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府至姜氏府邸只有三里路,姜維牽著小白,腳下生風,頃刻之間就已走完。
隔了最後幾步路,家門赫然在望,但姜維近鄉情怯,獨自一人在悄立于巷內,卻遲遲不敢上前敲門。
時暮色已沉,古人早睡,左近家家戶戶皆已熄燈安歇,唯獨自家院落燈火通明,隱約還有煙火氣味傳來。
他情知母親接了姜武傳信後,此刻定然還在家中等待。
想到少年時,不管多晚回家,母親始終都會留一盞明燈指引。
又想到那日匆匆一別,至今已經過去四個月。
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
姜維心道,自己這四個月遠赴荊州火中取栗,可謂九死一生,心頭壓力如山之重;母親雖然身處蜀中,但其擔心牽掛比起自己來,恐怕只多不少。
夜風微涼,他強忍心頭悸動,輕輕敲動門環。
還不到三五息功夫,院內腳步聲大作,又聞“嘎嘎”聲響,門洞就此大開,湊出姜文、姜武那兩張張驚喜交加的臉來。
“少…少主回來了!少主回來了!”
姜武接過姜維手中馬韁,姜文朝內大聲疾呼。
不多時,院中閃出數條身影,馬鈞、楊氏皆奔至姜維身前問候,姜維平安歸來,眾人臉上自然掛著滿滿的笑容。
姜維大笑著一一見禮問候。
“伯約,伯約可回來了麼,可想死為娘了……”
待見到母親那顫顫巍巍的身影出現在院中時,姜維慌忙飛奔上前,跪在母親膝前,哽咽道︰
“母親!多時不歸,請恕孩兒不孝!”
姜母一把扶住愛子手臂,上下打量一番,語帶哭腔道︰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姜維見母親鬢角已經染上一層灰色,眼中淚花涌動,只覺胸口一熱,壓抑多時的情緒再控制不住,母子二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團。
哭了一會兒,姜母忽道︰“快起來讓為娘看看,是否哪里受傷了?”
姜維深吸口氣,攤開手團團轉了一圈,露出爽朗笑容,道︰“你看,孩兒好著呢。”
姜母細細打量一番,終于破涕為笑︰“總算祖宗在天有靈,護佑你平安歸來……”
頓了頓,她摸著姜維身上單薄的青衫,又抱怨道︰“天氣尚未完全轉暖,你怎麼穿得這麼少,凍壞了可怎麼辦?”
姜維無奈道︰“孩兒是習武之人,一點也不覺著冷。”
姜母責備道︰“不冷也得穿,老人家說︰冬天不算冷,春天凍死老黃牛。你小時候身子骨單薄,可沒少遭罪。”
姜維見母親又開始嘮叨小時候的事情,只得苦笑著岔開話題︰
“母親,孩兒卻是餓了,可有什麼吃食嗎?”
他小時候每每遇到母親嘮叨,就會使出這一招轉移母親注意,每每屢試不爽。
果見姜母一拍腦袋,關切道︰“灶上還熱著你愛吃的餅子,羊肉陷的,你且去堂中坐著,為娘幫你端來。”
說罷,忙不迭地招呼楊氏,轉身往廚房走去。
大抵這個世上作母親的,最為關心的兩樁事,便是孩兒是否凍著,是否餓著。
望著母親遠去的背影,姜維鼻尖微微張合,心中涌出即溫暖,又慚愧的感動。
邊上的馬鈞這會兒得閑,終于上前見禮。
姜維見他白胖不少,不復初見時那般黑瘦模樣,可見這幾個月來生活甚是舒心,當下抱拳笑道︰
“離家數月,家中瑣事倒是麻煩德衡了。”
“哪…哪里的話,份內之事。”
寒暄間,馬鈞細細打量,只覺眼前這名少年氣度精神與數月之前迥異,但見其目中精神奕奕,眉間隱有殺伐之肅,竟教人生出令人仰視的感覺,也不知道一別四月,受了怎樣的錘煉。
這時,姜文也湊了上來,姜維哈哈一笑,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熊抱。
是夜,姜維一邊享用著母親親手燒制的餅子,一邊向圍著的眾人粗粗介紹一番離別後的經歷。
後在姜文、姜武兩兄弟的服侍下,舒舒服服洗了個熱水澡,洗去一路風塵,滌去一身疲乏,躺在溫暖安逸的床榻上,終于含笑睡去。
這一覺即香且沉,仿佛一夜之間忘卻所有煩惱、所有瑣事。
他甚至還做了個夢,夢見張苞、關興、關銀屏笑語盈盈齊聚一堂,依稀還能看到那個清秀婉約的身影……
舊的一頁終于翻過,新的篇章終于到來。
******
也不知睡了多久,姜維耳邊忽響起姜武的低聲呼喚︰
“少主快醒,來客人了。”
姜維睜開睡眼惺忪,看窗外日頭,時候尚早,也不知是誰如此不識時務,無端擾人清夢。
不過既然有客人來,他這個主人不敢托大,只能強答精神翻身起床。
才穿了兩件衣裳,院外就響起粗啞的叫聲︰“伯約,我等來拜見伯母了,還不速速起來!”
姜維听出這是張苞的聲音,登時一愣,心道,兄長怎麼來了?
既聞召喚,他不及思考,三下五除二穿好衣裳,快步走到院中,
但見院內滿滿當當,早已站滿了人。
最先個映入眼簾的,是關平、張苞、關興三個高大的身影,文弱些的張紹落後一個身位而站;再邊上是一位年僅十歲,粉雕玉琢般的小姑娘。
小姑娘一左一右,牽著兩個女子。
左邊那位是昨日剛剛見過的關銀屏,右邊那位眉眼如黛,正含笑望著自己。
張星彩!
“莫非還在夢里麼?”
姜維一時生出恍惚之感,忍不住伸手揉了揉雙眼,待睜眼再瞧,這才確信眼前之一切真真切切,非是夢境。
張苞哈哈笑道︰“以前總覺得伯約一絲不苟,不料也有如此憊懶的時候。”
他的話頓時引起那位小姑娘噗嗤一聲輕笑。
姜維回過神來,面帶歉意,抱拳道︰“幾位兄長大駕光臨,小弟還以為是在夢中呢。”
這時,關平道︰“伯約你昨日歸家,為兄今早通知了張苞,便約了今日特來拜見伯母。”
姜維這才明了,原來他與張苞、關興三人義結金蘭,按照道理來講,張、關、姜三家自然算通家之好了。
結義當日,關羽、張飛俱都在場,皆受了三人拜見,偏獨獨少了姜維的長輩。
關平是個細致的人,不願失了禮數,今日一早便拉了弟弟妹妹,又喚上張苞一家,攜了禮物,前來姜維府邸拜會姜母。
張苞黝黑的臉龐含著笑意,不依不饒道︰“你這小子真不夠意思,昨日回城,居然不來為兄府上打個招呼。”
姜維忙告罪道︰“只因天色已晚,這才不曾叨擾。本來今天早上是要去拜會兄長的。”
見到他這般狼狽模樣,張苞這才笑著作罷。
這廂,姜母一臉笑意,忙招呼眾人入堂寬坐。
眾人謙虛一陣,順著姜母所指,魚貫進入堂中。(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