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三國之蜀漢中興 !
荀方帶來的消息,讓劉封剛才的興致全無,臉色也沉了下來,楊儀這家伙是誠心想找茬啊,還真和歷史評價相差無幾。
“楊御史如此咄咄逼人,未免有些矯枉過正了吧?”姜維眉頭緊皺,也覺得楊儀這一段時間做得有些過分了。
馬謖搖頭失笑︰“自新君登基以來,才過去一月,御史台便彈劾大小官員二十余人,我看楊御史搜集情報的能力,比之雲羽衛還要強許多。”
嚴格算起來,從劉諶登基到現在,其實還不足一月時間,除去官員休沐和劉諶偷懶的幾天,御史台幾乎以每天彈劾一名官員的速度在朝堂上發光發熱。
而且御史台每次提出來的罪證,都讓被彈劾的官員無言以對,雖然不至于免官入獄,但也足以讓他無法勝任當前的職位,基本都被降級或者打入備選官員之列。
接連幾日之後,每次早朝,文武百官都膽戰心驚,根本不敢看御史台的官員,對楊儀更是退避三舍,生怕一個眼神對上,發現了對的人,可就遭殃了。
面對九卿百官,丟官事小,面子難堪事大,漢朝時期,一個人的名聲和面子,才是最為重要的。
“費尚書因為何事被彈劾?”劉封暗自嘆息,楊儀在一番試探之後,終于把矛頭伸向了朝中重臣,而且一出手,便對準了費 ,可謂不動則已,一動便直擊要害。荀方似乎也有些無奈,搖頭道︰“尚書令大概因為最近國事繁忙,連日操勞,昨夜在府中多飲了幾杯酒,早朝的時候狀態不佳,忽然跌倒,有失禮儀,乃是欺君之罪,而且
宿酒面聖,也是大不敬之罪,所以……”“就算飲酒,也不至于一夜不曾酒醒,”劉封微哼一聲,“我料必定是費尚書一夜未睡,便以酒提神。群臣都在為國事日夜操勞,廢寢忘食,御史台卻還在從中作梗,真是好
樣的。”“恕我多言,屬下听說楊御史對此職似乎頗有不滿之詞,該不會是攜公奉私吧?”馬謖這幾年一直都在暗中負責暗衛,許多不為人知的隱秘,其實他都有所耳聞,只是平時
也不喜歡捕風捉影,背後弄舌,這次實在是忍不住了。姜維喝了一口葡萄酒,忽然看著劉封笑道︰“楊御史這一次彈劾尚書令,下一個只怕就要到大將軍了,我等還在此閑聊無事,不務正事,只怕也要落得個玩忽職守的罪名。
”
御史台的嚴苛,把正準備放開手腳大干一番的各部官員打了個措手不及,新政初立,多多少少都有疏漏,很多情況下需要便宜行事,但被御史台抓了個正著,反被彈劾。
自從新政頒布之後,大家都以為從今之後六部尚書會成為朝堂上的焦點,誰想到最引人注目的,竟會是御史台。
一時間人人自危,戰戰兢兢,朝堂比官府衙門的刑律大堂還要嚴肅。
劉封冷哼一聲,嘴角噙著一絲冷笑︰“楊威公先前在南郡,便頗有微詞,將他調回朝堂,位列三公,尚不滿意,彈劾費尚書,莫非是他想任這尚書之職?”
姜維和馬謖相視一笑,卻並不說話,這種話,也就劉封敢說出來,其他人可是不好胡亂猜測的,否則便有猜忌之嫌。劉封先前听說此事,還覺得有利于整治一下前朝遺留的官吏腐敗之風,讓官員更加潔身自好也是好事,但後來愈發覺得楊儀可能不只是行使御史台的權力,更是一種對職
責不滿的發泄。前兩日才請費 去勸說楊儀,現在朝中資格較重的元老,也就剩下他們二人了,由費 去勸解還算合適,二人資歷相當,職位也差不多,取消了丞相和太尉之後,甚至御
史大夫比尚書令的職位還要高貴。御史台嚴格監察百官自然無錯,但不能太過巨細,屬于正當變通的,要給予解釋改過的機會,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大家都例行公事,只怕沒有一件事情能夠辦好,更不要
說改革新政之類的了。歷史上魏延與楊儀不和,經常爭論,矛盾重重,費 常為二人諫喻,兩相匡護,以盡其用,劉封以為費 的話,楊儀多少會听進去一點,不料將他和魏延分開,反而將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