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王一來, 甦錦娘仨立即跪地行禮。
遼王妃微笑著看丈夫, 周元𠠬攥手,努力掩飾自己的緊張。剛剛父王那聲“好”,是夸他嗎?
這天底下, 沒有不想被父親夸贊的兒子, 周元𠠬一直在努力,可他太小了, 無論如何也比不過大哥二哥, 就算父王夸他,周元𠠬也覺得父王只是把他當小孩子哄。今日不一樣,他與阿徹都是孩子, 是公平的較量,那麼, 父王的夸贊也是真的。
兒子的眼楮星星似的明亮, 像只看到肉的小狼狗,遼王心一軟,走過去拍拍幼子肩膀, 聲音爽朗的贊許道︰“不錯, 元𠠬箭術又進步了,下月秋獵,你也隨父王去。”
遼王好武, 只要沒有戰事, 每年九月遼王都會去鳳陽城北的長松嶺狩獵, 周元𠠬年幼, 至今一次都沒能同行。而對于周元𠠬而言,能被父王帶去狩獵,就說明他已經長大了!
“多謝父王!”回應之時,周元𠠬興奮得聲音都有些顫抖,再小兩歲,八成會跳起來。
兒子高興了,遼王這才示意跪在那兒的甦錦娘仨起身。
甦錦謹記夏竹的提點,恭謹地微微垂首,不敢直視當朝親王。
遼王也無意與她說話,看著阿徹問︰“你叫什麼名字?”
阿徹離開母親身邊,上前兩步,拱手答道︰“回王爺,草民姓馮,單字徹。”
在遼王、蕭震這兩個魁梧雄偉的大男人面前,八歲的阿徹就像一株稚嫩的青柏,體型單薄,卻自有風骨,便是成年男子見了遼王,也未必能做到阿徹此時的穩重大氣。
遼王頗有興趣地端詳此子。
重用蕭震之前,遼王已經派人摸清了蕭震、甦錦的底細,兩人家世都很清白,唯一不明的便是阿徹,阿徹確實是甦錦所生,但揚州、彰城都有關于阿徹生父另有其人的傳言,多年以前的事,估計只有甦錦才知道真相。
短短的一個照面,遼王在阿徹身上看到了蕭震的風骨,但蕭震太剛,阿徹……更有城府,或許,是繼承了他的生父?
無論如何,遼王看上這孩子了。
看眼兒子,遼王鄭重地對阿徹道︰“世子身邊還缺一個伴讀,世子在家,伴讀陪他讀書習武,世子外出,伴讀如影隨形,倘若世子遇到危險,伴讀當以命相護。馮徹,本王欲將此重任交付給你,你敢接嗎?”
此言一出,除了遼王妃似乎早有預料,其他人都愣住了。
周元𠠬皺起眉頭,嫌棄地看著阿徹。
甦錦听到一半時,挺高興,王府的教書先生肯定有大學問,比私塾夫子強百倍,兒子當了世子伴讀,便會跟著拜賢者為師。然,听到伴讀得拼命保護世子,甦錦登時打了退堂鼓,馮實已經因為立功心切去了,她只要兒子好好的,哪怕終生一事無成。
“王……”
甦錦想替兒子拒絕,可她才勉強發出一點聲音,阿徹突然跪在地上,朝遼王叩首道︰“承蒙王爺器重,馮徹願為世子伴讀,誓死效忠。”
“好個誓死效忠,元𠠬,你扶馮徹起來。”遼王大笑,吩咐幼子道,此舉是成阿徹的認主之禮。
周元𠠬身邊自有使喚慣的小廝太監,並不想再加個陌生人進來,但,他不敢忤逆父王。
抿著唇,周元𠠬親手將阿徹扶了起來。
“多謝世子。”站直了,阿徹恭聲道。
周元𠠬敷衍地應了聲,一歪頭,看見小阿滿仰著腦袋站在她娘身邊,傻乎乎地在瞅他們,似是不懂他們在做什麼。周元𠠬心中一動,以後阿徹是他的人了,那他想見阿滿,讓阿徹帶妹妹過來不就成了?
