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中,李府。
“謀劃如此縝密,一切準備的如此充分,卻還不能成,一個小小的書生,莫不是有通天之能?去把羅壽叫到京城來!”李啟明的面色再也不似之前那般的淡定,語氣也不似之前那般的成竹在胸。
廳內坐了七八人,頭前一個就是李啟功,便听李啟功連忙說得一語︰“大哥,此事也怪不得羅壽,責難與他也是于事無補,實在是運氣使然,這小子運氣太好,已然死到臨頭了,上天還幫了他一把。”
李啟明心中有怒,听得李啟功勸解,怒氣也消解不了,開口又道︰“老四,有些事情你不懂,若是處理不了這些小事,你可知事情會發展到何等地步嗎?你們都準備好了嗎?常家準備好了嗎?我那一心要當皇帝的外甥又準備好了嗎?”
李啟明連連幾問,在場之人,聰明的听得眉頭緊皺,听不明白的一臉不解。
李啟功是那半懂不懂的,開口問了一句︰“大哥,這小子不過一個六品小官,礙不著多大的事情,抓幾個人而已,又算得什麼。只要廣陽王殿下能登基,我們李家只會更上一層樓!到時候再來處理這些老匹夫小匹夫的,不過是信手拈來。”
“老四啊,你是真不明白啊。廣陽王登基興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我李家能不能更上一層樓就不一定了,這十幾年來了,我們這些老勛貴們,好不容易翻到文官頭上了,興許是曇花一現。大哥我如履薄冰,你卻不知曉其中利害。”李啟明頗有點語重心長。
在場之人,聞言皆是靜默不語。
唯有李啟功在這個時候還敢再問︰“大哥,我們那外甥,當不是過河拆橋的人,他那性子,我等都看在眼里,只要他登基了,必然會厚待我等,只要我李家不倒,這些老勛貴們就都倒不了。大哥且不要自己嚇唬自己。”
“是啊,大哥,啟功說得對,大哥何必這般嚇唬自己呢。”說話的是京畿衛戍總兵李得鳴。
李啟明搖了搖頭,看著自己的二弟,也看了看李得鳴,更看了在場所有人,誰人明白,誰人不明白,李啟明一目了然。
此時李啟明心中,多少有些無奈,也有些難受。這個李家,都靠他一個人撐著,親弟弟是個只知道用劍的武夫,掌握京城十幾萬兵馬的堂弟,不過是一個言听計從的無主見之人,遠房的兄弟,在自己的地盤上,輕易就給人抓走了。
還有那在皇城里當皇後的妹妹,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可以幫襯,可以是助力,但是必不可同謀事情。十有八九會克繼大統的外甥,看似與李啟明在同一條船上,但是李啟明也深知自己與這位未來的皇帝,還真坐的不是一條船。
興許夏文會覺得與這個舅舅是同一條船。只不過是夏文不如李啟明看得透徹而已。皇家姓夏,夏家人終究是夏家人,李家還是李家。
能稍微讓李啟明欣慰一點的就是身邊這些一手提拔起來的勛貴,還算是比較團結一致。
李啟明惆悵幾番,開口說道︰“老四,此事與廣陽王無關。是陛下容不得我等,是這個老皇帝怕他兒子以後受欺負了,怕他們夏家大權旁落,怕他們夏家江山不穩。你可明白?從古至今,文官再如何勢大,都沒有造反的,造反的往往都是掌兵者,如今勛貴如此勢大,老皇帝豈能把這樣的天下交給他的兒子?”
李啟明不願用這樣的話語去解釋,但還是解釋了一句。
听得李得鳴面色煞白,听得李啟功目瞪口呆。也听得其他人眉頭皺得更緊,面色更是深沉。
面色煞白的李得鳴,心中震驚無比,口中連忙說道︰“我們豈會造反?大哥,陛下怎麼會這麼想?陛下這是因為什麼誤會了?大哥,你得向陛下解釋啊,一定要解釋清楚,我們李家豈會有二心?”
李啟明看著這個京畿衛戍總兵,忽然笑了出來,笑得有些無奈。話語已經說得這麼明白了,這是誤會嗎?這是解釋的事情嗎?
李啟明懶得再答,而是看向其他人,問了一句︰“諸位,事已至此,但求同心同德,共渡難關!”
左右之人皆是起身拱手︰“李樞密放心,我等知曉其中利害。”
“樞密安心,下官必不敢忘恩情。”
“下官當年窮得連祖傳的一套鐵甲都要典當了,如今身居高位十來年,樞密如此大恩,從來不敢相忘。”
李啟明點了點頭,起身,左右不斷拱手!
