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雖然在里間, 卻是把她們的話都听得清楚。
幾個耳尖的小丫鬟也听見了,便在旁邊打趣道︰“三姑娘要去見婆婆咯, 這可是大喜事呢!”
顧明�急得臉都紅了,干瞪她們一眼, 幾個小丫鬟笑嘻嘻的就躲開了。
慎哥兒趴在炕上,他現在還小,也坐不住,只昂著一個小腦瓜子看著顧明�,嘴里咿呀咿呀的, 小手指在她的衣襟上點來點去, 顧明�便捉住了他的小手,皺著眉心道︰“慎哥兒,我心里怎麼那麼緊張,比前世進宮見太後娘娘還緊張?”
小寶貝是听不懂她說什麼的, 好些不能被旁人知道的話,說給慎哥兒听,顧明�心里倒也跟松了一口氣似的。
……
葉媽媽同周氏商量完了事情,沒坐多久就起身告辭了。
顧明�出來相送, 葉媽媽看著她的模樣,只是歡喜得合不攏嘴, 她本來就是喜慶的圓臉, 這一路上笑聲就沒斷過。
周氏先開始面上不顯, 但心里還是覺得有些尷尬, 可後來轉念一想, 李翝到了這把年紀才定下親事,只怕肅王府里的人個個都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著今日呢,如今終于定了下來,這樣高興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
“顧夫人,那這樣咱就這樣說定了,老奴先去靜水庵給太妃娘娘報喜去了。”
眨眼就到了影壁跟前,葉媽媽停下了腳步,繼續道︰“太妃娘娘若是知道了,也必定是高興壞了。”
她又忍不住往顧明�那邊掃了一眼,還是打心眼里喜歡,就是小姑娘瞧著身量還小一些,王爺要是急著抱兒子,只怕還要等上一兩年的。
“您慢走。”
周氏笑著開口,看著王府的下人這般和和氣氣的,她心里也略放心些。顧明�還這樣小,讓她一過門就知道怎麼管家理事,挾制下人,那必定是辦不到的,是要有這樣有體面又和氣的媽媽在身邊提點著才行的。
過了影壁,葉媽媽死活也不讓周氏和顧明�再往外送,她畢竟是王府的下人,受不住這樣的禮,周氏便讓劉媽媽送她出去。
兩個上了點年紀的老媽媽又聊了一會兒,劉媽媽忽地就想起那日王爺來府上的事情,三小姐的鞋碼還沒個著落呢,到時候做出來的鞋不合腳,說出去也不好听呀。
劉媽媽是個直爽人,便也不藏著掖著,悄悄問葉媽媽道︰“王爺的鞋碼是多少來著,他平日來的少,走路又小心……”
葉媽媽是個過來人,一听見這句走路又小心,只差點憋不住笑出聲來,可在顧家人面前怎麼也得忍著,便強忍著笑道︰“他平日家常穿的鞋都是我做的,都是八寸半的長短。”再多余的話,她也就沒說了,反正彼此心照不宣就成。
劉媽媽趕緊就記在了心里,仍舊有說有笑的把葉媽媽送到了門口,看著她上車離去。
……
顧明�已經跟著周氏回了正房,慎哥兒睡著了,奶娘把他放在里間的炕上,周氏坐在邊上,伸手拍了拍小娃兒身上的襁褓,抬起頭來對顧明�道︰“改日,你同我一起去靜水庵走一趟吧。”
其實說起來顧明�和肅王也是有些緣分的,若不是舒太妃被今上軟禁在靜水庵,王爺也不會正巧在靜水庵經過,又救了她們顧家的姑娘。
但有緣歸有緣,真的要促成兩個人走到一起,其實也是不容易的。顧明�這時候心里就有些打鼓,肅王是舒太妃唯一的兒子,她必定是想讓她娶一個秀外慧中的好姑娘,會不會瞧不上自己呢?
這段姻緣是顧翰清去求來了,王爺會不會對舒太妃吐露實情呢?她又會不會又因此看輕自己呢?
