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回到漢中城已經三天了,根據閻圃等人報上來的情況,關中的饑荒已經開始了。
關中地區經過連場大戰,很多壯丁都被拉去充軍了,而剩下的老弱婦孺根本沒有能力養活自己,再加上恰逢天災,歷史上的一次大饑荒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馬超讓近侍叫來了閻圃,問道︰
“子茂兄,此次叫你過來是想跟你探討一下,我漢中該如何應對這場關中大災。”
閻圃思考了一下,說道︰“這要看主公是為利還是為名了。”
“此話怎講,為利該如何,若是為名又該如何呢?”
“為利,我們可以抬高糧價,發個災難財,大賺一把;為名的話,我們可以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听到這話,馬超有些猶豫,馬超自然是想名利雙收,既不想百姓大量餓死,想救濟災民,獲取名聲,又想趁此良機獲得些利益。
突然間,馬超想起了歷史上大饑荒時,關中百姓大量遷往漢中的情況,于是有了個想法,問道︰
“我漢中存糧尚有多少呢?”
“我漢中城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別的不敢說,糧食堆積如山,可以供十萬軍隊吃上十年!”
“漢中城尚不足十萬戶,我們還湊不足十萬的軍隊,如果經營地好,五萬倒是有可能;這樣吧,傳我命令,漢中城低價出售官糧,抑制糧價,同時每天拿出五石糧食,熬成粥,在各城門口布施給災民,並放出風聲,就說新任太守馬超大人,體恤災民疾苦,特在漢中城施粥,助災民度過難關!”
五石糧食並不多,但在此時卻可以利用它大大賺取名望。穿越過來的馬超自然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要想在漢中城長期穩固地發展,就得獲得漢中百姓的擁戴。
而在城門布施,自然是為了擴大影響,吸引更多的災民入城。
漢中城尚不足十萬戶,無法提供大量的兵源。若想把漢中城打造成一個長期穩定的後勤基地,必須得快速增長人口。
當然,之前鼓勵生養的政策自然是有用的,不過見效太慢;而目前的大饑荒顯然是一個好機會,利用好了,完全可以吸引大量的災民入城。
只要給災民分配一定的土地,讓災民在漢中城安居樂業,那災民就會在漢中城定定下來,即使饑荒結束也不會離開漢中城了!
這樣漢中城的人口就會大量增長,兵源也會越來越廣,而廣積人心的馬超到時只要登高一呼,立馬就可以湊夠幾萬雄兵。
有了錢糧,有了人口,何愁打不下來長安?
當然,馬超不會忘記,每逢大災,就必然會有奸商發國難災,屯積糧食,哄抬物價,賺取巨額利潤,同時也會引發大量爭斗。
于是,馬超下令全城加強治安,禁止哄抬物價,一旦發現,馬上查處;同時在饑荒期間,糧食只許進,不許出,嚴格管控糧價,嚴禁奸商將糧食運出漢中城高價出售。
制定了一系列超前的內政措施後,馬超安下心來,又花了幾天時間處理了一些瑣事,馬超開始準備再次拜訪法正。
很快,約定拜訪法正的時間到了,一大早馬超便叫上了韓穎、鄧芝,出發前往 縣。
這次可一定要見著法正,總不能真像演義上一樣,“三顧茅廬”吧!
韓穎見馬超這次仍然沒忘了帶上自己,也很高興,女人最喜歡男人的關心,只要知道你很在乎她,她就會很開心!
有馬超相陪,韓穎一路上歡聲笑語,似乎忘記了長途騎馬的勞累。
由于三人熟悉了道路,這次到達 縣的時間要更早一些,三人直接奔向法府。
三人到達法府之時,法正已等候多時,還親自出來迎接,並沒有像演義里諸葛亮表現地那樣孤傲,馬超見法正並不排斥自己三人的到來,也稍稍安心了些。
法正走到馬超身前停下,並躬身向馬超行禮,嘴上叫道︰“法正拜見太守大人!”
馬超听到這里,大吃一驚,法正是如何知曉自己身份的?不過,一想到法正94的智力,也就不以為怪了,法正如此大才,能推測出來自己的身份再正常不過,于是趕忙上前攙扶起法正,嘴上說著客套話,開始端詳起法正來。
只見法正身高近七尺,年輕帥氣,濃眉大眼,身著華服,果然不愧為少年英才,氣宇不凡!
法正招呼三人進入到內堂,分賓主落坐,馬超身份既然已經暴露,自然是坐在上席。
馬超見法衍並不在家里,四人又都是同齡之人,也就不再拘束,自己須得拿出些真本事來,方有可能鎮住法正,說服他出山相助!
見法正並不反感自己,馬超開始拋磚引玉,先探探法正的虛實再說,于是說道︰
“久聞先生大名,超無比仰慕,特來求教。”
“求教不敢當,正也听聞將軍乃少年英雄,連敗張魯、李�礡@浦矣諍褐諧竅攏 褐諧侵衛淼鎂 刑 儺瞻簿永忠擔喚 鞜宋奈淥 罡信宸 br />
“超微薄之才,不足掛齒;敢問先生如今關中大災,我漢中城當如何自處,方能不愧于國家,不愧于百姓呢?”
“西涼軍以武立威,聞名于諸侯。如今關中遇此大災,對長安、扶風來說可能不利,而對將軍來說,卻是大大的機遇!”
“如何是機遇呢?”不經意間,雙方已展開了互相考究。
馬超需考究法正的才能,是否真如歷史上說的擁有遠見卓識,善于謀略;法正亦需考究馬超的為人及志向,方能決定是否投效。二人都是即要表現自己,又要考察對方,于是展開了一番唇槍舌戰。
法正繼續說道︰“此次關中大災最缺的是糧食,而漢中城擁有沃野千里,多年來廣積糧草,自然不愁糧食,關中的大災對將軍來說卻是大善!至于漢中城如何自處,就得看將軍的志向了!”
“請先生指教,超願為其詳!”
“若是將軍立志于西北之地,則可抬高糧價,大量出售糧食,定能賺取巨額利潤,將軍後半生可無憂矣!”
“若是本將志存高遠,欲與天下諸侯一爭呢?”既然知道法正的性格喜歡直來直去,馬超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就說到了重點。
法正是有大抱負之人,而西涼軍一向偏安一隅,內斗不斷,不思進取,馬超首先就要說出自己的志向,來改變法正的這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