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里, 正德帝連續下了幾道聖旨。
第一道, 封燕王為太子。
第二道, 武英侯蕭震官復原職。
第三道,賜婚武英侯之女嫁太子為太子妃,八月大婚。
第四道, 命端王就藩徽州、英王就藩雲南,二王無詔不得回京。
聖旨一出, 京城就跟變了天一樣,熱鬧了好一陣子。端王接到聖旨, 進宮辭別父皇乖乖去徽州了, 英王不干,不服氣父皇將他派到那麼遠的地方,寧可抗旨也不動身。抗旨是大罪,但親兒子,正德帝總不能殺了兒子,想到英王立下的那些軍功, 正德帝主動退了一步,讓英王就藩山東。
英王這才不情不願地離開了京城。
藩王離京, 儲君已定,百姓們聊完大事,開始關注新太子的婚事。
武英侯府, 蕭震覺得很憋屈。皇上什麼意思?他得罪英王時,皇上不講道理地罷了他的官,現在皇上想叫他的女兒當兒媳婦, 然後就又恢復了他的官職?難道他蕭震是賣女求榮的人?阿滿願嫁,蕭震拗不過女兒,但他拒絕因此官復原位!
倔驢似的武英侯,面不改色地抗旨了!
正德帝得知後,什麼都沒說,隨蕭震去了,倒是霍維章,跑來罵了蕭震一頓。蕭震不听,反正他在家清閑慣了,今日教導兩個兒子武藝,明日抱著孫子在花園里逛一圈,後日陪甦錦去郊外看看豬舍,日子過得很好。
甦錦的態度就是另一樣了。去年阿滿表示她願意嫁周元𠠬時,甦錦已經被女兒說服了,只擔心周元𠠬的將來。現在周元𠠬成了太子,地位穩固,甦錦再無後顧之憂。而甦錦從來就是一個想過好日子、喜歡榮華富貴的人,女兒一躍成了準太子妃,甦錦去外面做客,腰桿都挺的更直了。
那些貴太太們不是總嘲笑她有過三個男人,還看低她的兩個子女嗎?如今她的兒子成了太子最信任倚重的心腹,她的女兒成了太子妃,兄妹倆一個比一個爭氣,甦錦引以為榮,再加上她還有個高大威猛的丈夫,甦錦自認京城再沒有哪個女人比她舒心。
準太子妃阿滿的心中,就只有對嫁人的期待了,一邊跟著宮里的嬤嬤學習如何當一個太子妃,一邊偷偷地憧憬婚後。
阿滿還算悠閑,已經入駐東宮的太子周元𠠬卻忙壞了,正德帝欽點了三位大儒分別擔當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周元𠠬白日的時間,一半要陪在正德帝身邊觀政,一半便要听從三位大儒的教導,忙得只有晚上,才有一點點閑暇想他心心念念的小姑娘。
.
夏日來臨,天氣一日日炎熱起來,熱得正德帝頭疾復發。
正德帝一直都有頭疼的毛病,年輕時發作的次數少,年紀越大事情越多,正德帝頭疼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多。去年年底與匈奴交戰受了重傷,正德帝元氣大損,折了多少年的壽數,身體一虧,這頭疾的老毛病便如雪上加霜,一下子將正德帝擊倒了。
正德帝放不下江山,人在床上也要親自處理大事,待到七月,正德帝終于連翻閱奏折的力氣都沒有了。太醫們為帝王號脈,當著正德帝的面當然要揀吉祥話說,出了內殿,向太子回話時,太醫們都搖頭。
十九歲的周元𠠬,腦海里突然一片空白。
他從小怨到大的父皇,他今年才真正理解的父皇,也要向母後那樣,離開他了嗎?
正德帝悠悠醒來,看到的就是嫡子泛紅的眼圈。
“多大了,還哭。”正德帝虛弱地笑。
周元𠠬本來還能憋住眼淚,被父皇這麼一說,他臉上立即滾落兩行清淚。
正德帝知道自己要不行了,他動了動手指,示意兒子把手送過來,周元𠠬見了,連忙膝行著挪到床前,挪到膝蓋抵著床板再也無法靠近,他才雙手捧住父皇的手,眼淚越來越多,聲音都哽咽了︰“父皇,您別丟下兒臣。”
正德帝看著哭成孩子似的嫡子,無奈道︰“你這脾氣,到底隨了誰?朕與你母後都不愛哭。”
周元𠠬眼淚一串串地掉。
正德帝嘆口氣,欣慰地道︰“父皇來北平後,就一直在暗中觀察你,元𠠬不用慌,你做的很好,父皇相信,你會當個好皇帝。”他立嫡子為太子,有部分是因為他對皇後的感情,可如果不是兒子長進了,正德帝不會如此決定。
時間有限,正德帝命人去傳沈復、蕭震。
周元𠠬的眼淚頓了下。
正德帝察覺了,他緩了會兒,提點兒子︰“元𠠬,一個君主想治理好江山,必須知人善用,只要臣子有大才,能為朝廷效力,那君主就要用他,而不應受自己的喜惡影響,任意妄為。沈復有治國之才,父皇走後,你要繼續用他,不可怠慢。”
周元𠠬紅著眼楮點頭︰“好,兒臣答應父皇。”
正德帝想了想,又道︰“你喜歡阿滿,父皇替你做主,但,將來你不可獨寵她一人,要廣納後妃,多生幾個皇子。”
周元𠠬抿唇,就在正德帝皺眉時,周元𠠬抬起頭,目光堅定地道︰“父皇,兒臣一直都很羨慕阿徹,羨慕他們兄弟同出一母,羨慕他們兄弟關系親近。父皇,兒臣……”
“婦人之見!”正德帝冷聲打斷了兒子,然後劇烈地咳嗽起來。
周元𠠬連忙替父皇順胸口,面對父皇失望的眼楮,周元𠠬心里一酸,終于將藏了多年的秘密說了出來︰“父皇,您可知,母後死前,一次都沒有提過您?”
