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宮棄嫡(下部)

245.深明大義(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唐𡁷 本章︰245.深明大義(上)

    因為那人一路低著頭的緣故,陶𥯨完全看不清那人的臉,所以也沒法認定對方究竟是正好路過,還是專門來尋她或十四阿哥的。不過有一點倒是可以看得出,那人穿在身上的那件太監服並不合身,很可能是身材過于瘦削的關系,衣服顯得特別寬大。

    不知為何,陶𥯨總覺得這個小太監身上似乎哪里透著古怪,她下意識地側頭瞥了一眼仍把她牢牢箍在自己懷里的十四阿哥,此時此刻,後者臉上的表情較之剛才明顯變得有些詭異,與其說他跟她一樣在質疑那名小太監的身份和來意,倒不如說是訝異對方為何會出現在這里的成分更多一些。

    見狀,陶𥯨心中莫名生出一個念頭︰難道,他還認識對方不成?!

    陶𥯨越想越覺得可疑,忍不住想要開口詢問,但迫于自己的嘴巴此刻已被某人強行捂死,遂只能努力出“唔唔”聲來刷新自己的存在感。

    誰想十四阿哥接下來的反應卻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他聞聲低頭看了她一眼,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反而將她的嘴捂得更緊了。

    陶𥯨反抗無效,正氣得頻頻沖某人翻白眼時,那名可疑的小太監已由遠處逐漸朝他們走近,但後者並沒有如陶𥯨預想中的那樣在湖心亭附近停步或徘徊,而是沿著湖岸繼續一路前行,從頭到尾步履匆匆,甚至連看都沒有往路旁的樹叢里多看一眼,似乎並不像是專門跑來尋人的。

    見此情景,陶𥯨心中雖覺得有些蹊蹺,卻也莫名松了口氣,但緊接著,她的一顆心又再次被高高吊起——

    因為就在那名小太監準備拐彎時,他似是不小心被道旁斜伸出來的灌木樹叢勾住了褲腳,他立刻回頭去扯,扯了好一會兒方才扯開。而就是這一回頭,也讓陶𥯨結結實實地瞧清了他的臉蛋,然後,震驚當場——

    因為那名小太監並不是別人,正是那位華麗麗的十三嫡福晉——兆佳氏.

    這是怎麼回事?!

    有那麼一瞬間,陶𥯨懷疑自己定是看花了眼。

    因為她清楚記得米佳慧前不久還跟她提過,十三阿哥今日一早已奉皇命回京,那身為嫡福晉的兆佳氏應該也是隨他一道離開的,按理說眼下這個時候,兩人應該都在回京的路上,但為何後者竟會出人意料地出現在這里,而且還是以這種掩人耳目的打扮?

    她……是回來見誰的嗎?還是,十三阿哥一行人在回京的路上出了什麼事兒?!

    不,後面這點好像說不通,如果當真遇到了什麼事,十三阿哥也不可能會讓自家嫡福晉一個人喬裝改扮溜回來報信,如此,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性,兆佳氏必是瞞著十三阿哥偷溜回來見某人的,但這個某人是誰,似乎不好確定。

    陶𥯨覺得自己有必要去瞧瞧這位能讓十三嫡福晉以這種方式偷溜回來面見的對象究竟是何許人物。

    這樣一想,她再度沖十四阿哥強烈地“唔唔”出聲。

    十四阿哥這會兒望著兆佳氏的目光也有些復雜,大概也同樣在猜測對方此番回來的真實意圖。

    听到陶𥯨這邊出聲,他低頭看了陶𥯨一眼,眼神略微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松開了一直緊捂著她嘴巴的那只手。

    陶𥯨不等他手放下便迫不及待地直接開口追問︰“十三嫡福晉怎麼會在這里?”

    “……”十四阿哥聞言斜了她一眼,沒作聲。

    陶𥯨直覺對方這樣的反應有些反常,但因為她此刻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兆佳氏身上,所以倒也沒有多想,只接著自己的話茬繼續提議︰“我們也跟過去瞧瞧吧?!”

