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幼麟傳

第一百七十五章 都督的人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山藥泥飯 本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都督的人選

    步騭馬不停蹄,領著那幾名受了拷打的吳國士卒返回營中拜見孫權。

    孫權听聞曹操兵臨濡須口、江夏一帶,自是大受震動。

    “曹操當真可惡!竟然落井下石!”

    其實孫權自己也知道,他與劉備在夷陵亭一帶對峙得實在太久了,以曹操之深謀遠慮,怎麼可能不抓住這次機會呢?

    他知道曹操肯定會有所行動,但著實沒想到行動來得這麼快。

    步騭心道落井下石的又何止一個曹操,當下將蜀軍對于議和的新條件重新復述了一次。

    孫權聞罷,登時勃然大怒,重重一錘案幾,本能得就想拒絕。

    但是他還能拒絕嗎?

    議和倘若不成,他將損失這許多心腹重臣兵將,里面有好些護衛將士是宗室、貴勛、世家子弟,他若見死不救,回去後那些勛貴世家還不得把天給掀了?

    再者,他自忖雖然留下了足夠的兵馬守備濡須口、江夏一帶,不虞魏軍攻打;但若是主君的命令長期不能傳達,終究會造成守備方軍心渙散,後果實在難言。

    再次,江東之地看似平和,實際上也是危機洶涌,不服管教的士族並未只有一家兩家,時局艱難,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虎視眈眈。

    思慮良久,孫權終于強忍怒氣,緩緩點了點頭。

    步騭得了他首肯,便趕在天黑之前,再次啟程前往漢軍營寨回復。

    因為曹操出兵的緣故,孫權急著完成議和,他得了便宜行事的特權。

    鄧芝得此前得了劉備和法正的明示,于是二人東西昭穆而坐,逐條審核合約,最終花了一夜時間,將議和的條件細細定下。

    法正心系最終結果,淺淺睡了一會兒後,就強行起床,與劉備二人端坐主帳中閑聊靜候。

    他們一邊在等候尚在談判的鄧芝,一邊品評此次大戰中,各位年輕將領的表現。

    談到關平時,法正贊其“百戰之身,治兵嚴謹,才堪大用,不亞魏延”;談到張苞、關興時,法正則稱其二人“堂堂烈烈,勇猛精進,沖陣之士,陷陣之才”;談到句扶、王平時,又贊曰“忠勇而嚴整,警朗而果敢”。

    待聊到姜維時,法正沉默了好一會兒,最終給出了“大智大勇,名將之姿”的評價。

    劉備捻須思索半晌,方緩緩頷首。

    兩人聊著聊著,就談到大軍撤退後,治理守備此地的人選。

    無論如何,荊州的巫縣、秭歸二地還是牢牢控制在大漢手中,這是大漢再次東征的跳板,也是扼守孫權西進的堡壘,絕對不容再有閃失。

    但聞法正道︰“秭歸、巫縣畢竟偏僻狹小,堅守之軍資所出,不得不仰仗巴東郡,故臣建議將巴東郡、巫縣、秭歸三地合並,設置都督府統一管轄。”

    劉備深覺有理,便問道︰“不知對于都督之人選,孝直可有推薦?”

    法正躬身答道︰“倒是有個人選,正是李嚴李正方。此人智勇雙全,初仕荊州牧劉表時,便為秭歸縣令,以才干著稱,對荊、益二州諸事皆稱得上熟稔。有其坐鎮,可保此地萬無一失。”

    “李嚴嗎?”劉備聞言,皺眉沉思。

    李嚴這個人屬于東州派的一員,稱得上鼎鼎大名。

    他是昔日劉璋麾下第一批率領部下投降之人,劉備立即任命他為裨將軍。蜀中平定後,又被委任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

    此人有極強的統兵之才。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越𥳾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李嚴前往解圍,一舉擊潰高定叛軍。

    次年,盜賊馬秦、高勝等在縣起兵,招集隊伍數萬人,兵鋒直指犍為資中縣。

    當時劉備與曹操正大戰于漢中,無暇分兵支援。李嚴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討伐,最終斬殺首腦馬秦、高勝諸人,其余叛匪皆四散逃命,回家為民。

    由是,李嚴因這兩樁大功被晉升為輔漢將軍,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除此之外,劉備還知道此人極有政才。

