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之思考者

358.承諾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宗心 本章︰358.承諾

    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c

    “我沒有在俊英哥的手機里看到過所謂的視頻”,鄭智雍的聲音隔著話筒傳來, “對于這一點, 我可以做出承諾”。

    “你承諾鄭俊英沒有偷拍過性|愛視頻?”

    饒是鄭智雍, 也被記者轉移話題的能力弄得愣了幾秒︰“您讓我怎樣承諾這個?我有數據恢復能力已經預先檢查過他的手機,還是我是目擊者?”

    你不覺得你提的這個問題非常非常荒謬嗎?要不是鄭俊英現在處境不好在輿論上處于下風,我早就削你了。

    “所以, 你不能保證,是嗎, thinker?”

    記者厚臉皮的時候, 藝人本來就很沒轍, 在這件事情上鄭俊英由于之前承認了拍攝視頻,目前處于一個風評很糟糕的狀態, 更讓記者可以為所欲為。

    “你讓我保證,是在為難我。”

    鄭智雍的聲音含著怒氣。

    正當眾人以為鄭智雍會和這位緊追不放的記者撕起來,用各種話佐證讓朋友作證這種事是如何的荒謬的時候, 鄭智雍接著說︰“對于thinker和鄭俊英來說最幸運的事情是,他們的關系足夠親近,thinker也足夠沖動。”

    所以?

    記者們有了一種預感,讓他們的手發顫的預感。

    “我承諾, 如果有證據證明鄭俊英做出了偷拍私密視頻並分享給別人看的事情, thinker會承擔與他相同的結果——隱退。”

    轟!

    記者們被鄭智雍的“隱退”炸得頭暈目眩, 無論是單純的記錄者旁觀者, 還是心懷鬼胎地過來的人, 就連那位明顯準備得很充分的、沖鋒在前的記者, 都因為鄭智雍比他還要激烈的話陷入了失語狀態。

    一句“隱退”出來,好像任何其他的語言都沒有用了。

    記者們出現了罕有的失語,身為另一位當事人,鄭俊英也大為震動,之前他還硬著頭皮地對著諸多不懷好意的鏡頭,如今卻低下頭,偏過臉,盡量不讓人拍到他此時的表情,但是發布會的台上無可遮擋,鏡頭清晰地記錄了他的顫抖。

    “謝謝。”他對鄭智雍說,然後掛斷了電話,抬起頭來看著那位一直在惡意地糾纏追問的記者,朋友帶來的震驚與感動尚未從鄭俊英的臉上離開,眼里又多出了幾分凌厲。

    “我不知道為什麼您一定要憑借對一句話的一種理解,逼迫本來與這件事不相關的人連坐和承諾,調查有結果之前,還沒有定罪的人,每一個親朋好友都需要出來保證,否則就是心虛嗎?”

    鄭俊英還是“戴罪之身”,盡管這件事是記者做得毫無道理,鄭智雍的劍走偏鋒打亂了對方的部署,讓鄭俊英拉回了不少分數,但他也只能做到這里了。

    鄭俊英再說下去,新聞說不定可以寫成“鄭俊英發布會現場反斥記者”,把中間的過程略過,前面是記者問thinker,後面直接接上鄭俊英的這番話,中間的追問和逼問全部略過,看起來就是鄭俊英囂張跋扈,一點就炸。

    不過,即便他不再繼續說下去,鄭智雍的話也已經足夠了。

    本來就受到了很多人關注的、甚至可以說“萬人矚目”的、鄭俊英的發布會,因為鄭智雍的話取得了更加爆炸性的反響。在韓國的新聞下面,熱門回復的點贊量達到一萬的量級就已經是社會熱點,鄭俊英的事本來就是熱點,鄭智雍被牽扯進來以後,點擊數和評論數更是刷刷地往上漲。

    “鄭俊英解釋他的問題,為什麼記者一定要問thinker的看法?”

    “就因為網上的一些猜測?在發布會上讓thinker承諾是不是有點太不像話,看完發布會覺得十分荒唐。”

    “鄭俊英可別有問題,thinker因為信任朋友一起隱退就太冤了。”

    “這記者怎麼回事,因為thinker最近有人氣嗎?”

    “父母都不能擔保孩子一定不會做違法犯罪的事,是連坐什麼時候要復活了嗎?”

    “明明是鄭俊英的事情,怎麼全都咬上thinker了,這一周thinker的音源太恐怖礙了別人的路?昨天鄭俊英的新聞剛反轉,緊接著就都是黑thinker的帖子,記者也立即把這拿到發布會上問。”

    “既然沒有拍攝,為什麼要承認呢?”

