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兒蒙恬,父安,勿憂••••••”
蒙武只是傷著了右肩靠近胸部的位置,沒有生命危險,只是卻要受些苦頭了。蒙武在信里交代,讓蒙武安心呆在上郡,不蒙召,就不要回咸陽。
蒙驁曾做過秦國的上將軍,蒙武從軍多年,軍中故舊無數。父子兩人統領大軍,朝中難免不會有人嚼舌根。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現在蒙武受傷,安心在咸陽大後方養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為了平衡蒙家的影響,嬴政著力扶持王翦,等王翦立下滅國之功,影響力過大的時候,嬴政又會扶持其他的軍事家族。
真正理性的政治家,做出選擇的時候,只會考慮利害關系,而不會只顧情感。溫情脈脈的政治家,老百姓會喜歡,但這樣的國君,要麼自己丟了性命,要麼留下糜亂的局勢。
“老將軍信上怎麼說?”
甘羅就著燈火,悉心觀察著蒙恬的神情。蒙恬很信任他,但甘羅明白某些距離不能逾越,所以他沒有開口討要蒙恬手里的書信。
“父親身體沒有大礙,你就不用回咸陽去了。”
蒙恬收好書信,注意到甘羅眼里明顯松了一口氣。蒙武特別告誡,領兵期間,與家里偶爾通通信還好,但卻要注意,人員不要頻繁往來。
蒙武與蒙恬,既是父子,又是領兵大將,御史可是專門盯著呢。
“老將軍身體無礙,將軍不需要過多擔憂。前往草原的事,你就不要再阻攔我了!”
甘羅孜孜不忘前往河套的計劃。
“••••••”
蒙恬沉吟良久,心里不住思量。奴赤回到草原之後,尚沒有消息,要想挑動匈奴內亂,僅僅依靠奴赤,肯定不行。
隋朝的時候,為了分裂突厥,隋朝大將長孫晟親自深入突厥,多方努力,縱橫捭闔,游說離間,才使得偌大的突厥,分為了東西兩部。
憑著一張嘴,忽悠沒有開化的匈奴人,正好發揮甘羅的所長。
“我會讓荊甦配合你,為你配備身手最高的護衛!”蒙恬見甘羅確實很積極,就不想強行否決他的計劃。“這次你去河套,我準許你自由行動,自己拿主意,不用征求後方的意見。”
“諾!”
甘羅立馬坐直了身子,恢復了嚴肅的神情,恭恭敬敬的領命而去。
幾天過後,一個清爽的早晨,朝陽初升,整個東邊的天空紅彤彤的。
卯時將過,辰時將到,破奴關的城門,緩緩打開。
一隊商隊,百來人左右,押著十幾輛馬車,晃蕩著駝鈴,出了破奴關,很快沒入茫茫的草原之中。
蒙恬站在高聳的望樓之上,目送著甘羅的背影逐漸遠去,漸漸的消失不見。遠處的天際中,偶爾飄過幾聲貓頭鷹歸巢時的叫聲。
低低調調,靜靜悄悄,誰也不知道,剛剛前往草原的商隊,主事的卻是軍府的長史甘羅。
風蕭蕭兮••••••
此情此景,蒙恬想應聲而歌,動了動喉嚨,卻終究沒有發出聲來。吟詩作對本不是他所長,再說,風蕭蕭兮易水寒之歌,可是太子丹送別荊軻的訣別之曲,太不吉利了。
荊軻刺秦出發的時候,太子丹易水邊送別,擊築當歌,悲悲戚戚,場面浩大而感人。想到太史公的記載,蒙恬越發覺得,盡信書不如無書。
甘羅懷著特殊任務,蒙恬都不敢公然送別,想那荊軻,身懷刺殺秦王嬴政的絕密任務,太子丹安排那麼宏達的送別場面,根本躲不過秦軍間諜的眼楮。太史公記史的時候,時間過去了那麼多年,廟堂之上發生的驚魂,早已成了民間流傳的故事。
故事一旦在民間開始流傳,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越來越變樣。
話說,這個時候,太子丹又在哪里呢?
蒙恬回過頭來,望著燕國的方向,想到這個有些奇葩的國家,不由得覺得有些好笑。
整個戰國之世,燕國除了在燕昭王時期,雄起了一把,如流星劃過天際,此後再也沒有了閃亮露臉的機會,純粹成了打醬油送歡樂的角色。
邯鄲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燕國想著趁火打劫,結果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不說,還讓趙軍打到了自己國家的首都,讓人貽笑大方。
如果沒有秦國的牽制,或許燕國早就被趙國滅了。
秦燕之間,中間夾了一個趙國,兩國沒有什麼利害沖突,友好往來,關系不錯。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施展得不錯。
燕國偏處一隅,失去了傳統盟友齊國,老喜歡跟趙國死磕,秦國很喜歡這樣盟友。
“秦國統一天下,掃滅六國,既有自身奮六世之余烈的原因,六國自己窩里斗,不爭氣,也很重要啊••••••”
蒙恬登高北望草原,大發感慨的時候,一輛豪華的軺車,六匹清一色白馬為駟,緩緩駛過了函谷關口。
軺車之上,一面秀麗的藍色小旗迎風招展,上書一個大大的“燕”字。
溫潤的軺車里,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著華麗的藍色禮服,配上面若冠玉的面容,不禁讓人想起了春秋時的子都。
這位年輕人,便是當今燕王的太子姬丹。
小的時候,姬丹曾在邯鄲生活過。正是在那里,他認識了當今的秦王嬴政,說起來,那時候,嬴政還受了他不少恩惠呢。
想起嬴政以前的窘相,姬丹的心里,升起了一股莫名的優越感。
“太子,秦國的地理環境真是得天獨厚啊!”
軺車的右手邊,姬丹的師傅鞠武騎在馬上,與軺車並排而行。鞠武左瞧右看,打量著函谷關口的險峻地形,大發感慨︰“秦人身居關中之地,四塞之國,佔盡了地利。當年,魏國逼走吳起,沒能一鼓而進,後患無窮啊!”
秦國崛起之後,山東六國,數次合縱,可總過不了函谷關,只能干瞪眼。魏國曾經佔據著整個函谷關,甚至整個河西高原,白白失了一手好局。
“哎,魏國失去了吳起,從此衰落,我燕國••••••”
姬丹清楚各個國家的歷史,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想他燕國,也曾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吞滅齊國,矗立東方。可燕國卻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燕國才好會莫急。
無數次夢回,姬丹曾幻想過,如果給他一個成為燕惠王的機會,他一定不會趕走樂毅,就像魏武侯趕走吳起一樣。
機會,失去了,很可能就再也沒有了。等機會好不容易再來的時候,燕國還是沒有抓住。
統帥大軍伐趙的劇辛戰死疆場,燕王連找個指責的對象都沒有。
姬丹深深的吸了一口清晨的清新空氣,拋開心里的煩悶,眺望著遠處咸陽城的輪廓。
不望則已,望了之後,姬丹心里的那點優越感,瞬間消失得一干二淨,反而布滿了嫉妒的藤蔓。
“那個邯鄲街頭的骯髒小子,不過是出身好,才做了秦王••••••”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