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昌江南岸一片忙碌,塔吊、工程車、廠房、建議辦公室,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因為工程的倉促,也確實是穩中帶亂,亂中帶忙。
南岸有一處辦公室,高性能的服務器擔負著所有的設計及計算,近百人在一起共同對鋼鐵大橋、飛天葫蘆進行各自的任務。桁架構造、材料力學分析、載荷分析、震動分析、侵蝕分析、壓力分析、壓強分析、鉚接分析、焊接分析、涂漆養護設計、安全系數分析、三維設計、工藝設計……
他們是陶氏集團名下最厲害的工程團隊,對于鋼構大橋有著十分充足的經驗,並且因為陶蘭芝擔心自家的工程團隊無法勝任高強度、高效率要求的工程,還從同行業工程公司要了不少人,至少現在,她還覺得工程團隊的工作進度太慢。
鋼構大橋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她下令將安全系數盡可能提高,能用高強度的鋼梁,就不要選擇稍微差點的,因為她已經交代,必須滿足鋼構大橋上方的巨型葫蘆的載荷。目前,上方的巨型葫蘆的載荷,原先估測重量在一千噸以上,但目前計算已經在一千五百噸左右。
陶蘭芝一听到估測重量居然前後沒幾天就開始變動往上竄,直接跟大橋的載荷分析計算工程師說,將葫蘆的重量先按照一萬噸的重量來進行預估!而葫蘆的設計,她高薪聘請或者向有塔結構建築經驗的高級設計工程師來幫助。
對于這個飛天葫蘆的設計,她是打了十二分的精神。因為陶振國的下令,陶氏集團也是對龍城這邊的項目有求必應,甚至已經因為這個項目對另外幾個正在進行的項目做暫停處理。飛天葫蘆項目,一切以縮短工程時間為讓步,因為陳明軒隨時可能完成他的研究而關注到飛天葫蘆的建造。飛天葫蘆的建造進程越快,他們這邊的勝算就越大。為了縮短飛天葫蘆的建造周期,陶氏集團在這個項目上的投資預算已經接近了五十億!但是因為要求建造速度,這個預算可能還要增加。
目前,整個項目已經進展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大量的工作已經都在進行,鋼構橋和飛天葫蘆項目,不涉及施工團隊就超過二百人!
現在,不僅是陳家村人、荔枝村人,整個龍城,甚至整個桂西省都在議論這個項目,議論這個巨大的鋼構大橋和巨型葫蘆!巨型葫蘆的建設,很好地體現了基建狂魔瘋狂速度!
現在,陳家村的葫蘆谷旅游城,已經徹底在廣大民眾的視野之中,早已廣而告之。隨著時間的進展,陶蘭芝一眾人也感覺到了時間的緊迫感。越是時間後移,陳明軒發覺的概率就越高。要知道,還有兩架無人機一直巡邏在陳家村的上空,並且無人機一直連著陳明軒的筆記本。只要陳明軒一時想起,查看資料,馬上就能知道整個超級工程的建造!
“陶總,如你所見,整個葫蘆谷鋼構大橋已經完成主體桁架的建設,周邊的設計以及工程都會盡快跟上。巨型葫蘆的建造也會在明天開始建設,桁架的設計,各種參數,各種材料都已經準備好。但是我們現在有一個問題,你所說的,在巨型葫蘆底部和周邊增加的螺推進器,根本無法負起接近兩千噸的本體。從現在看來,巨型葫蘆設計超過一千五百噸,是遲早的事情,因為我們還需要在巨型葫蘆內部增加參觀走廊,各種維修艙室等等等,最終可能達到兩千噸的總重量,這是其一。其二,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要增加旋轉推進器,因為這個本來就是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好吧,即使這個真的要把巨型葫蘆飛起,但是,陶總是否有想過,整個大橋,就是巨型葫蘆的一個泊位,大橋上的商鋪,行走的汽車,其安全性還有待考證……”
陶蘭芝听著總工程師在一邊喋喋不休地對整個項目表示疑問和提出各種問題,心中也對整個項目表示了疑惑,心中更是對自己這邊定下的計策越來越是沒底。
“太爺爺。”陶蘭芝看向也在會議席上的陶振國。
在座的還有韋向前以及好幾個項目負責人。
陶振國道︰“小蘭芝,你每天都有去看陳明軒?他沒有任何的反常?”