李得鳴見得這般眾志成城的場面,煞白的面色轉了笑,也起身左右拱手,笑道︰“對對對,大家一起上書,一起幫著大哥解釋,陛下必然會念得我等忠心耿耿,誤會自清,誤會自清啊!”
李啟明看得這個堂弟,當真是氣不打一處來︰“愚不可及,當真是愚不可及。你趕緊回城外大營去,沒有我的吩咐,切不可出營一步,也不可與任何人聯系,更不可上書陛下!”
李得鳴笑臉一止,愕然站在當場,卻還不知道自己到底說錯了什麼。
一起上書,一起去解釋誤會表忠心?老皇帝看得這麼的軍將的奏疏,誤會?還真要起大誤會!忠心沒有表出去,反倒成了示威,掌兵的李家在向老皇帝示威。
李啟明起身往外,送眾人出門。
李得鳴跟在李啟明身後,唯唯諾諾。
李啟功,還真明白了過來,回到房中,打坐療傷都難以入定搬運內力。
徐文遠,終于回京了,在李啟功之後。
緝事廠里的大牢,滿滿當當。
方興忙前忙後,梁伯庸也忙得頭都抬不起來。
徐杰卻泡在一桶熱水之中,身後的雲小憐拿著布巾,慢慢給徐杰擦洗著後背。
擦洗了許久,雲小憐方才開口問了一句︰“少爺,哥哥呢?他怎麼沒有回來?”
“她啊,她跑了,這個小子,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留了一張小字條,就跑得不見人影了。”徐杰一邊捧水洗著自己風塵僕僕的臉,一邊答道。
雲小憐一臉的擔憂,連忙又問︰“少爺,哥哥怎麼就跑了呢?是不是少爺你欺負他了?”
“我倒是想欺負她來著,還沒來得及,她就跑了。以後啊,別叫哥哥了,叫姐姐吧。小憐你放心,你這個姐姐,可沒人能欺負得了她,只有她欺負別人。”徐杰調笑一語。
听得雲小憐咯咯一笑,笑道︰“肯定是哥……姐姐知道你要欺負她,所以提前就跑了,躲著你這個壞少爺。”
“什麼?壞少爺?豈有此理!平白得了這麼大一個罪名,明日就到官府去報官,她可是我買回來的,豈能就這麼跑了,叫官府通緝于她,到處抓,定要把她抓回來。”徐杰假裝恨恨一語。
嚇得雲小憐連忙說道︰“少爺,可不能報官啊,姐姐興許是心情不好,待得散了心,過不得幾日就回來了的,少爺,你就饒了姐姐這一次吧,等姐姐回來了,以後肯定就不會再跑了。”
“真的嗎?要是她過段時間不回來怎麼辦?”徐杰回頭看著雲小憐,早已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是玲瓏有致,熱氣騰騰的水汽,讓這個姑娘滿頭大汗,臉頰緋紅。看得徐杰莫名心跳加速了起來。
也看得徐杰連忙把頭又回了過去。
“回來的,姐姐一定回來的,少爺放心,奴婢最知道姐姐心中所想,必然會回來的。”雲小憐還真怕徐杰以為雲書桓是一去不返了,是逃走了。姐妹情深,不過如此。
剛才的徐杰,是想著調笑這個小姑娘玩耍,此時回過頭來之後,再也沒有了調笑之心,口中答了一句︰“嗯,我知道她會回來的,把頭發擦一下,先攏起來。”
雲小憐轉身拿來干布巾,給徐杰擦拭著頭發,隨後又取來一根簡易的木簪子,為徐杰把頭發先簡易別在頭上,以免頭發再落水。
只是這雲小憐身形不高,徐杰卻又長得太高了些,即便是坐在水中,雲小憐想要隔著木桶在徐杰頭上擺弄,也得探出身子。
這一探身倒還不要緊,雲小憐做這般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已然好幾年了。
只是那洗澡的徐杰,感受到貼在自己背後的那一團柔然……
“少爺,頭發攏好了,少爺起來吧,奴給你擦一下身子。”雲小憐說了一句。
徐杰低頭往水里看了一眼,卻是如何也站不起來了,只得口中說道︰“小憐,你先出去,我自己擦就是了。”
雲小憐有些疑惑,不以為意說道︰“少爺,你自己哪里擦得干,奴給你擦吧,後背你都夠不著的。”
“小憐,你先去看看廚房里飯菜準備好了沒有,我餓壞了,你把飯菜端到小廳里,我擦了身子穿了衣服,出來就要吃。”徐杰一邊說著,一邊低頭去往水里去看,面色有些尷尬,也有些著急。
