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三國幼麟傳 !
第406章 街亭之戰(下)
魏軍疾撲街亭,十余里路轉瞬即至,偵騎來報,不遠處漢軍方陣已經列陣完畢。
張 親自縱馬去望,但見漢陣陣法嚴密,旌旗飄揚, 槍戟如林。
魏軍騎陣轟隆逼近,隔了千余步方停下,與漢軍對遙遙對峙,依稀可見漢軍方陣中架起一座十丈見方的指揮高台,一人羽扇綸巾,坐于其中,高台四周被巨大的沙袋遮掩得嚴嚴實實。
這時, 戴陵面有嘲色道︰“若不出所料,台上這人自然是諸葛亮了, 本以為是個實誠的君子,不想他為防流矢散箭,竟做出這般不要臉的防備,末將請于陣前諷刺于他,也好殺殺蜀軍銳氣。”
張 白了他一眼,反唇相譏道︰“諸葛亮昔日舌戰群儒,辯得東吳諸臣皆抬不起頭,今日你要跟他在陣前爭辯,先不說能否挫傷蜀軍銳氣,但說若是辯輸了,教我軍顏面掃地,那算你的還是我的?”
戴陵得了呵斥,老臉頓紅退下,另一員將領王雙粗著嗓子喊道︰“請左將軍容俺在陣前邀斗單挑1
王雙是隴西人士,身長九尺, 使六十斤大刀, 騎千里征宛馬,開兩石鐵胎弓,暗藏三個流星錘,百發百中,有萬夫不當之勇,乃西軍中有數的猛士。
張 十分意動,但稍作沉思,旋即搖頭道︰“能將諸葛亮誘出營帳,已經不易,觀其陣仗,不過萬余步卒,此番野戰,我們佔據絕對優勢,不必浪費時辰。”
說話之余,他抬頭看看天色,已是過午,又補充道︰“我意在太陽下山之前擊破賊軍。”
其實何止張 一人,戴陵與王雙兩人都有同樣的認識,蜀軍以步御騎,人數又只有魏兵的一半,無論如何都難有勝算,諸葛亮為救援伏兵, 中計出寨,簡直愚蠢至極,名不副實。
王雙再一次抱拳道︰“俺願領一千虎騎沖陣,不破賊軍,勢不撤退,請左將軍準許。”
虎騎將士善于沖陣,威名赫赫,倘若蜀軍真得只有眼前呈現出的這般實力,一千虎豹以快刀斬亂麻之勢沖擊,顯然綽綽有余,張 聞言頗有些心動,但諸葛亮智計聞于天下,他始終心懷戒備,沉吟了良久方道︰“殺雞焉用牛刀,先以兩千西軍精騎沖陣,一探虛實。”
將令被火速傳下,不一會兒,魏軍陣中煙塵大起,一股約莫兩千人的騎隊匯聚成陣,朝著漢軍方陣奔出,騎士們相互吆喝調整位置,不一會兒就形成三角楔型陣勢。
隨著距離逐漸逼近,魏騎馬速亦漸漸起勢,漢陣前沿弓箭手開始發動箭雨襲擊,魏西軍騎士中雖有不少沖得猛的被流矢射中跌落,但大多數人壓低身子躲避,或憑借身上的魚鱗甲和厚重皮甲咬牙堅持,堪堪迎過三兩撥箭雨,損失了二三百騎手後,騎隊就已抵近漢軍弓手,騎士們精神大振,高聲吶喊︰
“弓手不堪一擊,兄弟們沖啊1
漢弓手如待宰羔羊一般觸手可及,魏騎皆挺直背脊,欲借助馬勢,舉槍貫刺。
眼看兩軍正要交接,漢軍弓兵忽得齊刷刷掉頭後退,其身後現出一座座高約半人、綿延百步的拒馬鹿角,角陣緊緊護住步陣鋒線,拒馬之後,立有無數手持長槍的步卒,正努力將槍頭探出拒馬陣外,儼然為拒馬多設了數不清的鋒銳鹿角。
數日之前的馬岱突騎參與軍演時,因知是軍演之故,凡事留有余力,方能勉強在拒馬陣前勒馬頓住,但生死搏殺不比軍演,魏騎速度已然提振到最大,見到突然冒出的拒馬固然大驚勒馬,但想要停下已是不能,慌亂驚呼四起。
“有拒馬,有拒馬啊1
“不可再沖,快快減速啊1
“莫要再推,要撞上了1
前面的騎士被後面的推搡擠壓,一片驚慌失措中,騎陣已經重重撞上拒馬,鋒利的鹿角崢嶸畢露,刺得魏騎人仰馬翻,無數人馬性命就此被奪。
更有沖得猛烈的,坐騎尚掛在鹿角之上抽搐不止,騎手卻被慣性帶動,高高躍起,重重跌入漢陣深處,轉眼就被無數刀槍劍戟湮滅。
還不待魏軍反應過來,漢軍槍兵搶出陣線,奮力揮動雙中長槍疾刺,魏騎近在遲尺,漢軍一槍一命,無情屠戮,一時間,騎陣鮮血四溢,嗚呼哀嚎之聲充塞于耳。
這簡直就是一邊倒的屠戮!
