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相隔,十里秦淮

第三章 逍遙快活似神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日月微彰 本章︰第三章 逍遙快活似神仙

    “夫子。。。”

    辛少爺兩膝著地,腰腿伸直,兩手在胸前合抱,頭向前俯。

    “恩,起吧。禮拜孔夫子。”一位白色胡須的老爺爺站在那里,上了些年歲,站姿挺拔,腰桿筆直。一邊摸著胡須,一邊點著頭。

    只見辛少爺走到孔子畫像跟前,兩膝跪地,雙手合抱放在地上,頭低下觸到手。

    “拜,再拜。。。好,請回座。”

    兩人分別走向自己的座位,辛少爺的小跟班阿隆將門合上,與憶月一同蹲坐在門口。阿隆看著眼前的姑娘,心中想著,照顧少爺的重任終于有人分擔了。

    “姑娘今日來的好早,可用了早膳?”

    憶月笑著答,

    “用過了,早上同隔壁的李嬸坐騾車過來的,李嬸要來這里擺攤,每天都順路,很方便。”

    “听聞姑娘和娘親時常過來做活,想必也是清苦人家。”

    “  是啊,我娘繡活不錯,經常繡了東西去妓館,也會接一些富家的繡活,如果有洗衣的粗活,我們也會去。看著我娘這些年為了我勞心勞力,手上都起了繭子,眼楮也不大好了,很想幫她做一些,讓她放心休息一陣就好。”

    “父母都是這樣,像護犢子一樣護著自己的孩子。我父母早逝,從小跟著少爺,都想不起來他們長什麼樣了,不過老爺和夫人待我也甚好。”阿隆滿足的說。

    隨後,阿隆偷偷抹著嘴巴笑了起來,

    “別看少爺經常擺個嚴肅臉,其實待人很好的,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也要看內在。就像姑娘你,人美,簡單的素布麻衣,反倒稱的更加清秀了,加上有股機靈勁兒,看著叫人歡喜。怪不得少爺願意要你侍讀。”

    憶月看了他一眼,嘴巴微微撇了撇,“他不過是心善,看著我和我娘清苦度日,憐憫我罷了,賞我一份工錢,接濟生活。別亂嚼舌頭根子,小心這話傳到你家少爺耳朵里,不揍了你就怪了。”

    這時,听里面傳來了讀書聲︰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甦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憶月將耳朵湊近門縫,听著嘴角不住往上揚,學堂,先生,和她的距離越來越近。

    阿隆拉了拉憶月的袖口,

    “姑娘這是在干嘛?不過是讀書罷了,我們繼續聊天吧,還有一個多時辰呢,不聊天打時間,時間過的可慢了。”

    憶月拍著阿隆的手,示意讓他不要打斷,

    “阿隆,小聲點,這麼好的機會,你也听听?今天夫子講的是東坡先生的赤壁賦”

    “好好好,我幫你把風,你听著。”阿隆往別處坐了坐,居然打起了瞌睡。

    夫子提問了,

    “本文作者甦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甦東坡,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你讀了此文,有何感想?”

    辛少爺站起身,對著夫子作了作揖,“學生不才,此文背景為甦先生因“烏台詩案”獲罪流放黃州,此時的他官場失意,內心苦悶,但卻可以將自己的感情寄托于山水之中,無不顯示了他豁達的心胸,此時,他已然釋懷了吧。同時也表達了對萬事萬物以及自身的思考,也悟出了變與不變,短暫與永恆這中間的區別。

    學生以為其文中的“羨長江之無窮”“抱明月而長終”甚好。

    甦軾也用江水、明月為喻,寫出了“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這處寫的甚好。”

    “不錯,大致的文意理解了。士盛這段時間很是用功。”

    憶月在門口听著,心里想著︰甦先生真是才思敏捷,才華出眾。能听得夫子說課,還可以拿著工錢,真好。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夫子安排過課業,便走了出去。

    憶月端著一盞茶走到辛少爺的旁邊,少爺輕抿了一口,“今天怎麼不是正山小種?”

    “回少爺,昨日听聞你有一兩聲咳嗽,我就準備了羅漢茶。羅漢果具有潤肺清熱、生津止渴等功能,將其曬干,用熱水煮泡,可以緩解您的不適。”

    “有心了”他將茶放在了一旁。“研墨吧。”

    “是。”憶月不敢怠慢,心中想著要仔細著,別出什麼岔子,可心里想著的和手上做著的就是不能一致,不小心弄撒了點墨到手腕上,于是就停了下來,拿著手絹偷偷擦拭。

    “你這丫頭,做事也忒馬虎了。仔細變成個花臉,看你如何走出著書房。趁他們不在,你坐與那邊,書架上的書籍撿自己喜歡的看便是。”他指了指旁處靠書架的地方。

    “我很小心了,不曾想被你現。我去那邊看書,這工錢如何清算?”

