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無知者無畏,慧欣主動去敲門,敲了好一會兒,門才開。
    “丫頭,什麼事?”忽然有人把門打開了,一個特別低沉、有些沙啞的聲音傳來。
    慧欣嚇了一大跳,這老太太確實有些古怪,有點滲得慌,不過她立刻就反應過來了。
    “趙奶奶,我叫慧欣,也是這個村子的,我們現在沒地方住,您的屋子能租給我們幾間嗎?”
    听娘說這位老太太姓趙。
    老太太抬頭看了一眼他們,“不嫌棄你們就住,什麼錢不錢的,不願意住就走。”
    老太太竟然不願意要租金,真是個相當個性的老太太。
    “這些空屋子你們都可以住,要是不住,走的時候就給我關上門。”說完,老太太就回屋了。
    慧欣一家人面面相覷,最終還是選擇住下。
    他們一共佔用了趙老太太三間屋子,一間睡覺,一間做飯,一間裝雜物。
    屋子雖然多年沒住人,可是一應設施俱全,看得出來,老太太以前的家境還是不錯的。
    打掃完衛生,把東西都安置好,慧欣和她娘就要為明天趕集做準備了,雖然今天時間比較緊張,但是她們好不容易在鎮上有點兒口碑,要是明天不去了,人們該多失望,還有供給聚福樓的魔芋豆腐,也得做出來。
    “娘,我們先去山上挖魔芋吧,要是天黑了,就不方便上山了。”慧欣建議道。
    今天有一大堆的活要忙,但事有輕重緩急,天黑了,誰知道山上有什麼。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連小竹也上陣了,三個人帶著簍子上了山。
    趙老太太家就在山腳下,下上山倒是方便,沒幾步就到了。
    找到上次做標記的地方,娘仨就開始大挖特挖。
    這一塊地方全是魔芋,沒用多長時間,就挖了滿滿一簍子。
    做魔芋豆腐其實用不了太多魔芋,那東西主要是水佔分量,這一簍子足夠他們做好幾天魔芋豆腐了,等哪天有時間了,最好全部挖回家,儲藏起來,等明年自己種,就不用這麼費勁了。
    白沙河貫穿整個村子,不知道源頭在哪兒,似乎是從山上流下來的,趙老太太家離河也很近。
    回到家後,慧欣和張氏先去洗豬下水,然後炖上,由小竹燒火。
    慧欣和張氏又趕緊去做魔芋豆腐,一刻也不敢休息。
    將魔芋磨成漿後,天就黑下來了。
    點起油燈,繼續在廚房里忙活,整整蒸了五大盆魔芋豆腐。即使張氏做慣了活計,也要累散架了,更別提慧欣了,慧欣加上上輩子都沒這麼累過。
    五大盆魔芋豆腐他們家自己做兩盆,給聚福樓送三盆。
    張氏用一盆做了鹵魔芋豆腐,慧欣則把另一盆做成了酸辣味的。
    也不知道忙到了幾點,終于忙完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這才想起來,從中午開始他們就沒吃飯,不過實在是要累死了,張氏就只做了玉米糊糊,再加上豬下水和魔芋豆腐,倒也吃得滿足。
    熄了燈,一家人躺在炕上。
    “他爹,跟你說件事,本來今天從鎮上回來就要跟你說的,被咱娘給打斷了……。”
    張氏很興奮地跟林老三說了今天聚福樓買方子的事。張氏也是才想起這回事,下午和晚上都忙暈頭了,當然也沒功夫說這個。
    “他爹,這下子我們就可以蓋房子了,連明年送小竹去讀書的錢都有了,這多虧了欣兒。”
    “是啊,咱閨女真能干。”林老三慈愛地看了一眼早已累得睡過去的慧欣。
    兩口子也很快睡著了。
    透過窗子灑進來的月光,靜謐而又溫柔,仿佛帶著無盡的祝福。
    慧欣只覺得自己才剛睡著就又醒了,昨天實在是太累了,不過想到賺錢大計,她又跟打了雞血似的。
    還是孫福全趕著牛車來接她們,今天還要給聚福樓送魔芋,所以走得比往常還要早些。
    他們到的時候,聚福樓才剛開門,是一個小伙計接待的,現在還很早,掌櫃的還沒來,不過掌櫃的昨天就交待他了,按照說好的價格,一斤十文錢。
    過了稱,不太到150斤,不過伙計很厚道,給算了150斤,給了慧欣一兩五錢碎銀子。
    等他們到集市時,已經有人在等著了。
    今天有一桶豬下水,兩桶不同口味的魔芋豆腐,不過沒有紅燒魚,昨天時間太趕了,沒時間抓魚。
    不出所料,又很快賣完了,只是沒買到紅燒魚的人有些抱怨,慧欣再三保證明天會有,這才罷了。
    今天采購的時候,路過書店,慧欣就進去了,她想給小竹買點啟蒙讀物啥的。
    “小姑娘,你想買點兒什麼?”書店的老板主動招呼慧欣,完全沒有因為對方穿著破舊而鄙夷。
    “老板,我想給我弟弟買點啟蒙書,再買一套筆墨紙硯。”
    老板推薦了《百家姓》和《三字經》,看慧欣不太富裕的樣子,還給量身推薦了一套比較便宜的筆墨紙硯。
    “小姑娘,你弟弟才剛啟蒙,不需要用特別好的,這個正合適。”老板還怕慧欣尷尬,替慧欣想了個理由。
    “謝謝老板。”慧欣一點兒都不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這個書店老板她很喜歡。
    買書花了四兩銀子,筆墨紙硯花了二兩,要不是有賣方子的錢,就這點兒東西就能把他們這些天賺的錢都花光了。
    慧欣翻看書店的書,發現這時候的書要麼是人工抄寫,要麼是印刷體,不過看樣子應該是雕版印刷,所以書本特別貴。
    該買的都買完了,慧欣張氏就又坐著牛車回村子了。
    回到家,小竹看見姐姐為他買的東西,特別興奮,尤其是听說花了很多銀子,連連保證自己一定會努力讀書。
    “小竹,我們先去抓魚,等活都干完了,姐姐教你寫字。”
    今天可得早點忙活,要不然又得干到天黑。
    吃過晚飯後,慧欣教小竹寫字。
    慧欣先在紙上寫了“林墨竹”三個大字,字體遒勁有力,完全不像女子所寫。
    “哇,姐姐,你好厲害呀,你寫得好漂亮。”小竹崇拜地看著姐姐。
    姐姐真是太厲害了,啥都會。
    林老三和張氏也過來看。
    張氏之前見慧欣在聚福樓寫過方子,不過當時她沒細看,現在看來,欣兒的確是會寫字,閨女一天學堂都沒去過,也沒人教過她,她是咋會的?
    林老三也覺得詫異,雖然他沒讀過書,不過他從小就看爹和兄弟們寫字,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字的好壞他還是會看的,欣兒的字看上去比他爹還好呢。
    “爹娘,你們怎麼這樣看著我?”見自己爹娘這樣看著自己,慧欣覺得有些尷尬,她都忘了,原來的慧欣應該是不認識字的。
    林慧欣雖然生活在現代,但是父母都是考古專家,受他們燻陶,她從小就特別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各種字體她都認識,毛筆字也自成風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