後面的魏騎心膽俱裂,顧不得同袍安危,轉身奪路而逃。
漢軍弓箭手忽然于拒馬兩側鑽出,朝著魏騎後背頻頻射擊,魏騎一心想著逃命,哪有余力防備後方?頃刻間又有不少人中箭落馬。
不過幾刻功夫,兩千騎陣一番沖陣,或死或傷,只余數百殘兵退回,兀自驚魂未定,喘息不止,而漢軍首戰得勝,士氣如虹,“萬勝”之呼,震天響起。
張 平日里待兵如子,但在戰時卻是心如鐵石,前鋒死傷慘重,大敗而回,他卻冷眼旁觀,心緒絲毫不受影響,只暗忖道︰
“埋伏拒馬和鹿角,這便是你諸葛亮的手段麼?如此太小覷我虎豹騎也1
大手一揮,他召來王雙,下令道︰“你領一千虎騎,人馬俱著雙甲,給我破去這重礙事的拒馬1
魏軍騎兵精銳,雖以虎豹騎命名,實則分虎騎、豹騎兩步,尤其虎騎座駕皆為百里挑一的良馬,耐力驚人,可負重數百斤,沖鋒陷陣,威力難擋,騎士裝備盆領鎧護住脖頸,胸前還瓖嵌有兩塊防護鐵板,堪稱刀槍不入,箭羽難侵。
昔日曹操憑借虎騎威勢,先後殺袁譚于南皮,破烏桓于漠北,敗馬超于關中,戰力彪炳于天下,以重騎破拒馬,正是虎豹騎擅長之事。
王雙轟然領命,不多時,魏軍陣中狂呼酣戰之聲復起,一千余騎士人馬俱裝,馬壯甲玄,遠觀黑壓壓的一片,再取漢軍方陣。
不同于首次攻勢,這一次虎騎相互依靠,行進速度並不快,將士皆凝神靜氣,靜默不言,天地之間之余蹄聲如雷,恍如黑雲壓城,暴雨將至,雖只一千騎,但其聲勢之盛,直如千軍萬馬,沛然難擋。
漢軍弓箭手早已復位,一俟魏軍進入射程,再一次拉弓射擊,箭雨刷刷落入魏騎陣中,魏騎不閃不避,繼續徐徐向前。
只聞“叮叮當當”之聲不絕于耳,箭羽或擦著魏騎甲冑滑落,或射中甲冑後彈落掉地,偶有幾發角度精準、勁道悠長的,也只能粗粗破開虎騎身上第一重甲,箭支嵌在甲上,尾羽不住抖動,中箭騎士卻恍若未絕,繼續前行。
這一幕瞧得漢兵弓箭手目瞪口呆,拉弓搭弦的雙手突然就不怎麼听使喚了,轉眼只剩下二十余步,弓手被虎騎威勢所壓,皆口干舌燥,提早退入拒馬陣中。
眼看拒馬再一次露出面目,王雙高舉大刀,暴喝道︰“兄弟們,給俺撞開1
他一馬當先,以大刀為柱,抵在拒馬上的橫杠之上,利用戰馬慣性猝然發力。
“破0
暴喝之下,這一樁重達數百斤的拒馬竟然就此往後滾了數滾,再難為患,王雙身後虎騎將士有樣學樣,齊齊抽出長達丈八的馬槊奮力推動,人借馬勢,甫一交接,就將這嚴密的拒馬陣腳破去半數!
