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c
沒過多久,那期錄制時讓idol們“花容失色”、讓觀眾們“幸災樂禍”的隨堂考, 就和開學一起到來了。
對于藝人們來說, 九月除了公演黃金期的過去, 倒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不到一個月又是各大學校辦校慶的時間了,所以開學頂多是短期的調整, 不是什麼大蕭條。真正在意這個的還是學生黨,暑假的補習班再多, 和開學比起來也無疑是天堂了。
只有一個例外, 馬上要高考的學生, 日子不過是伴隨著距離十一月越來越近,由很忙變成非常忙, 九月就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了。
在這個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也只有看別人吃苦,能撫慰這顆緊繃著的心了。
李源珠放下手中的單詞書, 想起之前看到的節目預告,能讓idol們臉色都如此難看的考試,到底會拍成什麼樣子呢?
真是值得期待啊。
預告當然是能怎麼賣關子就怎麼賣關子,實際播出時卻要循序漸進, 開頭是鄭智雍、金 奎和鄭宇碩關于身高的小插曲, 輕松一刻過後, 才是發卷子的時候。
之前田棅Y 雌鵠炊怨У肆ぎ寮負撾侍庖庥 不知道最後結果會是什麼樣。
忠實觀眾李源珠看節目的同時還不忘記回憶之前的情節。
“就剩兩個月了, 你還看啊。”同樣是忠實觀眾的李源浩走到她旁邊站著, 也低頭看著她面前的平板電腦,但沒有其他動作。
“只有這個調劑了”,李源珠說,“上次thinker講課,我還一邊看一邊寫了張立體幾何的專題訓練”。
“那樣效率能高嗎。”李源浩嗤之以鼻。
“還行,這類題都不難,做熟練了一點干擾影響不大,解析幾何不能那麼弄。”李源珠說。
“這種熟練要保持,把心態調節好,別太緊張,也別放松。”作為過來人的李源浩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知道了。”相比父母的嘮叨,李源珠覺得哥哥的話還是比較有道理的,可以听一听。
等李源浩叮囑完,屏幕中鄭智雍已經把卷子分發了下去,鏡頭在卷子上的題目與做卷子的人之間移動切換,莊重里透著緊張的伴奏不知何時響了起來。
“唉,這卷子不簡單。”作為馬上要高考的高三生,李源珠刷題無數,看到題目就自然而然地動腦想思路,然後立即發現了試卷的險惡之處。
“嗯……”雖然服了兵役上了大學,高中的知識已經忘記了一大半,但是李源浩一眼看下去還不能第一時間解出來,那絕對不是送分題的難度。
果不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考生們也漸漸地感受到了吃力,證明到一半發現條件不夠,算出來的結果怎麼看怎麼像是錯的,黑板上掛著的時鐘在一路奔向收卷時間,面前的試卷上卻沒有幾道完整的題目。
真的是……熟悉的恐懼。
李源珠雙手在胸前交握,同時還撐著自己的下巴︰“這道題不應該啊,我算出來的也是四分之根號十七。”
“幾何題求角度最後的結果就不能使arc sin或者cos?”
“不是少見嗎。”李源珠說。
“填空題,還是有可能的,就算是大題都有可能”,李源浩在說話的同時,也回憶起了一些事□□情,“你們做多選題沒見過全選的答案嗎?”
