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大人,听說你是翰林院的編修,之前是庶吉士,文采相當了得,屬史官一類。末將就不一樣了,行伍之人,粗人一個”。
仲逸一行來到軍營後,接待他們的自然是副總兵金少塵。此人長得虎背熊腰、濃眉硬須,說起話來聲如洪鐘,從不拖泥帶水。
“朝廷的旨意里說了︰欽差副使來核查與韃靼戰事的始末,我金某人就三個字-----不知道”,叨嘮半天,金少塵就撂下這麼一句話。
“金大人,你這是什麼態度?敢如此對朝廷欽差無禮?是何居心?”,一旁的仇四正忙著為仲逸與石成沏茶,見金少塵出言不遜,他急忙上前制止起來。
“你是個什麼東西?竟敢對朝廷命官如此無禮?又是何居心?”,金少塵一听這話,竟立刻急了。
“金少塵,別給臉不要臉,你不過是個小小的副總兵,原職也就是一個小小的三品指揮使,我們仇大人都要封太子太保”。
被數落一通,仇四非但沒有低頭,反而更得寸進尺︰“再看看,我可是與欽差大人一起來的,那里輪得到你放肆?”。
“什麼東西?一個看門狗,仗著你家主人就胡作非為,干脆將朝廷都搬到你家得了”。
金少塵一臉的不悅,但畢竟有仇鸞這層關系,他也動不得仇四,二人爭吵一番,只得向仲逸告辭︰“欽差大人,你都看到了嗎?就這樣,你們還怎麼查?還能查到什麼?”。
仲逸與石成對視一眼,二人立刻明白其中之意︰看來,這個叫金少塵的副總兵與仇鸞-------不和。
不管是翰林院這種純粹文人的衙門,還是像縣衙、按察司這種兼理刑獄的衙門,甚至于五軍都督府、兵部這些軍務衙門,雖然各自的差事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卻永遠都一樣。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爭議到一定程度就是對立。化解對立面,有很多種方法,其中主要不外乎兩種︰明的和暗的。
當然,還有一種是亦明亦暗。
而如今的仇鸞與金少塵便屬于這種情形︰之前是暗中較勁,這次卻因為欽差到來的緣故,雙方的矛盾便擺到台面上了。
若僅僅以為金少塵是一時魯莽沖動,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畢竟做到了指揮使、副總兵的位置,雖然行伍之人喜歡直來直去,但能做到他的這把交椅,也是有底線的--------直來直去。
仇鸞深得皇帝寵信,在朝中又有人暗中支持,金少塵深知自己無法直接面聖,更不能將知道的這些一一陳述。
而如今欽差副使仲逸的到來,則給了他一個希望與機會--------借助欽差,將自己想要說的話,帶到皇帝耳中。
當然,這個計劃的前提是欽差能秉公辦差。
只有如此,才能將他的話原原本本帶到朱厚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