    在蜀中時,李嚴是編纂《蜀科》的五大重臣之一;犍為太守任上,他又鑿通天社山,修築沿江大道,大興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悅之”,“觀樓壯麗,為一州勝宇”。

    連諸葛亮都夸贊其才。

    但劉備也風聞此人有些恃才傲物,好大喜功,與同僚的關系不太融洽。

    但瑕不掩瑜,無論如何,就新任巴東都督一職,以李嚴之才,確實是絕對可以勝任的。

    兩人談著談著,不覺東方魚腹漸白,終于迎來了滿面紅光的鄧芝。

    劉備瞧他嚴肅的臉上竟然掛著笑容,便知道這次談判己方必定大獲全勝了。

    鄧芝先朝二人行了個禮,面有喜色道︰“都答應了,吳侯都答應了!”

    “不急,慢慢說來。”

    鄧芝郎聲道︰“吳侯同意歸還原原屬君侯麾下的兩萬將士及其家屬,並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中不願投降的漢臣;吳軍還將賠償我方軍糧六十萬石,首批撥付十萬石,剩余五十萬石待主公返回益州後再行撥付;此外,南郡夷陵、武陵郡五溪是為中立地帶,雙方不得加派一兵一卒駐守;至于孫夫人,吳侯聲稱孫夫人好不容易回家團聚,須在吳地再待上一段時日,最晚將于今夏送達蜀中。”

    稍稍喘了口氣,鄧芝又道︰

    “鑒于吳侯有背信棄義的前科,臣提出分開交割︰吳軍每歸還我方一萬百姓,我方即遣返兩千俘虜;同時,我軍扣押了五名吳軍高階將領入蜀,吳軍每交割十萬石糧草,我軍便放回一名。”

    劉備聞言,不住頷首道︰“伯苗你做得極好。”

    但旋即又嘆了口氣,遲疑道︰“若按照每戶五口計,只怕人數不下十萬。涉及這許多的人口,交割運輸一事卻是十分棘手。”

    法正道︰“主公勿慮。因君侯所統士卒多居于南郡江陵左近,為方便交割,我軍可于黃權部江北大營之下再設一營,專用于人員交接。按照伯苗之法,每日交割一成,分十天交割完成,如此分層疊進,又有黃權監視曹操,可保萬無一失。”

    劉備拍案而起,贊道︰“此計大妙!”

    三人定下最終方略,鄧芝正要回去答復步騭。

    法正忽拉住他,面有難色道︰“自古鄉土難離,猝然離開家鄉,臣只恐荊州百姓心中不服,路途中若是出了什麼差池,反為不美。”

    劉備道︰“這也是人之常情。不過雲長麾下王甫、趙累、廖化諸人與這些百姓相熟,倒是可以請他們參與交接,並妥善安撫。”

    法正卻搖頭道︰“臣以為,安撫荊州軍民最佳人選乃是關君侯。君侯久鎮荊襄,善待士卒,對百姓多有恩惠。且呂蒙攻心計後,眾士卒棄君侯而去,心中必懷慚愧之意。此時若由君侯親自出面安撫,必有事半功倍之效。如此必使百姓傾心,軍民安樂!”

    劉備意動,只是沉思片刻後,旋即搖頭道︰“雲長為人要強,性子剛烈,叫他如何能面對以往那般舊人?不妥、不妥。不如請馬良一並前去安撫一番,也便是了。”

    這時,帳簾忽被前期,現出關羽高大的身影。

    但見關羽大步而前,正色道︰“方才已知曉和談結果,正要稟報兄長知道,還請兄長以大局為重,不必以某為念,安撫之事,某責無旁貸!”

    前幾日听到糜芳臨終一番話後,關羽著實頹唐良久。但今日前來,重又恢復了往日沉穩氣度。

    劉備見狀,不由暗自欣慰,心道讓他去見見舊人,或許不無裨益,當即欣然同意。

    法正嘴角微微上揚,笑道︰

    “君侯既然願意出面,自然是極好之事,只是君侯身份貴重,只身前往江北只怕于安危有礙。除了要加強君侯身邊護衛之外,臣提議請吳營中一位與君侯身份類似之人陪同。”

    “身份類似之人?”

    法正冷笑道︰“正是東吳都督,陸遜陸伯言!”(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幼麟傳》,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幼麟傳第一百七十五章 都督的人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幼麟傳第一百七十五章 都督的人選並對三國幼麟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