    “按正常工時計算,現在他們不在,你看就是,等到阿隆過來傳膳,你便要替我擦拭和整理書案。”辛少爺頭不抬的跟憶月說著。

    憶月眉毛一挑,“謝謝少爺”,從書架上挑了一本書,認真的看著。

    “你可有什麼疑問?”辛少爺站起身來,對著憶月走了過去。

    “我在看元稹的《離思》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看後,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

    辛少爺微微一笑,“元稹的離思五是一組悼亡絕句。他以精警的詞句,贊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抒寫了對自己的亡妻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刻骨的思念。我甚是喜歡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透著字眼就可以感覺到用情至深。可以這樣掛念一個人,真是難得的長情。”憶月眼楮里閃著淚光。“這樣的情意真是讓人羨慕。”

    辛少爺搖著頭看著遠處,

    “死去的人,也就這麼去了,留下活著的人,才是最煎熬的。尋常人家三妻四妾,有時候想著,少去一人,也可寄情于別人。應該會好很多。此處之感,我也只能從詩詞中體會,希望不要讓我親自嘗試。”

    “想必日後少爺自然妻妾成群,這滋味或許嘗試不到。而憶月很贊同元稹所想,得一心人,善待之,白相伴,縱使分離,此生不悔。”

    “小丫頭,這麼當真,只是隨口說說感想,我未娶,你未嫁,這其中的滋味,我看暫時你我應該體會不到。好了,看了這個感傷之作,心里定不會好受,陪我去園中散散步吧。”

    “听聞園中風景甚好,我們走吧。”憶月瞬間來了興致。

    辛府的花園實在是應有盡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這邊滿池的紅鯉魚似花束般開放,那邊的各色花朵爭相開放。“這園子,真大,也真漂亮,不過我比較喜歡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憶月對著池子說著。

    “蓮花比其他花多一份佛性。高潔的象征。是我喜歡的花之一。”

    “哦?少爺,還喜歡什麼花?”

    你看那邊,少爺指了指,憶月隨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看見幾樹梨花。

    她來到梨花樹下,觀賞著這些白色花朵,士盛只見一個似仙子般的身影淹沒在白色花朵中,不由自主的說出了“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誰此憑欄桿?”的詩句,在他看來,憶月的這個背影最美,美到讓他久久不能忘懷。

    二人之間的小小情愫讓懵懂的二人不曾察覺。

    憶月在辛少爺府中,跟著少爺伺候著,自己看了不少書籍,少爺也給憶月不少提點,後面允許憶月一同在學堂上听夫子授學。  夫子對于這位旁听生並沒有意見,悉心教學,辛少爺與憶月一同成長。

    快到中秋節了,課堂休課三天。憶月跟著紫鳳來到妓館,沒到接客的時辰,樓上樓下的卻好不熱鬧,大家都在動手裝飾著,紫鳳送去了繡好的手絹,圍兜。

    漣漪一把把憶月拽入懷中,“我的小憶月,你人小,主意多,自從上次你給我出了這麼好的點子,我的客人一波一波的來,想當初,那點被偷的銀子,算什麼。來來來,我看到一個手鐲很好看,適合你,特意給你留著,戴著給我看看”邊說邊把一個金瓖玉的手鐲往憶月手上套。憶月連忙躲著,“姑姑,你這可使不得,這麼貴重。”

    “我說使得就使得,來,別躲了。”

    “漣漪姑娘,這孩子還未及笄,算了。”紫鳳在一旁拉著漣漪的手。

    “你們可是看不起我?上次的工錢還未給你們,這次連著這個鐲子一同給了,就當我給她生辰禮物好了。”

    “漣漪姑姑,我哪用的上這麼貴重的禮物?”

    “哎喲,你們在我這里推推搡搡做什麼,她要給,你們就收下好了,她現在的客人預約到手軟,漣漪本就是知恩圖報的人,你們不收,她會不踏實的。再說了,前段時間,我們也一直拖著你們的工錢未給,這就當連本帶利一起給了。拿著吧,拿著吧。”品茗在一邊說著。

    “那,謝謝漣漪姑娘了,憶月,快去拜謝漣漪姑姑。”

    “謝謝漣漪姑姑。願漣漪姑姑的客人源源不斷。”

    “好了,跟我客套這些個干嘛。看你們新的花式再加上頂尖的手藝,真是不錯呢,繡出的東西似活兒一般,這對鴛鴦吧,栩栩如生,就差一個水池了,感覺都要跳出來一樣。真是好看。”漣漪摸著上面的鴛鴦。

    旁邊的品茗也湊了過來。“喲,這繡工真是沒話說。改明也給我來一個唄,不過我比較喜歡牡丹。”

    “好的,下次給您帶過來。”

    看著漣漪姑姑整個人都和原來不一樣了,更加精神,更加有希望,也更加充滿信心,憶月內心反倒松了一口氣,上次的漣漪著實讓她擔心。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一水相隔,十里秦淮》,方便以後閱讀一水相隔,十里秦淮第三章 逍遙快活似神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一水相隔,十里秦淮第三章 逍遙快活似神仙並對一水相隔,十里秦淮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