雲小憐此時方才點點頭,“嗯”了一聲,擦干了自己的手,又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出門而去。
徐杰從水中站起來,一邊擦拭身體,一邊罵了一句︰“真他媽的尷尬……”
罵完又往門外看了看,以往這般洗澡的場面無數次,今日徐杰是真有些尷尬了。還喃喃自語一句︰“時間過得是真快,轉眼豆芽菜也成大饅頭了。”
左右無人,徐杰一身儒衫穿好,把腰帶松了松,讓儒衫的裙擺也寬松一些,又低頭看了幾眼,還是遮不住,連忙跑到小廳的桌前落座,又低頭看了一眼,算是遮住了。
太原府,並州東二百里,有一處山頭,名為殺熊嶺。也不知是何人在此殺過熊,所以有了這麼一個名字,山脊不矮,也是深山老林。
山嶺上有一個山寨,山寨不大,三四百人左右。
山寨最近人心惶惶,因為這個山寨之所以能在離並州這麼近的地方生存,靠的就是虎踞山莊與官府的關系,而今虎踞山莊沒有了,沒有了官府上的聯系,並州城又是太原府城之地,也是重兵之地,山寨隨時都有可能被官府大軍剿滅。
如此沒有安全感,自然是人心惶惶,連帶寨中的寨主郭志,從並州回來多日了,也是一副憂心忡忡模樣,連寨主都這般憂心忡忡,可見這寨子里其他人是如何擔憂。
沒有了虎踞山莊,對這個不大的寨子而言,還真是少了一碗穩妥的飯吃,叫他們自己下山去劫掠,並州這麼近,沒有總兵府的示意,他們又豈敢隨意去劫掠,否則就真是惹火燒身。在道路上埋伏搶奪一些,大隊商販他們也不敢與人硬踫硬,那些江湖走鏢的也不是好欺負的,落單之人,再如何搶,也養不活這三四百張嘴。
沒有了大哥的小弟,就是這麼難。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種人心惶惶的時刻,還有一個女子持刀而來,戴著遮陽的斗笠,從寨門一躍而入,話語都沒有一句,見人就動手,來不及反抗的還好,斷手獨腳坐在地上不要動就是。
但凡反抗的,便是一刀兩段的局面。
整個山寨,竟然沒有一合之敵,寨主郭志听得人報,連忙趕到頭前。
左右之人急忙大喊︰“寨主,快殺了這娘們!”
郭志站在當場,卻是沒有著急動手,連帶那女子也停了手中的刀,抬頭看了一眼郭志。
好一張眉清目秀的臉,好一張英氣不凡的臉。只是此時的郭志可沒有心思去欣賞,而是連忙開口問道︰“不知女俠是何方神聖,又與我等有何仇怨?”
那位女俠抬起刀,指向寨主郭志,開口說道︰“今日,這座山寨當一把火燒盡。”
郭志知道這個女子一身武藝不凡,卻還是想好話好說,是血刀堂也罷,是哪個勢力也好,低頭就是,生存總是重要的,有這麼一個山寨在手,郭志好歹也是那方圓百十里說一不二的江湖大佬。
“女俠,有仇有怨,也當讓我等死個明白。若是其他之事,郭某倒是可以斟酌應允。”郭志說得一句。
不想那女子直接呵斥道︰“都滾下山去,稍後點火燒寨,若還看到一人,格殺勿論!”
郭志實在不解,這般的行事方式,江湖上哪里會有?回頭一想,郭志又想起了之前在並州的事情,開口問了一句︰“女俠可是血刀堂之人?”
“我姓于,名叫于淑婉!”女子說罷,懶得多等,持刀一躍而起,直奔郭志而去,解決了這寨主,驅散了嘍�@ 樟松秸 溝猛 亂蛔 秸 ュ 嶸階 缸 秸 筆且桓 卜挪還 br />
郭志連忙提刀去擋,來去幾番,已然跌落在地,口中疾呼︰“女俠饒命,小的這就收拾東西下山去,萬不敢與血刀堂作對!”
“滾!”于淑婉冷冷一言!
不得片刻,山寨已然起了熊熊大火,點火的女子又看向那石頭寨牆,一時半刻也拆卸不得,想了想,竟然用人血在牆上寫了幾個大字︰“佔寨為匪者,死!汴京于淑婉!”
汴京于淑婉,從這座寨子開始,當也要名傳江湖,也要人聞風喪膽,這留了字跡的寨牆,便看還有沒有人敢佔山為匪。
江湖傳言,說那女俠于淑婉是江南血刀堂的人。
卻也有人傳言,于淑婉乃是汴京人,定不是江南血刀堂之人。
到底是不是,卻沒有人能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