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第442章 橋,還是要修的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宮草堂 本章︰第442章 橋,還是要修的

    陶老頭說的沒錯,次日早晨起來,天空依舊細雨蒙蒙。

    好在雨不大,勉強可以外出。

    眾人到齊後,仲逸卻吩咐程默牽來馬匹,陶朔已備好斗笠、雨披,可以出發了。

    “仲大人,……”,眾人正忙活之際,卻見陶朔走了過來,向仲逸附耳幾句。

    仲逸擺擺手,向眾人吩咐道︰“王小旗、小四兒,你們幾人騎馬先行,我們隨後就到”。

    末了,他特意叮囑道︰‘記住,直奔福州方向,一路之上,動靜可以整大些。只是路面濕滑,當心趕路’。

    “明白”,小四等人立刻領命而去。

    回到屋中,卻見陶雯兒已候在那里,似有話說。

    陶朔為仲逸請坐,奉上一杯茶水,似笑非笑的樣子︰“師……,仲大人,小妹有話要說,事關抗倭……”。

    事關抗倭?

    一個足不出戶的小女子,竟能談到抗倭大計?

    那日初次見面,見她有高論,或許今日也卻有高見。

    “陶姑娘,說來听听,事關抗倭,人人有責”,仲逸緩緩端起茶杯,耐心十足。

    片刻之後,陶雯兒緩緩上前道︰“仲大人,戰事迫在眉睫,雙方拼的是兵力、兵器,更要注意保密,間諜與反間諜,也是戰事一部分”。

    村中有人做海盜,海盜中有通倭之人。

    仲逸在昨晚就曾想到,而此刻陶雯兒卻說了出來。

    “不知陶姑娘所說,具體為何?”,此刻的翰林院侍讀,反倒成了一個旁觀者。

    陶雯兒微微一笑︰“仲大人身為朝廷命官,年紀輕輕卻能領了監軍協理的差事,想必,心中早已有數了吧?”。

    陶雯兒所說,實則暗示仲逸︰僅僅派小四他們幾人,到小小的陶家莊吹吹風,是遠遠不夠的。

    至于如何用到反間諜之計,這個年僅十三歲的少女,給出的建議是︰既然話已說出,必須要輔助實際行動︰真要向福州城運送糧餉,還要部署‘重兵’。

    與此同時,軍中軍外,也要派出可靠之人,將提前編排的消息傳到真正通倭之人耳中,再由他們將這個消息傳到倭賊那里。

    不簡單……

    昨晚,當老陶頭說起要將他的子女托付時,仲逸還是有些猶豫的,畢竟此事要經過師父準許才行,不過從現在看來,這層擔憂還是少了許多。

    咳咳,仲逸不由得望望窗外,隨意說了一句︰“此事,我已知曉,兩軍陣前,戰事非同兒戲,豈是說說那麼簡單?”。

    就這樣吧,仲逸放下茶杯,便吩咐陶朔向門外走去。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陶朔卻莫名其妙的插了一句︰“仲大人,是不是地形查看的還不夠?還是……”。

    不愧是的兄妹二人,听話听的真切。

    “此事,再說吧……,你們不得將方才所說傳出去,記住了”,仲逸再次叮囑一番,之後便走了出去。

    對這兩孩子,還是先打擊一下,沉澱沉澱也好。

    小雨依舊淅淅瀝瀝,三日期限已到,晚飯之前,必須要回到軍營,俞大猷將軍和戚繼光將軍還等著復命呢。

    時間有限,趕路要緊。

    出了陶家小院,仲逸緩緩上馬,不由的回頭望了一眼,感慨頗多︰若我大明子民皆能有勇有謀,那將是怎樣一個場面?

    高手在民間,千里馬不缺,伯樂也不缺,缺的是千里馬能夠遇到伯樂,且能為它找片廣闊的天地。

    “陶朔,今日我們的任務就是在通往福州的道上,賽一次馬”。

    ……

    “仲大哥,前面就是滿天雲,此山雖沒有雄偉,但在當地也了不得”。

    陶朔指著前面群山一片,再次向仲逸解釋道︰“這一帶山多,唯獨鳳凰山和滿天雲了”。

    滿天雲?

    仲逸不由得再次望著遠遠的那片密林。

    滿天雲是本地人叫的,此山本名叫烏雲嶺,山中大多以石塊為主,中間一條窄窄的走道,如同一條大大的裂縫,將此山一分為二。

    從地面仰望,可見一線天。那怕是青天白日,一片白雲飄過便再也看不到陽光,故名滿天雲。

    路邊一個簡易木棚,仲逸吩咐陶朔將馬匹栓到棚下,他不由的問了一句︰“除主道外,要通往福州,就這一條路?”。

    如此一問,陶朔立刻笑了起來︰“主道就這一條,若要繞開,那可越走越遠了,這一帶山多,道路崎嶇,這條主道也花了不少功夫才修好的”。

    雨滴  啪啪拍打著木棚,邊緣一條條的雨水連成細條,地面濺起絲絲水霧。

    見仲逸不言語,陶朔只得繼續道︰“仲大人,我都說好多次了,若從鳳凰山腳下,沿著水庫向西走,再越過小南山,就是烏雲嶺,穿過那條峽谷,再往東走,就可再次回到大道”。

    末了,陶朔笑道︰“仲大人,若是這樣繞著走,要多走幾十里地呢”。

    這話一點都不假,這一帶群山環繞,地勢陡峭、道路崎嶇,要生生開一條道,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好好好,這次絕對听清了”。

    仲逸抖落抖落雨披,再次跨上馬背,繼續前行。

    ‘吁……’,才走了不大會功夫,仲逸一聲叫喊,緊緊拉住韁繩,立刻扭過頭來︰“陶朔,昨日過來時,河面之水也沒這麼高啊?”。

    二人身後是一座小橋,小木橋。

    陶朔不以為然道︰‘你說這個啊,仲大人就是仲大人,一看就不知道鄉下的難處’。

    說到這里,陶朔干脆跳下馬背,站到橋頭邊︰“這不?這兩天下雨,河面自然要漲了,夏天的時候,遇到暴雨,河水直接漫過地面啦”。

    仲逸拿著皮鞭,立刻開始比劃起來︰“那干嘛不擴修呢?”。

    這一說,陶朔幾乎要樂了︰‘擴修?這一塊都是土坯,若要加固,就得左右繼續開挖,可挖的越深、越寬,需要的木料、石料就越多,夯底、搭橋……’。

    不用說,又是銀子的事兒。

    “仲大人,這還真不是銀子的事兒,你看到了嗎?”。

    陶朔指著正西方向的南湖說道︰‘仲大哥,西邊就是水庫,一旦決堤,再好的橋,也保不住要沖垮……’。

    仲逸沉默半天,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那也要修啊……’。(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略》,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略第442章 橋,還是要修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略第442章 橋,還是要修的並對大明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