“有過,都是學校自己的測試,大考還沒有敢那樣玩的。”李源珠說。
鄭智雍出的題目仍然算不上難題,只不過結果直觀的思路上要多繞兩個彎,思路直觀的,結果往往讓人心里沒底,李源珠那樣經歷過“千錘百煉”的高三生也著了道,考試經驗不豐富的idol們自然不能幸免。
在背記方面沒有太大困難地過去了——寫國文和社會科學並空掉英語——的田棅Y 壞絞 淼牧 潁 砬榫捅淶迷嚼叢僥 亟孤牽 仁竊誥磣由閑吹揭話耄 植歡裕 瀾崍艘換岫 院蠡 簦 衷誆莞逯繳戲傷傺菟悖 馗醋擰靶礎 簟 礎 簟鋇墓 獺A磽餿 瞿猩 慕粽龐 嗨疲 徊還 潭壬暈ぉ嵋恍 還 莧夢氯嶸鶚康鬧T訥t、明朗搞笑的金 奎、低調溫順的鄭宇碩相繼露出“md我和你拼了!”的表情,事態的嚴重性可見一斑。女生那邊,元氣少女黃恩妃與孫周延運筆如飛,反復演算得到了同樣的結果後,一臉糾結地把答案寫在試卷上,又戀戀不舍地走向下一題,在下一題挖的坑里百思不得其解後,又把適才的糾結拋到了腦後。周潔煢和金藝琳相比之下是最輕松得兩個了,“看不太懂,放棄”讓周潔煢果斷地空掉了一大堆題目,高二生金藝琳盡管在節目里有時顯得意欲旺盛,但高二的人做不來高考的卷子是非常正常的,和是不是藝人沒有關系,因此她的壓力並不算非常大,但是勝負欲使然,金藝琳的表情幾乎與她的卷面一樣難看。
什麼?你說其他人?idol不是在台前光鮮亮麗,就是在該煽情的時候適當悲傷,一邊做題一邊露出仿佛世界末日一般的模樣還是挺少見的,真的。
“我覺得這場面拍得挺有親切感。”李源浩說。
李源珠心有戚戚然地點了點頭。
節目里播出的畫面對于idol來說百年難遇,對于學生們來說卻再平常不過,每個有心學習的人幾乎都有在考試的過程中遇到不會的題目緊張得要命的經驗,學神除外。高考固然是他們用了漫長的時間為之奮斗的、人生中的關鍵一環,而在高考之前,學校組織的每一次測驗,都免不了悄悄地互相比較,排出名次,心里清楚應該是自己往前走而不是把前面的人拽下去,每每又不能免俗地想著“為什麼他們就能做得出來”。
李源珠看著面色越來越蒼白執拗,甚至要把下嘴唇咬出印子的田棅Y 縴嗟羋褳販鼙始彩櫚撓 旄嚦既 俗椋ㄖS釧叮 貧麇 鎦苧櫻 灘蛔】 紀低倒鄄轂鶉說那榭齙慕 芙嘬 徒鷚樟眨 蠲伎嗔常 訓猛賦 還傘吧ャ鋇鈉 鬧T訥t,放眼望去,竟都是自己的影子。
“唉”,李源浩也情不自禁地嘆了口氣,“高考之前真的是非常累”。
“高考之後不也很辛苦嗎?”李源珠說。
“高考的結果能讓你後面少辛苦一點點”,李源浩平靜地回答,“而且經過了高考以後,你對‘辛苦’的適應能力會有一個飛躍,人生中第一次拼命地努力爭取一個好的結果,如果成功了的話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李源珠︰……
哥,你真直接。你這是在讓我放輕松,還是在打擊我?
這時節目暫停了對idol們考場慘狀的公開放映,轉而放起了“背後的故事”,節目的小番外。
還是在考試之前,鄭智雍向學生們通知要來場測驗的事情︰“高考前不止要刷題,做專項訓練,模擬考試的頻率也是很高的,我們沒有那個時間和條件,但是可以綜合前面講過的知識劃過的重點,做一張卷子來找找感覺。”
“批改嗎?”被“開學”時的那次能力測驗折騰過一回的學生們自然又是一片哀嚎,金 奎強打起精神,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當然”,鄭智雍說,“我們做的是綜藝節目啊,拍了考試不批改,那有什麼意思呢?”
