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走了,慧欣也無意再追究,她踩了那人一腳,估計也夠那人受的了。
“讓各位受驚了,我們家的吃食絕對干淨,絕不會有問題,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兩個騙子,請大家放心吃,為了表示我們的歉意,今天所有的東西每份都便宜一文。”慧欣清了清嗓子,大聲朝人群喊著,聲音雖然稚嫩,但卻莫名地有種讓人心安的力量。
眾人听了後都連聲叫好,但凡來買的,其實並不缺那幾文錢,只是打折促銷這種活動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都同樣受人們歡迎,很快各個木桶就都空了。
這些天以來,她們娘倆經歷了很多事情,什麼搶劫殺人都經歷過了,所以今天張氏雖然依舊受驚不小,但也很快恢復了,娘倆把東西裝上牛車,就讓孫福全趕著車往學院方向去了。
離集市不遠的茶樓雅間里坐著兩個年輕公子。
“睿淵,又看到這個小丫頭了,這小丫頭可真不一般,真狠,估計那一腳下去腿都斷了吧。”
鳳軒翹著二郎腿,嘖嘖地說道。
叫睿淵的公子並沒有說話,不過心里卻想著,嗯,是不一樣,和他們在京城里見到的姑娘都不一樣,很特別。
“睿淵,你這人可真沒意思,也就是我能受得了你,一天下來都說不了幾句話,我可真是苦命啊,陪你來了這麼個破地方,哪有京城好玩,京城還有好些姑娘等著小爺呢。”
鳳軒開啟了怨婦模式,喋喋不休。
而睿淵仿佛什麼都沒听到,依舊冷著一張臉,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麼。
看好友這樣,鳳軒只得住嘴了,好友這樣也挺不容易的。
到書院門口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了,正好趕上學子們放學。
慧欣把書箱和筆筒都擺放在地上,看學子們出來了,就放開嗓子開始吆喝︰“別致又輕巧的書箱,各位狀元公都來看一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眾學子听見有個小丫頭喊狀元公都停下來︰“小丫頭,你喊誰呀。”
“當然是喊你們了。”小丫頭瞪著圓溜溜的大眼楮,嘴巴甜甜,格外討喜。
“喲,我們可不是,你可喊錯了。”有學子見小丫頭說話有趣,故意逗弄。
“沒有沒有,你們將來肯定會高中,那不就是狀元公了。”
眾學子們都被小丫頭逗笑了,雖然知道小丫頭是玩笑,但好听的話誰都喜歡听,但凡讀書的,心中都有一個狀元夢。
“小丫頭,狀元可不是那麼好考的,而且狀元每屆都只有一個。”
以為小丫頭人小沒見識,有人就給慧欣科普。
“是嗎?你們真厲害,知道的真多,在我心里你們就是狀元公了。”小丫頭似乎很懵懂,對讀書人莫名地崇拜。
眾人瞬間感覺自信心和優越感爆棚,這小丫頭這麼嘴甜,而且這書箱看上去是挺好看。
“小丫頭,我買一個。”三十文一個,這個學子痛快地掏出了三十文,這對他來說都不是錢。
這個學子接過書箱︰“咦,這個書箱可真輕巧,比木頭的輕了不少呢,你們試試。”
他很驚喜,主動為慧欣做起了廣告。
眾學子一掂,果真如此,紛紛購買,十三個書箱和一些筆筒都迅速賣完了。
“小丫頭,你明天還來嗎?”書箱有限,有人手速慢了沒搶到,頗為遺憾。
“明天我不能來,這都是我爹編的,編這個太費勁了,三天後我爹編好了,我再來。”
林老三手再靈巧,一天也編不了太多,而且讓這群學子意識到編書箱的不易,更顯得珍貴,這也是一種饑餓營銷手法。
沒有買到書箱的人只能等著三天以後了。
從學院門口離開,慧欣和張氏先去采買東西,然後去了牙行。
牙行有點類似于現代的中介機構,什麼倒賣人口、買賣房屋、買賣土地等,這里都能辦。
慧欣想買一個僕人,不過買個什麼樣的是個難題。買個小丫頭吧,沒什麼力氣,不能為張氏分擔多少,買個男的吧,家里有個陌生的大男人也不合適,買個小媳婦兒那就更不合適了,有林老三在,瓜田李下,村里人會傳閑話的,想來想去只能買個身強力壯能干活的老媽子了。
接待她們的是一個中年大叔,此人看上去就十分圓滑,待人也很熱情,並不因為她們穿著樸素而怠慢。
牙行里各種人都有,那些待賣人口就跟牲口似的等著人挑選,慧欣看了有些不是滋味,不過世道如此,她也沒有辦法。
最後慧欣和張氏挑了一個大概四十多歲的婦人,打扮得干淨利落,看上去身板也很強壯。
婦人並沒有小丫頭值錢,她們只花了8兩銀子就把人領走了。
坐在牛車上,婦人顯得有些拘謹,“你別緊張,我們家也不是什麼有錢的人家,住在鄉下,到了我家,干活也會很累,你要是不願意,我們也不勉強,再把你送回去。”
慧欣先把他們家的情況告訴這個婦人,強人所難的事慧欣從來不願意干,而且如果這人心不甘情不願,慧欣也不敢讓這人待在她家里。
“小姐,您太客氣了,鄉下有鄉下的好,我很願意,我會些拳腳功夫,力氣大,粗活也是能做的。”婦人說話的態度很誠懇。
慧欣看這人不像說假話的樣子,也就放心了,她家也沒啥好讓人圖謀的。
“你別這麼客氣,我們都是鄉下人,你要是老爺小姐的叫,村里人會笑話的,你叫我名字就好了,我叫慧欣,這是我娘,家里還有我爹和弟弟小竹,怎麼稱呼您呢?”
“我本姓于,您稱呼我于媽就好了,我從前的主家就這樣叫我。”
態度很恭敬,完全沒有因為慧欣隨和而放縱。
慧欣很滿意于媽的態度,她雖然有著現代人的靈魂,但是入鄉隨俗,她既然買了下人,那麼下人就得有下人的樣子。
很快就到村子了。從東邊進村,趙老太太家住西邊,牛車上坐了一個陌生的婦人,至于這婦人的身份,很快便傳開了。
大家很快都知道林老三家買下人了,這是發了多大的財呀,這可是村里頭一份。
林家老宅。
“娘,三弟兩口子太過分了,有錢也不知道孝順您二老,連四弟都不幫,竟然拿錢買下人,養著個外人。”這話是何氏說的。
何氏感覺自己的紅眼病都快犯了,三房分出去怎麼越過越好了呢,都買下人了,她也好想有個人伺候自己,這要是沒分家,三房掙的錢都是大家的。
“他們那是燒包的,有點錢還學地主大老爺,燒包過了頭自有老天爺收。”陳氏恨聲咒罵著。
陳氏也很憋屈,本來分家是為了等三房過不下去了向她低頭,哪成想人家還越過越好了,關鍵是這好還和她沒啥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