正德帝神色突然呆滯。
周元𠠬淚流滿面︰“父皇,兒臣不孝,可兒臣不想幾十年後,阿滿對兒臣也毫無留戀。”
正德帝沒听清兒子說了什麼,他的腦海,全是皇後的影子。
他愛皇後嗎?
愛,正德帝寵過很多女人,但那些女人給他的只有姿色與身體,唯獨皇後真正配得上他。皇後的睿智,皇後的勇氣,皇後的寬容與大度,娶到皇後,是正德帝此生的驕傲之一。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在皇後心里的位置,他以為皇後賢良淑德,故不爭風吃醋,現在正德帝才忽然明白,皇後不是不妒,而是不愛。
“皇上,武英侯、沈大人到了。”
門外傳來太監的聲音,正德帝回神,看眼兒子,他閉上眼楮,擺擺手道︰“你先退到一旁。”
周元𠠬心情復雜地站到了遠處。
蕭震、沈復一前一後走了進來,並肩跪在龍榻前。
正德帝听到聲音,睜開眼楮。
“皇上,臣有罪。”蕭震急切地道,恨自己不該與帝王賭氣,十幾年的君臣情分,此時面對正德帝大限將至的衰老虛弱,蕭震難受。
正德帝笑著打量他,半晌才道︰“一轉眼,你也四十了,一把年紀,脾氣卻從來沒變,也就朕受得了你。”
蕭震越發愧疚了︰“皇上的恩德,臣沒齒難忘。”
正德帝笑︰“少說閑話,朕叫你來,是想交給你一個重任。”
蕭震馬上道︰“皇上您說,臣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正德帝點點頭,盯著蕭震的眼楮道︰“匈奴野心勃勃,朕死後,他們一定還會再犯境,武將里面,朕最信任你,大周的北疆,朕就交給你守著了!”
蕭震胸口登時涌起豪氣萬千,鏗鏘道︰“皇上放心,臣活著一日,匈奴就休想犯我大周半步!”
得了他的承諾,正德帝才看向沈復。
論相處,首輔沈復陪在正德帝身邊的時間更長,君臣早已到了心靈相通的境界。
“皇上安心休養,朝廷諸事,臣會協助太子處理。”沈復主動道。
正德帝露出一個無比開懷的笑︰“雲亭辦事,朕向來放心,只望你與蕭震不計前嫌,共同輔佐太子。”
沈復轉向蕭震。
蕭震哼了哼,卻道︰“皇上多慮了,臣與沈大人無仇無怨,沒有什麼前嫌可計較的。”
對沈復,蕭震有鄙夷有嫉妒有不滿,但同朝為官這麼多年,蕭震看出來了,沈復是個好官,也沒有針對他什麼,更沒有試圖與阿徹相認,所以,除非沈復將來生了壞心,蕭震不會主動與沈復為敵。
沈復同樣對正德帝承諾︰“臣願效仿將相和,與侯爺齊心協力輔佐太子。”
正德帝滿意了,朝遠處的兒子招手︰“元𠠬還不過來,拜謝兩位大人?從今以後,國有戰事,你當與武英侯商議,廷議若有不決,當請教沈卿。”
父皇句句都是遺言,周元𠠬含淚過來,背對龍榻,朝蕭震、沈復拜謝。
沈復伸手扶太子起來,目光無意掃過龍榻,卻見正德帝目光渙散,宛如夕陽日落,轉眼沒了生機。
沈復手一抖。
周元𠠬看看他,猛地回頭。
正德帝一動不動地躺著,眼楮望著床頂,仿佛看見了什麼。
“父皇!”周元𠠬慟哭出聲。
然而他的父皇,再也不會開口,笑他孩子氣。
大周的第三位帝王,駕崩了。
周元𠠬撲在正德帝身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他身後,蕭震握緊了雙拳,沈復雙目緊閉。
正德帝去了,他們也老了,這江山,即將是新一代的天下。
三日後,太子周元𠠬正式登基稱帝。
次日,山東傳來英王造反的戰報!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兩章正文+番外哦,晚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