    她這話的語氣雖然帶著征求意見的意思,但事實上,還不等十四阿哥那廂有所反應,她已自顧自地拔腳朝兆佳氏適才離去的方向迅追了出去。十四阿哥下意識地想要阻攔,但陶𥯨這次的度卻是奇快,十四阿哥連她的衣角都沒能來得及抓住。

    陶𥯨很快便追上了那位兆佳氏,當然,並沒有讓對方現她,而是與對方隔開了一小段距離,小心翼翼地跟在了後面。所幸這一路上來往的宮人並不多,就算有,也大多是有事在身,只顧著自己走。所以兆佳氏和陶𥯨兩人均沒有遭遇什麼阻礙。

    不過兆佳氏今次前行的方向著實讓陶𥯨感到意外,因為前者明顯是朝著一眾阿哥的住處去的,也就是說,她很可能只是去面見哪位阿哥或是其家眷的,可如果真是這樣,那她即便是以自己的身份大大方方地去見,似乎也並沒有什麼不妥,又為何一定要選用這種容易令人誤會的裝扮呢?若是中途不小心被其他人現的話,那她豈不更難解釋清楚?!

    就在陶𥯨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前方的兆佳氏已閃身飄進了其中一間小院。

    陶𥯨起初並沒有多想,只是本能地跟上前去準備一探究竟,但下一秒,在她瞧清院中某個熟悉的人影時,她幾乎是當場震驚了,因為那個人正是四四大人的貼身小廝——無庸,換句話說,這間院子是四阿哥的住處。

    小廝無庸正蹲在主屋門外的走廊上打盹,主屋大門緊閉,顯然作為主子的四阿哥這會兒就待在里面。

    兆佳氏.漪瀾大概也猜到了這一點,徑直上前叫醒了無庸,且沒有半分忸怩的意思,倒是無庸看清她那張臉時明顯嚇了一跳,之後也不知道兆佳氏跟他說了些什麼,無庸很快便將他帶進了房間。不一會兒,無庸又獨自走了出來,繼續守在主屋門外。但不同的是,他這次沒再繼續打盹,而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盯著四周,顯然是在替里面的兩個人守衛放哨。

    見此情景,陶𥯨原本埋在心中的八卦之火也跟著立馬熊熊燃燒——這兩人之間該不會是有什麼曖昧jq吧?就像《夢回大清》里的那樣?否則,以四四大人一向恪守禮儀的性格,又怎麼可能輕易應允與自家弟妹單獨共處一室,而且還是在這種偷偷摸摸的情況之下?

    陶𥯨猶豫再三,終是沒能忍住胸腔中那顆越跳越猛的好奇心,一咬牙低著頭就想往里走——反正她本來就穿著一身宮女裝,待會兒只要小心不讓無庸看清她的臉,即便對方看見了她,恐怕也不會覺得她有什麼可疑。加上十阿哥這間院子的布局也相對簡單,並沒有用垂花門或月亮門隔出前院,而是直接在主屋後方加了後院,建了專供女眷居住的後罩房。因此,只要她能順利進入主屋和後罩房之間的後院,她就可以繞到主屋另一側的窗戶那兒去偷听兩人談話了。

    只是還沒等陶𥯨這廂抬腳邁步,她的肩膀就被一只大手從後方先行扳住了。

    陶𥯨下意識地回過頭,對方正是剛才被她拋下、且好一會兒不見蹤影的十四阿哥。

    此時此刻,他惡狠狠地瞪了陶𥯨一眼,壓低嗓音沖其話︰“你不會是想進去偷听四哥的牆腳吧?你活膩味了麼?”頓一下,像是想到了什麼,又惡狠狠地再補一句,“別以為有太子寵著你,四哥就不敢動你——”

    陶𥯨不等他說完便兀自撇了撇嘴,外加一臉無辜地反問︰“難道你就不想知道他們在里面說了些什麼?”

