著了。咦……特麼的!……沒油了?”
楊向東正研究著問題出在哪兒了。
突然瞧見儀表盤上紅色的低油量警告標志,現在已經低于最低油量指示了。
估計早就提示了,不過收割起來,耳朵嗡嗡響的,沒有听見,他也根本沒想著往那個地方瞅。
主要是這才上午干了小半天啊!
下午這才干了多大會兒,怎麼可能突然就沒油了呢?昨天兩台收割機可是全部加滿油的。
那油箱他知道,一百多升的大油箱。
正在這時,楊元開著那台收割機 兩聲,也熄火了。
“咦……,沒油了!向東哥,你那台也是沒油了?”
楊元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問題,同樣一頭霧水,伸出頭向楊向東問道。
“是啊!這一百多升柴油,難道多半天功夫就燒沒了?”楊向東撓了撓頭。
“下去看看!”
楊元跳下車,蹲到車旁邊,楊向東也跳下來,其他幾個開三輪車的,以為出了故障,全圍了過來。
“這……真沒油了!”
楊向東檢查完,轉頭看了大家一眼,對楊元說道。
滿臉驚訝!
“我的乖乖!這啥家伙,這麼燒油!咱那山輪車,加二十塊的油,讓你使勁開一天,也用不了!”
張濤是個留著短毛寸頭發的青年,瞅了眼油箱︰“操,這是一百升的油箱。咱現在才收了六十多畝地。兩台速度差不多,對半算,一台三十畝地。那一畝地……,快三個半油了!”
一個油說的就是一升油。
“這麼大個家伙,又是收玉米,又是碎秸稈的。油少了可帶不動。”另一個人道。
李小春畢竟是小孩子,稍微一算賬,頓時瞪著眼,震驚道︰“我了個去!按咱們的速度,這兩台收割機,一天光是油錢,都快兩千了!”
“你這才算多少畝地?按這個油耗,一天要是整個一百五六畝地,油錢都能上三千了。”張濤呲牙道。
楊向東有點擔憂的看著楊元。這些人就他和楊元最親,所以他想得更多點。
按照這個油耗,光是油錢,那就是個大數目。
現在楊元要價這麼低,又弄這麼大的攤子,能拿的回本麼?
別張羅了一頓,最後反而再賠錢了。
“沒油了,去加就行了。這有啥大不了的,我以為是車壞了呢!
小春,你開車,和我去加油。
向東哥,我這台收割機先停了,你把跟我的那個三輪車油箱里的油抽出來,先用著應應急。你那台車別停!最多半個小時我們就回來了!”
楊元沒想那麼多,收割機買都買回來了,不可能因為油耗大,就不收了。
他確實沒有想到,這個收割機的油耗居然這麼高。
這麼算的話,他要的收割費用確實是低了,利潤很小了。
不過現在不能更改了。
利潤少是少了點,但絕對賠不了錢。
最差也能賺兩台收割機!
所以他不能泄氣,油耗再大,要的費用低,只要有活干,最多是多收幾百畝。也就拿回來了。
可要是他泄氣,干活的其他人更沒動力了。絕對影響積極性!說不定干兩天,怕他給不了工資,不干了。
這是萬萬不行的!
“行,我去找個管子!”
楊向東見楊元沒有多大的反應,並且片刻間就安排好了。點了點頭,去找接油的工具了。
其他幾個人見到楊元听到一天兩三千塊錢的油錢後,面不改色、半點不擔心的樣子。
頓時對楊元的大手筆,有了一個新的認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