顧明�心里有些七上八下。
周氏見顧明�不說話,便知道她的心思,只笑著道︰“我當年嫁給你父親,按說算是低嫁了,他那時候才是一個小小的翰林院庶吉士,我怎麼說也是國公府的嫡小姐,可饒是這樣,見老太太的時候,還是心里發虛,怕老太太瞧不上我,怕她以為我是個公府里出來的小姐,就格外的嬌慣些,其實這些都是心里沒底,胡思亂想的。”
“母親……”顧明�越發就不好意思起來,其實這些細膩的心思,她前世卻從未嘗到過,那時候只忐忑著如何才能進宮,旁的一些事情,似乎很難亂得了自己的心神,哪里像現在這樣,會容易想東想西的。
周氏拉著她的手背,拍了拍道︰“放心吧,舒太妃能得兩代帝王的傾心,必是一個貌婉心嫻之人,沒有什麼事情,是能比兒子娶媳婦更讓一個母親高興的,��這樣秀外慧中,舒太妃一定會喜歡你的。”
……
卻說葉媽媽從顧家出來,原本是要回一趟王府的,如今卻是直接去了靜水庵。
回想起當日她听說王爺要成親,把自家兒媳婦剛生的大胖小子都直接丟下了,打了個包袱就往王府去,這才听荀先生說,王爺是要在京城成親,讓她往京城跑一趟。
她都是十幾年沒往京城里來的人了,二話不說,整理了行裝就上路了。
不是初一十五的日子,靜水庵里香客不多,很是清靜。舒太妃知道葉媽媽來了,在禪院里的大菩提樹下備了茶水。
當年舒太妃是齊皇後的陪嫁,葉媽媽則是舒太妃進了信王府之後,才派過來服侍她的丫鬟,到後來舒太妃放了她出去嫁人,她自己又進了宮,等到王爺出生的時候,葉媽媽正巧也生了一個兒子,所以就被舒太妃請進了宮,當王爺的奶母。
誰知這一當就是十多年,後來她又舉家跟著王爺去了涼州,到最後一路陪著李翝長大的,卻只有這位奶娘了。
舒太妃想起當年的事情,心里還覺得有些淒涼,眼淚便忍不住又落了下來。
坐在她對面的葉媽媽便道︰“娘娘快別傷心了,王爺如今也總算是要娶妻生子了,皇上雖然不讓你走,卻好歹沒拘著咱不準來瞧你,以後讓王爺多來看你也是一樣的。”
舒太妃拿帕子掖了掖眼角,臉上透出幾分釋懷的笑來,點了點頭道︰“他這一回準了王爺的婚事,我這心里已經感激他幾分了,我是摸不透他的心思……我以前也以為他不是那麼狠心的人,可他還不是一次次的傷我的心,可見人為了權勢兩個字,是會喪失本心的。”
舒太妃頓了頓,揭過這個不提,抬起頭看著葉媽媽道︰“那姑娘你見過了沒有,長得怎樣?我以前听王爺提起過幾回,他心里是喜歡得不得了的,又覺得自己年紀大了,配不上人家,自己糾結了好一陣子,也不知道怎麼,忽然就開竅了,硬著頭皮讓他皇兄賜婚了。”
“瞧見了瞧見了!”葉媽媽歡天喜地道︰“娘娘你不知道,王爺雖說單了這麼些年,這看姑娘的眼力見卻是一點兒不差的,那姑娘真是萬里挑一的好模樣。”葉媽媽回想了一下方才瞧見顧明�的光景,又繼續道︰“不光模樣好,看著性情也是不差的,她那個母親顧夫人原是安國公府嫡出的小姐,更是瞧著端莊賢惠,一家子都知書達理的。”
舒太妃雖沒瞧見顧明�,可听葉媽媽這麼一說,心里就已經喜歡上了。況且這又是李翝自己看中的人,必定是沒得錯的。她這里正歡心,葉媽媽又道︰“顧夫人還說改日要來拜見您呢,這兩日他們府上小少爺過百日,怕是不得空,總等再過幾日,娘娘您就能瞧見您的準兒媳婦了!”
……
顧明�正在挑選明日去靜水庵要穿的衣裳。
她這兩年身量見長,新衣服是做了不少的,原本比較平坦的胸口,如今也隱隱開始有了丘壑。可這是要去靜水庵穿的衣裳,卻由不得她不費點心思了。
畢竟是第一次見面,總要……給人留下一些好印象的。原本她還有些不好意思,如今被丫鬟們打趣多了,也就顧不得不好意思了。
顧明�這里正囑咐著春雨把新做的幾件衣服都搬出來,她一件件的挑著,外頭卻是有丫鬟進來回話道︰“三姑娘,太太又讓針線房給您送了幾身新衣裳過來。”
“怎麼又送新衣服過來了?”
各處的冬衣前幾天才送了過來,如今又送來新衣服,顧明�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那丫鬟便道︰“太太說這原本就是預備了給姑娘當嫁妝的,如今先拿出來穿著,讓針線房的人再趕制新的,那幾套冬衣都是家常穿的,要出去見客,自然要另外穿好看的。”
顧明�下個月就要出閣了,針線房里的人這一陣子好忙,要為她趕制一年四季的衣裳。
今年她們從年初就開始忙,好容易把顧明珠的嫁妝給忙了出去,如今又要忙她的,連家里的冬衣都遲發了幾日。
她到如今才發現,正兒八經的成親嫁人,竟是比前世被皇帝一封聖旨召入宮里費事的多。
……
周氏的正房里頭,廊下的喜鵲正嘰嘰喳喳的叫著。
春喜見送衣裳的丫鬟回來了,笑著問道︰“新衣裳可是給三姑娘送去了?”