這麼一想,周元𠠬忽然覺得,身邊多個阿徹也不錯。
.
蕭震要陪同遼王,阿徹也要留在王府學些規矩,甦錦領著女兒先回府了。
“娘,什麼叫伴讀?”上了炕,阿滿坐到娘親盤著的腿上,不懂地問。
甦錦心中五味雜陳,簡單地解釋道︰“就是哥哥要搬到王府去住了,跟世子住一個院,與世子一起讀書一起學武,還要陪世子玩耍,陪世子出門,只有每個月初十、二十、月底,哥哥才能回家看咱們。”
阿滿听了,趴到娘親懷里嗚嗚哭︰“我不要哥哥去王府……”
以前哥哥去學堂讀書,晚上都會回來,哥哥去了王府,她就不能每天都看到哥哥了。
甦錦有無數個理由贊同女兒,但現在她只能用反面的話勸女兒︰“哥哥去王府是好事,王府的飯菜比咱們家的好吃,還有綢緞衣裳穿,王府的夫子也比私塾的夫子懂得多,對了,哥哥當了伴讀,每個月還能賺銀子呢。”
阿滿越听越懵,大眼楮里不繼續涌淚了,關心地問︰“賺多少?”
甦錦朝女兒伸出兩根手指︰“二兩銀子,哥哥差事當得好,可能還有賞錢拿。”
阿滿眼楮亮了,急著道︰“我也去!”
甦錦忍住揍女兒小屁.股的沖動,解釋道︰“人家不要女孩子,只有哥哥才行。”
阿滿嘟嘴。
甦錦捏女兒的小嘴兒︰“你也不想陪娘了?”
“想!”阿滿終于記起當伴讀就不能回家的事,連忙緊緊抱住娘親。
甦錦摟著女兒,輕輕嘆了口氣,她的阿徹啊,這輩子究竟是什麼命?兒子小都親娘,等將來兒子年長了,回想幼時受到的嘲諷,或是在世子身邊受了什麼委屈,兒子會不會怨恨她這個生下他的娘?
以後的事,甦錦真是一點底都沒有。
晌午之前,阿徹被王府的下人送回來了。
甦錦急忙拉著兒子打听。
阿徹一一回答。剛剛王妃讓人給阿徹量了尺寸,要給他做衣裳,教導世子讀書的王先生檢查了阿徹的功課,阿徹還去看了他日後居住的房間。臨走之前,遼王妃又把他與世子周元𠠬叫到一塊兒,分別囑咐了一番,要兩人互幫互助。
這些都是當著阿滿的面說的,吃完飯阿滿去睡午覺了,甦錦才單獨問兒子︰“阿徹跟娘說實話,你為何想去當伴讀?”
阿徹看著她,道︰“在世子身邊,我能學到更多。”
學得多才會更有本事,有本事了,才能保護好娘親妹妹,才能為百姓做更多好事。
男娃仰著頭,認真而堅定地道。
甦錦卻在兒子尚帶稚氣的臉上,看到了另一個男人的影子。
“錦娘,娶了她,我的仕途會容易很多。”
多,多,多,她這個兒子,終究還是繼承了姓沈的血,小小年紀就知道為長遠謀劃了。
甦錦無法形容心頭的滋味兒,兒子跟姓沈的一樣聰明,她應該不用再擔心兒子在外面吃虧,馮實、蕭震那樣的傻蛋才需要她操心,可,甦錦怕若干年後,兒子完完全全變成了姓沈的,聰明過了頭。
“娘,你不高興?”注意到母親沉重的臉色,阿徹緊張問。
甦錦心思一轉,低聲問兒子︰“娘高興如何,不高興又如何?”