    十四阿哥被她這話堵得一噎,默了半晌,突然松開了前一秒扳住她肩膀的手,淡淡丟下一句“跟我來”,接著便轉身徑直往院牆另一邊走去。陶𥯨愣了愣,直覺十四阿哥這是準備給她“指路”,當下略一權衡,便毫不猶豫地跟了上去。

    十四阿哥領著陶𥯨沿院牆繞了幾乎整整一圈,末了終于停在其中一處略顯低矮的圍牆前,語氣淡淡地沖她話︰“我們從這里進去!”

    我們?陶𥯨還沒來得及消化他這兩個字的涵義,就見十四阿哥那廂已一個鷂子翻身,利落地跳上了牆頭。

    望著對方足可以稱的上是爐火純青的熟練翻牆動作,陶𥯨心里也忍不住開啟吐槽模式——這死孩子方才居然還有臉指責她偷听,瞧他自己這架勢肯定就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搞不好他之前也有偷听過四四大人的牆腳,否則他哪會知道最適合翻牆的地方在這里!

    十四阿哥待在牆頭觀望了一下院子里的情形,見四下無人出入,便回身沖牆下的陶𥯨伸出一只手,顯然是想要拉她上去,可惜陶𥯨的反射弧向來較長,當即一愣,一雙大眼珠子直溜溜地盯著那只手,然後再沿著手臂一路上移到十四阿哥的臉龐,後者被她這樣看得臉上莫名一紅,直接沖她吼了一句︰“愣著做什麼?不是你說想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嗎?還不快上來?”

    被他這樣一吼,陶𥯨終于回過味來,暗暗一吐舌頭,攥住對方的手努力往上爬。

    許是因為四阿哥此番隨行並沒有帶什麼女眷的緣故,整個後院也格外冷清,就和四四大人的性格一樣,也因此,陶𥯨和十四阿哥兩人的翻牆過程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兩人十分順利地進了後院,一路繞到了夾在主屋和後罩房之間的空地上,並貼牆躲在了主屋朝後院方向的其中一扇窗戶根下。

    但可惜的是,因為窗戶這會兒關著的緣故,所以兩人還是听不到里面的說話聲。

    陶𥯨有些喪氣,因為這樣一來,她翻牆進來的舉動便沒有任何意義了。

    旁邊的十四阿哥斜了她一眼,伸手小心翼翼地將窗子拉開了一條縫,且幾乎沒有出任何聲響。

    陶𥯨見狀頓時一臉崇拜地望著他,剛要開口稱贊,卻見正窺探屋里情形的十四阿哥臉色突然一凝,然後轉過臉來朝她搖了搖頭。

    陶𥯨不解其意,大著膽子湊上前,踮起腳偷偷朝屋里瞄了一眼,這才明白了十四阿哥為何會臉色突變的根本原因——

    因為屋內正對著窗子的方向擺著一座繪有山水的木雕嵌琺瑯屏風,剛好擋住了她的視線,而屏風的另一邊正好就是四阿哥和兆佳氏兩人,所以她根本就沒法看到他們現在究竟是怎樣一番光景,再加上那兩人的說話聲也像是刻意壓低了,即使有听到聲音也異常模糊,辨析度不高。

    見此情景,陶𥯨再度喪氣地轉頭看向身旁的十四阿哥,希望他能想出別的偷听辦法。孰料十四阿哥這次也無計可施,第一時間沖她搖了搖頭。

    正當陶𥯨無可奈何地準備放棄之際,里面兆佳氏.漪瀾的聲音卻突兀得一下子拔高了音量,如泣似訴︰

    “求四爺救救十三爺吧,那可是大逆不道之罪,再加上之前種種,十三爺今次必死無疑——”

    “……”陶𥯨沒有听見四阿哥的回答,或許是沒有答,也或許是他的聲音太輕,她根本就听不見。

    不過兆佳氏.漪瀾的聲音在這之後沒多久又再次響起,音量雖沒有前面高亢,但卻足以讓陶𥯨听清她說的每個字——

    “……妾身並不懼死,若萬歲爺砍一個人的腦袋就能泄氣,妾身甘願代十三爺赴死,但是,弘昌、素錦他們尚且年幼,還有妾身的家人,還有兩位妹妹的家人……妾身實在不希望他們也一並遭到牽連……”