那小丫頭機靈,笑道︰“送去了,三姑娘還給了我一把銀稞子,姐姐幫我存起來。”最近顧家喜事多,丫鬟們得的賞也多,個個都高興的合不攏嘴。
東廂那邊支著的一扇窗戶便吱呀一聲合上了。
顧明煙坐在大炕上,臉上帶著幾分嗔怒,嘴都撅了起來。
“你還說太太不偏心,如今可是瞧見了,又給三妹妹送新衣裳去了!”她又往窗外瞟了一眼,氣憤道︰“才因為給她趕嫁妝,害的冬衣都遲發了好幾日,今年天氣冷得又早,差點兒給凍出病來……”
她的話還沒說完,方姨娘卻是笑道︰“你那小院里冬暖夏涼,雖說冬衣遲發了幾日,你總有幾件舊衣服穿,哪里就能凍壞了,況且要真的怕冷,讓丫鬟給你把炭火籠上了,豈不是暖和?”
“姨娘!”顧明煙撒起了嬌來,她這一陣子心里一直不受用,顧明�馬上要嫁給李翝了,她一個外室女,憑什麼就能嫁給一個藩王當王妃呢?
老太太還覺得這門親事不稱心如意,還覺得委屈了顧明�!她有什麼好委屈的?李翝雖然年紀大了點,論身份、人品、容貌,哪里就配不上她一個外室女了?也至于老太太為了這事情悶悶不樂的?
“大姐姐嫁給了大表哥,雖然是個繼室,卻也是國公府的嫡長媳,將來是可以當國公夫人的。”她頓了頓,繼續道︰“三妹妹更厲害,一聲不吭的,爹爹就把她嫁給了一個王爺,將來是能讓王妃的。姨娘總說父親從來不偏心,可我現在連個人家也沒有,將來也不知道還能有什麼好人家。”
顧明煙也已經十四了,她又是大月份生的,離及笄不過還有幾個月了,如今有了這方面的念想,也是情有可原的。
方姨娘听了這話卻是嘆了一口氣,為人父母她哪里就不操心這些事情了,可如今顧明煙和自己也不貼心了。自從她單住到了那個小院里,來她這里的次數就不多,她也怕耽誤顧明煙的親事,故而不敢跟她走的太近。
可顧明煙畢竟是她親生的,她自己有了這個念想,她這個做姨娘的,好歹也要幫她考量起來了。周氏是個大氣的嫡母,必定不會在顧明煙的婚事上拿捏什麼,她倒是真該尋個機會,言語上詢問幾句的。
“你別著急,改明兒我來幫你問問太太,只說是我的主意。”其實方姨娘倒是很喜歡陳伯青的,原想著他和顧明�不成了,也可以讓顧翰清講給顧明煙的,可他一不做二不休的就離開了顧家,想來是原本對顧明�有了些情誼,所以才不願意留下的。
這麼一想,他和顧明煙怕是沒有緣分的。
然而顧明煙心里還是不高興,她雖然沒有喜歡過陳伯青,可對肅王李翝……卻是有那麼一點點朦朧的愛慕之意的。她仍舊記得在山西的老宅里,那人氣宇軒昂的站在白皚皚的庭院中,讓周著的風雪都變得黯然失色。
“姨娘就別添亂了,太太要是誤以為是我自己的心思,又要覺得我不檢點了。”
顧明煙自怨自艾的說了一句,看看窗外,天色卻黯淡了下來,倒像是要下雪一樣,這可是今年的第一場雪。
……
顧明�選了一件蜜合色瓖白狐毛的纏枝花圓領小襖,下面配上同色的馬面裙,將她縴細的腰身收得剛剛好。她如今養了這大半年,卻是比去年豐腴了一些,尤其是胸口那兩團,已經能勾勒出玲瓏的曲線來了。
老太太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打心眼里喜歡,笑著道︰“外頭下雪了,我今兒就不跟著你們娘兩一起去了,路又遠,在那邊住一晚上再回來吧。”
周氏點頭稱是,如今慎哥兒有奶娘照顧,她也能脫開身了,這次去見舒太妃,好些事情是要多聊一會兒的。
“媳婦就怕驚了太妃娘娘的駕,她畢竟是世外的人了,也不知道會不會覺得我們太多事了?”
