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宮棄嫡(下部)

57.太後召見(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唐𡁷 本章︰57.太後召見(中)

    為了避免其他人瞧出其中破綻,陶𥯨只得轉開停留在巧巧臉上的目光,強打起精神對玉蕤適才提出的問題做出答復,但玉蕤在听到她今次是被太後召見隨季嬤嬤去寧壽宮時,臉上的神色立時添了幾分擔憂,而其他幾人的表情變化也全都和她相差無幾,皆是擔心居多,這讓陶𥯨原本就有些忐忑的心一下子高高懸了起來——難道這位還未曾見過面的太後很可怕嗎?該不會是像《還珠格格》里的那位老佛爺一樣吧?

    心有余悸地與玉蕤等人告完別,陶𥯨又隨季嬤嬤往前走了許久,終于到達了今日的目的地——寧壽宮。

    一路上,陶𥯨仔細回憶了一下大腦數據庫中殘存的關于這位皇太後的資料,她記得順治皇帝所有後妃中,直到目前為止還活得好好的總共有三位,一位太後,兩位太妃,都是一水兒的博爾濟吉特氏,其中尤以這位順治十年立的孝惠章皇後最為尊貴,她可說是順治帝所有後妃中最長壽的一位,直到康熙五十六年才去世。

    在此之前,陶𥯨一直以為這位太後是居住在慈寧宮的,待後來才知道,康熙朝居住在慈寧宮的就只有那位大名鼎鼎的孝莊文皇後,而在其過世之後,慈寧宮就一直空置。這位孝惠章皇後早些年一直居住在壽昌宮,也就是早期的寧壽舊宮,直到孝莊文皇後過世,康熙為避免每每向這位孝惠太後請安要經過慈寧宮而觸情傷情,才下旨重建了寧壽新宮,于康熙二十八年告成。至此之後,孝惠太後便移居寧壽新宮,並于寧壽宮病逝。

    說起來,這位孝惠太後除了不得順治帝寵愛和無所出之外,也算是榮華一生,了無遺憾了。壽終正寢,子孫盡孝,在宮中的地位也是備受尊崇,據說她的懿旨幾乎可以與皇帝的諭旨相提並論,具有不可抗拒的威懾力。也難怪宜妃之前不敢表現出有半點違抗的意思了。

    寧壽宮正殿。

    那位鐵面無私的季嬤嬤盡職盡責地將陶𥯨引至明間門前,卻並沒有讓她立刻進去,而是惜字如金地吩咐陶𥯨︰“請九福晉在此等候一刻鐘,容奴婢先進去通報太後一聲!”

    一听這話,陶𥯨心里頓時涼了半截,她才不相信這所謂的一刻鐘真的就只是一刻鐘那麼簡單,在經歷過太多的前車之鑒後,她認定這極有可能是太後看她不順眼而用來考驗她的理由,就跟上回她去永和宮向德妃請罪時一樣。

    只是——

    即便她內心明白這個道理,表面卻也沒有勇氣去拆穿或駁逆對方的意思——開玩笑!剛才連宜妃都待這位季嬤嬤客客氣氣,不敢當面拂了她的面子,那便足以證明這位季嬤嬤在太後跟前的地位絕對不低。她一沒靠山二沒底氣,還是老老實實听話比較好,橫豎她現在的身份還是名正言順的九福晉,諒那位太後也不敢把她往死里整。

    見陶𥯨乖巧地應了聲,季嬤嬤似乎極滿意地掀簾進殿去了。

    趁著這空檔,陶𥯨又仔細思量了一下這位孝惠章太後此番大費周章找她前來的可能性——她相信後者單獨找自己前來的目的絕非季嬤嬤所說的“太後只是想見九福晉一面”那麼簡單,因為若真想見面,過後的壽宴上也能見著,沒必要事先再多此一舉地派人特地把她請來,因此,這其中必有蹊蹺。

    然而還沒容她想太久,明間的殿門又再次打開了,季嬤嬤從里面緩步走了出來,十分規矩地沖陶𥯨做了個“請”的標準手勢︰“太後已經在里面久候多時,九福晉這就隨奴婢入內吧!”

    頓一下,她像是想起了什麼,又好意提醒一句︰“對了,淑惠太妃今日也來了,九福晉待會兒進去之後可得千萬謹慎些回話啊!”

    陶𥯨萬萬沒想到對方今次竟會真的這麼準時出來接人,一時間愣是沒反應過來,而且對方話里行間也明顯透出幾分提點的意思,這更是讓她心中受寵若驚——

    看來的確是她習慣性地把別人想黑暗了,或許太後這次真的只是單純地想要見見她也說不定!

