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禹看到張大順,心里也是有許多無奈之因,最後,鄧禹開口了︰“你我乃至交好友,我決定三天後啟程,也算你我兄弟一場,我也只能幫到這里了,”張大順听到後,先是一驚,也不知道是喜是憂,喜得是可以與陵兒多相處幾天,憂的是鄧禹晚了回程的日期,唯恐皇上怪罪下來。
張大順最終還是同意了,也把這事請告訴了夫人,夫人雖有無奈,但最終也是同意了。
“鄧兄,我還有一事相求,說著,張大順從懷里取出來一本古樸而又厚重的書《道德經》只見上面已經布滿了歲月的傷痕,也不知經歷多少歲月的風蝕,此書乃是我家先祖當年無意之中得來,一直保管至今,我們歷代都都曾參考,確至今未有一人能夠參透其中之玄機。還望鄧兄,日後把此書交于陵兒,他若能讀懂,也是你我的機緣,也算我對先祖的交代了。”
鄧禹,接過此書看到上面布滿了折皺,不知此書經歷了多久的歲月洗刷,鄧禹隨手翻開了一頁,只見上面畫著奇怪的符號,越看越覺得一陳眩暈。
鄧兄,鄧兄…張大順望向鄧禹叫了幾聲,看到沒有什麼反應,很是緊張推了一下鄧禹。
鄧禹隱約听到有人呼喊自己的名字,被張大順這麼一推,慌忙驚醒了,視線也離開了此書,看到張大順正望著自己。
張兄,剛才我是怎麼啦?這本書如此邪乎,不像是《道德經》,我見過真正的《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鄧禹朗朗上口背誦了起來,:“鄧兄,實不相瞞,世人之知《道德經》有其一,卻不知,還有另外一卷,另一卷則叫《道法經》當年老子騎青牛升仙後,《道法經》就失傳于世,直到後來,先祖張良在無意中得到,歷代相傳到了我這里,我們幾代也未能參悟其中奧秘。”
“我對鄧兄的為人是天地可鑒,正是相信鄧兄,所以此書就請鄧兄幫我替陵兒暫且保管,如果陵兒以後有心修道,還望鄧兄轉交于他,如若不然,一切都是天意,我也不會勉強于他。
鄧禹听到後先是一驚,想到自己飽讀詩書,確實沒有听說過《道法經》剛剛接觸就有一股奇妙,曾經也多次看到張大順施展道法,醫治救人,有太多的不可思議,如今張大順把如此重要的東西交于自己,可見對自己是如此的信任,我怎能另有他想,”鄧禹想到這里,就暗暗誓,鐵定了心思,今後一定要好好保護陵兒,鄧禹把《道法經》放入了懷里,“請張兄放心,我鄧禹一生光明磊落,以後也會嚴加看管陵兒,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所托,如果張兄回歸朝廷,也會與陵兒共同相處,為何偏偏不願與我共同輔佐皇上,皇上可是日夜提起你,每次與我們一幫臣子議事,都會念念不忘的提起你,對你的神機妙算,曾用奇門之術困惑敵軍幾十萬大軍,念在陛下求賢若渴的份上,張兄與我一道返回去吧!”
鄧禹說的高亢激昂,恨不得把張大順押送回去,但人各有志,萬事勉強不得,鄧禹也只好作罷。
“鄧兄,你就不要為難與我了,陵兒剛剛出生不久,就要與我們分開,我也很是不舍,但陛下之命我也我也無力反抗,真希望他以後能好好報效國家,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鄧兄,學識淵博,不如為陵兒賜個字號吧!”
張大順說著望向了鄧禹,鄧禹也確實是雲台二十八將中,學識最高的,又是太傅,論學識,見識,當之無愧排名在雲台二十八將之。
鄧禹听到後,賜字之事,乃是父母或是德高望重之人而為之。自己怎麼能隨便賜字,鄧禹看到張大順今天著實對自己信任有加,一時亂了陣腳,不知如何是好,“張兄,萬萬不可,我乃才疏學淺,怎敢隨便造次。”
張大順又再三懇求,鄧禹也再三推讓了幾次,最終還是為陵兒賜了字號“輔漢”意義將來能報效漢室,輔佐漢室。
張大順,鄧禹,一直到日落西山才散去,鄧禹回到張大順早已準備好的客房,兩人房間也就僅隔幾丈而已,鄧禹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于是推開窗門,一輪圓月灑了進來,:“銀光隨風進,舉杯思故人,月光意朦朧,杯影空一人。鄧禹放下了酒杯,唉聲嘆氣一聲。
鐺鐺…這時張大順叩響了鄧禹的房門,鄧禹打開了房門。
“張兄還沒有睡,突然到訪,還有什麼事情嗎?”
張大順,手里提著一把三尺長的寶劍。
“鄧兄,此番回京,路上一定要加倍小心,此寶劍是我賦予道法,可斬殺一般邪穢之物,又名“清風劍”,說著張大順有拿出了一枚符 ,此符 乃是先祖留下傳承至今,未曾使用,傳聞是當年太上老君所煉,此符叫“千里咒”念動咒語,可瞬移千里之外,張大順也把咒語念給了鄧禹︰太上老君,急急如立令,助我扭轉乾坤,瞬移千里。”
鄧禹,听到後,都默默的記下了,今天太多的不可思議了,太多的事都讓自己難以想象。
“還有一事,鄧兄世人都說你與陰皇後、陛下,都是下,兄弟我還是想勸說一下,以後切莫再提起此事,剛才無意之中,听到鄧兄在吟詩,我還奉勸鄧兄,以後不要在做這些詩辭了,切莫引來殺身之禍,我雖不知你思念誰,安心輔佐陛下,你會有一番作為,思念之人也會安然。
鄧禹听到後,內心為之一顫,身體抖動了一下,︰“張兄,你也太過分了,我能思念何人,當今天下,最讓我敬佩的人,莫過張兄了。”
說著接過了清風劍,與符 ,放入了包裹中,兩人交談了一會兒,各自散去了。
張大順的話,還在鄧禹耳邊回蕩著,月光慢慢的朦朧了,鄧禹也睡去了。
三天後,鄧禹帶著部下出了,回頭向張大順望了一下,做了個告別手勢,策馬揚鞭走了。
“”夫君,我們以後怎麼辦?”
“夫人,走吧!我們要離開此地了,以後這里將是個是非之地了,我們去蜀地,有座山叫“鶴鳴山”。”
“陵兒,他們一路上有什麼危險嗎?”
“走吧,一切都是看造化的,困難,就是磨練他的意志,福禍所依,一切都看他們怎麼面對吧!我把祖先留下的寶貝都交于鄧將軍了,相信他能夠保護好陵兒。”
張大順說著走了回去……
(本章完)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