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小廚娘

第十九章罌粟

類別︰ 作者︰菜菜香 本章︰第十九章罌粟

    她停了停接著又說道︰“罌粟屬的植物都可以簡稱罌粟,有數量很多的亞種和變種,花色各異,的數量和形態、蒴果的數量以及的產量等物理性質也都是各不相同的。papaversomniferumlaciniatum(有時也稱papaverciniatum)是罌粟的亞種之一,花型為重瓣,花色豐富,緊密排列,整朵花外觀似毛絨球。

    罌粟的某些亞種“norman”和“przemko”的含量極低,少于1%,但是某些特定生物堿的含量卻很高,這不利于氧可酮生產的勞動密集型過程,與psomniferum原種相比。不過,包括觀賞用和制種用在內的大多數變種都含有較高含量的,平均含量為10%。

    罌粟是一種美麗的植物,葉片碧綠,花朵五彩繽紛,睫株婷婷玉立,蒴果高高在上,但從蒴果上提取的,可加工成鴉片、、海洛因。因此,鴉片罌粟成為世界上毒品的重要根源,而罌粟這一美麗的植物可稱為惡之花了。

    罌粟的原產地是西亞地區,早在六朝時,即已傳入中國,並有種植。對此,鄧之誠先生考證道︰《冷齋夜話》引陶弘景《仙方注》曰︰斷腸草不可知。其花美好,名芙蓉花。故太白詩曰︰“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按斷腸草即指罌粟花、知其流入中國已久,蓋遠在六朝之際矣。予曾鐫太白詩四句為小印。

    但罌粟種植並不廣泛,至唐朝時還作為貢品從國外貢至。有關罌粟的材料,也是在唐朝時多了起來。因此,有論者謂罌粟至唐朝時傳入中國。據史書記載,唐朝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國(即大秦,東羅馬帝國)遣使獻底也伽。底也伽是古代西方的靈丹妙藥,它的主要成份是鴉片等,可以治痢疾、解除中毒等。與此同時,罌粟的種子也由阿拉伯商人攜入中國,中國的部分地區也開始種植了。不過,當時鴉片罌粟的種植,純粹是為了觀賞和藥用,而不是把它當成毒品吸食。

    唐朝時,人們對罌粟已有相當的了解。陳藏器在其《本草拾遺》中記述了罌粟花的特點,他引述前人之言說︰“罌粟花有四葉,紅白色,上有淺紅暈子,其囊形如箭頭,中有細米。”不僅如此,對如何種好罌粟花,唐人也有認識,唐文宗時人郭橐駝在《種樹書》中指出︰“鶯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種之,花必大,子必滿。”作為一種觀賞植物,時人在詩詞中多有吟詠。雍陶在《西歸斜谷》中寫道︰“行過險棧出褒斜,歷盡平川似到家。萬里愁容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米囊花”,即罌粟花。游子在經過爬涉艱險路程之後,來到了一馬平川的平原,極目遠望,平川萬里,賞心悅目,游子的愁容消失在一片五彩繽紛的罌粟花里。罌粟花使游子有歸家之感,使游子消失了愁容,感到了歸家的快樂。

    直到明朝末年,罌粟花仍是名貴稀有的佳花名木。明朝萬歷年間,家王世懋在《花疏》中對罌粟花大加贊賞,他寫道︰“芍藥之後,罌粟花最繁華,加意灌植,妍好千態。”崇禎年間,旅游家徐霞客在貴州省貴定白雲山下看到了一片紅得似火的罌粟花,大為驚奇,嘆為觀止。他在《徐霞客游記》中寫道︰“鶯粟花殷紅,千葉簇,朵甚巨而密,豐艷不減丹藥。”

    鴉片的藥用價值,宋朝以來歷代醫書多有記載,被看成治痢疾等癥的良藥。宋徽宗時中醫寇宗𠺖在《本草衍義》中指出︰“罌粟米性寒,多食利二便,動膀胱氣,服食人研此水煮,加蜜作湯飲,甚宜。”王在《百一選方》中清楚地記錄了罌粟治痢疾的處方。他把罌粟當作治療赤白泄痢的特效藥,為此專門將罌粟子、殼炒熟研末,加蜜制成藥丸,患者服食30粒後即病愈。此外,宋代中醫們還發現罌粟的其他功效,如治嘔逆、腹痛、咳嗽等疾病,並有養胃、調肺、便口利喉等功效。因此,罌粟子、殼也被當成了滋補品。甦軾的詩︰“道人勸飲雞甦水,童子能煎鶯粟湯”,即反映了這種情況。他的兄弟甦轍的《種藥苗》詩,更詳盡地說明了罌粟的滋補作用︰“苗堪春菜,實比秋谷。研作牛乳,烹為佛粥。老人氣衰,飲食無幾;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石缽,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調肺養胃。……幽人衲僧,相對忘言。飲之一杯,失笑欣然。”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田園小廚娘》,方便以後閱讀田園小廚娘第十九章罌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田園小廚娘第十九章罌粟並對田園小廚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