漢軍陣中,長槍手方才被提前退回的弓手阻了路途,不能及時保護拒馬,見狀匆忙上前,舉槍阻攔,只見刃白如雪,依稀還殘留方才殺敵的血跡,朝著馬胸人胸便是一頓疾刺。
面對如林長槍,虎騎將士凜然不懼,只因戰馬胸口亦著了兩重重甲,倉促之間,任憑刀槍劍戟亦難刺破,騎手高居于馬背,揮槊反擊,
馬槊勢大力沉,又是居高臨下,竟將不少長槍齊桿斬斷,隨著後排騎手依次補進,一千虎騎竟隱隱在數倍于己的長槍手圍攻中然穩下陣來。
王雙見狀,猖狂大笑道︰“諸葛村夫,不過如此1
他笑了沒多久,忽聞身邊戰馬“唏律律”嘶叫之聲大起,身邊騎士一個接一個跌下馬來。
王雙定楮俯看,卻是虎騎忙著應付漢兵高舉的長槍,未察覺數百鉤鐮兵已翻滾入陣,正用鋒利的鉤鐮砍剁馬腿!
虎騎裝備精良,堪稱武裝到了牙齒,唯一破綻,便是馬腿。
其實這個破綻在平日里實在稱不上什麼弱點,戰馬奔馳之際,又有哪個步卒吃了雄心豹子膽敢來砍腿?只怕還沒挨著,便要被戰馬碾壓成泥了。
只是虎騎破拒馬陣時失了馬速,又專注于對抗隔空擊刺的長槍,這才露出馬腳破綻,有恰好被漢軍主將及時捕捉,立時發難。
眼見周遭落馬的將士越來越多,王雙大怒道︰“隨我下馬步戰1
虎騎將士訓練有素,聞言紛紛抽劍下馬,十分默契地以三人為一組,兩人以圓盾長劍護衛,用圓盾擋去敵方四方而來的長槍擊刺之余,又用劍砍殺蹲伏于地的鉤鐮手,剩余一人專心揮舞長槊殺敵,長槊鋒銳,壯士力強,故每一擊都頗具威勢,每一下皆能有所斬獲。
倍數于敵的漢軍圍著下馬虎騎窮追猛打,始終難有成效,偶有漏下的長槍鉤鐮刺入,皆被重甲所阻,難以造成殺傷,漢軍將士見了,氣勢難免有些衰退。
見同伴重新穩住陣腳,王雙獰笑道︰“我虎騎馬上可以沖陣,馬下同樣無敵,諸葛村夫有什麼招數,還不快使出來1
漢軍高台之上,諸葛亮面沉如水,將旗如飛,台下諸將寄走如飛,各自傳達命令。
陣前,圍攻虎騎的長槍手終于抵擋不住魏軍下馬騎士的反撲,在將旗的引領下且戰且退,王雙大笑道︰“賊軍不成了,兄弟們隨俺殺敵,擒拿諸葛1
“殺!殺!殺1
下馬騎士既見勝利在望,顧不得披重甲戰了半晌,頗有些疲累,聞言皆轟然應答,奮力突殺,勢要一路突到蜀軍高台之下。
一時刀光血影,殺聲震天!
張 遠遠觀察,見確實是漢軍方陣抵不住虎騎沖擊,開始節節敗退了。
他久經戰事,深知勝敗之理,心道︰“諸葛亮拒馬陣已破,還有什麼能擋我虎豹騎沖擊?”
終究是名滿天下的臥龍,張 不敢輕視,苦思冥想諸葛亮還能有什麼後招。他深諳兵法,從春秋戰國時開始細想,一直推想到當今之時的著名大戰,始終都想不到以步御騎,還能在這般局勢下扳回來一城的先例。
“因是我多慮了看來決勝之機,就在此時1
頃刻之間,張 便有了決斷。
“傳令,各命四千西軍精騎突擊蜀軍左右兩翼,吸引蜀軍注意,其余一千虎騎並四千豹騎稍後于中路殺入,我要爾等在一個時辰內結束戰斗1
隨著全軍出擊之令的下達,魏軍方陣煙塵大起,諸部轔轔而動,轟隆隆的馬蹄聲充塞于天地之間,蕩滿整個谷地。
布置完一切,張 驀然松了口氣,抬眼去望漢軍指揮高台,只是不知從何時起,那羽扇綸巾的臥龍,已憑空消失于高台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