阿徹想了想,望著母親道︰“娘高興,我會努力做得更好,娘不高興,只要娘說的有道理,我馬上去向王爺請罪,不再當世子伴讀。”
兒子這麼看重她的喜怒哀樂,甦錦忍不住濕了眼眶,摟住兒子,咬牙切齒地道︰“當年你那死鬼親爹離開我前,說了一句類似的話,稱娶了官家小姐,他仕途會容易很多,一點都不在乎我有多難過。”
阿徹最恨那個素未謀面的拋棄娘親的爹,聞言又怒又急︰“娘,我不去了!你別難受!我……”
甦錦一把捂住兒子的嘴,先親了一口男娃,才笑著道︰“傻兒子,王爺看得起咱們,那是好事,我只是被他那句要你拼命保護世子的話嚇到了,擔心你遇險,所以胡思亂想了一會兒,至于你那死鬼爹,他不在乎我,阿徹在乎我啊,只要你向娘保證,以後除非迫不得已,絕不像他一樣背信棄義,娘就放心啦。”
阿徹立即道︰“兒子不是那種人,如果我不听娘的話,就……”
甦錦再次捂住兒子嘴,嗔怪地搖搖頭。
不用兒子發誓,甦錦已經確定,兒子與姓沈的死鬼一樣聰明,但兒子比死鬼正派多了。
.
遼王府,紅日西沉,眼看蕭震就要下值了,遼王將他叫到了書房。
蕭震是個沉默寡言的脾氣,無論跟誰在一起,基本都是別人找話題,如果對方是他的上級官員,那便成了人家問什麼他說什麼,不問,除非該蕭震稟明軍務,他便一字不說,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他都不沾邊。
遼王已經習慣了,就伴讀一事向蕭震打听阿徹的事情。
蕭震一五一十地回答,絕無夸大之詞。
遼王連連點頭,忽然想起什麼,好奇地道︰“我听有人議論,說阿徹生父另有其人,這是謠言,還是?”
蕭震皺眉,看眼遼王,他沉聲道︰“甦氏出閣前所遇非人,那人佔了便宜,毀婚離開,甦氏無奈,對馮實袒露事情,馮實傾慕她許久,並不介意,娶甦氏過門,並視阿徹為親生骨肉。王爺,此事關乎馮實一家的名聲,您問屬下,屬下不敢隱瞞,還望王爺別再對他人提起。”
遼王很滿意蕭震的坦誠,嘆道︰“馮實淳樸有擔當,是條值得敬佩的好漢,你放心,本王絕不外傳,不過,阿徹做了世子伴讀,本王想多了解他幾分,他的生父,馮實可曾對你提起?”
蕭震搖頭︰“此事只有甦氏一人知曉,那等小人,她必不想再提,屬下也不好刺探。王爺大可放心,甦氏來北地前從未離開過揚州,阿徹生父肯定也是揚州百姓,最多品行不端,應該威脅不到阿徹與世子的安危。”
他猜,遼王是擔心阿徹生父是外族人。
遼王沒想那麼多,怎麼可能有那麼湊巧的事?他就是,習慣事事都盡在掌握。
既然蕭震不清楚,遼王的詢問也就結束于此,說到底,這只是件小事。
兩日後,阿徹正式入住王府。
阿徹的離開,對蕭震沒有太大影響,反正以前他也只是早起、傍晚見會兒阿徹,現在阿徹在王府接受更好的學問、武藝指點,蕭震還挺欣慰的。
傍晚回府,蕭震繞過影壁,意外地看到甦錦牽著阿滿站在廊檐下,而不是阿滿自己來接他。
蕭震照舊回避與甦錦對視,奇怪道︰“弟妹有事?”
甦錦迫不及待地問他︰“大人去王府,有見到阿徹嗎?”
兒子第一晚住外面,甦錦不放心啊,那個周元𠠬,一看就像喜歡欺負人的,甦錦怕兒子挨打。
蕭震還真沒見到阿徹,粗枝大葉的男人,壓根就沒想到這茬。
這下好了,甦錦憋了一肚子的打听都不用說了!
她幽怨地看著他,誰讓蕭震是她目前打听兒子情況的唯一途徑?
小婦人輕咬紅唇,無意流露的嬌嗔嫵媚,比蓄意勾搭還讓人骨軟筋酥。
蕭震不由地垂下眼簾,結巴道︰“我,我明日找機會,替弟妹打听打听。”
甦錦登時轉嗔為喜,甜絲絲地朝他笑︰“那就有勞大人了,今天遲了,明晚我給大人燒肘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