她瞄了幾眼在座的工程師們,道︰“沒有任何反常,還在做他自己的研究。但是,我完全不敢保證他在下一刻是否會查看他的筆記本。只要他一查詢他的筆記本,就會注意到鋼構大橋,注意到這六百畝的巨大工地。”
“誒,我剛才好像捕捉到一個信息,我們這邊一直在趕工,為的就是在一個人關注到這邊之前完工,即便不完工,也要有一定的規模……”說話的是巨型葫蘆的主要負責人,他是來自另一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
韋向前道︰“沒錯,這個巨型葫蘆,涉及一項重要的軍事機密。今天開這個會議,就是因為巨型葫蘆已經進展到了必須要你們都參與進來的地步。項目的再進展,需要你們的配合。這次會議,必須進入保密,如果有所泄密,按叛國罪論處。”
韋向前殺氣外露︰“另外,我想提前說明一下,上面已經對這個項目十分重視,只要有人泄密,不管天涯海角,華國特種部隊,必定追殺到底,就算是有fbi協助,照樣追殺不止!”
韋向前知道,上面接受了陶家爺孫的建議,從網絡層面上杜絕了陳明軒接收到任何有關鋼構大橋以及巨型葫蘆的信息,甚至招呼通訊公司,過濾了陳明軒微信群相關的信息。上面對于飛天葫蘆的關照程度,已經達到了戰略高度。
與此同時,陶蘭芝每天到陳明軒門前報告,為的就是想讓陳家人對陶蘭芝的工作態度表示滿意,也盡可能的讓陳家人認為鋼構大橋一直在陳明軒的授意下建設、也一直每天都在關注。甚至,她不惜給陳家人加擔子,增加陳家人在公司的掌權,讓他們沒有心思在家里跟陳明軒提起任何外界的事情,盡最大可能延緩陳明軒知道巨型葫蘆的建設進度。
通過對無人機的監測,也通過對葫蘆谷後谷的空氣成份和清湖水質的檢測,還有對陳明軒家的多方監控,他們對陳明軒手中的技術更是極為期待。怪就怪在,陳明軒這個人特別宅,對于外界如果能不搭理就不搭理。他們不敢保證,如果在他自己不露出來的情況下,跟他說起各種技術,會不會適得其反。
其實,他們每個人對于這次飛天葫蘆的項目,是否可以沒有波折拿到反重力技術,並不抱期望。因為,直徑五十米的飛天葫蘆,高度達到一百米,完整的鋼構架構,已經達到了任何人都覺得不可能的地步!
陶蘭芝看著手中的項目進程表,無奈地拍了拍桌子,頓了頓才道︰“所以,現在,其實已經到了必須要確定另外的預留部分的設計,才能確認可以繼續設計下去,是嗎?”
“我可以問一下,那部分是預留來做什麼的?”剛才那個項目工程師遲疑地問道。
陶蘭芝道︰“總工,你剛才說得沒有錯,這個巨型葫蘆是需要飛起來的。所預留的部分,是飛天葫蘆的動力部分。”
“飛天葫蘆?!”
韋向前道︰“沒錯,這個人,也許能夠把這一千多噸的巨型葫蘆弄飛上天。但是,我們不敢保證他是否會願意把動力技術拿出來,是需要盡快把整個葫蘆做到最完美的階段,那最後的一搏激他將動力技術拿出來。”
“我們直接問他是否有這個技術不就行了嗎?現在,這個巨型葫蘆投資量已經遠遠超過正常它應該有的價值。並且……並且……”
“並且什麼?”
“並且,這個葫蘆有著巨大的鋼構,如果要將這個葫蘆弄上天,雖然我對于空氣動力學不了解,但是這個葫蘆,太重了!”
听著工程師的解釋,眾人陷入沉默,是啊,這個葫蘆太重了!
這是緊急設計和施工的結果,更是沒有主要動力設計配合的結果!
韋向前用力一拍桌子,水筆在他手中折成兩段,陶振國狠聲道︰“要不,我還是厚著臉皮去找他,他應該不至于跟我一個九十歲的老爺子計較。再說,他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他的親人是他的弱點……”
韋向前抬頭道︰“首長,陳明軒外柔內剛,如果他大門不邁,小門不出,或者直接每天進山,不理會我們,我們誰也拿他沒辦法。老陳家其他人都是低學歷的農村人,不曉得其中利害,如果向讓他們來說服陳明軒,成功幾率也不大。”
陶振國嘆道︰“但是時不我待啊,國家需要他的技術。我們發現的,你們不也給與了 99%可能性的判斷嗎?現在,巨型葫蘆項目的損失一直在增加,這都不是什麼問題,關鍵還是時間的損失啊!。”
韋向前道︰“這個問題,我也向上面反應過了,上面組織的心理學家團隊也沒有更好的建議,他們的建議還是等。現在,我們只能盡可能完善現在巨型葫蘆的工程,一條路走到黑。”