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格外喜歡奇石,下令對東南地區的珍奇文物進行搜刮,由于花石船隊所過之處,當地的百姓,要供應錢谷和民役。
有的地方甚至為了讓船隊通過,拆毀橋梁,鑿壞城郭。因此往往讓江南百姓苦不堪言。
也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宋徽宗開采奇石這一舉動是亡宋之始,趙楷也覺得並不是無稽之談。
宋徽宗喜歡稀奇古怪的石頭。如果是一個普通人,放棄一切去玩石頭,也就罷了,最多弄個家破人亡。不過作為皇帝喜歡石頭,問題就大了,因為他的家就是國,他的人就是民。宋徽宗喜歡石頭,下面的人就要迎合,這就有了歷史上花石綱一詞。
這些運來的奇花異石為宋徽宗大為贊賞,進貢者得到的報答是加官晉爵。
于是,皇帝個人的愛好就變成了國家行為,國家行為就是為達目的而不惜一切代價,為收集運送越來越多的奇花異石,就要造大船,征徭役。
這種人力與物力的支出既不能強國又不能富民,如果僅僅是這樣增加財政支出和人民的勞役也就罷了。各級官員還借進貢之名魚肉百姓,中飽自己,而且,由于有皇帝的尚方寶劍,他們對人民就如狼似虎。官員們到處尋找奇花異石,無論在什麼地方發現了他們中意的東西,所有權就無償地歸皇家了。
原來的所有者必須把這些東西當成皇家之物認真保護,然後拆牆毀屋運出去。為了保證這個奇花異石的完整無缺,傾家蕩產者不計其數。沒有這種奇花異石的普通百姓要被征去當運輸的苦力。
百姓甚苦,尤其是奇花異石多的浙江東南一帶,受害更深。這就有了方臘起義。皇家的軍隊征伐起義軍是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內斗,異族豈不有機可乘?
花石綱前後二十多年,運到京城的奇石有數十萬塊,其中最貴的一塊石頭,僅運費就30萬貫錢,相當于那時一萬戶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
運輸中遇驚濤駭浪,人船皆沒者亦不可勝數,以後又是修建艮岳(存放花石綱的園林)的六年,以及王公世家的大興土木。
無論大宋王朝的經濟、科學、文化如何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財政都無法承受如此龐大的支出,人民也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苦難。
說是亡宋之始,趙楷覺得一點都不足為過。
半途中,趙楷怕自己忍不住會砸了這些奇石,找了個理由走掉了。
趙楷走在這高牆大院之中,又想到了還有三年就要到來的靖康之恥,思緒萬千。
今日,趙楷算是見識到了北宋的腐朽,宋徽宗貪圖享樂,奸臣當道,如何能抵擋大金的鐵蹄。
趙楷倒是有著一個想法,那就是整治北宋的軍事,畢竟強兵才能護國。
可這又談何容易,北宋重文輕武,以文臣御武事,導致北宋的軍事實力弱的不堪一擊。
這也恰巧說明宋徽宗的忌憚,忌憚出現像趙匡胤一樣的人,起兵造反。
“哎,老天呀,我到底該怎麼辦呀?”趙楷不由得仰天長嘆,對北宋失去了信心。
“哥哥。”前方拐角處,一大一小二女走出,小女孩看到趙楷,一臉欣喜,向著趙楷跑了過去。
這一大一小二女正是柔福和趙楷的一見鐘情,短發冷艷女子。
柔福一身宮裝,看起來頗為的文秀,一頭扎進趙楷的懷里,撒嬌道“哥哥進宮可是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