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第514章 緩兵之計(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草堂 本章︰第514章 緩兵之計(中)

    傍晚,西沙城。

    城中眾將士們正準備用晚飯,監軍仲逸從城牆上巡視一圈之後,再次回到自己屋中。

    程默已將飯菜端了上來︰一份羊骨湯、一個面餅,還有一缽菜米粥。

    這個季節,這種地方,能吃到這樣的飯菜,已相當不錯了。

    作為朝廷派來的監軍、翰林院侍讀學士,仲逸也沒有特權,只是可以將飯菜端到屋里而已,標準全都是一樣的。

    “你還是親自去查探一番,我總覺得最近好像有什麼事兒要發生”,見到程默後,仲逸特意叮囑他︰再次出城打探敵情。

    眼下,正是敵我雙方較量關鍵時期,但氣氛似乎卻呈現出一片難有的安靜之中,這樣安靜,確實有些不正常了。

    說實話,眼前飯菜還算不錯,典型的大鍋飯,但確實提胃口。程默走後沒多時,卻听門外再次傳來了腳步聲。

    不用說,是仲姝回來了。

    正好,有夫人陪著,仲逸這才覺得有吃飯的感覺,只是條件確實差了點,二人相視一笑而不語︰就當是在京城的仲府大院了。

    飯後還是有杯熱茶喝的,這是從京城翰林院出來時,程默特意為仲逸帶的。

    行軍打仗尤其武將,誰會帶這些東西?只是這位翰林院侍讀學士的仲大人,純粹的一個文官、文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魏申多謀,阿帖木爾易動,這不足為奇,只是沒想到他如此用心之深”。

    听仲姝說完那封書信,仲逸不由的笑道︰“這些話,刻意抬高別人、貶低自己,師兄听了,還真會信以為真的”。

    似乎是魏申摸準了林宗武的脾氣,在信中開頭便提到了‘林將軍英勇神武,連戰告捷’,之後便再次說到他們黃沙城內‘士氣低落、軍心渙散’,在這一抑一揚之間,隔著紙張都能感覺到他的險惡用心。

    “若是換做你,站在魏申的角度,如何破解眼下的困局?”,仲姝雙眼緊緊盯著眼前的夫君,自從來到北漠之後,仲逸所遇到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相比東南抗倭的復雜度,韃靼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初在東南抗倭時,有俞大猷、戚繼光這樣的名將掌舵,仲逸初來乍到,自然輕松許多。

    可是,這次北征呢?

    莫說別的,主將就是師兄林宗武,他比自己本身也大不了幾歲,莫說是有多麼豐富的經驗了,就算是早幾年入伍,與敵軍對陣的機會多一些,但相比俞大猷、戚繼光這些良將,還有很遠的距離。

    人,總歸要自己獨立承擔的,否則,永遠不會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獨當一面’。

    此次北征,之前還有戎一昶這麼個特殊的角色,但眼下的戰事,就落到了林宗武與仲逸身上︰一個主將、一個監軍,只因二人關系非比尋常,其實誰也不比誰輕松多少。

    一邊是師兄,一邊是夫君兼師弟,仲姝對這場戰事,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凌雲山時,他們三人打小就讀過兵書,下山後仲姝更是再次翻閱不少兵法,在重新閱讀時做了批注,然而書上得來終覺淺,還得要靠實戰。

    “當初,經常听師父說‘知己知彼’,現在才體會到這有多難︰我們面臨的是魏申,但不知道他要如何部署,我們自然也動不了”。

    仲姝說道︰“若是分類,而後再逐一推測、排除,那可能性就多了。是不是……再試探試探?”。

    有的時候,就怕敵人不動,他越是不動,你越不知道他接下來的動作。要是一動,反而能好許多︰異動,便是找出馬腳、蛛絲馬跡的機會。

    在此情形之下,若敵人一直按兵不動,則我方需要主動出擊,那怕是虛張聲勢、虛晃一槍,也要驚動敵軍。

    那怕明知是‘打草驚蛇’,也起碼通過‘打草’,來判斷‘蛇’的動向。

    作為朝廷北征大軍實際上的‘軍師’,仲逸決定不這樣做,他要再次恢復之前‘不按套路出牌’的風格。

    “如今的局面是︰敵軍佔據這一帶最大的城池——黃沙城,兵力已不足五萬,而我們佔據的是西沙城、東沙城,兵力各過萬,在駐軍大營還有五千左右的兵力”。

    沉默許久,仲逸終于開口道︰“集中有集中的好處,分散也有分散的優勢,反之,各自也有不足。從眼下情形來看︰雙方繼續搬救兵的可能性不大,魏申說請示上邊,那只不過是一句托詞,可以名正言順的為自己爭取時間而已”。

    “對,是這樣的,若再派兵增援,朝廷這邊,必定會派戚繼光將軍率大軍北上,那樣的話,朝廷對整個對北方的部署,都要變了”。

    仲姝點點頭,完全贊同這種說法︰“至少在目前,敵軍四萬之余的兵力、我軍二萬之余的兵力,這種格局是不會變的”。

    僅從兵力而言,是這樣。

    橫向比較、縱向權衡、反反復復,以此來預測戰事勝敗是常事,權衡的因素很多,諸如︰將帥是否忠勇?軍師是否善謀?糧草是否充足?地形是否具有優勢?……

    總之,這一切,都是動態的、變化的,而不是靜態、不變的。

    身為凌雲子的弟子,這個道理,仲姝與仲逸自然很早就懂了。

    “東沙、西沙城、駐軍大營,三足相立,牽一發而動全身。魏申要動其中之一,必會驚動另外兩處,若是他分兵而攻打,黃沙城中還要留守兵馬,那麼他們兵力多的優勢,就會當蕩然無存”。

    仲逸淡然說道︰“駐軍大營在最南邊,有英勇千戶所的弟兄們在,那里的糧餉也分別向西沙、東沙城轉移過來一部分,魏申是不會去的”。

    很明顯,做出如此判斷,還有一個原因︰若敵軍大舉南下,不管勝敗如何,向北回撤時,必然會受到西沙與東沙城大明兵馬的阻擋。

    ‘東沙城,有師兄在,如今,阿帖木爾也被關押在城內,所有人都會認為魏申會派兵攻打東沙城,一旦開戰,幾乎是沒有疑問的’。

    仲姝繼續道︰“既然大家都想到了,一向老謀深算的魏申,他會那麼做嗎?”。

    說到這里,二人不由相視一笑︰以魏申的風格,他又會演一出什麼樣的戲呢?(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略》,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略第514章 緩兵之計(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略第514章 緩兵之計(中)並對大明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