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中寒風亂流肆虐,楊正則撐起靈能護罩,免得此時還有些虛弱的沈 受到風寒。
遠遠眺望,地平線之上出現了一座巨城!
只一面的圍牆,便有約二十里長。青色條石砌成的城牆之上,有著高高的箭樓和城樓,整體莊嚴恢宏。
而城內里無數高樓大殿,與天下第一高的建築大慈恩寺,一起組成了武俠版的城市天際線。
遠遠望著足有兩百多米高的大慈恩寺,楊正則直呼不科學!但于五百年前,集整個天下之力而建成的城市,有此規模,也不甚奇怪了。
離汴梁越來越近,已經能看到一條泛黃的大河從其北部蜿蜒而過,雖是枯水期,卻也有數十米寬闊。只因此時是臘月寒冬,黃河一片沉寂冰封,但不難想象,待到來年豐水季節,這條大河將會發出怎樣的咆哮!
身為剛剛調任的南門城守校尉,年歲不過三十的王波,只感覺自己前程遠大,深受上官賞識。此時站在南門城樓的最高一層,眺望眼前看了無數次的風景,內心不由的平靜舒遠,產生了天下盡在我手掌握的錯覺。
但一道劃過天空的流光,打破了他的自我陶醉。只見這流光之上,站立著兩人,似是在御劍飛行。
“御劍飛行?這還是人嗎?”
突然,想起了什麼一般,一拍手掌。
“最近听李家小娘子說什麼‘詩劍仙’就會御劍飛行,難不成是他?”
眼看那道流光愈發接近,王波恪盡職守,鼓起渾身真氣,張嘴喊道︰
“來者可是‘詩劍仙’?”
聲音遠遠傳去,直入楊正則的耳中。
一听這句話,楊正則差點沒笑出來,頓了一頓,方才回答︰
“正是。”
王波還想再問,就看到楊正則已經飛到了自己面前,抱著沈 站在距離地面近四十米的高空!
看著仿佛仙人駕臨的兩人,王波的一張臉上滿是震驚,張了張嘴,卻是發不出任何聲音!
看著面色有些滑稽的王波,沈 不由的微微一笑,略帶虛弱的跟楊正則說道︰
“師兄,別拿人家開心了,這樣不太好。”
楊正則點點頭,深深的看了王波一眼,暗自感嘆這人長的真像保國老師……
“听你的。”
寵溺的回了沈 一句,便提氣越過王波,抱著沈 ,直接在一處偏僻的小巷子降落,沒有驚動任何人。
牽著沈 的小手從小巷走出,便感到了一派同其他大城完全不同的繁華︰雖說已是冬日,但街上行人依舊熙熙攘攘,兩邊各種攤販在高聲叫賣,和已然冷清的杭州相比,這里果然是天下繁華之所在。
雖說兩人的氣質風度依然十分引人注目,但見慣高手大能,奇人異事甚至海外蠻族的汴梁百姓,至多只是多看了二人幾眼,完全不像在其他地方,許多人看見兩人就會高呼仙人,拜倒在地,搞得每次楊正則都很是尷(jiao)尬(ao)。
從一位老大爺那里買了兩串冰糖葫蘆,兩人便化作兩條游魚,竄進了人間洪流之中……
…………………………………………………………………………………………………………………………
就在兩人于汴梁城肆意游玩的時候,京城巡檢司衙門,後堂書房之中,一個著紅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接到楊正則到達汴梁的報告,暗自奇怪。
“白旭炎不是去杭州伏擊楊正則了麼?怎麼楊正則會來汴梁,難道白旭炎和萬寒失敗了?”
透過窗戶,看著外面陰沉的天空,紅衣男子不由得有些擔心。
身為睚眥部的大檔頭,龍首已然下了死命令,一定要除去楊正則,以防他日後成長起來,變成另一個徐世陽。
但自己又身為朝廷的巡檢司總帥,一日不得脫身。否則自己親自出馬,拿下楊正則,還不是手到擒來?
搖了搖頭,喃喃自語道︰“還是不能出手,汴梁人多眼雜,不得暴露身份,當真棘手啊……”
這邊金龍會盯上了楊正則,而汴梁城另一處神秘所在,又有一波人也盯上了他!
這里是被稱為天下第一青樓的“萬花樓”,其中佳麗甚多,相傳最普通的一個丫鬟,拿到外面,也是和大戶人家的小姐一個級別。但消費亦是甚高,一杯普通的茶水,也要價一兩白銀,當真似搶錢一般。
萬花樓頂層,一間鮮有人知道的房間之中,滿是春色撩人的景象︰一個長相妖嬈的裸體男子,與五具姿色各異的潔白身軀,緊緊纏繞在一起,室中充滿了激人情欲的聲音和氣味。
戰況正是激烈的時刻,一道毫無感情的聲音飄進房間。
“稟告教主,楊正則和沈 二人,已經進入汴梁城。”
听到報告,妖嬈男子加快速度,隨著身體一陣顫抖,逐漸平靜下來。隨即在五位國色天香的女子服侍下,擦干身體,穿上黑色的長袍。
邁步走出房門,看著單膝跪地的兩名手下,頗有些女性化的妖嬈臉龐之上,掛著若有似無的笑意。張開櫻桃小口,不陰不陽的柔弱聲音發出︰
“才剛接到殺我屬下的消息,這便來了汴梁,詩劍仙……你是想找死麼?”
頓了一頓,又道︰“派人跟著他們,過段時間,我要去會會這一對‘沐劍仙侶’,哼,名號叫的好听!”
兩名屬下一個抱拳,道了聲是,便轉身離去了。
只留天魔教教主一人站在原地,笑容詭異。
“也不知‘詩劍仙’是否如傳說中一般,舉手投足皆充滿了仙逸俊美。在這萬花樓成日與女子廝混,感覺對女子愈發提不起興致了,也不知……這男子是何種滋味?”
不過一個時辰,城中各方勢力,均已接到楊正則和沈 進城的消息。
有人關注在意,但更多的人,將消息隨手一扔,毫不在乎。
直到兩天之後,杭州城城主萬寒死于楊正則劍下的消息傳來,所有勢力,盡皆將目光投到了楊正則身上!
而此刻的楊正則卻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