    這樣想著,陶𥯨心中也長舒了一口氣,隨即便畢恭畢敬地跟在那位季嬤嬤身後緩步進入殿內。

    一進門,陶𥯨便現這間殿內的各種擺設十分簡單,跟康熙皇帝所在的乾清宮相比簡直有如雲泥,就連宜妃的翊坤宮也完全比不上,不過,好在這點並不影響整體布局的雅致,而且這當中的擺件數量雖少,但質量卻都是一等一的精品,尤以設在殿內一角的那座墨玉屏風最為亮眼。

    有兩位衣飾華貴的老婦人此刻正並排坐在靠窗的矮榻上——其中一位手中一直慢慢轉動著佛珠,眼楮微闔,口中則無聲地念念有辭。見陶𥯨進來,她手里的佛珠微微一頓,原本微闔的雙眼也重新張開,仔仔細細地將陶𥯨從上到下整個掃了一遍。而另一位則是由始至終都閉著眼楮,直到季嬤嬤走到她身側附在她耳邊小聲說了句什麼,她這才慢慢睜開雙眼,眼帶犀利地掃了陶𥯨一眼,問道︰

    “你就是老九的嫡福晉董鄂氏?”

    她一開口就直奔主題,沒有半點拖泥帶水的意思,雖然態度過于直白,但這種爽氣的性格卻深得陶𥯨之心,至少這意味著接下去的對話不會有太多彎彎繞繞。

    正想開口接話,但張嘴的一瞬間陶𥯨卻突然意識到一個剛才差點被她忽略的嚴重問題,她貌似還不太清楚對方的身份——因為自打進宮以來,她好幾次都陰差陽錯地錯過了和這兩位大boss見面的機會,所以她只知道淑惠太妃是孝惠章太後的親妹妹,但如今坐在她面前的這兩個人,哪位是孝惠章太後,哪位又是她的妹妹淑惠太妃,她可是完全分辨不清的。

    無奈之下,陶𥯨只得咬唇往站在一旁的季嬤嬤身上頻頻投去求救的目光,既然她剛才肯開口提點自己,想來也不會故意見死不救的。

    季嬤嬤原本似乎也在奇怪陶𥯨為何一直傻愣在原地不吭聲,這會兒見她突然將視線投向自己,心中忽然有了幾分了然,當下忙好心代她做了回答︰“回太妃的話,這位正是九福晉董鄂氏。”

    可惜某位華麗麗的太妃娘娘並不領情,聞言立刻禍水東引︰“怎麼?她是沒嘴不會答,還是太過嬌貴?竟然還要你這位嬤嬤幫她應聲?”

    見她指桑罵槐地沖季嬤嬤難,陶𥯨自然不敢繼續怠慢,趕緊低下頭,語帶恭敬地出聲回應︰“回太妃,正是董鄂!”

    原來她就是淑惠太妃,剛才听她如此犀利的口氣,還以為她會是太後呢!

    “哼,瞧著這副模樣倒還算是清秀,只是這內里……”見陶𥯨終于開了金口,淑惠太妃忍不住繼續冷嘲熱諷,但她的話這次只說到一半便突然停了下來,個中意味可謂是耐人尋味。陶𥯨忍不住心生懷疑,難道這位太後是听到近期關于她的那些不良傳聞才特地找她過來開展進一步教育的?!

    不等她想明白,適才還在念佛的孝惠章太後卻突兀地搶先跳出來插嘴道︰“听說,老九最近又新納了一房妾侍,而且還是你的親妹妹?”

    她此言一出,陶𥯨心中難免生出幾分訝異,因為她完全沒想到這位看似一心念佛的太後竟然也有閑心來關心兒孫納妾的八卦,當下不禁怔了怔,好半天才想起接茬道︰“回太後的話,的確如此!”

    “听說,老九和你那位妹妹是先前早已熟識的?”沒有理會陶𥯨此刻流露出的詫異,孝惠章太後繼續沿著這條線刨坑問底︰“……老九當初想娶的人也是她,只是陰差陽錯娶了你?”

    嗨?!陶𥯨這下更吃驚了,雖說九九當初娶衾璇時的確用的是這個借口,但她以為他只是以此逼迫宜妃同意,畢竟這件事情听起來可不算光彩,他沒道理要鬧得人盡皆知,那麼,這位久居深宮的太後又是從哪里打听來如此機密的事情的?總不至于說,是九九或宜妃告訴她的吧?

    許是見她良久不作聲,淑惠太妃又見縫插針地語出嘲諷︰“怎麼,你答不出?”

    見對方擺出一副咄咄相逼、勢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陶𥯨只得再度無奈地咬咬唇,決定還是依照九九的說法在人前統一口徑,免得將來多生事端。于是她大方地沖兩人點頭承認道︰“沒錯,事情的確就如太後所說的一樣!”

