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食過後,秦軍稍事歇息,隨即開始列隊,排得整整齊齊。
守衛營門的軍侯,放眼觀察遠處的新陽城,見沒有什麼異常,才緩緩打開營門。
沿著打開的營門,秦軍步卒,手持大盾、長戟,邁著整齊的步伐,出了營門,派出四四方方的陣型。
大軍交戰,走在最前面的,往往是精銳老卒,身經百戰,需要他們穩住陣腳。
小半個時辰後,秦軍列成森嚴的陣勢,排在新陽城下。
蒙恬騎在馬上,在親兵的護衛下,出了營門,立在一處小小的緩坡上。
秦軍的動靜不小,新陽城內的項燕,同樣得到秦軍出營的消息。
登上城牆的望樓,項燕望著城外的秦軍陣型,心里松了一口氣。
新陽城池堅固,他不怕蒙恬來硬踫硬,而是擔心蒙恬耐心與他拖下去。
時間拖得越久,戰局越不利于楚國。現在想來,蒙恬終究年輕,耐心比不上老奸巨猾的王翦。
秦軍陣線的最前排,距離新陽城牆大概六七百步的樣子。這樣距離,遠遠的超出了楚軍的弓箭射程之外。
“車弩出擊。”
蒙恬的目光,淡淡的掃過高大三丈的新陽城牆,平靜的下達命令。
親兵得令後,一名手里扛旗的親兵,舉起手里的一面杏黃色戰旗,使勁的搖晃。
杏黃旗翻滾的旗面上,繡著一根粗大的長矛。
長矛?
項燕眯著眼楮,皺著眉頭,畫著長矛的旗面,斷不會跟使用長矛的步卒有什麼關系。
那會是什麼?
項燕心中的疑問沒有升起多久,就得到了解答。
只見秦軍面對城門的軍陣,緩緩向兩邊散開,露出後面的像戰車一樣的東西。
拿東西四個輪子,前後左右,四個士伍推著前進。戰車後面,跟著六個士伍,緊隨其後。
戰車上面,沒有通常戰車那樣的車轅,而是平展開來,中間架著一道長形的木條。
木條的前面,兩邊長出一大一小兩條手臂。細看過去,才發現是兩架大小各異的弩器。
“哈哈,一會兒,就讓楚軍見識見識我軍車弩的厲害!”
騎馬頓在蒙恬身後,蒙豹看著迅速成型的車弩陣,眼里冒著精光。
車弩的厲害,蒙恬可是親眼見識過。
森研制成功後,蒙恬親自試射,檢驗車弩的威力,蒙豹是親眼目睹車弩威力的人之一。
“戰爭的勝負,可不能寄托在一樣武器身上。”
蒙恬輕輕搖頭,適時給澆了一盆冷水。
兩國交戰,特別是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已經隱隱摸到了總體戰的門檻。
秦國正在邁向國勢的巔峰,楚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未嘗沒有翻盤的機會。
像這樣雙方都能動員幾十萬軍隊的大戰,決定戰爭勝負的天平,除了兩軍主將軍事才能的比拼,更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較量。
在蒙恬看來,秦國比楚國領先的,無外乎強大的動員能力和先進的科技能力。
商鞅變法後,秦國逐步完善中央集權的政府體制。地方上廢除春秋時期的封君制度,官府的權力深入到每一個郡縣。
秦國對外征戰的時候,可以動員全國的力量。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集中力量辦大事。
而要集中力量,沒有一個強大而有效率的征服,是根本做不到的。
秦國攻滅六國,很多人以為,這代表著野蠻戰勝文明,落後戰勝先進。
這其實不然。
蒙恬真正活在這個時代,躋身秦國朝堂,可以接觸到山東六國的情報,與秦國比較後,他並不認為秦國就代表著落後。
某種程度上,秦國能成功統一天下,正是秦國先進的表現。
這個時代,秦國的科技水平,確實領先于山東六國。
崛起于西垂的秦國,對文學文藝的東西,看得並不是那麼重,骨子里帶著強烈的實用主義精神。
重視技術的墨家,遷到秦國後,很容易的就融入到秦國社會。
墨家攻城守城的技術,制造器械的技術,落在秦人眼里,可不是奇淫巧技,而是真正能運用到實處的東西。
正是出于這種實用主義精神,秦國才對工匠尤為看重。
《工人程》里明確規定,若是刑徒中,有一技之長的刑徒,就不用拼死拼活的干體力活,而是會轉到較為輕松的匠營中去。
出生在秦國,不願意上前線打仗,也不願意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干活,學一門技術,至少能保證一輩子衣食無憂。
“唰——”
蒙恬正在沉思的時候,只見弩陣中一架弩車,對準新陽城門,放出了一支長達六尺的弩箭。
“轟——”
弩箭沒有射準城門,而是打在城牆上,發出一聲巨大的轟響。
楚軍士兵眼楮瞄過去,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這哪里是弩箭,分明是一根巨大的長矛。此刻,那長達六尺的矛尖,正在不住的顫動。
若是被這樣的弩箭射中身體,當真是不堪設想。
“射偏了。”
蒙恬挺著身子,遠遠的打量著插在城牆上的弩箭。
即便精心制作了望山,巨大的車弩,隔著五六百步,要做到精準射擊,並沒有這麼容易。
現在正在試射的弩車,起著校正弩箭角度的作用。
正如後世的炮戰,往往會先開始試炮,找準最合適的位置,才會萬炮齊發。
不管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掌握先進技術的一方,往往佔有很大的優勢。
不可否認,冷兵器時代,士卒的勇氣、善戰水平,對軍隊的戰斗力有很大影響。但士卒尚武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掌握先進技術的一方,無疑會更容易贏得勝利女神的青睞。
只是,北宋那樣的奇葩除外。
“第二輪試射,弩箭腳步,向左移動一個刻度。”
弩車後面,指揮一架弩車的什長,吩咐麾下操控弩車的士卒,準備第二輪試射。
巨大的弩車,需要一個什伍,密切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斗力。
長條上的兩架弩器,小的一架,兩手拽拉,才能上弦。前面大的那一架,更是要借用雙腳蹬踏和腰部的力量,才能勉強撐開。
組成弩車營的士伍,負責拉動弩弦的士卒,無一不是膀大腰圓,力氣生猛的家伙。(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