“你就放心吧,哪有看見自己兒子成親不高興的娘?沒準舒太妃等著這一盞準媳婦茶已經等很多年了呢!”
老太太看看顧明�,拉著她的手道︰“你跟在你娘身邊可要乖,舒太妃是王爺的母妃,你要敬重她。”
顧明�只是點頭,周氏臉上也帶著笑,心里卻微微有些嘆息,老太太說得沒錯,沒有看見自己兒子成親不高興的娘,顧明遠已經好久沒有回顧家了……
上回慎哥兒百日,他差小廝送了禮回來,人卻還是沒有回來。他跟陳伯青一同去了北直隸幾戶族學出眾的府上游學去了,一走就是好幾個月。
說定了是要在顧明�成親之前趕回來的,可誰知道到時候他到底會不會回來。
但如今這樣,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他還能安下心來在學業上用功,總比老是陷在里頭的好。
顧明�看見周氏這副樣子,就知道她又想顧明遠了,只扯了扯她的袖子,小聲道︰“母親,前幾日大哥哥來信了,說去了保定徐家的族學,那里有幾個舉子的學問很好,他要和陳世兄在那里多住幾日,他信上還說,徐家的幾個小姐長得都很好看,還很有才學……”
雖然這是顧明遠信中隨口提的,但顧明�還是告訴了周氏。
顧閣老的嫡長子去徐家府上游學,他們那邊肯定是舉家恭迎的,又听說顧明遠尚未定親,讓家里的姑娘變著法子展示一番,也是有的。顧明遠在信中寫這些,其實也只是不想讓家里人再為自己擔心。
他既不能超脫了去當道士,也不能頓悟了去做和尚,將來少不得還是要娶妻生子的,與其讓家里人提心吊膽的,不如仍舊同以前一樣,和姐妹們說說笑笑的。
這是他一個人的心事,沒必要弄的全家都皺眉不展。
“他還有心思去看姑娘好不好看,想來是已經放下了。”老太太嘆了一口氣,略搖了搖頭道︰“他父親和他二叔都是木頭一樣的人,到了老大才開竅,沒想到他卻是心思細膩的,心里還藏著那樣的念想,只是可惜了你那佷女……”
周氏只靜靜的不說話,好在韃靼那邊時有傳信回來,說的也都是好消息,倒是讓人放心一些。周氏便道︰“我今兒順道也去把庵里的菩薩拜一拜,保佑我那佷女,可以在那邊平平安安,長命百歲。”
……
禪房里難得籠上了暖人的炭火。舒太妃也難得換上了一身簇新的道袍。
其實她在這里這麼多年,穿什麼都無所謂了,可一想到今天要見未來的準兒媳,心里還是忍不住高興。唯一遺憾的事情,也就是王爺還沒回來。
但世上的事情哪能事事如意,她本來都以為自己這輩子都未必能瞧見兒媳婦的,如今又見到了,可見事情永遠不會比自己想得更糟糕。
葉媽媽已經去山門口迎著了,舒太妃點了三支線香,供到了菩薩跟前,雙手合一念了幾遍佛號,便听見外頭服侍她的女尼道︰“師太,顧夫人帶著他們家三小姐過來了。”
舒太妃心口突突的跳起來,有些緊張的在廳里走了兩圈,挽起簾子看了一眼,便瞧見葉媽媽引著一眾女眷正往禪院的門口來。
她已經很多年沒見過這麼多人了,都不知道要怎樣說幾句寒暄的場面話,她實在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
“太妃娘娘,顧夫人到了。”
女尼挽了簾子,引了眾人進來,舒太妃起身走到門口相迎,兩人竟然一同朝著對方福了福身子。
“太妃娘娘快起來,這可折殺奴家了。”周氏忙謙遜道。
舒太妃落落的起身,臉上表情恬淡,只是帶著淡笑道︰“我如今只是平民,你卻是正兒八經的誥命夫人,如何受不起我的拜了。”
話雖如此,可周氏終究當不起,忙拉著顧明�的手道︰“三丫頭,快給太妃娘娘請安。”
顧明�也是到了這里,才知道舒太妃竟就住在原先柳氏隔壁的禪院,怪不得她在這里遇上過李翝好幾次。
她低著頭,朝著舒太妃盈盈一拜,眉眼中還有著淡淡的羞怯。
少女天生麗質,正是人面桃花的年紀,怪不得她那個兒子這樣喜歡,私底下念了好幾回,卻只不敢上門提親,果真是怕自己配不上人家。
顧明�稍稍抬起頭來,嫣紅的嘴角彎彎,朝著舒太妃淺淺一笑,那人卻是微微一愣,心中兀自想道︰這姑娘好生面善,倒像是在哪里見過的一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