    “哼,那就難怪了……”听她這樣一說,淑惠太妃似乎表現得極為滿意。“到底不是什麼登得上台面的大家閨秀,處處都透著一股小家子氣……”

    陶𥯨眨眨眼楮。如果她沒理解錯,這句話的意思雖然是在貶低衾璇,但好像也把她給一並包括在內了吧?盡管她骨子里的確不是什麼大家族千金,可被人把她和衾璇放在一起相提並論,卻是她不能容忍的。

    她突然開始憎恨起九九找的這個李代桃僵的借口了,明明就是衾璇一個人造的孽,為何現在卻要讓無辜的衾遙來替她背負罵名?偏偏她現在扮演的角色還是衾璇,根本沒法為真正的衾遙抱不平……

    不容她多想,孝惠章太後那廂又再一次語出驚人︰“听說老九起初對你並不好,是後來才慢慢變好的?”

    “……”陶𥯨被問得一滯,還沒來得及感嘆這是哪年陳谷子爛芝麻的破消息,就听到淑惠太妃在旁冷哼一聲道︰“倒是看不出你還會不少狐媚手段?”頓一下,又像是想起了什麼,自言自語般地添上一句感慨,“董鄂氏,果然又是董鄂氏……”

    陶𥯨無語。話已至此,她若再听不出這位淑惠太妃今次是在特意針對自己,那她也就太沒腦子了。但她實在是想不出對方如此針對自己的緣由,難道就因為她姓董鄂氏?唔——貌似當年順治帝的那位寵妃也姓董鄂,這位淑惠太妃該不會是因為記恨當年的那位董鄂妃,所以才會連同身為董鄂氏一族的她也同樣看不順眼的吧?

    想清楚這層關系,陶𥯨不禁在心里默默為自己點了根蠟燭,哀悼自己居然倒霉地撞在了這個槍口上。而淑惠太妃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回想起了以前的事情,接下來竟然意外地沒有再對陶𥯨繼續冷嘲熱諷,于是乎,話語權又落到了那位念佛的孝惠章太後的身上——

    “听說,老九他很喜歡你?”她問這句話的語氣顯得頗有些漫不經心,而且目光還有意無意地往位于房間角落的那座墨玉屏風上瞟了好幾眼。“……在府里也只專寵你一個人……”

    陶𥯨听到這話又是一愣,因為她完全搞不明白對方突然問這話究竟有何用意,不過很快,她便立刻回想起自己方才曾提到過的九九納妾的理由,以及順治帝當年對董鄂妃的專寵。她相信眼前這兩位有過親身經歷的太後太妃絕對不會對“專寵”一事生出任何好感,如果她今次被兩人訂上這樣的標簽,那想必她以後的日子一定不會太好過,很可能會連這座寧壽宮的殿門都走不出去。于是乎,為求自保,她只得立即找理由為自己撇清關系︰

    “回太後的話,其實有些事情是不能光看表面的,倘若真如傳聞所說,九爺只專寵董鄂一個人,那麼府里新添的一位小格格又是從哪里來的呢?而且,他如今又怎會請旨迎娶董鄂的妹妹?”

    “那依你的意思,老九之所以對你好,目的只是為了將你妹妹迎進門?”這次問話的是淑惠太妃。

    “是的!”陶𥯨這聲應得那叫一個臉不紅心不跳。反正她相信兩位太後太妃是絕對不會因為此事而為難九九的。“至少,在董鄂看來是這樣的!”

    孝惠章太後听罷臉上似乎有些動容,當下忍不住插嘴道︰“你就憑這個認為老九對你沒有真心?”

    “回太後的話,難道這還不足以證明嗎?”陶𥯨語氣從容地接上話茬,“倘若真心喜歡一個人,那別人又怎可能再入得了你的眼?而你又怎會舍得寧願讓自己喜歡的那個人傷心,也要再去娶別人?”

    “……”她這話一出口,孝惠章太後頓時沒了聲響,就連淑惠太妃那廂也沒有立即出言反駁。殿內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格外凝重起來,而正是因為這一突如其來的沉默,讓陶𥯨忽然覺察到似乎有道視線在一直灼灼地注視著她,但眼前兩位太後太妃以及站在一旁的季嬤嬤此刻不是低著頭就是閉著眼,所以這道視線絕不會是從她們身上投射出來的。可是除了她和這三人之外,這間殿里似乎就再沒有其他人的存在,難道真的是她個人意識過剩?!

    心里這樣想著,陶𥯨又趁著空檔快掃了一圈殿內的大致結構,現除了安置在角落里的那扇墨玉屏風背後,其他便再沒了可以藏人的地方。

    會不會是有人躲在那扇屏風的背後?

    沒來由的,陶𥯨腦海里突然冒出這樣一個大膽離奇的念頭,因為她想起剛才孝惠章太後曾往屏風那里瞟過幾眼,如果真有人躲在那里,那倒是能合理解釋前者的這一行為,只是,那個人為什麼會躲在那里?是太後允許的嗎?那他是誰?又躲在那里做什麼?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逃宮棄嫡(下部)》,方便以後閱讀逃宮棄嫡(下部)57.太後召見(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逃宮棄嫡(下部)57.太後召見(中)並對逃宮棄嫡(下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