    “鄭俊英既然那麼說,等結果是最好的,不管手機里的視頻是多久以前刪除的,手機是不是早就壞掉了,警察都有辦法恢復出來。”

    “既然thinker能那麼確定的擔保,等警察的結果出來再下定論吧。”

    “thinker居然完全相信鄭俊英,可是他看朋友的眼光真的沒問題?怎麼感覺他的每一個朋友都有點奇奇怪怪的。”

    “檢察院還原數據不會花太久時間,等結果出來。”

    “居然能說出‘隱退’這種話,對于鄭俊英的事也沒法那麼確定了,結果出來前保持中立。”

    ……

    網民們的評論大致分為兩種︰記者在鄭俊英的發布會上咬著thinker不放很不對勁,鄭俊英的事等警方的檢查結果出爐再下定論。

    之前一邊倒地罵鄭俊英的輿論突然變成這個樣子,並不是因為以前或者現在有人動了手腳在控評,一般來說,控評只能在人氣有限的帖子里用幾百個點贊把惡評頂到最上方,多點開花地讓輿論發酵,這種手段只適用于事情沒有成為太大的熱點——比如影響力局限在飯圈內的事件,或者事情成為熱點之前,成了社會熱點之後控評就不那麼容易了,要給一條惡評刷成千上萬條點贊量,其中貓膩簡直閉著眼楮都能揪出來。這種手法在給以鄭智雍為代表的鄭俊英朋友圈潑髒水的時候能用,鄭俊英這件事本身,卻是用不上的。

    真實的原因是人在獲取信息時難以糾正的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對于不是那麼非黑即白、簡單直接的信息,人往往會對其中最刺激的部分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有意無意地忽略其他。比如說鄭俊英的事,其實之前鄭俊英承認拍攝過視頻的同時就解釋了“只有兩三秒”“以為同意”“馬上刪了”等先置條件,但人最關心的還是“鄭俊英承認拍視頻”這一條,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鄭俊英的解釋,以至于現在還有路人疑惑︰沒有視頻為什麼要承認呢?

    在鄭智雍身上也是同理,無論是關注了發布會的人,還是發布會上沒有被某個神秘勢力事先買通打算給鄭智雍潑髒水、而是單純地想搞個大新聞是怎樣的大新聞並不重要的記者們,第一時間注意到的便是鄭智雍的“有證據就隱退”,給新聞起標題,在網上口口相傳,也不會留意到鄭智雍加了“偷拍私密視頻並分享給別人看”的前置條件,那些關于鄭智雍的所謂“證據”或者“疑點”,就更加沒人去看了。

    人們只會想︰thinker都說出“隱退”了,難道鄭俊英真的是清白的?thinker就那麼相信他?逼問身份只是朋友的thinker是不是太過分了?為什麼會有人抓著thinker不放?

    同樣的事情,如果鄭智雍或者鄭俊英留有余地,有心算計的人可以春秋筆法暗示他們“心虛”,特別是鄭智雍,他要是避而不談,或者不明確表態,就算後面鄭俊英的清白得以證明,記者還可以再回顧往昔,暗示鄭智雍的“不仗義”,在當下更可以暗示thinker和鄭俊英同流合污沆瀣一氣,所以連保證都不敢。听起來荒謬,可是人類歷史上群體性狂熱數不勝數,大眾在已有成見並被有心引導的情況下看人哪里都是錯的,又有什麼奇怪的?

    從心理的角度上講,在人的想法有一定程度的定性的情況下,極端的話語或者行為更容易帶來人心的震動與轉變,用“雖然……但是……”的句型去講道理往往是不管用的。鄭智雍過去用“我不覺得我有錯所以不道歉”的方法面對危機,而非采用“雖然我有錯但是事出有因希望你們諒解”這種溫和謙卑的方式,對人群的心理變化有些心得,這一次的事情又一次證明了,對于不是那麼善惡分明非黑即白的事情,說得狠一點才能訊速地扳回輿論風向。

    當然,這種方法不是沒有缺點的,如果當事人不是毫無問題的話,前面話說得越滿,後面就會被diss得越慘。鄭智雍過去是仗著他清楚他的殘疾足以扳回所有輿論上的不利,現在則是基于對鄭俊英的信任。

    所有人都意想不到,包括鄭俊英。

    thinker就那麼信任鄭俊英?他的人品是有多好?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想。

    “你可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了,俊英哥”,在確認了輿論風向的扭轉後,鄭俊英終于得以喘息,與鄭智雍通了電話,好友的聲音里同樣有著濃濃的疲憊,仍然在安慰他,“我們相信你的人品,也不僅僅是你的人品,如果你手機里真的有什麼,你應該抓住‘女方撤訴’這一點,拖著不交手機,安代表也是這樣想的”。

    行事作風時常被稱為“瘋子”,同時卻能得到很多長輩的喜愛,縱然有著“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原則和體貼的性格的貢獻,這樣的鄭俊英也絕對不會蠢到認為自己把視頻刪干淨警方就查不出來的地步。鄭俊英在發布會上打來電話時,安碩俊剛好也回到了辦公室,鄭智雍將手機拉遠,緊急地對安碩俊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同樣清楚局面、對鄭俊英的了解說不定比鄭智雍還要更深的安碩俊,同意了鄭智雍的意見。

    對方有備而來,不冒險的做法是什麼樣子並不難猜,按傳統的方案來,反而更有可能落入陷阱。電光石火之間,他們決定稍微冒個險。

    還是那句話,只要鄭俊英的手機里沒有那種很過分的偷拍視頻,鄭智雍就是安全的。至于栽贓陷害,cj可能做不到在有視頻的情況下抹去痕跡,沒有視頻的情況下讓人不能造假難道還做不到?

    “事情結束以後,我會去找安代表”,鄭俊英沉默了一會兒,說,“還有你”。

    “是要等一段時間,我們現在也忙著。”鄭智雍說。

    整個事情是怎麼回事還沒有弄清楚,鄭智雍一點也不敢放松。

    &nbsp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娛樂圈之思考者》,方便以後閱讀娛樂圈之思考者358.承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娛樂圈之思考者358.承諾並對娛樂圈之思考者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