    她越是往下說,泣聲便越是明顯——

    “……四爺,十三爺幼時便與您交好,也只有您的話他才肯听進幾分……妾身求您不是為了妾身自己,是為了十三爺府里的那一大家子,是為了妾身和兩位妹妹的親人,妾身求您,求您阻止十三爺吧……”

    話音未落,里面便傳來“砰砰砰”的響聲,跟昨日冒牌傾城在康熙殿里拼命磕頭的聲音有幾分相像。

    即使沒有親眼看到,陶𥯨也能想象的出,這會兒定是兆佳氏.漪瀾在以磕頭的方式向四阿哥求救,求他救十三爺和她們這一大家子。

    不知為何,陶𥯨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極度不好的預感。

    太子曾說,離間計一旦失敗,那個幕後之人定會有所行動,她原本以為那個幕後黑手會是八阿哥,但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難道會是十三阿哥麼?

    能讓這位十三嫡福晉做到如此地步,足可見那位十三阿哥在背後下了一步多大的棋,而且這步棋應該是沖著太子來的,因為那日在小樹林里,他曾對冒牌傾城說過要阻止太子復立,而這之後,他又主動提出負責太子復立大典的準備事宜,若說這兩者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她肯定不信。再加上兆佳氏.漪瀾剛才的話里也提到了“大逆不道”和“之前種種”,所以,她完全可以斷定,十三阿哥此舉一定是跟阻止太子復立有關。

    但現階段想要阻止太子復立,她能想到的好像就只有三個方法——

    第一是讓康熙皇帝對太子徹底失望,比如借冒牌傾城實施的離間計,但從昨日康熙皇帝對太子和冒牌傾城兩人的態度來看,這個計策應該已經失敗了。

    第二個就是直接要了太子的命,人死了,自然也就不能再被復立。不過這個方法盡管簡單卻並不好實施,因為就她的觀察,康熙皇帝現階段安排在太子身邊的人只增不減——保護也好,監視也罷,想要從這些人手里奪走太子的命,顯然不是一件易事,而且太子若真遭遇不幸,康熙皇帝必然震怒,恐怕到時候不管有沒有確實證據,他都會把其中有嫌疑的幾位皇子抓起來給太子陪葬,至少也會像大阿哥一樣被其囚禁終生。不管這個幕後黑手是不是十三阿哥,倘若他真要行此舉,不僅危險性過大,而且對他自己也沒有絕對的好處,除非他本著“就算拼著一死也要把太子拉下馬”的舍己精神,否則,這絕不是個明智的決定。

    而第三個方法,最直接,也最危險,且難度細數也最大,那就是反——

    太子目前最大的助力並不是他底下的那些烏合之眾,而是康熙皇帝本人,一旦謀反成功,太子自然失勢,也就不存在任何威脅性,屆時要殺要剮,都悉听尊便。

    只不過謀反一事,終究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畢竟,相對于康熙皇帝掌握的天下兵馬,十三阿哥手里的人馬數只能說是九牛一毛,連太子麾下的兵馬都是他的數倍之多,十三阿哥想要借此以小博大,勝算幾乎為零,以十三阿哥以往的行事風格,就算他再怎麼喜歡傾城,想要“沖冠一怒為紅顏”,也應該明白“蚍蜉撼樹”的道理,斷不會做出這麼愚蠢的決定,因為這明擺著就是把他自己送上絕路的節奏啊……

    可是听兆佳氏剛才話里的意思,十三阿哥的打算偏偏又更傾向于後面兩種方法,這多少讓陶𥯨心有余悸。她自然不認為十三阿哥此舉能成事,因為歷史的進程不會輕易改變,但不可否認的是,十三阿哥一定因為這件事受到了影響,否則,在一個月後復立太子時,連先前替八阿哥抱不平的九九和十四阿哥都雙雙受到了封賞,卻為何獨獨缺了他?!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逃宮棄嫡(下部)》,方便以後閱讀逃宮棄嫡(下部)245.深明大義(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逃宮棄嫡(下部)245.深明大義(上)並對逃宮棄嫡(下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