鄭智雍就是這個畫風,講課的時候雷厲風行盡顯專業素養,做藝能時知道自己沒本事把搞笑做得自然而然潤物細無聲,便時時刻刻強調“我是在做綜藝”,倒少了努力過頭所帶來的尷尬,別有一番趣味。
“題目難嗎?”黃恩妃問出這個問題,越來越有學校考試前教師與學生之間拉鋸戰的氛圍了。
“偏難怪題肯定不會出的,明顯是你們做不出來的難度,考試有什麼意義呢?”鄭智雍說,“在我講過和劃過重點的範圍內,但也不會太簡單,我們的時間不多,模擬考也沒有辦法安排很多次,有限的時間和機會,要盡可能利用起來”。
黃恩妃︰“難,還會批改……”
這時響起了屬于作家的畫外音︰“說不定還會出成績和排名呢。”
後期適時地配上了電閃雷鳴的音效,接著畫面再度切回考場,觀眾們紛紛了然。idol們通常是不介意學渣的定位,節目剛開始的時候那所謂的能力測試,也可以用忙于練習加行程所以基礎不好來解釋,而今大家一起補習了一段時間,難免會受到更高的期許,卷面就不好弄得太慘烈,何況還有互相比較,他們的壓力和以往不能同日而語。
怪不得都這麼緊張呢,原本覺得藝人們考場試和天塌了一樣未免太過的觀眾們想,原來是節目組增加了壓力。
不得不說,有些人確實喜歡緊張一點的節目氛圍。
反正受苦的又不是他。
“離考試結束還有十五分鐘。”
李源珠與李源浩心有戚戚然地對視一眼,不管是中學還是大學,這句話真的是貫穿始終的恐懼,再看到鄭智雍此話一出,下面有的人臉都白了一個色號,恐懼感頓時變得更加“親切”起來。
那時“啊,這場考試又砸了”帶來的窒息感,與世界末日並沒有什麼兩樣。
學生們手忙腳亂,有的繼續和算到一半的題目死磕,有的喪失信心選擇去看別的題目試圖賺個一兩分,鄭智雍一動不動地站在講桌前望著台下的兵荒馬亂與灰心絕望,臉上竟有一種類似悲天憫人的表情。
“停筆,收卷,不要再寫,把卷子疊好放在課桌的左上角。”
這下觀眾里的學生黨或者做過學生黨的人只能苦笑了。
依然是熟悉的恐懼感,thinker你果然是一路考學的人,要不要這麼還原啊摔!
學生們還在和自己的卷子依依不舍,垂死掙扎地流連于那好像看到過又好像沒看過的題目,試圖擦出一些火花來。鄭智雍作為老師下去把卷子一份份地收上來,重復著“站在桌前伸手——學生留戀地停筆——收走試卷”的流程,這中間唯一不同的是金 奎,復讀生的優勢在這張試卷面前消失殆盡,從慘烈程度上講,他與小伙伴們並沒有什麼高下之分,這時他就暴露出“久經摧殘”的特質了——他是唯一一個在鄭智雍到來之前停筆、扶額嘆息的。
鄭智雍當面沒有說什麼,回到講台上以後,他把試卷在面前規整好,語氣溫和地說︰“考試結束以後是要立即停筆的,高考時會卡得很嚴,為了這個出問題不值得,你們心里要有數。”
和普通人不一樣,對于藝人來說,高考失利遠遠比不上在考場與老師起沖突嚴重。他們選擇出道這條路,幾乎等同于放棄了作為普通人拿文憑找工作的人生。這一點idol們其實心里有數,不然也不會有人在高考前一天還忙著各種行程,這時的緊張也不是因為他們有多看重成績,而是潛意識里成績與形象掛上了鉤,所以鄭智雍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花功夫。
“我們再過一遍國文的知識點。”
按說鄭智雍還是很體貼的,國文方面的知識點是單純的背記,對于在邏輯推理方面狠狠地受過一番摧殘的同學們來說,這也算得上是一種放松了。但是剛遭受一番打擊的人沒有那麼快緩過來,緊繃的神經驟然間無處著力,又不能真正地放松,即使鄭智雍已經開始講了,大家難免還是有點懨懨的。
“即使知道難過是沒有作用的,還是不能立即擺脫負面心情的影響,是嗎?”鄭智雍問。
沒有人回答他。
“你們作為idol活動,展現最好的一面,不是因為積極和意志立即蓋過了難過,而是你們學會如何掩飾不快樂,是嗎?”
鄭智雍不是在發火,他甚至微笑著,眼中是理解與關切。
“那我當堂批改當堂講吧,打起精神來。”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